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54章 孔家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54章 孔家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朱高炽听后,圆润的脸庞泛起红晕,结结巴巴地回应:“这……那个……”

“别吞吞吐吐!”

朱瞻基打断父亲的话,叹气道:“您做的那些事,我心里清楚,做儿子的不便多说,但您自己要多注意身体。”

“母亲也是担忧您,怕您身体撑不住。

等您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向您保证,她就不会再盯着您的私房钱了。”

————————

“你这孩子……”

朱高炽涨红了脸,闷闷不乐地低下了头。

看到父亲有些生气,该说的也都说了,朱瞻基也就适可而止,没有再说下去。

他知道,想要立刻让父亲改掉这些习惯几乎不可能。

当然可以。

以下是重新表述后的文章:

——

毕竟尝过美味,男人心里都清楚。

于是立刻转移话题问:\"现在能告诉我找你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吗?\"

被儿子教训了一番,朱高炽虽然不太舒服,但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听见儿子换了话题,他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听说你想在南北国子监附近建一所皇家学院,所以叫你来问问情况。

\"

\"就这事啊?\"

朱瞻基原以为是什么大事,一听父亲提到皇家学院的事情,便随口编了个理由:

\"我觉得国子监里的学生和老师都没什么紧迫感,导致出了个像李时勉那样的小人。

所以我打算再建一座学院,给他们点压力,让他们明白以后国子监不再是大明最高的学府,他们也不是最优秀的人才了。

这样就能打破他们的自大,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学习,别整天搞那些无意义的事儿,变成第二个李时勉,不然将来进朝为官,朝廷肯定会乱套。

\"

朱高炽显然不信儿子的借口,继续追问:“挂上皇家的名字也是为了施加压力?\"

\"当然!\"

朱瞻基想都不用想就点头道:”如果是普通学院,在大明这么多学院里根本不起作用,但带上皇家的名号就不同了,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您觉得是不是?\"

\"那你打算怎么向你爷爷解释这件事?\"

朱高炽收起了刚才的胆怯,严肃地说道:

\"办学本身是好事,但你未经爷爷同意就擅自给学院冠上皇家之名,他要是知道了,能答应吗?\"

\"那就看他能不能接受我的补偿了!\"

朱瞻基低声嘟囔了一句。

朱高炽没听太明白,下意识地问:“什么够不够多?\"

\"啊,没事!\"

朱瞻基摇摇头,坚定地说,”爹您就放心吧,爷爷一定不会反对的,即便他有意见,我也能让他的意见消失!\"

朱高炽从儿子的态度中察觉到了一些隐瞒,无奈地叹了口气。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作为父亲想稍微表现一下存在感都变得困难了。

想到这里,他再次叹气,随后说道:“你也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今日李时勉之事,你做得不错,每一步都算计得当。

不过,你要记住,你是监国太孙,天下人的目光都会聚焦于你。

做事必须光明磊落,避免给人以口实。

唯有堂堂正正,才能令人信服。”

朱瞻基听后,立刻谦逊回应:“父亲教训的是,今后我会多加留意。”

见儿子终于听进了自己的话,朱高炽颇为满意。

他担忧这个儿子日后若是一意孤行、不纳良言,对监国而言将是极大的隐患。

毕竟个人能力再出众,也有局限之处,这些都需要旁人辅助弥补。

身为监国,必须听得进他人意见,这样才能避免失误。

瞧着儿子点头应允,朱高炽笑眯眯地说:“嗯,你接任监国已半月有余,期间未曾出错,处理事务甚至超过我当年。

在这方面,你算是合格的了。”

朱瞻基依旧谦虚:“全赖父亲教导有方,若非您在一旁指点,我绝无可能胜任此职。”

“你这小子,净会拍马屁。”

朱高炽听罢,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看到父亲如此开怀,朱瞻基赶忙转移话题,调侃道:“好了,正事谈完,接下来该练剑了。

母亲说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你们母子联合起来欺负我吧!”

朱高炽被儿子打趣地收住笑容,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但最终还是拿起剑开始练习。

……

应天府南部的化莲寺内。

朱高燧望着带来消息的主持,表情困惑。

忍不住反复确认几遍后,他震惊地说道:“根据情报,李时勉不但没能阻止我的侄儿,反而让他抓住了把柄,导致自己声名狼藉。

不仅如此,如今我侄儿不仅计划建立医学院,还打算在国子监附近增设一座皇家学院?”

这一消息令朱高燧久久无法接受。

他难以理解,那位备受尊敬的国子监祭酒,连皇帝都被他顶撞多次却安然无恙的人,为何仅仅去过一趟乾清宫,回来就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不仅医学院的事没拦住,反而平白多了个南北皇家学院?

这岂不是成了笑话?

他自己都觉得派一头猪去做这件事都比这个江西老乡靠谱。

“王爷,此事恐怕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主持也不念经了,皱眉说道:“太孙殿下建医学院倒也无妨,不过是个笼络医者的小事。

可一旦南北皇家学院成立,到那时再想对付太孙殿下可就难了。

天下读书人必会因‘皇家’二字趋之若鹜,对他感恩戴德!”

“我明白!”

朱高燧有些烦躁地点头,“现在怎么办?连李时勉都被这小子整惨了。

如今他做的事皆有理有据,谁还敢反对?还有户部的夏原吉和吏部的蹇义,这两人为何总跟着这小子搅合在一起?”

朱高燧说着,眼中流露出一丝艳羡。

如果他也能像朱瞻基那样创办一所皇家学院,或者得到夏原吉和蹇义的支持,他还会背负汉王的名号吗?

党争的魅力岂能忽视?

想想户部最近搞出的新盐政策,若是夏原吉支持他,他现在只要稍微运作一下,便能办成不少事吧?

再说蹇义,若有他的支持,他在朝堂上又能安插多少心腹?

“为何所有好处都让他一个人占了?”

朱高燧满是疑惑。

这才半个月,加上金忠,朝廷六部里,已经有半数尚书倾向朱瞻基。

时间久了,礼部、刑部、工部又会如何?

“要不要我去父皇面前告他结党营私?”

朱高燧沉吟道。

“王爷三思!”

主持听闻朱高燧的想法,立刻劝阻道:

“夏原吉和蹇义都是父皇信任的大臣,就算太孙殿下真与他们结党营私,您觉得父皇会相信吗?或者他会担心吗?要知道,太孙不是太子。”

朱高燧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僵,长叹一声道:“是啊,老爷子最喜欢的就是这小子,大家都知道。

如果是老大做的这些事,我去说两句,老爷子或许还会顺势而为。

但这小子,老爷子说不定会更开心,觉得后继有人!”

朱高燧越讲越觉得羡慕,都说隔代情深,他父亲对他这个长孙的宠爱,比对他的偏爱强了不知多少。

别说他去告状了,说不定他刚告完状,转身老爷子就对这位长孙一阵夸奖。

夸完之后,还可以找个借口教训他一顿。

“王爷也不用沮丧。”

主持见朱高燧这副模样,赶紧行了个佛礼,接着说道:“太孙殿下眼下看似势如破竹,但实际上每一步都暗藏危机。

若太孙殿下只是创办一家医学院,或许有人看在他身份的份上,以及李时勉的经历,也就装作没看见罢了,毕竟医学院终究不是什么显赫之事。

可太孙殿下偏偏要去干预国子监,并且在国子监旁设立皇家学院,我想,有些人心中必定不安。”

“你的意思是?”

朱高燧一听眼睛一亮,立刻盯着主持,满是期待。

主持合掌行礼,笑道:“王爷为何不考虑一下国子监里有谁?再看看国子监旁边又是哪里?”

“国子监旁边?”

朱高燧听后眨眨眼,顿时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孔家的人………”

主持笑了笑,摇头装作高深莫测地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哈哈!”

朱高燧最喜欢这种神秘感,便笑道:“那我就再等等?”

主持听完又摇摇头道:“王爷这次得派人去劝说一番才行。

而且还有一件事王爷得明白,在朝廷上,太孙殿下已成气候,锋芒毕露。

我们也得暂避锋芒,即使那位找上门来,太孙殿下只要坚持说是国子监祭酒品行有问题,那位恐怕也难以成功。

所以还是得让那位往北方去,毕竟皇上的态度更为关键!”

朱高炽听后点点头道:“你说得对,现在朱瞻基这小子有了夏原吉和蹇义的支持,已不容小觑。

这时候去找他,无异于以卵击石,再加上李时勉这个没出息的家伙,还给了他这么好的借口,这小子肯定不会妥协。

直接找老爷子,我不信老爷子会放任他胡来!”

“王爷英明!”

听到朱高燧的话,主持赶紧奉承了一句。

朱高燧听了这话很是受用,于是两人互相吹捧道:“哈哈,这还得多亏你提醒才是!”

——————---

十一月末,应天迎来了一场大雪。

清晨,朱瞻基便接到周忱的消息,说羊毛纺织厂已建成。

明朝的纺织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纺织器械也开始使用铁制部件。

这些改进极大地推动了纺织行业的发展。

尤其是棉布的纺织,大明对棉布并无限制,不论贵贱都能穿棉布御寒。

这不仅推广了棉花的种植,也促进了纺织技术的进步。

毕竟棉布的纺织工艺比麻和丝绸复杂得多,甚至对天气都有一定要求,否则纺出的棉线容易断裂。

相比之下,羊毛纺织简直易如反掌。

羊毛纺织厂建成后,所有的纺织设备都是传统工具,朱瞻基并未引入蒸汽纺织机。

主要是时间紧迫,冬季已经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