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10章 英国公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10章 英国公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纪纲冷眼一扫:\"太孙殿下果然胆大包天,莫非真以为纪某不敢动弹?\"

朱瞻基看着那些充满杀意、团团围住纪纲的锦衣卫,心里不由得一紧。

锦衣卫是皇帝的眼线,明太祖创建锦衣卫的初衷是为了监察四方。

不过,纪纲接管锦衣卫才数载,便已培植了不少亲信死士,若长此以往,锦衣卫恐怕要易主了,届时天下究竟归谁掌控还是未知之数。

想到此处,朱瞻基顿时没了与纪纲周旋的兴趣,直接下令道:“动手,全歼纪纲及其党羽,一个不留!”

话音刚落,十八支箭矢同时射出。

每支箭矢命中后,纪纲周围的锦衣卫便应声倒地。

十八骑交替发射,轮番推进,面孔隐于面甲之下,神情难以揣测,但箭雨自始至终未曾停歇。

被包围的纪纲脸色骤变。

朱瞻基并未下令射杀自己,故而这些箭矢有意避开了他。

然而,纪纲却毫无喜色,反而感到彻骨的寒意。

他曾随朱棣征战沙场,深知其中凶险。

纪纲距朱瞻基超过五十步,身边这些锦衣卫皆为精锐,五十步外的普通弓箭轨迹清晰可辨,即便是军中顶尖射手,这些弓箭也能轻松化解。

但此刻这十八人射出的箭矢,每一下都精准命中锦衣卫要害,显然每一箭都能致命。

短短几个呼吸间,他身旁的数十名锦衣卫便只剩下了寥寥数人。

纪纲心中生寒,虽欲反抗,但随着每一箭飞出,他的四肢愈发僵硬,斗志也随之消退。

直到最后一名锦衣卫倒下,纪纲才猛然惊醒,却发现已有四把弯刀架在了他的脖颈上。

------------

“太孙殿下意欲谋反?”

纪纲强忍内心恐惧,高声呼喊,试图引起他人注意。

“啰嗦个不停,堵住他的嘴!”

朱瞻基冷眼扫向纪纲,对身边的十八骑低声吩咐。

随即,一人撕下纪纲衣襟,将其塞入嘴中。

另几人迅速抽出地上的死尸腰带,将纪纲牢牢捆缚。

纪纲喉咙里发出两声闷响,紧接着,一柄刀悄然逼近他的脖颈,鲜血渗出,他顿时变得温顺无比。

面对燕云十八骑的目光,纪纲满是畏惧。

看着纪纲服软,朱瞻基不禁露出笑意,随后转向那些未曾参与反抗的锦衣卫说道:

“你们的表现很出色,未与纪纲同流合污,这非常值得肯定。

我会记录下你们的事迹,继续努力,大明正需要这样的忠诚之士。”

稍作停顿,他扫视了一圈明显松了一口气的锦衣卫,接着说道:

“纪纲已屈服,但锦衣卫和诏狱仍需有人值守。

哪位是锦衣卫指挥同知?”

话音刚落,这群锦衣卫微微颤动,很快便有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出来说道:

“回禀太孙殿下,两位指挥同知均为纪纲所用,现已悉数伏法。”

“你是?”

朱瞻基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位年轻人。

此人约莫二十出头,比自己年长几岁,身形更显强壮,只是略逊于自己的英俊。

在这紧要关头还能挺身而出,想必并非寻常人物。

“末将锦衣卫指挥佥事张懋拜见太孙殿下!”

张懋右手拍胸行礼,动作标准,朱瞻基见状眼前一亮,忽然想到什么,不禁问道:

“姓张?你与英国公张辅有何关联?”

张懋听后笑着回答:“回太孙,家父正是英国公!”

“果然是这样!”

朱瞻基闻言不禁笑逐颜开。

若按忠诚度为大明勋戚家族排序,英国公一族绝对名列前茅。

首任英国公张辅之父为荣国公张玉,后者在靖难中为救朱棣英勇战死。

尽管张辅身为外戚未能继承荣国公爵位,但他才华横溢,能力丝毫不逊于其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曾随张玉参与靖难行动。

交趾叛乱时,张辅四次平定安南,三次生擒交趾伪王,威名远播西南,后人遗憾他未能世代镇守交趾。

由于平定安南的功绩,在永乐六年,张辅被授予英国公称号。

历史上,朱瞻基能够顺利登基,张辅同样功不可没。

汉王朱高煦谋反,最终由张辅协助平息。

昔日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将,最终命运多舛,死得实在令人惋惜。

提起此事,不得不提到大明的战神,也就是朱瞻基心中那个被他幻想过扼杀于襁褓之中的长子,明英宗朱祁镇。

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战神儿子执意模仿先祖北伐之举,张辅才在那场土木堡之变中不幸阵亡,自此大明的军事力量急剧衰退,武勋家族也随之衰落。

而明朝的最后一任英国公张世泽,确实无愧于满门忠良的声誉。

当李自成围攻顺天时,朝廷上下乃至皇亲贵族纷纷投降,唯有张世泽在城破之际奋战至死。

一门忠烈,可以说整个大明王朝,英国公家族始终为朱家尽心竭力,不惜牺牲生命。

想到这些,朱瞻基对张懋的态度不禁愈发推崇,不由笑着说道:

“纪纲已然伏法,既然你们两位锦衣卫指挥佥事皆与他同流合污,如今死去也就罢了,国家蛀虫死不足惜。

张懋!”

“末将在!”

朱瞻基一声呼唤,张懋立刻上前。

朱瞻基颔首道:“张懋,现朕命你接任锦衣卫指挥同知,位列三品,暂时代理锦衣卫指挥使之职。

待皇祖父凯旋归来后再作定夺,你可有异议?”

“末将领命!”

张懋听罢心中欢喜,虽此前已有投奔皇太孙的心思,却未曾料到自己竟从正四品晋升至从三品。

处理完诏狱事务后,朱瞻基并未急于离去,而是招手示意张懋靠近,低声嘱咐道:

“张懋,纪纲此番在劫难逃,锦衣卫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虽然朕无法保证皇祖父回朝后你能否继续担任指挥使,但我可以向你承诺,即便离开锦衣卫,你也绝不会后悔。”

张懋听后神色微变,却未显露出失落之意。

毕竟朱瞻基目前并非皇帝,而锦衣卫是皇帝的眼线。

哪怕朱棣再宠爱朱瞻基,也不会轻易将如此关键的职位托付给他。

就如同朱高燧,名义上虽管理锦衣卫,但实际上并无实权。

因此,张懋并未因朱瞻基的话感到失望,反倒认为他看得透彻。

若朱瞻基一开始就承诺让他稳居指挥使之位,他反倒会犹豫是否真要归附这位皇太孙。

朱瞻基见张懋神情,已明白对方领会了自己的意图。

朱瞻基对张懋的态度明显转好,觉得他并非那些所谓的败家子之流,而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聪明人。

“不必沮丧,这次让你负责锦衣卫就好好干,下一次皇祖父出征时,我会亲自争取让你随行,那时你的前途如何全看你自己。”

张懋听后眼中闪烁着期待。

朱瞻基随后站起身,轻轻挥手示意张懋稍安勿躁:“我还有别的事务要处理,锦衣卫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能不负我的期望。”

交代完,他对围在一旁的燕云十八骑使了个眼色,翻身上马:“我们去纪纲府。”

话音未落,一名燕云十八骑迅速提起被捆住的纪纲,置于马背,紧跟队伍而去。

十八骑如影随形,来去如风,步伐一致,保护着队伍核心的朱瞻基。

张懋目光中浮现出一丝艳羡。

“恭喜张大人!”

朱瞻基一行离去后,锦衣卫们纷纷上前祝贺张懋。

他们深知张懋虽为英国公之子,但非嫡出,未来能否继承爵位尚难定论。

然而,如今攀附上了皇太孙,他的前景无疑一片光明。

不过,这份光景旁人只能望其项背。

“清理所有痕迹,连血迹也要擦净。”

张懋恢复镇定,冷静下达指令。

锦衣卫闻令即动,忙而不乱。

张懋从人群中挑出几位千户与副千户,单独嘱咐道:“你们挑选几个可靠的人,切记莫要惊动他人。

凡与纪纲有关的一切,统统抓拿,若有抗拒,就地格杀。”

“遵命!”

千户们领命后神情肃穆,立刻点头答应。

------------

夜幕降临,柳梢挂月。

纪纲府外漆黑一片,门户紧闭,墙头隐约可见人影晃动,戒备森严。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院墙之外,一群大臣正对面站着持刀仗剑的宦官与近千名御林军。

太子朱高炽手里揉着右手,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躁。

他身旁有一众朝臣簇拥,为首的老者年近五旬。

“杨士奇,太孙有消息了吗?”

朱高炽望着那老者问道。

“已经派人去寻了。

听说太孙出宫之后,带了十八名黑骑,直奔诏狱,于狱门前击毙纪纲党羽近百人,并将纪纲当场擒获。

算算时间,怕是快到了。”

“唉!”

朱高炽叹了口气,忍不住低声埋怨:“你看看,这孩子怎么这般不懂轻重?纪纲是什么人?那是天子亲军,他不但杀了纪纲的手下,还把纪纲给抓了,这不是在打皇上的脸吗?”

旁边,夏原吉见朱高炽神色慌张,便劝慰道:“太子且莫着急,依臣看来,太孙行事向来稳重,应是有考量的,当知道分寸!”

话音未落,远处街道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嘚嘚嘚嘚”

石板铺就的街道衬得马蹄声更加响亮。

熬了一天的大伙儿听见声音都望了过去,朱高炽反应最快,一眼便认出了队伍前列那骑着枣红马的朱瞻基。

他顾不得其他,迈步上前。

“爹,您为何来了?”

朱瞻基从马背上跃下,扶住了刚走几步就喘息不止的朱高炽。

“哎呀,我不来,你都快上天了。

你这孩子,真不知道怎么说你才好。”

朱高炽被朱瞻基扶着,上下打量一番,见朱瞻基安然无恙,这才放下心来,却又语重心长地说:

“儿子啊,纪纲万万杀不得。

北伐在即,杀了纪纲,你让爷爷手下的靖难旧部怎么看?你让爷爷怎么看?你爷爷会饶过你?”

见朱高炽担忧此事,朱瞻基笑着安慰道:“爹,您放宽心,这事不会有差错,我有把握!”

朱高炽见朱瞻基如此镇定,便问:

“你有把握?你有何把握?就今日乾清宫之事?”

朱瞻基未作回应。

朱高炽见状,急得跺脚道:“儿子啊,你以为爷爷是笨蛋吗?你那乾清宫拙劣的表演,谁看不出来?你能瞒得住爷爷?”

“儿啊,听爹的话,快把纪纲放了,事情还有转圜的空间。

你是太孙,只要纪纲不死,日后向你爷爷认个错便行,他老人家不会怪你的!”

朱瞻基默然无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