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9章 纪纲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9章 纪纲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朱瞻基话音刚落,一直侍奉在朱棣身边的机灵太监走出来,迅速跪地叩头:“奴婢钦差东厂总督小鼻涕拜见皇太孙。”

“你就是小鼻涕?”

朱瞻基瞄了他一眼,颇为诧异。

他实在难以相信,这位威名赫赫的东厂厂公竟是这般人物。

平日里,这家伙负责看守自家那无良爷爷时,没少收朱高煦的贿赂。

想到这里,朱瞻基忽然替朱高煦感到惋惜。

如果不是朱棣默许,朱瞻基绝不会相信这人敢接受这些贿赂。

“起来吧,纪纲挑拨离间,意图谋害主人。

我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今日日落之前,我要看到纪纲彻底伏法。”

小鼻涕听了这话,额头瞬间冒出冷汗,瞪着眼睛愣住了。

纪纲是什么人?那可是比他还受宠的家伙。

要是他敢动纪纲的人,纪纲回来肯定不会放过他。

旁边的夏原吉这时也反应过来,赶紧站出来说道:“太孙殿下万万不可,纪纲是皇上亲自任命的锦衣卫指挥使。

若有过错,也该由皇上亲自下令。

恳请太孙收回命令。”

夏原吉一开口,其他官员也跟着劝阻。

在场的人都对纪纲恨之入骨。

若不是朱棣庇护,纪纲早就被他们撕碎了。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夏原吉才出面阻止。

毕竟纪纲是朱棣的心腹,如果杀了纪纲,惹怒朱棣,他可能会带兵返回应天。

到那时,太子可能也会受到牵连,而太子是大家的希望。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朱瞻基大致明白这些人的顾虑。

但他也知道纪纲所犯下的罪行有多严重。

别人觉得纪纲杀不得,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纪纲的嚣张跋扈。

让朱瞻基没想到的是,当他决定杀纪纲时,居然有这么多人站出来维护他。

他对父亲多年来布局的能力不禁心生敬意。

仁宗的称号可不是随便喊喊就能得到的。

“请太孙三思。”

夏原吉再次劝道。

“请太孙三思。”

众人附和道。

群臣争相发言之际,朱瞻基面露无奈,轻触鼻尖,随后从怀中摸索片刻,取出一面金光闪耀的令牌,扬于众人眼前问道:“诸位可知此物?”

那令牌之上,“如朕亲临”

四字金光熠熠,耀眼得令人目眩,待众人回过神来,只听“咚咚咚”,一片叩首之声骤起:“吾皇圣安!”

“朕甚安。”

朱瞻基唇角微扬,虚抬手掌示意起身,继而略显歉意地说:“诸位爱卿请起。”

言罢,他还顺手扶了扶夏原吉与其他几位大臣。

夏老者呆望令牌,一时无言以对。

他从未料到,皇帝对太孙如此宠溺,不仅授予监国之权,连这象征皇威的令牌也一并赐下。

如此一来,即便皇帝不在应天,太孙与皇帝又有何异?

朱瞻基并未深究夏原吉心中所思,将令牌收回后,目光转向仍跪着的小鼻涕催促道:“你怎么还站着?”

“是……是是,奴才遵命!”

小鼻涕惊醒,忙低声应承,随即站起挥手唤来几名太监,一同疾步朝宫外而去。

毕竟令牌已现,若再迟疑便是抗旨,此事绝不可为。

这边小鼻涕刚领命出发,朱瞻基便稍觉安心。

锦衣卫一旦行动,纪纲性命堪忧。

纵使朱瞻基查出之事或被朱棣质疑,但由他亲自豢养之人查出的证据,朱棣恐怕也难以找借口反驳。

想到此处,朱瞻基笑意盈盈地靠近夏原吉耳边低语:“夏老儿,待会儿你记得召集百官,咱们同往纪纲府邸,让本太孙当面替你斩了这厮,也好助羊毛生意一臂之力。”

话音未落,朱瞻基已然迈步离去。

至于其他琐事,自有东厂处置,但纪纲本人必须亲手解决。

否则,他不信毫无朱棣授意的小鼻涕敢贸然抓捕纪纲。

夏原吉尚在咀嚼朱瞻基话语中的深意。

他不解,朱瞻基为何要召集众臣前往纪纲家中,究竟有何意图?

转眼间,朱瞻基已走出乾清宫,夏原吉立刻变了脸色,心中暗呼“不好”,随即拽住身旁一名年轻官员,催促道:

“赶紧,速去太子府请太子殿下!”

夏原吉话音未落,又用力推了推这名被拉来的信使,随后转身对乾清宫内尚未回过神来的群臣拱手道:

“诸位大人,纪纲不可轻动,更不该由太孙亲手处置,烦请诸位随我一道追回太孙殿下。”

听罢,群臣皆沉着脸点头回应。

见状,夏原吉松了一口气,也不管年迈体衰,放下手中事务,与诸臣一同朝着朱瞻基离去的方向追赶而去。

------------

诏狱。

在大明可谓臭名昭着。

此地名为诏狱,因专为皇帝旨意下拘押犯人而设。

然而诏狱并非始于大明,早在汉文帝时便已存在。

通常入此牢狱者,官员级别至少在二千石以上,多为郡守、九卿之类。

到了明朝,随着锦衣卫的崛起,诏狱才达到鼎盛。

不过明朝的诏狱并非独此一家,锦衣卫、东厂、西厂相继获得皇命后,各自建立了诏狱。

当下东厂刚刚成立,远不及锦衣卫成熟,大明的诏狱仍由锦衣卫全面管理。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处于权力顶峰,能够绕过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任意羁押并严刑逼供。

对他们而言,栽赃陷害、滥杀无辜不过是日常琐事。

正因如此,掌控锦衣卫与诏狱的纪纲,可谓炙手可热。

在朝廷内外,几乎人人都知道,得罪皇帝或许尚有活路,但若惹怒纪纲,必死无疑。

故此,尽管纪纲狂妄自大,却无人敢在朱棣面前揭露他的劣行。

这正是纪纲胆敢效仿赵高的缘由,他完全将朱棣当作昏庸之君,认为自己可以蒙蔽其视听。

实际上,若非朱棣身边的太监与纪纲积怨甚深,纪纲差点便实现了“指鹿为马”

应天府,诏狱门前。

朱瞻基跨坐于一匹枣红马上。

在他身后,十八个披着黑袍、戴着黑罩的骑兵分立两侧,腰悬双弓与黑鞘弯刀,整齐划一地跟随。

这些正是朱瞻基刚用系统的新手“大”

礼包中的召唤卡招来的。

此时朱棣已离开应天府,恰逢对付纪纲之时,此刻派他们出来,倒也不会引人太多注意。

这十八人步伐一致,行动如一,始终护在朱瞻基身旁。

与此同时,在诏狱门口,几十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严阵以待。

朱瞻基坐在马上,看着挡住去路的锦衣卫,神情平静,开口说道:“**纪纲,辜负圣恩,擅权谋私,祸国殃民,*枉法,扰乱朝纲,挑拨离间,罪无可赦,*人怨,恶行累累……**

他的话如同惊雷,一字一句狠狠砸向纪纲。

诏狱门前,众锦衣卫相互对视,这种场景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然而,这话从当今皇太孙口中说出,并指向他们的首领纪纲时,却让他们一时不知所措。

“念你们受其迷惑,今日若放下武器,本太孙可既往不咎;若敢反抗,休怪刀剑无情。”

话音刚落,朱瞻基挥手示意燕云十八骑冲入诏狱,将纪纲擒出。

就在这一刻,诏狱的大门猛然开启,百余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从中走出。

紧跟而出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身着蟒袍,步伐从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直视坐在马上的朱瞻基,略施一礼后,语气平和地道:“原来是太孙殿下驾到,臣纪纲未能远迎,还请殿下见谅。

只是不知臣何处得罪了殿下,竟被罗织如此多莫须有的罪名?”

朱瞻基瞟了一眼走来的纪纲,上下打量一番,嘴角微扬,笑道:“你便是纪纲?也不过如此啊,我还以为能让满朝文武惧怕的人,会有什么三头六臂呢?难道你觉得我对你的指控不公平?”

纪纲望着高傲的朱瞻基,脸色难看。

他自认为是朱棣身边最受信任的心腹,即便太子见了他也会礼让三分,而朱瞻基这般轻蔑的态度,自然令他心生不满。

听罢朱瞻基话语中的讽刺之意,纪纲也不再伪装和善,淡然说道:\"臣实在难以心服,如今圣明天子坐镇,殿下竟欲加之罪于臣,且无端加之,臣岂能甘拜下风?\"

纪纲说完稍作停顿,嘴角浮现出一丝轻蔑,接着道:\"再说,臣乃皇上亲自册封的锦衣卫指挥使,只向皇上负责。

臣曾亲手击杀王爷,也曾将公侯凌迟处死,若论罪责,也该由皇上亲自主审。

纵使殿下为监国太孙,也无权审我。

殿下若执意如此,臣斗胆请问,殿下眼中可还有皇上?\"

\"啧啧……\"朱瞻基听到这里,连连摇头,内心竟生出几分欣赏,这人虽然狂妄至极,但确实有狂妄的底气,不仅话语中暗藏锋芒,而且反手就想给自己安个大罪名,简直滴水不漏。

想着这些,朱瞻基不禁笑出声来:\"你倒是机灵得很,换了别人,或许还真能让你侥幸逃脱呢。

\"

朱瞻基话音刚落,纪纲脸色骤变:\"殿下此言究竟何意?\"

朱瞻基耸耸肩,带着笑意说道:\"没什么特别的意思。

只是听闻纪大人是继沈万三之后的大明新首富,想必时日无多。

俗语云,人死如灯灭,钱财再多又有何用?这不,我这个太孙打算帮大人处理一下。

\"

说着,朱瞻基摆摆手,下一秒,十八支冰冷的利箭齐刷刷地对准了纪纲。

面对十八支冷箭,纪纲的脸色瞬间凝固,他目光冰冷地盯着朱瞻基,语气同样冰冷:\"诏狱乃皇上亲自设立,象征着皇上的权威。

无故围攻诏狱,殿下莫非是要谋反?\"

朱瞻基对这人的厚颜*已经毫无兴趣,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给他人扣帽子的水平比起纪纲来差得太远,索性闭口不提,转而挥挥手,对着十八名骑士命令道:\"全都给我拿下,胆敢拔刀反抗者,立刻射杀!\"

他话音未落,十八支弓箭同时拉满。

一名锦衣卫在巨大的压力下,下意识地拔出了腰间佩刀,然而下一瞬,便被一支泛着寒光的利箭贯穿喉咙。

那人甚至没能发出一声惨叫,喉咙和气管被射穿后,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捂着喉咙徒劳地挣扎,显然已是性命难保。

这一箭似乎成了某种信号,纪纲身后的锦衣卫顿时分作两拨。

一部分人不明所以,慌忙扔下了武器;另一部分则迅速挡在纪纲周围,形成保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