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55章 成品衣物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55章 成品衣物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他必须立刻开始生产羊毛,趁着寒冷天气出售。

否则等天气转暖,销售会变得困难。

而且现有的纺织技术并不逊色,有些地方的纺车在纺织麻时能达到五锭。

即便是纺织棉布也能达到四锭,要知道欧洲在18世纪工业*前,最好的纺织技术也不过两锭。

直到蒸汽纺织机问世,才达到十九锭。

所以朱瞻基并不急着研发蒸汽纺织机。

毕竟技术不足可以用人力弥补,即使是用算盘也能解决不少问题,没有蒸汽纺织机,最多浪费些人力罢了,而如今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

在有大量劳动力的情况下,与其耗费精力研究蒸汽机,不如直接用人工作业更划算。

当然蒸汽机终究是要造的,只是不是现在。

纺织厂建成后,朱瞻基便将之前从纪纲府邸救出的女子全部安排进厂。

厂里早就准备好了工人的住处。

这边安排妥当后,户部的消息也迅速传来,这次行动户部与兵部协同合作。

羊毛收购进行得很顺利。

户部派人带了些食盐、陶器和布匹等物,便轻松地从草原换得了大批羊毛。

这些羊毛运到应天之后,就被直接送入了朱瞻基设在纺织厂内的仓库。

所有物资到位后,羊毛纺织厂的首次试产,在周忱的监督下正式启动。

“太孙殿下!”

应天城南的皇庄纺织厂门前,朱瞻基裹着厚重的棉袍。

棉袍上已积满雪花,他环顾这座新建成的大院,满意地笑了。

半个月的时间确实紧了些,院内虽有不少地方仍显简陋,但关键之处已可投入使用。

进入前院时,朱瞻基见到周忱领着一群女子走来。

这些女子本是纪纲府中的人,一部分选择归乡,由刑部安排送回老家,多数人则决定留下。

待众人行礼完毕,朱瞻基转向周忱问道:“若立刻开工,一天能产出多少?”

周忱拱手答道:“回太孙殿下,纺织厂现有织机六百余架,全力运作下,一年可产各色绢布万余匹,每日约二三十匹。”

朱瞻基心中估算,一匹布的长度从五百七十公分到七百七十五公分不等,宽约四十公分。

平均下来,长度约为十三米,宽度八十公分。

一年生产一万匹布,一匹布通常可以做成两件衣服,这意味着这个纺织厂一年最多只能制作两万件衣服,平均每天不过五六十件。

“速度太慢了!”

朱瞻基眉头微皱:“有没有办法提升产量?”

羊毛贸易与草原计划息息相关。

如果产量跟不上,容易造成购入的羊毛大量积压而浪费。

即便浪费金钱,只要能达到目标,这笔交易也是划算的。

毕竟没有马的草原民族,唱歌跳舞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

但如果能盈利,朱瞻基自然不愿浪费钱财。

听闻此言,周忱苦笑道:“太孙殿下,一年一万匹布已是极限。

若要增加产量,唯有添置更多织机。

然而目前短时间内能买到的织机均已购置,再想采购一是需等待工匠制作新机,二是前往江南购买后再运回应天。”

朱瞻基听罢陷入沉思,目光转向身旁略显紧张注视着他的女子,稍作权衡后说道:“先让她们启动试生产吧!”

周忱领命后立即着手安排起来,这显然是事先演练过的环节。

指令下达之后,一群女子有序地进入挂有标识牌的各处院落中。

这些带有标识的院落依据工序的不同依次分布。

靠近仓库的地方有一座宽敞的大院,专用于去除羊毛的膻味。

院口挂着一块写着“晾晒”

字样的牌子。

羊毛运抵仓库后,首先会被取出清洗,同时筛选掉杂质,并择良辰晾晒。

经过一次晾晒后,羊毛的膻味已大幅减少。

朱瞻基到达此处时,发现不少先前晾晒完毕的羊毛已被整理装筐,整齐堆放。

随后,另有专人将这些晾晒好的羊毛运送至另一处院落。

此院门口悬挂着“浸泡”

的标识牌。

院内摆放着大小各异、冒着热气的木桶。

即便是在寒冬,踏入院中仍能感受到扑鼻而来的暖意,仿佛置身蒸笼一般,只是气味令人不适。

运来的羊毛全数倒入院中的木桶,每桶旁都有人持棍搅拌。

周忱解释说:“按照殿下吩咐,这些羊毛在清洗晾晒后会送至此地,放入煮沸的盐水中浸泡约一炷香时间。”

朱瞻基点头认可,这些都是他教导给周忱的方法,羊毛经盐水浸泡后膻味几乎完全消失。

为确保更加彻底,朱瞻基还命人用高浓度白酒二次清洁羊毛。

如此一来,羊毛的膻味才得以真正消除。

“带我去看看完全去腥后的羊毛。”

朱瞻基粗略查看了这些流程,见周忱按要求操作无误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遵命!”

二人离开此院,穿过数个院落,与之前的区域相比,这里安静得多,人数也少了许多。

但繁忙程度却丝毫不逊于之前的院落。

刚入院门,便传来一阵规律的木器摩擦声。

在院中的诸多房舍里,一列排列着十余台朱瞻基不知其名的纺织机械。

十几位女工熟练地操作着这些机器,原本稍显凌乱的羊毛,在她们手中通过这些器械快速转化为一条条细长的毛线。

他数了一下,多的机器一次能纺出五根毛线,最少也能产出三根。

“太孙殿下,这些都是从江西乐安来的纺织设备,用于处理这些羊毛,能做到一车纺五缕。”

周忱在一旁解说,接着走向旁边,拿出一个缠满毛线的工具递给朱瞻基。

“太孙殿下,请看!”

朱瞻基接过来仔细一看,这就是所谓的一车一缕,代表一次纺织出一根线。

而五缕则是一车同时纺出五根线。

朱瞻基拿着这些已纺织好的毛线凑近鼻子闻了闻,没有嗅到丝毫膻味,心里略感宽慰。

此前,他对去除羊毛膻味的方法所知有限,大多是听来的。

尽管知道不少方法,但效果如何却难以确定,如今见到成品,无疑让他安心了许多。

膻味去除,便意味着他的计划已成功大半。

毕竟没有膻味的毛衣更容易出售,羊毛的柔软性和舒适性远胜棉布,保暖性能更是超越棉布。

解决了膻味问题后,接下来便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问题。

“太孙殿下,那边的院子是用来织布的。”

周忱说道。

“嗯,稍等一下!”

朱瞻基没有急于前往下一间院子,而是看了一眼手里的繀,突然灵光一闪:“你去让人取几根细长光滑的木棍过来!”

周忱听后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

好在这样的木棍并不难找,不久便有人送来。

朱瞻基看着眼前的木棍,嘴角浮现笑意,随手拿起一根,找到繀上毛线的接头,在木棍上熟练地打了个活结。

随着一个个活结接连打出,一块大约巴掌大的毛布逐渐成形,落在了他的手中。

“太孙殿下……这个……”

周忱目瞪口呆地看着朱瞻基的动作。

这位太孙殿下竟然还会女红?

“你觉得这个东西如何?”

朱瞻基瞧见周忱的模样,手上动作一顿,随即毫不迟疑地将手中一块巴掌大的毛布丢给了周忱。

周忱下意识接住,瞄了一眼朱瞻基,再看看手中的毛布,仍觉难以置信这是眼前这位皇太孙亲手弄出来的?

朱瞻基注意到周忱脸上的疑惑,老脸微红,想起那些令他尴尬至极的往事,便冷冷说道:

“这事你知我知,若让旁人知晓,你就自行递交辞呈回乡养老吧!”

他又补了一句:“记住刚才我的做法,之后就说这是你自己的发明,挑选几个心灵手巧的女工教她们,以后纺织厂只需织毛线即可,不用织成品衣物。”

“这……”

周忱瞥了一眼毫无廉耻可言的朱瞻基,刚想开口,却听朱瞻基指向别处道:“工部左侍郎最近身体欠佳,已辞官归乡,你得好好表现,我对你是寄予厚望的。”

“是,殿下,臣明白该怎么做!”

周忱听闻此言,心中一震,深深吸了口气,旋即坚定地点了点头。

他将朱瞻基丢给他的毛布郑重地重新递回去,说道:“殿下,臣自幼学过针线活,适才有所感悟,琢磨出一种织毛线的方法,请殿下过目!”

工部左侍郎啊!

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官呢。

而他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刑部员外郎,仅是从五品罢了。

朱瞻基给予的好处实在太多。

不就是女红嘛?

他周忱即便之前不懂,现在也必须学会。

ps:求月票!

小作者:【小破碗】

——

小兄弟相当识趣!

朱瞻基满意地颔首。

毛线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身为大明皇太孙的他发明了织毛衣,这要是传扬出去,岂不影响他的光辉形象?

想想日后几个妇人聚在一起边织毛衣边议论他织毛衣的趣事,他就头皮发麻。

这样的场景,他实在不敢想象。

谁知道,这样下去,他会不会成为大明妇女的好朋友!

朱瞻基见周忱主动承担起责任,心中甚是欣慰。

这位将来的大明“妇女之友”,由他来担当再合适不过。

朱瞻基继续说道:“这样岂不是更好?我们直接售卖毛线,肯定更受青睐。

那些妇女平日里无所事事,只需几根木针,无需纺织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一边编织毛衣,一边谈天说笑,岂非美事一桩?”

“殿下英明!”

周忱奉承了一句,接着说道,“不仅如此,如此一来,省去了织布的繁琐工序,纺织厂的生产力也将大幅提升。

过去一年或许只能织一万匹布,现在改织毛线,仅以现有条件而言,厂内千余名工人,六百台织机,除去部分织布机器,剩下的织线机器有四百台,其中两百台每日可产万繀毛线,一百五十台每日能产六千繀,其余五十台每日可产千五百繀,总计每日可产出毛线一万七千五百繀。”

“嗯!”

朱瞻基听到周忱脱口而出的数字,不禁微微点头。

他对周忱的心算能力颇为钦佩,这番话流畅至极,没有丝毫停顿。

“若每日真能产一万七千繀毛线,那也是相当可观的。”

朱瞻基沉吟道。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一繀毛线大约半斤重,相当于现代的一个毛线团。

按照他的经验,一条围巾所需的毛线约等于一团,而一件毛衣则需约四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