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67章 老太太套出真言 逼无奈情感深藏

浊流滚滚 第67章 老太太套出真言 逼无奈情感深藏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吃完饭,送走了长锁,九先生就在医房开始给老太太扎针。施针后,就开始和老太太拉开家常,九先生慢慢把话题转到张魁身上。就问老太太:“姨娘,张魁在保安队怎么样,你知道吗?”

“我还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听说他很忙,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很恋家,也不常回来。”老太太如实的回答。

“姨娘呀,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就不藏话了,我去槐庆府,听到一些保安队的风言风语,就是有关张魁的,年轻人可要管管,千万别让他在外边学坏了。”九先生不敢明说,怕老太太接受不了,只能旁敲侧击,给老太太吹吹耳风。

老太太是精明之人,听出了九先生话里有话,惊愕的瞪着眼睛,看了九先生一眼,仿佛要从他的脸上看到答案。

九先生连忙解释:“姨娘也不必过分担心,现在世道乱,我也怕孩子受污染,我就是提醒一下,咱们不能等变坏了再教育就迟后了。”

九先生说的轻松,老太太听的并不轻松,老太太明白,九先生露言露语,就是给透露着一个她不知道底细,现在想问清楚,他肯定不会说不出什么,她也就不再多问。

到了晚上,九先生就让自己的老伴陪着老太太,上了年纪,没人照顾不行。谁知老太太执意要和金珠睡在一起,并说想和孙媳妇说说话,九先生也就顺着她的意思。担心金珠说漏嘴,特地给金珠使眼色,提醒她,让她明白,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能说。

老太太和金珠在一起,心情好,话也多起来,天南海北的说着和自己没有一丝关系的话题,说话间就突然问金珠:“金珠,愧儿你见过没,他干什么你知道吗?”

没有一丝心理准备的金珠,被突如其来的话问懵了,她不知怎么回答,想起自己为了避婚,差点丢了性命,缘由就是张魁,想起这些,低下头,两眼里泪水禁不住的流了下来。

老太太看着金珠突然流泪,也是吃了一惊,这孩子到底为什么流泪?她拉着金珠的手说:“金珠,好端端的,流泪干啥,你到底有什么委屈,给婆说说,婆绝不能让你受委屈。”

金珠心里顿时乱了,不知该怎么应对,自己该不该给她说,说了的后果到底是什么,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不让说,她没主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她低头不语,犹豫不决,只能用眼泪作答。

“金珠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如果不愿意这门婚事,你就说出来。我回家去,可以退掉这门婚事,不会为难你的。关键是你要说出什么原因?让我明白。你这不说,我怎么处置,心里没底呀。”老太太诚恳的给金珠说,她来时就有推掉的这门婚事的心理,现在就是为了弄清原因,她不做稀里糊涂的事。

金珠被问得没法回答,心急了,随口抛出一句话:“谁愿嫁给一个吃喝嫖赌,又抽大烟,又凶狠的恶人?”金珠来了一个实话实说。

金珠话说出口,就连自己也觉得吃惊,老太太就更不用说了,她睁大眼看着金珠,急声问了一句:“金珠,你说什么?”老太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金珠低着头不再回答,她能体谅老太太此时的心情,老太太思量的一下,白天九先生隐隐约约的说了张魁,她不明白。现在金珠又说的这样直白,肯定是问题出在张魁身上,金珠一定听到了一些不该听到的话。金珠在这节骨眼上生病,是不是想达到抗婚的结果?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她仍然很迷茫,又低声说道:“金珠,婆把你当亲孙女看待,你让婆心里明白,你到底你听到什么?”

“张魁现在的名声很响亮,你去槐庆府随便打听一下,就清楚了,还用我在这里给你解释啥?”金珠也不想再细说,躺倒睡在炕上,泪珠从眼角流下,掉在枕头上,她觉得,心里的苦只有自己受着。一边是志远哥的真情没法报答,另一边是父母亲逼着要嫁给张魁。现在还要给老太太解释,自己的事,根本没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她还能说什么呢?只有流着委屈的泪水,把委屈装在心里。

老太太听了金珠的话,心里的想法被证实了。看到金珠的样子,想也问不出什么,只好作罢。给金珠安慰道:“张魁是我看着长大的,本质不坏。现在他在外边干事,我也确实不清楚,你安心养病,他有什么不对,我回去让他大好好教训他,你就放心吧。”

老太太安慰别人,其实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张魁,张鑫兄弟俩,还有张杰,都是自小离开母亲,是她拉扯着,所以对几个孙子,她特别偏重,有着特殊的感情,也许是孙子离娘早,自己偏爱的缘故。自从有了玉芝后,她才得以解脱,但还是时时刻刻关心着孙子,虽然玉芝尽心尽力,在她心里,只怕孙子受到后娘的虐待,慢慢的长大了,出外干事挣钱了,她才放下心来。这几年,张魁每次回家,第一个来看望的就是她,孙子很孝顺,让她感到很欣慰。没想到金珠突然说出这些话,在她心里激起千层波浪,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相信,自己的孙子变坏了吗?

长长的夜晚,老太太的心里,翻来覆去的想了很多事情,彻夜难以合眼,为了孙子,她失眠了。婆孙俩同在一个炕上躺着,两人有着不同的心境,各自为自己的心事烦恼,就像有条无形的绳索,紧紧的将她们捆绑在一起,任凭她们怎么挣扎,都摆脱不了束缚。所谓同一条绳索,就是两个女人,想的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张魁。而张魁他做梦也想不到,这时,有两个女人为自己而难以入眠。

真是: 老人心系儿孙上,儿孙心往哪里想?

可怜天下老人心,鞠躬尽瘁为儿孙。

第二天清晨,老太太早早的起来,坐在炕上,看着睡着的金珠发愣。金珠睁开眼,看见老太太看着她,坐了起来,说道:“婆,你昨晚没睡好吧?这一大清早就起来了,要不,你再躺会吧,这时间还早。”金珠自己没睡好,深有感受,就问起老太太。

“我年纪大,没瞌睡,不像你们年轻人,你有病在身,就多睡会吧,我就坐在你身边。”老太太反倒关心着金珠。

金珠就想硬爬起来,自己想去给老太太端水洗脸,奈何腿使不了劲,站不起来。只好呐喊道:“花儿,花儿。”希望张花能帮忙。

老太太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暗暗的思量着:这孩子自己身体不好,还惦记着别人,实在、心眼好。这样的好媳妇错过了,岂不可惜?心里想和九先生摊牌退婚的想法动摇了。

张花早就准备好了,听到金珠的喊声,就明白意思,她就把冒着热气的洗脸水端了过来,热情的说:“三婆起的真早,快洗把脸。”

等到老太太和金珠洗完了后,张花端走洗脸盆,没等多久,张花又端来早饭,九先生两口也端来菜和馒头,一起陪同老太太,用早饭。

老太太有点激动的说:“这么早就吃早饭,你们恐怕鸡没叫,就起来做饭了吧?”

李梅花笑着说:“姨娘见笑了,早饭做起来容易,很快就好了。”实际上,李梅花怕老太太饿着肚子,又怕早饭吃晚了,让老太太笑话。李梅花晚上都没睡好觉,做梦都是给老太太做饭。

“姨娘不是要扎针嘛,咱们早早的吃了饭,好给你扎针。”九先生也接着老婆的话,给老婆打着圆场。老太太听了,心里一股暖流,这九先生一家人,对她也是太热情了。

吃过早饭,九先生给老太太说:“姨娘,趁现在没人打扰,我就给你早早的扎针吧。”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为了不让老太太冻着,也方便和她说话,九先生就让老太太,去在自家炕上施起银针,扎好针后,九先生两口,就和老太太拉起家常。

金珠说过的话,老太太记在了心里,想着金珠不出门,九先生可是常去槐庆府,一定是他听到张魁的什么风言风语,回来说给金珠的,他昨天已露言露语,心里应该更清楚。

老太太对九先生两口说道:“我来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人老了,也就不中用了,就容易生病,要不是来看金珠,恐怕就要劳烦你去我们家了,来回打扰你,真让人心里过意不去。”

“姨娘说的见外了,在我这里和你家里是一样的,有什么麻烦的,不麻烦。”没等九先生回答,老婆李梅花嘴快的就接上了话题。

九先生也点头说了句:“金珠她妈说得对,姨娘不要见外,你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我来你家,就没见外,有金珠的婚事在,我们就是一家人对不对?我想听听你们对金珠的婚事是怎么安排?”老太太转了话题,直接转到金珠身上。

真是: 心中疑惑未弄清,只有逼迫说真情。

后边婚事怎么办?了解事情再断定。

李梅花转眼看着九先生,九先生又看老婆,答道:“唉,看姨娘说的,咱们还是商量着办,我们的意思是,等过几日,金珠身体好点就过门。婚事办了,咱两家人都心静了,以后再不用操他们的心了,就是要麻烦亲家,另看吉日了。”

“我怎么问起金珠,金珠流着眼泪,不回答,是不是金珠心里不愿意这门亲事,她好像对魁儿有看法,你知道吗?”老太太在金珠面前看出了端倪,现在说出此话,就想逼九先生说出实话。

九先生听了,暗暗的埋怨金珠,给她叮咛了多少遍,结果还是露馅了。九先生叹了口气,实话实说道:“唉,不瞒姨娘,金珠确实是对张魁有看法,都怪我那徒儿,在槐庆府听到了关于张魁的事,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说给了金珠,这孩子性格倔,一气之下,喝了毒药,幸亏发现的及时,才救下性命,要不你今天来,恐怕就见不到她了。姨娘呀,你说我们将她养大多不容易,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老两口怎么活呀?”说着九先生泪声俱下,抹着眼泪,老婆李梅花也跟着流眼泪。他们俩并非做作,真是经历了一场生死离别的惊吓。

老太太听到,吃了一惊,只想到自家没娶到媳妇,丢尽了面子,没想到九先生这里,却是差点丢掉了金珠的生命,追其原因,万万没想到,缘由却在自己的孙儿张魁身上。她整个人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来时还说要退婚,现在知道真情,这口也实在没法开了。常言说得好:人心难打以颠倒,人都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角度上看问题,也许,许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老太太此时站在金珠的角度,就是这个心理。现实中的人,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从不考虑他人感受,因而就有着复杂多变的人生。

“这孩子怎么就这样倔呀,凡事好商量,怎么就能以命相抵?幸亏没事,要真出了事,你我那怎么能接受得了?现在咱们也都别难过了,我给你打个保票,回去好好管管张魁,这婚事就等金珠身体好点,择日过门吧。”老太太不但没退了婚,反而把事情说定了。

真是: 了解底细便认真,继续婚约不变心。

双方约定都遵循,谁也不做违约人。

老太太心里明白,女方不反对,那只有赶紧结婚。庆幸没有出事,要是金珠喝药没了性命,自己的彩礼就打了水漂,九先生失了女儿,又怎么会给他退彩礼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未过门的孙媳妇死掉,对他们家也不吉利,况且事情的根本缘由,是由张魁而起,还是给他们顺水人情的好,所以老太太就给九先生两口,吃了颗定心丸。

到了第三天,老太太坚决要回,九先生拦挡不住,就让大奎送她回家,她也是心中有事,着急回家安排。

老太太回家后,给儿子儿媳只说没有退婚,让择日再娶。张国良和玉芝,相互看着,都认为,九先生给老太太又灌了**药,也不好说什么,就照着去办。老太太又让把孙子叫回来,怕给他带来坏名声,只是暗暗的骂了他一通,让他在外边不要胡作非为,让他要对金珠好,就算教训他了,别的一切依然如故,没有一丝改变。

为了不影响女儿出嫁,九先生就早有安排。让志远的父亲,把志远抬回自己家去养病。临回前,志远抓着父亲的手,求拜着,让父亲去给自己提亲,给九先生去求情,把金珠嫁给自己,他对自己的期盼,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父亲出面,因为,那天晚上,金珠对自己说了真心话,自己还有挽回金珠的希望。

父亲抱着儿子的头,流着眼泪说道:“孩子呀,你醒醒吧,你师傅把女儿早早就许配给张家堡,那天张家未娶到媳妇闹成笑话,三道梁人人皆知。你想想,你师傅能把女儿许配给你吗?张家堡能答应你师傅悔婚吗?你自己不回心转意,恐怕连做徒弟的情份都没有了呀,你不能这么糊涂下去,这事没有挽回的可能。”老父亲给儿子讲着利害关系,让儿子收心。

人穷没有人能瞧得起,人穷没了追求,人穷希望就会变成失望。志远被父亲一番话说的,就像旺盛的秧苗,被霜打了似的,直接蔫了下去,心里想着,还不如自己当时直接死了的好。活着心上又放不下,追求有没希望。

志远的想法,单纯而又简单,殊不知父亲已经求过他师傅了,并给九先生许愿,啥条件都答应,而被九先生无情拒绝了。说是自己和张家堡早就说定婚约,那天人家大摆宴席,没能成亲,就让张家堡丢了脸面,后边又给人家说好话,才使得婚约继续,现在岂能出尔反尔,难道九先生在人面上前说话,没有一点信誉,如同放屁一般吗?让自己给张国良回话道歉,绝不可能。他睁着眼睛的时候,这事就不会有变化,除非自己死了。九先生把话也说绝了,志远的父亲彻底绝望了,这才拦挡在梦中不醒的志远,只好回家养病了。

有了一月多时间,志远终于能走路了,他非要去看金珠。父亲挡住儿子说道:“金珠要过门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你别去打扰,也别再生事。你师父已经够开恩的了,他答应你后边继续跟着他学医,就给你留着路数。我尽快给你打听,看谁家有女儿,给你也订婚成家。等金珠过门后,你再去师傅家。你现在去师傅家,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把金珠名声搞坏,你非要把金珠的的名声搞坏才心甘吗?你还让人家金珠活不活?”父亲的话,就像榔头,重重的打在志远的心上。说到会伤害金珠,志远倍感无力,失望的坐了下去。

志远也曾多次提醒自己,宁愿自己受伤害,也不能让金珠受伤害。今天就是怕金珠受到伤害,这个念头,捆住了自己的腿,使他迈不开脚步。

真是: 至古真情贵如金 ,青年男女皆认真。

怎奈现实太残酷, 棒打鸳鸯两处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