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62章 新盐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62章 新盐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督粮官立刻噤声,迅速从先前被宁阳侯陈懋和武安侯郑亨搜查过的马车上,取下一袋手套和一盒木盒盛放的食盐。

樊忠瞄了一眼这两样东西,眸中闪过些许好奇,但并未多问,径直拎起督粮官的手套袋。

检查一番后确认无误,他二话不说转身离开。

督粮官又望向场内几位侯爷伯爷,心中暗叹一声,随即紧跟其后。

这边动静颇大,场内的几人注意到督粮官不再出声,有人好奇地朝这边张望。

随即看见樊忠,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一脚踢开对手,奔向樊忠,喊道:

“樊忠兄弟,你来得正是时候,请你评评理,你觉得这手套和新盐该给谁?”

樊忠听见叫唤,目光转向场内那位侯爷,拱手道:“侯爷恕罪,末将不敢擅专,皇上的意思,是让诸位将军继续较量。”

对方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皇上让我们继续比试?”

樊忠点头,不多解释,只回了一句,便再次转身提着东西走。

那人呆立当场,忽然一只手掌重重拍向后脑,同时低声传来一句警告:

“傻小子,皇上驾到!”

“皇上来了?”

这人先是一怔,下意识地四处张望。

此时,周围的人也逐渐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

有人二话不说,拔腿就想跑,可还没走出几步就被拦住。

也有人下意识地四处张望,像是在寻找朱棣的身影。

这时候,朱棣注意到这边的动,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于是从人群后走出来。

“臣等叩见圣上!”

哗啦一声,原本喧闹的地方因朱棣的出现而变得寂静无声。

战圈中的几位侯爷,满面尴尬地彼此对视一眼,二话不说,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朱棣先扫视了一圈围观的群众,这些人哪敢直视他,一个个赶紧低下头去。

朱棣没有开口,只是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几个侯爷跟前。

绕着这几个人转了一圈,点点头,冷笑一声:“好得很啊,你们个个都好得很啊,打架呢?还堵在军营门口打?真有出息啊!”

说着,他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点点头道:“哦,朕倒忘了,现在你们一个个都成了伯爷、侯爷,真是威风啊!几位爷,厉害得很啊!”

趴在地上的人一听这话,一个个吓得恨不得把头埋进裤裆里。

朱棣看着他们的样子,继续呵斥道:“打啊,刚才不是打得挺欢的吗?现在怎么不打了?你,柳二麻子,还有你,陈大头,这外号挺有名的啊,过来过来,给朕说说,朕该听谁的?”

宁阳侯陈懋、安远侯柳升听到朱棣提到自己的绰号,脸色骤变,连忙磕头求饶:

“皇上息怒,末将知错!”

“哼,知道错了?”

朱棣冷哼一声,走到一个把头埋在地上的侯爷背后,猛地抬脚朝屁股踹了一脚。

这一脚的力量不小,那个侯爷直接向前扑倒。

但那人一句话也不敢说,又急忙跪回去,屁股翘得更高了,同时大声喊道:“谢皇上责罚!”

朱棣:“……”

看到这家伙如此机灵,差点让他笑出来。

接着二话不说,又是一脚踹过去:

“谢朕责罚是吧?那你就多谢几次!”

看着再次被踢飞的侯爷,旁边的人都不禁哆嗦了一下。

下一瞬,那个刚刚被踢开的人又跪了回来:

“叩谢圣上惩戒!”

朱棣默然无语,看着这情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不过怒火竟莫名消减几分,语气也缓和了些,说道:

“别以为我踢了你几脚,这事就算完了。

今日在场的,从明日开始都去给朕喂马,战事未起,不得停歇。

尤其是你们几个,北征期间,全部不准饮酒。”

“叩谢圣上恩典!”

朱棣此言一出,众将官们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

这时,朱棣才转向樊忠,吩咐道:“樊忠,把东西拿来。”

“遵旨!”

樊忠应声,立刻拎着袋子和新盐上前。

督粮官随后跟上,二人行礼毕,朱棣朝督粮官微微颔首。

接着,他先望向装新盐的匣子,对樊忠说:

“打开,朕倒要瞧瞧是什么样的盐,能让你们蠢成这样。”

几位侯爷伯爷干笑两声,虽被讥讽却不敢多言。

樊忠随即打开匣子。

盐在军中本就不易得,尤其士兵每日鏖战激烈,需要补充大量盐分以维持体力。

朱棣虽然责骂,取盐时却小心翼翼,唯恐撒落。

盐色极白,纯度极高。

朱棣心中突生联想,仿佛握住的是雪,若非亲见,有人说是雪,他或许也会信。

然而仅此而已,并不足以触动朱棣。

华丽之物他见过太多,浮夸之品亦数不胜数。

他深信,若仅止于此,这些骄傲的将士也不会闹出这般笑话。

瞥了樊忠一眼,见他点头,朱棣便谨慎地从盐盒中捏些盐粒入口,细细品味其中的纯咸滋味。

随后点头道:“此盐不错,与宫中的贡盐相比亦不逊色。”

话音刚落,几个争执的侯爷伯爷谄笑不已,五军营右军统帅李彬更直言道:

“陛下,您瞧,您说得对,末将实话实说。

这盐要是给末将的右军,末将敢向您打包票,到时候弟兄们冲杀起来,那定是人人卖力,个个奋勇!”

“胡言乱语!”

李彬话刚出口,身旁立刻有人大声咒骂起来。

然而那人话音未落,一见到朱棣铁青着脸瞪过来,便吓得慌忙改口:

“陛下明鉴,末将并非在指您,末将说的是李彬。

您可别信他的鬼话,这盐理应分给末将的骑兵才是。

这么上等的盐,配给骑兵食用,马儿吃了肯定膘肥体壮,末将敢发誓,到时候马哈木见到末将都得逃之夭夭!”

他话音刚落,仿佛触发了连锁反应,周围几位也随之叫嚷开了:

“管他骑兵步兵,遇到我的神机营,再多的敌人也是有来无回。

这盐该归我们神机营所有。

有了它,咱们兄弟瞄准时能更精准,装填炮弹也更快捷!”

“装填快有什么用?神机营又不上前线厮杀,普通盐就够用了。

如此珍贵的盐,给他们岂不是暴殄天物?依我看,不如拨给左哨的好!”

“放肆!”

眼见局面又要混乱不堪,朱棣重重一拍桌子,沉声呵斥。

“诸位爱卿,莫要再争!”

听见朱棣发话,众位侯爷伯爷纷纷闭嘴,连忙低下头去。

朱棣见状更加恼怒,指着李彬便训斥道:“不过区区一点好盐罢了,难道你们从未尝过咸味不成?这点东西能有何作用?够几个士兵果腹?还说什么力气倍增?李彬,你且给朕算算清楚,这点盐究竟能让几个人有力气?”

“皇……陛下!”

被点名的李彬缩了缩脖子,声音颤抖地回答:

“这个,盐量尚算充足。”

“尚算充足?”

听到这话,朱棣微微一怔,随即板起面孔追问:“具体是多少?”

李彬战战兢兢地瞄了一眼朱棣,答道:“大约足够右军吃上一个月。”

“一个月?就这点东西就能把你脑子里的蠢念头折腾出来?”

朱棣下意识脱口而出。

说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于是转头看向李彬身边的柳升,继续质问:“如此上乘的盐,他刚才提到的数量是多少?”

柳升本就被点名,此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说道:“启禀陛下,足以供应神机营两个月所需。”

朱棣沉默半晌,目光在众人之间来回扫视。

恐怕担心朱棣逐一询问,其余人也急忙表态:

“陛下……”

“皇上,足够中军将士食用半月之久。”

“皇上,足够右哨支撑整整三个月。”

“左哨同样能维持三个月。”

“右掖可保障四十日。”

“左掖则能供应五十日。”

朱棣沉默良久。

……

朱棣恍如置身梦中。

这盐的颜色是否诱人无关紧要,其纯粹的咸味已足以说明一切。

朱棣对这背后的含义再清楚不过。

盐本为剧毒!

过量摄入必致人于险境。

同时,优质盐产量稀少,稀缺性决定了它无法广泛流通。

这也是为何优质与劣质盐价差悬殊的缘由。

并非朝廷不愿推广高品质盐品,毕竟这对国库亦是丰厚收益。

只是优质盐储量不足,难以惠及大众。

因此,即便朱棣初见此盐叹为观止,却也不至于彻底震撼。

毕竟再珍稀之物,对他而言终究只是寻常。

哪怕此盐品质卓绝,若供应有限,也只能让日常膳食稍显精致罢了,并无实质意义。

但如今情况截然不同。

这批盐的储备足以支撑一支军队数月所需。

这背后意义非凡!

切莫轻视这区区食盐。

行军打仗全凭体力与意志。

唯有摄入足够的盐分,方能保证战斗力。

平日虽不缺盐,但所供皆为劣质品。

长期食用易引发疾病。

将领们并非冷血无情之辈,他们心系麾下士卒。

若因食盐问题导致战损增加,换谁都难以承受。

朱棣瞬间明白了众将的关切所在——他们是在为士兵的利益据理力争。

想到这里,朱棣目光转向督粮官,沉声问道:

“你且回答朕,此新盐出自何人之手?是否大明近期发现的新盐矿?目前产能几何?运输是否便捷?能否满足大军所需?”

朱棣一口气抛出五问,督粮官额头渗出冷汗,拱手回禀道:

“禀陛下,这新盐乃是由太孙殿下所发现。

至于是否为新盐矿,臣并不清楚;至于产量如何,臣亦不得而知。

但臣临行前,户部尚书夏大人嘱咐臣,若陛下询问,让臣转达四个字。”

朱棣听闻夏原吉之名,眉头微皱,平静说道:“何字?”

督粮官俯身答曰:“回陛下,夏尚书言‘取之不尽’。”

“取之不尽?”

朱棣微微一愣。

督粮官点头续道:“如今臣所运来的,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仅够大军数日所需。

今应天府新盐之价已降至五十文一斤,夏尚书还说,这盐日后定会源源不断运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