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89章 (十六国)南燕献武帝:慕容德

慕容德:乱世雄主的传奇一生

在十六国那段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慕容德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繁华的前燕宫廷,到动荡的后燕朝堂,再到南燕的开国创业,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谥号“献武”,正是对他波澜壮阔一生的高度概括。

前燕岁月:崭露头角

公元336年,慕容德出生于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他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最小的儿子,母亲是辽东公孙氏。身为皇族贵胄,慕容德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鲜卑族的骑射技艺,对汉族的文化典籍也颇有研究。他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气质和聪慧的头脑。

在慕容德的成长过程中,前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他的兄长慕容儁继承父位后,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击败了冉魏、高句丽等势力,使前燕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慕容德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深受兄长们的影响,心中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抱负。

慕容德成年后,开始在前燕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历任幽州刺史、左卫将军等职,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官场中逐渐站稳了脚跟。太和四年(公元369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领大军北伐,前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慕容德与兄长慕容垂一起,参加了着名的枋头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慕容德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他率领军队,巧妙地切断了东晋军队的粮道,使得桓温的北伐功亏一篑。枋头之战的胜利,不仅挽救了前燕的危局,也让慕容德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然而,慕容德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枋头之战后,慕容垂因功高震主,遭到了前燕皇室的猜忌和排挤。慕容德作为慕容垂的弟弟,也受到了牵连,被免去了官职。这一挫折并没有让慕容德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政治的残酷和现实。

前秦时期:蛰伏待机

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前秦天王苻坚派王猛率领大军进攻前燕。前燕在内部纷争和外部强敌的双重打击下,很快便土崩瓦解。慕容德与前燕的皇室成员一起,被苻坚迁往长安。

在长安,慕容德受到了苻坚的厚待。苻坚任命他为张掖太守,让他治理一方。慕容德深知,自己身处异国他乡,必须谨言慎行,等待时机。在张掖任职期间,慕容德兢兢业业,致力于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民生。他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使得张掖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他还积极招揽人才,加强地方的治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不顾群臣的反对,亲率大军进攻东晋,爆发了着名的淝水之战。慕容德作为前秦军队中的一员,也参加了这场战役。然而,苻坚的百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遭遇惨败,前秦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慕容德趁机回到了前燕的故地,开始了他的复国之路。

后燕岁月:辅佐朝政

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慕容德的兄长慕容垂在荥阳称燕王,建立了后燕政权。慕容德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投奔。慕容垂对慕容德的到来十分高兴,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范阳王,让他参决政事。

在慕容垂的领导下,后燕迅速发展壮大。慕容德积极参与后燕的各项事务,为后燕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协助慕容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后燕的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对外战争,先后击败了东晋、西燕等势力,扩大了后燕的疆域。

然而,后燕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慕容垂去世,他的儿子慕容宝即位。慕容宝缺乏治国理政的才能,导致后燕的政治日益**,内部矛盾不断激化。与此同时,北魏在拓跋珪的领导下迅速崛起,对后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北魏军队大举进攻后燕。慕容宝率领大军迎战,但在参合陂之战中遭遇惨败,后燕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的失败,使得后燕元气大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慕容德奉命镇守邺城(今河北临漳),他深知邺城的重要性,于是积极加强城防,储备粮草,准备抵御北魏的进攻。

南燕开国:建国称帝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北魏军队再次进攻后燕,慕容宝被迫放弃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逃往龙城(今辽宁朝阳)。慕容德在邺城坚守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孤立无援,不得不率领军队向南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慕容德的军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队伍不断壮大。

慕容德率领军队到达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后,决定在此建立新的政权。他自称燕王,设置百官,建立起了南燕政权。南燕建立后,慕容德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内部,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兴,需要稳定人心,加强统治;外部,北魏和东晋对南燕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为了巩固南燕的政权,慕容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上,他积极招揽人才,任用贤能,加强中央集权。他任命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如封孚、韩范等,让他们参与国家的治理。同时,他还建立了学官,选拔公卿以下子弟和二品士门共二百人为太学生,培养国家的后备人才。

在经济上,慕容德重视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他还在商山安排了铸造器具的工匠,在乌常泽设置盐官,用以扩大军队和国家的物资供给。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南燕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在军事上,慕容德积极加强军队建设,扩充军队规模。他亲自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加强了对边境的防御,修建城堡,设置关隘,以防备北魏和东晋的入侵。

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慕容德在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南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建平。他在宫廷南设立临时宗庙,派人拿着策书去报告事成。称帝后,慕容德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的治理,他派度支尚书封恺、中书侍郎封逞去观察风俗得失,大宴将士,鼓舞士气。

南燕统治:文治武功

慕容德称帝后,南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慕容德继续推行他的改革措施,使得南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在政治上,慕容德注重选拔人才,他经常亲自策试儒生,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他还鼓励大臣们直言进谏,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一次,慕容德乘着宴会群臣,喝酒正酣时,笑着说道:“朕虽然德行寡薄,但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接受诸侯的朝见,在上位却不傲慢,整天为自己的职责不敢怠慢,可以和自古以来什么样的君主相比?”青州刺史鞠仲说:“陛下是中兴的圣明君主,是少康、光武帝一类的皇帝。”慕容德回过头命令侍臣赏赐鞠仲一千匹帛。鞠仲以赏赐太多为由推让,慕容德说:“你懂得嘲笑我,我就不懂得嘲笑你吗!今天的谈论,上下相欺,可以说是君臣都不对。”从此以后,人们争着进献正直有益的言论,朝廷多耿直之士。

在经济上,慕容德继续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促进商业的繁荣。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稳定物价。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使得南燕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文化上,慕容德重视教育,大力推广儒家文化。他建立了太学,聘请了一批着名的学者担任教师,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还鼓励人们着书立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在军事上,慕容德积极对外扩张,试图扩大南燕的疆域。他先后派兵攻打东晋和北魏,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由于南燕的国力有限,他的扩张计划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

晚年岁月:选定继承人

建平六年(公元405年),慕容德已经七十岁高龄,他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此时,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选定继承人。

慕容德没有儿子,他的侄子慕容超自幼便失去了父母,一直跟随慕容德生活。慕容超聪明伶俐,深得慕容德的喜爱。于是,慕容德决定立慕容超为太子,将南燕的未来托付给他。

同年十月,慕容德因疾病中止伐晋。不久后,他便去世了,享年七十岁。慕容德去世后,慕容超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太上。慕容德被安葬在东阳陵,谥号献武,庙号世宗。

慕容德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在乱世中崛起,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建立了南燕政权,为鲜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文治武功,他的雄才大略,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南燕在他去世后不久便走向了灭亡,但他的传奇故事,却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