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37章 受迫害查其原因 做错事承担责任

浊流滚滚 第37章 受迫害查其原因 做错事承担责任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在省城处理好一切事务后,张国良随母亲一同回家。回家后,张国良没有歇息,便到各个角落看了一遍,尤其是在油坊呆了一会,问了一下油坊的情况,看到家里一切安好,心里才有一丝安慰。现在就是一个心思,怎么样尽快把答应李厅长的粮款凑齐。

他给管家安排道:“明天让庄上的伙计,全都出去帮忙收粮,其他事放一放,眼前筹粮是头等大事。”在张国良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给李厅长一个满意答卷,尽快还了这份人情,不能言而无信。他把自己的承诺,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在省城母子俩就商量过,要短期凑够这么大的数量,是借不来的,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沿路不景气的店面,尽快卖掉变现,求人不如求己。

回来的路上,张国良顺便就给各店管事安排:让张亭出面,务必在十日之内,卖掉几个店面收回资金。先把钱筹集起来,回家再筹粮,自己家有点粮,但这么大的家,人人都要吃,一百担粮是根本拿不出来的,必须在外购粮,购粮就得要钱说话。

张国良心里明白,三道梁上的粮食,都集中在少数富户家里,佃户没啥吃,可财东家却是囤套囤的圈着粮。要是在往年,粮食丰收,在这三道梁上,收取一百担粮食,也许难度不大,而在这连年遭灾,又有三番五次的捐粮,这三道梁上就像被拔羊毛似的,拔了一遍又一遍,现在要收起来,难度就大了,有存粮的大户,他们反而囤粮不卖了。

张国良突然想起一个人,他就给管家说道:“你去看看,李庄的李守财回来没?咱们的事解决了,也就没他什么事了,不可能押着他不放。”对于李守财的诬陷,他深恶痛绝。可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守财为什么诬陷他?他到现在还没弄清楚,他回来就得问他一问,这个哑巴亏不能白吃。

真是: 灾祸来袭折磨人, 凭空受辱心难忍。

痛定思痛查原因, 有仇不报枉为人。

实际上,李守财比张国良提前两天回的家。李守财心里早就明白,从他在作伪证时起,就和张国良的仇结定了,为了自保,他不得不那样做。出了督察处,他打听到,张家老夫人为救儿子,向建设厅捐了款和粮食,心里也是非常钦佩。回到家就想到,张国良没事出来了,出了那么多钱和粮食,肯定不会饶过自己,要是他反告自己,依张家堡的财势及人脉关系,让自己得个诬陷罪,拉去坐牢,那是易如反掌。他应该怎么样化解之间的怨气?想来想去,也只有出点血了。自己狠狠的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就是怪这张臭嘴,喝点酒就守不住了,心里也就想好了对应的策略。

当张管家踏进他家们,他就明白来意,客气的说道:“大管家来到,快请坐,请坐,敢问张保长回来没?身体可好?这次是我嘴巴不严,惹出事了。”他知道自己惹祸,随口道歉。

“张保长拜你所赐,坐在牢里能好吗?你把人害惨了,还问身体好不好?你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嘛,你安得啥好心?”张管家也不客气的回敬李守财。

“张管家话不必说的那么难听嘛,我也是被人逼的没了办法,对张保长我深感愧疚,你给保长带个话,我会当面给张保长赔罪的。”李守财表现出态度诚恳,这让张管家也很吃惊。他以为,这个滚刀肉恐怕只会耍赖皮了,没想到他竟然这样说。

张管家直截了当,不能让他把话收了回去,立刻说道:“既然你这么有心,那就麻烦你跟我去一趟,保长也有心见你一面,你就当面给张保长解释清楚,赔罪就得有个诚心嘛。”他就觉得,这个人很滑头,说不准前边说,后边马上变卦,见他如此说话,就给他马上落实,要不转身,他的实话也许就变成了谎话。

“好,既然保长回来了,我就去见他,我们之间的误会,也应该说清楚,免得结在他心里,也压在我心头。不怕你笑话,为这事,我也是吃不下,睡不好。”李守财说得很诚恳。

两人来到张家堡,张国良看见李守财,怒火骤起,恨不得上前去直接揍他一顿。自己既坐牢,又出了这样一大笔钱,祖上的家产,就要败在自己手里,就是因这个人的一派胡言,但他还是压住火气,有理不打上门客,便客气的让他坐下,看他如何解释?

李守财双手拱上,“张保长大人有大量,我一时贪杯说了酒话,没想到被人抓住话柄,这次得罪不轻,害得大人又坐牢、又赔钱、又赔粮。我本人的过失,给张保长造成极大的损失,还请大人海涵,原谅,我这里给保长大人赔罪了。”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国良看李守财,即赔罪,又道歉,态度有点缓和。但心里还在想:就说几句话能顶屁用,老子坐牢受辱,又出了那么多的钱粮,岂能是一句道歉的话能打发得了?于是便说道:“你害得我坐牢,赔钱,就这几句话能值几个钱?说实在话,我也真想让你也去尝尝,坐牢的滋味,你不应该为你的行为负责任吗?”张国良有意说出重话,就想激李守财,看他怎么反应?

李守财立刻说道:“保长大人别上火,你也别生气,对你的伤害,我深感愧疚。现在已经成这种定局,我只能表示歉意,就是现在让我去坐牢里,也减少不了对你的伤害。我今天来,也就是想实心实意的。你捐款捐粮的事,我也知道了,我没有你那么大的魄力和能耐,也只能干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我愿出十担粮食,一百大洋,希望能弥补我的过错,化解咱们之间的恩怨。”李守财一口气说出来,就是想得到张国良的理解和原谅。在他心里想,和张保长结下梁子,这事恐怕不能善终,真要将他送去坐牢,自己怎么受得了?人要受罪,家里肯定也要受损失。钱财是身外之物,只要能消财免灾,化解怨气,舍了也就舍了。

张国良听了李守财的一番话,心里的怨气也消了大半。张国良也清楚,李守财在三道梁上,是出了名的视财如命的人,今天能当面道歉,并慷慨解囊,说明他还是有着实心诚意的。对李守财来说,也就是做了天大的让步,再和他计较下去,就没多大意义,反而显得自己小家子气。遇上这样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于是对李守财说道:“我那可是一百担粮食,两千块大洋啊。我几辈人的创建的家业,就你几句胡言乱语,就要毁之大半,你说我亏不亏?我怎么遇上了你这样一个冤家对头?说心里话,我真不想放过你。”张国良看着李守财,气愤的说。

李守财自知自己理亏,被说的低下头,也就失去了尊严,不知怎么应答。心里也在想,做了错事,被人家说几句,让人家消消气,也是应该的。放在自己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呀,这毕竟是让人家折了家产,坐牢了呀,只有硬着头皮撑着让人说自己。

张管家见李守财开了口,怕张保长不答应,两人顶撞起来,那就不好处理了,便出言劝道:“李守财,这回你闯的祸太大了,你也明白都是你喝酒胡言引起的,你就得承担责任。张保长出了那么多钱粮,把家快都拉了,这都是因你而起。说句公道话,你应该承担一半才合适。你出那点和张家相比,有点太少了,你拿不出五十担粮,还拿不出三十担粮吗?最少也得二十担呀,这最起码你没拉家,你别觉得委屈,和张家比起来,二老爷比你更委屈。”长锁觉得李守财出的太少,也就将了他一句,让他多出点,好让张国良消消气而放了他。

听了管家的话,李守财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豆大的汗珠往下流,这酒桌上的戏言,竟然带来这么大的损失,五块大洋挣得太不值了,反而要往进搭钱,想起来觉得悔气。

张国良看到李守财的样子,说道:“今天你能来认错,并且能拿出点粮食补偿,说明你有诚心,心眼不坏,就按管家说的,你答应了,我就既往不咎,不和你计较了,我们的恩怨,就此一笔勾销。”在张国良心里,你惹得事,就应该承担责任。又怕压垮他,弄僵了,他宁愿去坐牢,也不答应,话又不好说,就说了化解怨气的话。

这时的李守财,就像割他肉一样难受,疼得他舍不得,又不得不答应。他狠心的点了头,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说道:“化解恩怨,一笔勾销。我答应了,二十担粮我出。”李守财做了决定,心想,就当自己一年没有收成,也不能去坐牢。

真是: 无心惹事祸上门, 酒桌闲言成原因。

自知有错先低头, 出钱出粮化怨恨。

张国良见李守财答应了,就用和气的口气问道:“好,那就说定了,我还有一个忙,需要你帮,你是否愿意?”

李守财听说要他帮忙,立即打起精神说道:“张保长尽管吩咐,我一定尽心尽力。”

张国良说道:“你在咱们三道梁上,也算有点名望,加之你巧言善语,能说会道,三道梁上的大户,你也清楚,你去给各户说道说道,把余粮按现在的价格卖给我,让我把捐的一百担粮食凑齐,尽快给人家送去,了却此事。在人面前说一句话,那就是吐口唾沫砸个坑,不能失信于人。现在正是粮食紧张,价格也是最高的时候。就有劳你多费口舌,从中说和。我现在是要出钱,又要出粮,就怕一些人担心我,而不给粮食,影响收粮的进度。中间有个人说话,也许就能免除疑虑,把这事尽快了解,我这里感谢你了。”

“别说感谢的话,真是羞煞我了,不是我嘴欠,也出不了这档子事,这不算什么帮忙,我会尽心去办的,保证误不了张保长的事。”李守财爽快的答应了,心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恩怨化掉。两个人之间的气氛缓和了下来,李守财也不像开始那样过分紧张了,也许是为了自己过错,负了点责任,心理平衡了。

张国良也换了态度,像拉家常一样,若有所思,十分不解的问道:“我就不明白,那个胡督察,怎么就找到你家里去了?”

李守财这才像打开话匣子一样,给解释开了:“胡督察来的时候,是天快黑了,来庄上找店歇脚,并且还骑着毛驴,他开始说是收粮食的,可住了一夜,连粮食只字都未提,二天一大早就走了。开始我以为是土匪的探子,没想到是督察。他和我喝酒,就问起张家堡,其他啥都不说,现在明白了,他是套我话来着。对了,这个人肯定来过张家堡,村头的李老头对我说过,他看见从张家堡上来一个骑着毛驴的人,是他让到我家来住店的,他来过张家堡,难道就没找你吗?这是官差呀,到了张家堡,那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你,怎么你不知道?”

张国良也被李守财问的愣了神,想着这三道梁上,路途较远,比较偏僻,这些年来,不论那个官差,都是要到他张家堡来,不为别的,就为讨口饭吃,晚上歇歇脚,二天再返回。而这个胡督察却例外,来到张家堡,又反倒回李庄,去自己掏钱住店,这些贪官,怎么这次表现的如此清廉?这其中必有蹊跷。张国良含糊其辞的说:“也许来过,又走了,但就是没来找我,来找我的话,肯定会歇脚到张家堡,歇到张家堡,也不会听你胡言乱语,就不会生出后边这些事来。”张国良分析着,还显得耿耿于怀,事情怎么就这么寸,单单跑到这个满嘴胡扯的李守财家?

李守财听了张国良的话,觉得话不投机,说的自己浑身上下都不舒坦。再说也是无益,便起身告辞:“张保长吩咐的事,我回家尽快去办,这就不打扰你了,告辞。”

“吃了饭再走不迟,我给你安排饭去。”张国良客气的挽留客人,乡里人吃饭是第一。

“午饭已吃过,晚饭尚早,我还要办你吩咐的事,也就不久留了,告辞。”李守财说完,往外走,他也觉得张国良留他吃饭,那是客套话,自己也不好意思留下来,把事情弄到这个份上,还有啥脸面吃饭?丢人的没地自容了。

“慢走,恕不远送,”张国良也就不再挽留,把客人送出大门。

真是: 做错勇于担责任,怨自嘴巴没把门。

万事都有轻重分,避重就轻好做人。

张国良送走李守财,心里还在想,胡督察到底来过张家堡没?这十大罪状之中,其中就有一条;懒于行政,连月不理民事,乡公所形同虚设。有这句话,就应该来过乡公所,这乡公所一直是铁锁看着,问问他就会明白。

随即叫了一声:“管家,你去把铁锁找来问话。”管家去把铁锁找来,铁锁进门,看见二老爷正在端着茶杯品茶,便恭敬的问道:“二老爷,有何吩咐?”

张国良慢腾腾地问道:“就在我出事的前几天,是不是有个骑着毛驴的人来过乡公所?”

铁锁本想隐瞒此事,今天二老爷问起,看样子是瞒不住了。便如实的说:“前些天的一个下午,来了一个骑着毛驴的,说是什么督察,我来给你传话。走到半道上,我老婆跑来说,我的女儿花儿被蛇咬了,又让我急着去取药,结果就把这个人忘在乡公所,当我取药回来,想起此人,跑去看,人已不见踪影。我来到城门上问,也没人见到,我也就没找着,我想一个大活人,丢不了,等他回来,也没等得住。我怕二老爷责怪,也没给你说,想着此事就过去了,没想到……”

铁锁的话未说完,张国良的肺都气炸了,当即把茶杯狠狠地摔到地上。搞了半天,坏事的根源就在这里,这个胡督察就是因为怠慢了他,才起的报复心理,怎么养了这些无用的蠢才,坏了事还不知道。

张国良指着铁锁骂道:“你,你,你真是个废物,坏事的根儿。”转向对着管家长锁吼道:“把所有的家人,伙计都给我召集起来。”张国良这回真是发怒了,他要当着大家的面来处置铁锁。让他出粮,他自己都不够吃,出钱,他也拿不出几个子,看来只有家法伺候了。

管家长锁也明白了,知道这次二老爷窝了一肚子火,没处发泄,这时正好找到了发泄口。也怪自家兄弟做事没个轻重,惹下这滔天大祸。自己肯定遮拦不住,也没理由劝住,急忙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

二老爷把人召集起来,就是要动家法了。老太太也被请出来,小兰搬来凳子,让老太太坐在那里。玉芝站在老太太身后,也不敢出声,等待着二老爷处置。

铁锁吓得瑟瑟发抖,求情的眼光看着大哥长锁,长锁自知事情严重,也就不看铁锁。铁锁无奈,只好看向玉芝,玉芝看着别处,不予理睬。铁锁心里怨道:出了事怎么没人保他?这张家的人,怎么各个没有人情味?

张国良怒吼道:“来人,家法伺候。”张国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两个伙计,抬来一条长凳,把铁锁压趴在上。二老爷从墙上取下,已落满尘土的皮鞭。

这条皮鞭,已经好几年没用了,上次用还是几年前,伙计中出现偷盗事件,被打了五十皮鞭,赶出家门。这几年,相安无事,皮鞭也就挂在墙上,落下灰尘。今天张国良取下它,又要让它起到作用,既鞭笞犯事者,又威吓他人的作用。今天,张国良的火,就要通过它发泄。自己出了这么大的事,折了家产,怎么能这么轻轻松松的饶过他?

真是: 失职隐藏留祸根,查出原委生怨恨。

不予惩罚怎解气?家法皮鞭问一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