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17章 大白天土匪出动 迎新人喜气洋洋

浊流滚滚 第17章 大白天土匪出动 迎新人喜气洋洋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五月初二早晨,睁眼就得吃饭的土匪们,今天醒的很晚,太阳晒在屁股上,也没有动静,似乎希望,天再迟点发亮,太阳迟点升起,让他们再休息休息。

只有伙夫们,半夜起来就开始忙碌了,杀了两头羊,赶土匪们起来,就得把羊肉泡馍做好,今天要赶路,就得做顿好吃的上路。一切都准备好了,还是不见有人起来,伙夫有点纳闷,就在门口高喊道:“起来吃饭了,羊肉泡,来的迟的就完了。”

听到喊声,窑洞里吱哩哇啦的喊成一片,有的骂娘,有的喊人。有一个被喊叫大头的,提着裤子就出来了,嘴里胡言乱语的嘟了一句:“管求它,吃饱再说,谁后边吃不上,就路上饿肚子吧。”他第一个冲进了灶房。花头豹出事后,这个大头就被大屁股十三提拔,变成副小队长,听令大屁股十三,他深知大屁股十三的性格,不敢有所懈怠。

其实,伙夫只是为了叫人吃饭,随口一说。做饭的伙夫们都清楚,饭是不敢做少的,硬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吃,不够吃,大屁股十三不答应,吃不上饭的土匪,更不答应。

以前饭不够吃,那伙夫们就得挨花头豹的皮鞭,认为是偷懒造成的。花头豹除了专门安排好大屁股十三和他的两个女人外,对其他人,那可是不讲情面,吃饭的时候,总是拿着皮鞭站在哪里,谁惹事,那就是皮鞭说话。要干活的人先吃,后边才能轮到那些女人和守在山里的人。往日那是抢着吃,今天不知怎么回事,三三两两,迟缓了许多。

吃过饭,大屁股十三,就出来站在茅草棚前,花头豹没在,身边给大屁股十三背枪的侍卫,就成了传话筒。他给大头传话:“大头副队长,十三爷要训话,赶紧集合队伍。”

大头他对着大家大声呐喊道:“大家都到门口去,十三爷要训话,把屁股都擦干净,快点走。没有吃完的,就不要吃了,谁让你们贪睡。”这个大头,看着有人还在吃饭,就骂道。他不愿让大屁股十三看到有人不提前吃饭而来鞭子,要出发了,还在吃东西,早干嘛去了。

听到喊声,土匪们突然都麻利起来,因为他们明白,这个时候不能磨蹭,慢了就要受皮肉之苦,赶紧把吃的剩余东西撇在那里,出门去站队。

每次出去,大屁股十三都要训话,这就成了惯例,无非就是多抢东西,多抓漂亮女人之类的话题。他们在门前站了四排,总计五十人。大头才请大屁股十三出来训话。

大屁股十三出门来,巡视了大家一眼,看着站好的队伍,扭着肥大的屁股走上前,开始训话:“今天,全…全体下山,去的是张…张家堡,那可是富…富户,他家要…要钱有钱,要…要粮有粮。去的人要…要多拿东西,马匹要…要多驼粮食。尤…尤其是,今天是张…张家堡娶…娶媳妇的日子,那是有…有得吃,有…有得喝,回来的时…时候,别忘了,把…把这个新…新媳妇,给老…老子抢回来。今天,后…后厨的人,看好山…山上的这些娘…娘儿们,再留三…三组人,每组两…两人,守在几…几个关口,队伍下…下山后,几个关…关口的人,不许来…来回走动,守好山…山头。等着大…大家回来。现在行…行动,跟着我抢…抢媳妇去。”说要抢新媳妇去,就像给土匪们打了兴奋剂,立即躁动起来。

训话完毕,大屁股十三,让侍卫从自己窝棚里,取出十二杆枪,发给手下能使枪的土匪,领枪的每人给发子弹五颗,侍卫叮嘱说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开枪,子弹没有多余的。” 大屁股十三怕有人用枪,对自己不利,每次出去才发枪,回来就收在自己手里,在山上,别人是不能进自己的窝棚,谁违反就是用皮鞭抽打,他就怕谁趁机给自己下黑手。又怕抢了自己的钱财、枪支,还怕有人觊觎自己的女人。

保乡队总共发了二十条枪,三个关口,分别留了两条枪,那是随时把守。有枪声响,那就是给山上人报信,山上人就会立刻支援。

大屁股十三每次出门的时候,给两个老婆留了两杆枪,并给两人每人发二十发子弹,就是防止山上的女人逃跑,回来后,就如数收回。平时教会了她们如何用枪,让她俩保护着抢来的宝贝和子弹,其他大部分人,都拿着扁担,准备把抢的东西挑回来。这些人,成了名副其实的运输队。

平常在川北抢人,平原只有一部分人骑着马,行动前,有着眼线提供线索,也就快了很多。那也是下山后,等到天黑才出动,白天怕暴露自己的行踪,而被人发现窝巢。他们的行动也是在见不得光的黑夜,借着夜色掩护逃跑,让人们不知道土匪来自哪里。土匪是来的猛、抢得狠、拿的动、逃的快,秦川以北平川,就成了理想的抢窃之地。土匪很少在山梁以北抢掠,因为山梁以北较穷。更重要的是,有深沟,马匹行动不便,驮不了更多的粮食。今天却例外了,因为路程遥远,只能在这无人的山岭上白天行动。

大头让每个人给自己带上馍中午路上吃,晚饭就在张家堡吃,土匪们慌忙给自己去带馍,大头看着准备好了,就给大屁股十三报告。大屁股十三一声令下,土匪开始下山。

从五凤脚到张家堡,直线也就二三十里地,且有几条深沟挡着去路。绕梁走大道,就得多走几十里路。土匪们算计着,今天要早点行动,先到五凤脚,牵上马匹,能多驮粮食。

五凤脚养着马匹,大屁股十三特别重视,先前邱佩给保安队正副队长配的短枪,被大屁股十三拿来后,给吴管事配了一把,让他守好五凤脚,就连花头豹,也只能拿着鞭子。

吴管事见大屁股十三下山来,上前献计说道:“十三爷,此去张家堡,必须早点动身,去的时候,要顺山梁抄近路,赶天黑前走到张家堡对面沟边藏身,等到天黑再翻越深沟,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回来时,必须走山梁大路,只要天亮前,出了三道梁,进入荒凉的山梁,在这人烟稀少的山梁路上,那就没事了,我在半道上用车接应,我让去过三道梁的人给你领路。”大屁股十三听了吴管事的话,点点头表示同意。

大屁股十三回头给众匪徒说道:“听…听明白没?去走小…小路,回来拉…拉东西,走大…大路 。”众匪们齐声喊道:“知道了”。他们只管喊,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应着大屁股十三的声就是。吴管事让知道路径的人带路,这一股土匪,就这样青天白日,顺着山梁小路往张家堡进发,有着把张家堡用口袋装回来的气势。

真是: 钻山土匪真是狂,白日出巢去打枪。

官府放任不尽责,土匪生存有土壤。

五月二号天还未亮,张家堡已经是人声鼎沸,吹鼓手的唢呐声,早早的响了起来。大红门联,以及大红灯笼,和盛装出行的童男童女们,把城堡里外,装饰成喜庆的氛围。

高昂激扬的唢呐声,红艳艳的大头门,高桌子,低板凳,都在等待着入席的来客。丰盛的菜肴,自酿的黄酒摆上了桌。一副盛情款待的盛大场面,准备的齐齐整整。

在这三道梁上,也许是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也许是遥远的山路,怕客人饿着肚子,便形成一个老规矩,早晨来客,不管谁来,进门先吃饭。早饭就成了迎客饭,讨饭的叫花子也不例外,也能美美的吃它一天。大摆宴席,主人们也不吝啬,也许这样,更能体现自己的大度和气魄,挺起腰杆请客,为自己争着面子。

贺喜的人们,随着唢呐声,被迎进大门。请上桌,吃过饭,安排在别的地方坐定。客人们相遇,便天南海北说起了闲话,用当地的话说就是谝闲传,谁也不想错过一天吃两顿大餐的好机会。

客人络绎不绝的来到,各方绅士由张管家迎着,他双手弓起,这个赵保长,那个李乡绅,又是王老板的叫个不停。按照身份分人接待。尊贵的,自然由老大国栋以及老三国才接待。普通来客,则由管家长锁接待与安排。老二国良虽然是新郎,但也忙前忙后去招呼着来客,这些可都是冲着他的面子来的,他也不能失了礼数。

特别是高县长进门,那就像新娘子进门一样,来客自然形成一个欢迎通道,这个点头,那个哈腰,还有的人扑上前握住县长的手,激动的不想放手,以展示自己有接近县长的资格与实力。老大国栋亲自陪同高县长,直送到贵宾席的上座坐定。

其实高县长是远道的贵客,由于路途遥远,高县长提前一天就到张家堡,名义上怕赶不上吉时,实际上是想和张国栋有充足的时间畅谈。这个本地在外高过自己的大官,说不定那天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未雨绸缪,对向上攀爬的高县长,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升迁的基本素质,高县长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接触上层的机会。

九先生也来到,一起道贺。他虽然没有亲戚关系,可也算是有交情,张家堡骡马成群,九先生常来常往,也就成了座上常客。加之他在三道梁上也有点名气,和二老爷的关系,也就不同一般。今天他应邀前来,也是冲着二老爷的面子。他也是不能失掉,在这众乡绅士面前露脸的机会。因为今天是三道梁上,有名望的人聚会的大好时机,只要有地位和实力,都不会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和保长有来往,那可是普通人很幸运的事情。

这时候,最忙的就是收礼处了,给来客登记着礼品、礼金,还要给堂口传递来客的信息。管事的经理长锁,把客人接进去,按照身份地位,安排坐好,招呼吃饭,不能冷落了客人而失了礼数。虽然是吃饭,坐在那里,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坐错了,客人可是要怪罪的。那是当面提出,主家是要赔礼道歉的,长锁自然懂得,所以,必须安排到位。

按照乡俗,先天晚上安排好一切,玉芝被领到张家庄,最东边亲戚李仁家歇息。李仁家,那是老太太娘家的本家人,老太太在,就不可能断了关系,平常来往就很多。

凌晨,玉芝就被叫起,梳妆打扮齐整,等待接亲。山里人结婚图个吉利,早晨赶早。大清早,迎亲花轿就到了门口。实际上三道梁上的人很少用花轿,因为有沟相隔,女人小脚,沟路难行,娶亲隔沟,到另条梁上去,都是骑马或者骑驴而行。自己没马,就在财东家借马助阵,这样的喜事,谁有马都乐于借给助兴。这个花轿还是张国良娶第一个老婆时,专门打造了,张国良认为,花轿要比骑马上档次,更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成了三道梁上张家独有的东西,今天又用上了。花轿也特地装扮了一番,彰显华丽与富贵。

一阵炮声过后,就响起吹鼓手的唢呐声,玉芝被两个如花似玉的送亲女,扶着坐进花轿。前边唢呐开道,后边紧跟着大花轿,送女一行四人,都骑在马上,跟着花轿后边。随后就是抬着礼盒以及送亲的人群。李仁也显出一副主人的样子,招呼前后,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媳妇也是随着丈夫后边,不失女主人的身份。就连没有娶上媳妇的弟弟李义,也没闲下来,跟着一家,都去吃喜酒去,能给二老爷出力跑腿,他也是求之不得,他们甚至感到有无尚的荣光。还有老太太健在,他们可是她娘家的本家人,帮忙撑面子的事,就要做好。

三道梁上的规矩,新郎官新婚当天,只能在自家大门等候送亲的到来。张管家上前来吩咐轿夫道:“就这一点路程,时间还早,走慢点,让吹鼓手多吹一会,就能让村里人多看会热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轿夫得了令,便往前走三步,往后退两步,抬着轿子摇晃,有意的消磨时间,短短的街道,就是走不出去。看热闹的人们,在路两边站成了两排,叽叽喳喳说笑不停,在他们心里,这样吹吹打打娶回的媳妇,那才有身价。

一个大娘开腔了,问身边的另一个大娘:“这又不是李仁家嫁闺女,怎么还有花轿?送亲的?送礼盒的?这么多的人?又这么大排场?”

另一个大娘接话了:“那是李仁家找的送亲的,去的人白吃白喝一天,走时,每人还能带走八个肉夹馍。要不,你看那后跟着的人,各个笑不拢嘴,实在是乐坏了。”送亲的人,也都是李仁联络的,没有关系的人,想去都没门。所有东西,都是从张家那边拿来,做个样子给人看的,李仁家确实也没那么多的好看的东西。

大娘惊得长着嘴,半天说不出话,等了会才说:“娶个二婚就这样轻狂,要是娶个姑娘恐怕要闹到皇城去了。有钱人就是爱作,还不是钱烧的慌嘛。”山里人老传统观念很浓,认为姑娘家,就应该风风光光,二婚就掉了价,就被人瞧不起,就没有大操办的必要。

另一个大娘接着话:“你没钱烧你就别说了,你要有个姑娘,嫁给有钱人,你也去烧钱了。你如要有那机会,恐怕嫌钱烧的太少,显摆不了你是个有钱人。”他们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企图说服对方,实际上谁也说服不了谁,认知决定了一切。

两个人你一言,她一语的杠上了,很快也被热闹的唢呐声音给淹没了。她们谁也不明白,二老爷心里的真正用意。一串串鞭炮不时的在路边响起,把小孩子吓得急忙往母亲怀里躲。送亲队伍缓缓的向前行进,喜庆热闹的气氛,把整个村庄都给感染了。

花轿终于到了张家堡吊桥前,花轿落地,送女的也被扶下马,站在花轿旁边。打扮一新的新郎,上前揭开轿帘,新娘子被迎亲女搀扶着下了轿。为了不让新娘脚上沾土,张管家让人把装粮食用的口袋,铺成人行道,一直铺到大厅再铺到洞房门口。

吹鼓手在前边卖力的吹着唢呐迎着新人,新郎前边走着,新娘子被红盖头遮着,看不到容颜,两个迎亲女搀扶着,跟在新郎后边,送女一行跟在后边。吹吹打打,一直送到大门口。

新娘在大厅门口被张管家叫停,又让一个人,举着火把围绕新娘左三圈,右三圈,驱赶邪气后方可入门。新娘进门,来客在院子里、大厅周围站着看着热闹。新人进了大门,只见前边摆了一张桌子,上边有着张家前辈的灵位,张国良上前插了三根香,然后新郎新娘跪到桌前边,只听张管家高声呐喊道:“一拜天地拜祖先,保得岁岁能平安”。庄稼人认为,后辈能有今天,那是先人的恩泽,进门第一就要先拜天地祖先,那是天经地义。

叩头完毕,新郎又走到前边,迎亲女搀扶着新娘,进了大厅,只见老太太坐在大厅中央,等待新娘的参拜。新郎,新娘,双双上前跪到老太太的面前,张管家又喊道:“二拜高堂拜亲娘,家庭和睦又兴旺。”二位新人听着指挥,给老娘叩头。

老太太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高兴的直吩咐小兰,快给一对新人戴花,小兰也麻利的给新人戴上大红花。父母的恩情永不忘,儿子完婚也是母亲最大心愿,今天娘称心如愿。

完毕,张管家又让新郎新娘对面相站,张管家又喊道:“夫妻对拜入洞房,来年定抱小儿郎。”新娘新郎按着张管家的口号,做着参拜,然后被送入新房。

亲戚来客都在拍手道贺,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移动静不下来。执事的长锁,更是激动的如同给自己儿子娶亲似的,不但陪着笑脸,脚下也停不下来,来去招呼着客人,哪里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来客们那是毫不客气的尽情的吃,敞开的喝。大有把自己所行之礼,再吃回去之势。所有人的举动,把这个寂静的庄院,刺激的沸腾了起来。

张家堡的张国良,如此大办婚礼,就是想在三道梁上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显赫的家世。能让高县长屈身前来祝贺,那也是一般人不能办到的。借此也能收回一大笔礼金,可谓是两全其美。自己也为此绞尽脑汁,筹划了许多天,一切可以说是十全十美,圆满进行。

真是: 彩灯高挂换新装, 祝贺宾客来四方。

男尊女贵新婚喜, 兴高采烈入洞房。

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五凤山的匪徒们就顺着山路,往张家堡前进,就避开村庄,沿着小路前行。大屁股十三骑在马上走在前边,后边的十几匹马,都被先前跟着大屁股十三上山的,扛着枪的人骑着,后边的扁担队跑步跟在后边,谁也不能掉队。

就是因为有保安团长邱佩给配了枪,大屁股十三才有今天这个胆量,四处祸害山乡。他们通过黑道,又买来了一些子弹,来延续他们嚣张。保安团不予理睬,任由他们发展,才使得他们长久生存。

回来的时候,那只有大屁股十三有马可骑,别的马匹,全都要驮着抢来的东西,所有人不仅要走着,拿不完的东西,就得肩扛手拿,在那里得了手,他们恨不得刮层地皮带走。

太阳还有一杆高,匪徒们便潜行到对面山梁的沟边,只要下沟,对面山上就能清楚看见这一队人马,无疑就得暴露。所以,大屁股十三就让匪徒们在沟边的树林里休息,匪徒就悄无声息的躺在地上,等待天黑的到来。土匪的罪恶行径,在夜色掩护下进行,手无寸铁的乡民,在这些凶恶的土匪面前不敢反抗,为了活命,为了妻儿老小的安全,他们只能任人宰割,反抗的结果,他们承受不起,舍弃些东西,也不能丢了性命。

夜幕降临了,一切被夜色淹没,土匪顺着山路,一路奔来,翻越深沟,骑在马背上的土匪,也都下了马。在平原上,马匹跑的飞快,到了深沟,坡陡路窄,马匹难行,所以他们都下了马,步行在沟路上。

沟路没能抵挡土匪的脚步,很快,土匪们来到张家堡的村外。大屁股十三命令,把马匹先藏起来,打算拿下张家堡后,再拉马去驮粮食。然后领着一帮匪徒,大摇大摆,行走在张家堡的路上,比背着布袋,装着馒头去他舅家神气多了。

真是: 土匪行事真狂妄,青天白日去打抢。

迎娶新人全家喜,哪知灾难在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