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61章 混乱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61章 混乱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沉思片刻,他问:“太孙那边知晓了吗?”

樊忠拱手道:“属下不知,暗线至今未收到太孙的音讯。”

“年轻人嘛,总归欠缺经验。”

朱棣听罢摇头,神色间似觉此事无趣。

或许在他心中,大孙子与小儿子之间若有一场较量才更合心意。

稍作思索便道:“再等等,过几日若太孙仍未回应天,你便设法告知他这个消息。”

樊忠闻言点头,面无波澜。

对他而言,皇上的旨意便是唯一的指令。

汉王、太子、太孙,在他眼中皆无区别。

唯有朱棣,才是他必须俯首的唯一存在。

“皇上!”

正当二人交谈之际,大帐帘幕被掀起,一名朱棣身边的亲兵入内。

平时这些亲兵负责护主安危,战时更是充当信使。

每一位都是朱棣亲手*的精锐。

此刻这名亲兵踉跄而入,跪地行礼。

朱棣抬眼瞥了一眼,见其狼狈之态,便轻轻揉额,淡然问:“何事?又是哪两位将军因醉酒争执?”

军营生活本就单调,如今又处于备战阶段,不少将士心态松散,便借酒消愁。

特别是一些闲职将领,平日里不得施展,便只能靠酒解闷。

大男人醉后言语放肆,前一刻还亲密无间,下一刻便可能破口大骂,甚至动手。

老朱头在世时,他曾随徐达、常遇春北征,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即便是他敬重的常遇春、徐达,在这类事上也难脱俗。

况且他知道,这些人虽醉,却不会真下死手,四周还有亲卫,不会闹出大乱子。

因此朱棣通常睁一眼闭一眼,待他们酒醒后再略施薄惩即可。

毕竟寒冬时节,军中不可能完全禁酒,近来将领因醉酒争斗之事已不止发生几次,若每回都严惩,恐怕还未开战,将领先被削减一大半了。

朱棣瞧见亲军踉跄的模样,便先入为主地以为又是哪个将军喝多了撒酒疯。

他对此并不太放在心上,心想打就打吧,只要别出人命就行。

毕竟若是将士们都像绵羊一样温顺,那还叫什么军队呢?这样的队伍,即使出征也只会便宜敌人。

然而亲军跪下后,并未顺着他的想法说话,而是满脸焦虑地道:“陛下,不止两位将军动手了。”

“嗯?”

朱棣挑眉看向亲军,笑着问,“是三个还是四个?你且说来听听。”

见朱棣还有闲情逸致开玩笑,亲军更急了,忙道:“陛下,所有领兵的将领都打起来了!宁阳侯陈懋、武安侯郑亨、安远侯柳升、丰城侯李彬,以及其他几位将领,如今都在军营门口开打了!”

“全都打起来了?”

朱棣一愣,随即挺直身体,脸上的笑意消失了。

若只是个别几人*,只要不影响大局,他或许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现在所有人都参与其中,身为御驾亲征的皇帝,他这张脸往哪搁?难道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住了吗?

亲军见状暗自揣测,原来这位皇帝也不是传闻中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人啊。

但他嘴上并未停歇,接着说道:“回禀陛下,适才应天送来一批物资,本该直接入库后再行分发。

但在运进营地时,遇到了宁阳侯与武安侯,二人似乎饮了些酒,误以为其中有美酒,非要查验。

督粮官劝阻不住,他们的动静引来了围观的将领。

起初并无大事,谁知两人没找到美酒,却从物资中发现了大量食盐以及一种叫‘手套’的东西。

督粮官不知说了什么,那些将领一看之下,竟全都动起手来。”

亲军一口气说完,朱棣已经站起身。

他没再听别的解释,只意识到队伍乱了,得赶紧过去收拾局面。

“樊忠,走,随朕去看看,朕倒要瞧瞧这群侯爷又要搞出什么名堂!”

“遵旨!”

北伐军的统帅们全都闹翻了,这在历史上也是头一遭。

朱棣去了,那些没接到消息的将军们,听到风声后也都纷纷赶了过来。

无论男女老少,不管身份高低,都喜欢凑热闹。

朱棣到达军营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差点当场翻脸。

寒冬腊月里,几个壮硕的武将竟然脱掉了盔甲,丝毫不在意寒冷,更不怕生病,*上身,互相挥拳踢腿,打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运送补给的车队被堵在了营门外,进退两难。

负责后勤的官员看得心急如焚,汗水直流。

“各位侯爷,能不能消停点?别打了,要是伤着谁,我可担不起责任啊。”

他隔着距离喊话,又不敢靠近,生怕被误伤。

眼前这些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各个带兵独挡一面。

他这样的人,挨一下都够呛。

忽然,一名赤膊的汉子被踹出战团,踉跄几步摔到督粮官身旁。

督粮官下意识伸手扶住,却被那人一把推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人又骂骂咧咧冲回去:

“闪开!别在这添乱,给我看好盐和手套,就算是皇帝来了,这些东西也得优先发给我们的人。”

“放屁!陈大头,你说这话问过我了吗?皇帝来了,这批新盐和手套肯定是归我的神机营,有了它们,我能顶十个人!”

“吹牛!继续吹,柳二麻子,谁不知道你的神机营不过如此,还一个顶十个?来呀,咱们单挑,看看是你火铳快,还是我马快!”

……

战圈之外,还有一些低一阶的将领,他们明白自己争不过内部的那些大佬。

毕竟这些人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挂着“爷”

字辈的名号。

那帮家伙在这伙爷面前,连上前动手都不敢,能不挨揍就算走运了。

所以瞧见这群爷打得正欢,他们也只会为自家支持的大佬呐喊助威。

尝试着给心目中的胜者加油打气,说不定真能押对,到时候也能分一杯羹,跟着这些大佬混点好处。

“简直无法无天,一个个把规矩当成空气了吧?”

另一边,朱棣悄然来到人群之后,并未立刻现身。

听着那些爱将们口口声声说着各种狂言,满是对自己这个皇帝指手画脚。

朱棣的老脸瞬间铁青。

他看着身边的樊忠说道:“樊忠,统统给我记下,无论是参与*的还是起哄的,都记录在案。”

“陛下息怒!”

樊忠苦笑着,一边依旨安排人记录,一边劝慰朱棣:

“这些将军们只是觉得好玩,出手时也都留了分寸,只伤些肉厚之处,以他们的体格,绝不会有事。”

老实说,樊忠跟随朱棣已久,但这样的场景他还从未见过。

以往这些人即便争斗,也多是在酒后,或者比试武艺,虽有冲突,但多少顾忌颜面。

哪像如今这般,全然不顾身份,随意辱骂,甚至还会背后使绊,趁人不备就猛踹一脚,紧接着又迅速逃离现场,各种花招层出不穷。

这哪里像是朝廷重臣的模样?若是在外,怕是会被误认为是市井流氓。

难怪朱棣震怒。

毕竟这些人都是皇帝精心挑选的将领,肩负着大明的未来。

如今这般失态,他不生气才怪。

樊忠说完,略作迟疑,再次拱手道:“陛下若是看不过去,末将这就出去,将他们一网打尽!”

朱棣听罢,仍未消气,冷哼一声道:

“继续打,让他们打个痛快。

他们既然自诩为爷,今日若不打个明白,今后半年全都不得饮酒。”

明成祖朱棣被气得不轻。

这是他继位后的第二次御驾亲征,他的年岁已高,这样的事情能有几次呢?

而面前这些人,都是他寄予厚望的栋梁之才,未来的支柱。

如今这般情形,要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

为了些许物资,竟闹到近乎失去理智的地步,将来若独当一面,后果不堪设想。

樊忠一听朱棣的话,便知皇帝动怒,立刻闭口不言。

另一边,督粮官尚未察觉异样,仍在极力劝说,一张老脸几近崩溃:

“诸位将军,听我一句,这新盐与手套皆出自太孙殿下,此为首批,后续还会陆续送来,人人皆会分得。”

此言一出,圈内几位大佬置若罔闻,反倒是外围稍低级别的将领开始窃窃私语。

朱棣听罢,微微一怔。

随即眉心紧锁,原以为惹出麻烦的是谁,没想到竟是自己的长孙。

刚刚还觉得他太过稚嫩,转眼便捅出了这么大娄子。

这不是长孙的问题,分明是自己过于天真。

“樊忠,去,取些所谓的‘新盐’和‘手套’来,朕倒要瞧瞧,究竟是何等物事,能让众位侯爷伯爷如此失态。”

朱棣得知新盐与手套由朱瞻基所制后,立即将矛头转向长孙。

这些侯爷伯爷还需倚仗他们作战,严惩恐难实施。

既然罪魁祸首是长孙,那无论如何也不能就此罢休。

“臣遵旨!”

樊忠并未多想,只遵命行事。

嘱咐手下几句后,便迈开大步离去。

他虽非独当一面的主帅,也不是侯爷伯爷之类的人物,但一直伴于朱棣左右,聪明之人见状便已猜到朱棣应已到场。

即便未见朱棣本人,樊忠的存在就等于皇帝在此。

有人打算偷偷溜走,也有人茫然无措,不知所云。

一时之间,周围的欢呼声渐渐弱了下来。

场中的几位侯爷和伯爷,此刻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比试,哪有闲心顾及其他。

至于那些试图逃离的人,刚迈出几步,便有几个朱棣身边的亲兵上前,不发一言地伸手挡住他们,面无表情地道:

“皇上交代,让诸位将军继续观战。”

众人听罢,本欲逃跑的几人,顿时满脸窘迫地停在原地。

这时,樊忠也来到督粮官身旁。

督粮官见到樊忠,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

他刚要说话,樊忠却置若罔闻,只淡淡地吩咐道:

“皇上有旨,要瞧瞧这些新盐与手套,你去取些过来,随我一同觐见皇上。”

督粮官神色微滞,张了张口,又看了看场中仍在交手的侯爷伯爷,迟疑道:“可这边……”

“这边的事你无需操心!”

樊忠瞥了他一眼,接着说道,“皇上自有安排。”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