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90章 南燕末主:慕容超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90章 南燕末主:慕容超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慕容超:乱世中的末代帝王

在十六国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时代,慕容超的命运犹如一叶扁舟,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跌宕起伏。他的一生,从颠沛流离的流亡者,到登上南燕皇位的帝王,再到最终国破身死的悲惨结局,充满了传奇与悲剧色彩。慕容超死后无谥号,他的故事,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

前燕遗孤,苦难童年

公元385年,慕容超出生于西羌之地。他的身世颇为坎坷,其祖父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父亲是北海王慕容纳。原本,慕容超应在繁华的宫廷中享受荣华富贵,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前秦天王苻坚派王猛率军进攻前燕,前燕在这场战争中惨败,都城邺城被攻破,前燕就此灭亡。慕容超的父亲慕容纳被苻坚任命为广武太守,几年后,慕容纳辞去官职,带着家人前往张掖居住,投奔时任张掖太守的弟弟慕容德。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大军进攻东晋,爆发了着名的淝水之战。慕容德作为前秦军队的一员,随军出征。出发前,他留下一把金刀,作为与家人告别的信物。

然而,苻坚在淝水之战中遭遇惨败,前秦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慕容德的兄长慕容垂趁机在山东起兵,建立了后燕政权。这一消息传到张掖后,张掖太守苻昌大怒,他将慕容德留在张掖的家人全部抓捕,其中包括慕容纳和他的儿子们。慕容纳的母亲公孙氏因年老得以免死,而他的妻子段氏当时正怀有身孕,苻昌也没有立即处决她们,而是将她们关押在郡狱中。

幸运的是,管理监狱的掾吏呼延平曾是慕容德的手下,慕容德曾赦免过他的死罪。为了报答慕容德的恩情,呼延平冒险将公孙氏和段氏从狱中救出,带着她们逃到了西羌。在西羌,段氏生下了慕容超。

慕容超十岁时,祖母公孙氏病重。临终前,她将慕容德留下的金刀交给慕容超,并对他说:“如果天下太平,你能够向东回到故土,可以将这把刀还给你叔叔慕容德。”这句话,成为了慕容超心中的一个信念,也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慕容超母子跟随呼延平辗转来到后秦据地长安。在长安,慕容超一家过着艰难的生活。为了躲避后秦的迫害,慕容超开始装疯卖傻,以行乞为生。他每天穿着破旧的衣服,蓬头垢面,在长安的街头巷尾游荡,嘴里还不时说着一些胡言乱语。人们都以为他是个疯子,对他避之不及。

回归南燕,继承皇位

后秦皇初五年(公元398年),慕容超的叔父慕容德在滑台建立了南燕政权。慕容德称帝后,一直惦记着在长安的亲人。他派人四处打听慕容超的消息,终于得知慕容超在长安装疯行乞。慕容德心疼不已,立即派济阴人吴辩前往长安寻找慕容超。

吴辩到达长安后,通过在长安算卦的同乡宗正谦找到了慕容超。宗正谦将吴辩的来意告诉了慕容超,慕容超得知自己的叔父在寻找自己,心中十分激动。他深知,这是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决定跟随吴辩回到南燕。

为了不引起后秦的怀疑,慕容超没有告诉母亲和妻子,便带着金刀,改名换姓,与宗正谦一起踏上了前往南燕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到达了南燕境内。当慕容超行至梁父(今山东新泰市西)时,兖州刺史慕容法接待了他。然而,慕容法对慕容超的身份表示怀疑,认为他可能是假冒的,因此对他态度冷淡,言语中也多有不敬。慕容超心中十分不满,从此与慕容法结下了仇怨。

慕容超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南燕的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慕容德亲自出城迎接他,见到慕容超后,慕容德激动得老泪纵横。慕容超拿出金刀,将祖母临终前的话告诉了慕容德,慕容德抚摸着金刀,悲痛地号哭起来。

慕容德见慕容超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心中十分欢喜。他认为慕容超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决定将他立为继嗣。慕容德封慕容超为北海王,授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开府设置佐吏,并在万春门里为他建造宅第,让他参与国家政事。慕容超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朝政,逐渐赢得了慕容德和大臣们的认可。

义熙元年(南燕建平六年,公元405年),慕容德病重。他召集大臣们商议立太子之事,众人一致推举慕容超。于是,慕容德封慕容超为太子。不久后,慕容德病逝,慕容超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太上。

亲佞远贤,内乱频发

慕容超即位后,开始显露他的昏庸和无能。他对朝政毫不关心,整天沉迷于游猎和享乐,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同时,他还宠信公孙五楼等奸臣,疏远慕容钟等旧臣,导致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慕容超曾打算恢复肉刑和九等官制,这一举措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不但不听从劝谏,反而更加肆意妄为。他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旧臣的掣肘,于是逐渐将祖母族人公孙五楼引为心腹,对他言听计从。公孙五楼趁机专擅朝政,结党营私,打压异己,使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慕容德的故臣慕容钟、段宏等人心怀不满,他们害怕遭到公孙五楼的迫害,于是自请补为外职。慕容超顺水推舟,将慕容钟调任青州牧,段宏调任徐州刺史,又任命公孙五楼为武卫将军、领屯骑校尉,让他参与政事。

太尉封孚看出了其中的危险,他劝谏慕容超说:“慕容钟是国家的宗臣,段宏是有着美好声望的外戚,这两个人正应该参与和协助处理国家政事,不宜到远方去镇管边远地区。现在慕容钟等人外出边远的地方,公孙五楼在朝廷里辅助国政,臣下私下里感到不安。”然而,慕容超根本不听封孚的劝告,他已经完全被公孙五楼所迷惑。

太上二年(公元406年)九月,慕容法因为没有前往京都为慕容德奔丧,遭到慕容超的责备。慕容法心中害怕,再加上他之前与慕容超有过矛盾,担心慕容超会借机报复自己,于是与慕容钟、段宏等人密谋造反。

慕容超得知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他先征召慕容钟入朝,慕容钟称疾不至。慕容超大怒,下令诛杀慕容钟的党羽慕容统、慕容根、段封等人,又派慕容镇等攻打青州的慕容钟,慕容昱等攻打徐州的段宏,慕容凝、韩范攻打兖州的慕容法。

在这场内乱中,慕容超的军队取得了胜利。慕容昱攻拔莒城,徐州刺史段宏逃奔北魏;慕容镇攻克青州,慕容钟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挖地道逃出青州,投奔后秦;慕容法则逃奔北魏。慕容凝见南燕国势不稳,想趁机自立,结果被韩范打败,他先投奔梁父,后又转奔后秦。

这场内乱虽然被平定,但南燕的国力却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慕容超并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他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宠信公孙五楼,对朝政不闻不问。

臣属后秦,赎回亲人

太上三年(公元407年)正月,慕容超派兵南下,进攻东晋北徐州,直攻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与此同时,慕容超对仍被拘留在后秦的妻子、母亲十分挂念,他决定派人前往后秦,请求后秦皇帝姚兴放还自己的母亲和妻子。

姚兴得知慕容超的请求后,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他要求南燕向其称藩,同时要求南燕将之前夺取的前秦的太乐诸伎送给后秦,或者以送来吴地的千口人作为交换条件。

慕容超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左仆射段晖认为:“刘太公被项羽囚禁,刘邦也不改变主意。现在陛下继承帝位,不应因自己亲属的缘故降低了皇帝的尊严。再说太乐的歌舞女子都是前代的伶人,不能给他们,使他们移风易俗,最好是抢掠晋人给他们。”然而,尚书张华却认为:“我们这边既然能去侵犯他们,他们那边也能来侵犯我们,战祸不断,不是国家的福祉。何况陛下母亲还在后秦,方寸已乱,应该暂且降低尊号,用以表明至诚的孝心。韩范这个人智谋能够改易情势,机辩足以倾倒对方,从前和姚兴一起为前秦的太子中舍人,可以派他去传话,降低称号谋求和好。正所谓屈身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

慕容超觉得张华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派韩范出使后秦称藩奉表,希望能先接回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韩范到达后秦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说服了姚兴。姚兴答应归还慕容超的母亲和妻子,但要求南燕先送来太乐诸伎。

慕容超无奈之下,只好先送去礼乐诸伎一百二十人。同年十月,慕容超终于迎回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一家人团聚,慕容超十分高兴,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一行为已经让南燕在政治上处于劣势,也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劫掠东晋,引火烧身

太上五年(公元409年)正月一日,慕容超在东阳殿大聚群臣。他听到歌舞声响起来,却叹息乐舞不齐备,后悔把太乐诸伎送给了姚兴。于是,他决定再次南下抢掠东晋,以补充太乐诸伎之缺。

领军将军韩言卓劝谏说:“先帝因为旧京沦丧,隐匿在三齐,假如时运不许可,上智的人不考虑采取行动。现在陛下恪守成规,应该关起国门休养将士,用以等待天赐机会,不能和南方邻国结怨,广泛树立仇敌。”然而,慕容超根本不听劝谏,他心意已决,立即派遣慕容兴宗、斛谷提、公孙归等南下劫掠宿豫(今江苏泗阳县西北),从中拣选男女二千五百人交付太乐加以教导。不久,慕容超又再次遣公孙归等率兵三千进攻济南(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进行劫掠。

慕容超的劫掠行为彻底激怒了东晋。此时的东晋,由权臣刘裕掌握朝政。刘裕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一直想通过北伐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慕容超的挑衅行为正好给了他一个机会,于是,刘裕决定兴兵伐南燕。

纵敌入岘,兵败被俘

太上五年(公元409年)三月,刘裕率领水师从淮水入泗水,到下邳后又从陆路进军,步步为营行军至琅邪。南燕收到东晋大军压境的消息后,公孙五楼向慕容超提出了三种退兵之策:第一,据大岘(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固守,绝晋军粮道,前后夹击晋军;第二,割除禾苗、坚壁清野,拖垮晋军;第三,纵晋军入岘,出城迎战。

慕容超认为南燕兵力强盛,足以克敌制胜,而且他不愿毁禾苗坚壁清野,于是采纳了第三策。他自信满满地说:“我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他还将对此表示异议的太尉慕容镇收入狱中。

于是,南燕弃守天险大岘,东晋军顺利通过。刘裕得知南燕弃守天险后,大喜过望,他对部下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东晋军畅行至东莞(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慕容超随即亲率大军与此前被令屯于临朐(今山东临朐县)的南燕军会合,又遣公孙五楼去上游抢占水源,以逼迫东晋退兵。

双方在巨蔑水展开大战,公孙五楼最终战败。东晋军乘胜追击,攻克了临朐城。慕容超惊慌失措,只得逃回都城广固,其玉玺、金钲辇、豹尾车均为晋军所获。东晋军又乘胜攻克广固,并筑围围困逃入广固小城的慕容超。

求援后秦,绝望挣扎

慕容超被困在广固城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形势十分危急。他无奈之下,只得遣张纲向后秦求援,同时释放慕容镇,与群臣商议退敌之计。

慕容镇认为此时后秦忙于与大夏赫连勃勃开战,不能作为依赖,南燕应该下定决心与晋军决一死战。但司徒慕容惠则认为后秦会来救援,且应该令重臣韩范前往请援。慕容超于是遣韩范与王蒲再次去后秦请援。

太上五年(公元409年)七月,慕容超的心腹垣尊及其弟垣苗归降刘裕,刘裕由此得知南燕张纲能制造攻城器具,欲擒获张纲以攻破广固。不久,前去后秦求援的张纲在返回南燕途中被东晋擒获。刘裕让张纲绕城高呼后秦不派援军,以扰乱南燕军心。南燕民众得知后秦不会来援,人心惶惶,日以千数地归降刘裕。

慕容超见外援不至,请求以大岘为界,称藩于东晋,被刘裕拒绝。后秦遣使劝刘裕退兵,也被刘裕拒绝。同年九月,韩范艰难求得后秦援军,欲前往救援南燕时,大夏与后秦又起兵事,后秦无奈召回了对南燕的援军。

南燕尚书张俊随后归降刘裕,并建议刘裕招降韩范以绝后秦援军。在王蒲的劝说下,韩范最终投降东晋。南燕城中得知韩范投降,人心离散。群臣劝说慕容超加罪韩范家人以绝叛乱,但慕容超考虑到韩范之弟韩言卓为人忠诚,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

亡国被斩,落幕悲歌

太上五年(公元409年)十月,此前逃亡北魏的段宏奔降刘裕,而张纲也为刘裕制造出了攻城器具,东晋攻势日盛。慕容超怒而诛杀张纲之母,以泄心头之恨。由于南燕守势日衰,灵台令张光于同年十二月劝慕容超出城投降,却被慕容超所杀。

太上六年(公元410年)正月,尚书令董锐再次劝说慕容超投降,慕容超不仅不听,还将他关入狱中。当年二月,慕容超遣贺赖卢、公孙五楼从地道出击东晋,却未得胜。刘裕随即堵住广固水源五龙口,不久后城中之人接连患病,纷纷出城投降。尚书悦寿劝说已患病的慕容超投降,慕容超再次拒绝。

东晋军开始全力攻城,悦寿见慕容超拒不投降,为了保全城中百姓,他打开城门,迎接东晋军入城。慕容超见大势已去,率领数十名骑兵突围,但最终还是被晋军抓获。

慕容超被押解到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后,刘裕对他恨之入骨,下令将他斩首示众。慕容超神色自若,没有丝毫畏惧。他年仅二十六岁,南燕也随之灭亡。

慕容超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他从一个流亡的孤儿,成为南燕的皇帝,却又因为自己的昏庸和无能,导致国家灭亡,自己也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他的故事,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君主的决策和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在那个乱世之中,慕容超的悲剧,只是无数悲剧中的一个缩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