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 第20章 高擘举办雅会的真实意图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第20章 高擘举办雅会的真实意图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4:40:56 来源:小说旗

回到寿苑宫。

步入宽敞的前厅,高悠对着男子展颜一笑,伸手白费着椅子说道:“壮士,请座。”

“多谢王爷。”

男子谦逊回应,将背负的弓与箭壶轻轻倚靠于桌旁,这才缓缓落座。

高悠让人给男子上了茶,问道:“还不知道壮士尊姓大名?”

男子连忙起身半躬,答道:“小人贱姓袁,单名一个‘战’字。”

“袁战……”

高悠轻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你的箭术超凡入圣,不知师承何人?”

袁战憨厚一笑,答道:“回王爷,小人的箭法是跟随祖父与父亲习得的。”

“他们是做什么的?”

袁战道:“祖父原来是镇守西北边境的武将,因为年事大了,而解职归田。

父亲年轻的时候也从军上过战场,还立过军功。

后来因为看不惯上司的所作所为,向上面举报,而遭到报复,被革除军职回家务农。”

“原来是将门之后。”

高悠点了点头,又问:“那你这次来京城,是为了什么?”

袁战苦笑,答道:“小人本是怀揣着满腔热血,欲进京一搏武举之试,期盼能借此机会谋个一官半职。

不料,刚到京城便遭逢病厄,在客栈中足足调养了三月,方得康复。”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一病,不仅让小人错过了武举考试,更是将盘缠耗尽,如今即便是想要返回故里,也是囊中羞涩,无以为继。”

朝廷除了每三年会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外,也会举行武举考试。

对于习武之人而言,武举考试无疑是他们实现抱负、平步青云的绝佳机会。

因为但凡能在武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大抵都会被留在京城,委以重任。

“你也是真够倒霉的。”

高悠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几分同情,接着问道,“这段时日,你是如何度过的呢?”

袁战苦笑了一下,答道:“为了筹集返乡的路费,小人这阵子一直在元华寺前摆摊卖艺。

今日收摊较早,心中思绪万千,难以排解,便想着去酒楼小酌几杯,权当解闷。

谁料,酒未过三巡,外面便传来一阵喧闹。小人心中好奇,推开窗棂一看,只见大街上有人纵马狂奔,惊扰了百姓。情急之下,才搭弓射箭,试图阻止他们。”

“原来如此。”

高悠想了一下,道:“你箭术高超,就此埋没实在太可惜了。

不如这样,你先在我府上担任教席,教我手下侍卫箭术。

等三年后,再在参加武举考试,你意下如何?”

袁战赶紧起身,拱手行礼,语气恭敬道:“多谢王爷赏识,小人一定尽心传授箭术,绝不藏私。”

见袁战答应了,高悠很高兴。

马上把谭德忠叫来,给他介绍了一下,然后让他给袁再战安排一个住处。

正这时候。

皇上身边的小太监李庄来了,告诉他皇上在御书房里召见。

高悠早就猜到皇上会召见他,所以回来连衣服都没换。

来到御书房外。

高悠正想让太监通报,守在门外的太监道:“皇上说了,王爷来了,进去就是,不用通报。”

高悠推门进去,看到御书房里就只有皇上一个人。

他细心地将门合拢,随后缓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温和而恭敬:“儿臣高悠,拜见父皇。”

皇上正站在御书案后面写字。

看到他来了,把笔放下,从书案后面出来,走到他跟前,道:“厉相刚刚来过,把发生的事情都跟朕说了。”

高厉就猜到厉刚会来对他说,欠身道:“对不起父皇,儿臣又给您添麻烦了。”

皇上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语气温和道:“你以为朕叫你来,是要责备你吗?”

高悠抬头看了一下皇上,道:“父皇不怪我吗?”

“怪还是要怪的。”

皇上又往前走了一步,离他更近,道:“我听厉相说,你为了救一个孩子,差一点就被马撞了,是吗?”

高悠闻言,微微颔首,声音沉稳:“确有此事。”

“朕不是告诉过你,做事不能太冲动,你万一要是被马撞倒怎么办?”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皇上还是感到后怕,话语中满是担忧。

“当时情况太紧急,眼看孩子就要被撞到,我只想着怎么把人救下来,就没考虑那么多。”高悠憨憨地笑了笑。

当时他确实也没想那么多。

因为时间太紧急,根本来不及想。

“往后,切莫再行此险举。”

皇上的话语,带着沉甸甸的情感道:“你母后离世之际,字字句句,皆是对你的不舍与牵挂。

她要朕护你周全,若你真有个闪失,朕又如何面对她在天之灵,那将是一生难以释怀的愧疚啊。”

“儿臣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

皇上闻言,轻轻颔首,缓步踱回御书案旁,手指轻点桌上墨迹未干的宣纸,温声道:“此乃朕特意为你所书之字。”

高悠缓步上前,细细端详,乃是一个“慎”字,透着沉稳与深邃。

“你可知道朕赠你此字的深意?”皇上轻声问道,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

高悠恭敬地回答:“儿臣明白,父皇是期望儿臣日后行事需谨慎思量,不可再鲁莽行事,轻易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

皇上闻言,微微颔首,语重心长地说:“将它带回,悬于居室之壁,闲暇之余,多加观瞻,铭记于心,方能行稳致远。”

“是。”

高悠轻轻卷起字幅,目光转向皇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探寻:“父皇,对于索克苏一行人,您打算如何发落?”

皇上沉吟片刻,缓缓言道:“朕已命厉相以朝廷之名,正式向他们发出警示,令其日后大恒境内行事有所收敛。若再有逾越之举,定不轻饶。”

“就这么算了?”高悠眉宇间闪过一丝不甘。

皇上轻叹一声,解释道:“不然又能如何呢?他们毕竟是远道而来的使节,两国邦交不可不顾。

况且,你已然将他们的马斩了,也算是对他们的惩戒了。”

高悠不甘心的道:“真是便宜了这群狗东西。

下次他们再放到我的手里,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皇上道:“朕准备明天就召见他们,打发他们离开,省得留在这里总是有个隐患。”

高悠闻言,轻轻颔首,道:“父皇,既然如此,那儿臣便先行告退了。”

皇上略作沉思,眸光中闪过一丝兴味,轻声问道:“高擘要办玉晋雅会,你可有所耳闻?”

“原来父皇也知道此事。”

高悠心中微惊,未曾料到即便身处于这深宫重重之中,消息依旧如此灵通。

皇上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缓缓问道:“那你可知道,他举办这场雅会的真正意图何在?”

高悠轻轻摇头,神色中带着几分凝重:“我只知道他办雅会背后动机不单纯。至于确切目的,目前尚未参透。

因此,我打算那日亲临现场,一探究竟,看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什么,你要去参加雅会?”皇上闻言,不禁愕然。

对于高悠的才情,他心中自有分寸。

这些年来,高悠从未完整撰写过一篇文章,更遑论吟诗作对了。

若是贸然前往雅会,岂不是自曝其短,惹人笑话。

“你……可擅长吟诗作赋?”皇上带着几分质疑,缓缓问道。

高悠知道皇上担心什么,道:“高擘的告示上不是说了吗,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识文断字的就能去。

那我就算不会作诗写词,去了也应该没问题吧。”

皇上微微摇头,语重心长:“旁人去,或许真能图个热闹。

可你这一去,高擘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挤兑你的机会,定会挖空心思,让你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

因此,你还是避一避的好。”

“不去怎么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高悠也知道,他只要去了,高擘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让他丢脸的机会。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想弄清楚高擘举办雅会的真正目的,就必须亲自去看看。

再说他已经跟林卫娘约好了,总不能失信于她。

那可是个小辣椒,失约不去,以后会被她看不起的。

“高擘真正的目的朕知道。”

“父皇知道!”高悠很惊讶。

皇上微微颔首,目光深邃:“毕竟,他也叫了朕二十余载的父皇,他心中所谋,朕多少能揣摩一二。”

“那他的目的是什么?”高悠问。

皇上撑着扶手站起,从御书案后面出来,走到高悠的面前,看着他问道:“你知道,管理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吗?”

高悠想了一下,道:“官员?”

皇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继续追问:“那么,这些肩负国事的官员,又是如何步入朝堂的呢?”

“自是经由科举考试,择优而录。”高悠毫不犹豫地答道。

皇上轻轻颔首,满意之色一闪而过,随后他缓步移向一旁的书架,随手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书,轻轻地翻了一下,道:“再过一个月,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

各地的考生,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部分都已经提前都到达京城备考。

他们中间有人会落榜,黯然离开京城。

但有的人会高中,从此步入仕途。”

皇上说到这里,高悠突然一下明白了。

走到皇上的左侧,道:“我知道了,高擘是想通过这次的雅会,把那些有学问和能力的考生,全部选出来。

然后再通过各种手段拉拢。

不能为他所用的,提前想办法不让其考中,以免将来在朝中与他作对。

而那些受不了诱惑,投靠他的人,在考中之后会被朝廷委以官职。

名次靠前的会留在京城各部任职,其余的会被分派到各地为官。

这样一来。

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的势力安插到了朝廷各部以及地方。

假以时日。

即便他当不了太子,无法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

也能凭这些提前布局好的棋子,争夺皇位。”

高悠想的一点没错。

自从皇上让高悠上朝参与朝政之后,高擘每天都过得度日如年。

生怕哪天皇上就恢复了高悠的太子之位。

偏偏魏继业,端王等人。

又总是以时机不成熟,和不应该由他们提出为理由,不肯向皇上推举他为太子。

眼瞅着成为太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他只能开始做皇上真的又重立高悠为太子之后的打算。

毕竟,他现在跟高悠经视同水火。

高悠要是真的继承了皇位,肯定不会放过他。

所以,他必须拥有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势力。

因为通过这几次的事。

他发现离开了太后、端王、魏继业等人帮助后,他竟然什么都做不了。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只是太后、端王等人推到台前的傀儡。

他们的势力,从来都只为他们服务。

所以,他如果想要成大事,就必须拥有只听命于他的势力。

现在朝中的势力差不多都已经被皇上,太后一党,魏家等占据。

想要拉拢的可能性很低,而且还有风险。

想来想去。

趁应考举子尚未考试获得官职之前。

就拉拢他们,让他们为他所用,是拥有自己势力的最好途径。

这才有了他举办雅会的事。

皇上见只是点了一下,高悠就猜到了高悠的意图,甚感欣慰。

“高擘此计,真乃妙绝。他在民间博得了美誉,又巧妙地将天下文人的心紧紧牵引,使他们视他为一位谦逊纳士、广结英豪的贤德亲王,心悦诚服地归心于他。

与此同时,他于无声处听惊雷,悄然间将自己的羽翼延伸至朝廷的每一个角落,乃至地方郡县。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一路上,他行事滴水不漏,未留下丝毫可供人诟病的把柄,其手段之高超,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皇上感慨不已。

其实,对于高擘这个儿子,他以前也挺重视的。

而且,曾经也的确有过让他当成太子的念头。

只是后来,高擘跟太后、端王等人搅和到了一起。

受到他们的影响,把所有的聪明才智,全都用到了争夺太子上。

如果他能够把聪明,全都放在处理朝务上,

高悠冷笑道:“这样的话,那我就更得去凑这个热闹了。”

“你想去搞破坏?”皇上问。

高悠嘴角勾起一抹顽皮的笑容,轻声道:“文人雅士的聚会,怎能用‘搞破坏’三字来形容,岂不大煞风景,有失文雅。儿臣此去,乃是意在‘以文会友’。”

“什么,你去以文会友?”

皇上闻言,不禁哑然失笑,目光中带着几分戏谑,道:“这番言辞,你自己听起来,可觉得真切?”

高悠左手叉腰,一副很拽的样子,道:“父皇不要门缝里瞧人,把人瞧扁了。

儿臣虽不敢妄言自身诗词文章冠绝天下,却也非泛泛之辈所能及。

平日里,儿臣不过是不喜在人前卖弄才华罢了。

否则,就以高擘那浅薄学识,在儿臣面前,怕是连提鞋都不配。”

他这话倒也不是在说谎。

虽然他不是文科生,但脑子里也还是记得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

比如鹅鹅鹅……

区区一个雅会,又岂能难住他。

皇上双手抱在胸前,兴致地看着他道:“既然你有那么好的学问,那先做一首诗来给朕瞧瞧。”

“还信不过我。”

高悠嘟囔了一句,走到书案前,把手中的字放下,道:“看来我要是不露一手,您还以为我在吹牛。

来出个题吧!”

皇上缓步踱回书案之后,略一沉吟,目光不经意间掠过窗外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心中有了计较,遂扭头笑道:“就以这窗外竹林为题,赋诗一首吧”

“小意思,听着啊。”

高悠略想了一下,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地念道:“皇宫竹林青翠多,皇帝心事也挺多。风吹竹叶沙沙响,像有秘密说不完。”

皇上听完,额头现黑线,问道:“这就是你写的诗?”

高优一脸得意地道:“怎么样,是不是文采过人?”

“老子踢死你。”

皇上抬腿就向他踢了过来。

高悠往旁边一闪,道:“父皇,你干嘛踢我,是不是嫉妒我的才华?

“狗屁的才华,老子五岁写的诗,都比你这个写得好。”

这种狗屁滑稽的打油诗,居然也敢说才华过人。

皇上真的要被他气死了。

高悠嘿嘿笑了笑,道:“父皇,我是想跟开玩笑才,故意念了这么一首打油诗。

我现在重新给您做一首,保证您满意。”

“算了吧,朕可不想再让我的耳朵受罪了。”

皇上走回书案会下,瞪着他道:“雅会你就别去了,免得连朕也跟着丢人。”

“不行,我必须去。”

高悠走到书案前面,正色道:“既然我知道了高擘的计划,就不能看着那些有才华的人被他祸害。”

“可是……”

高悠道:“父皇放心,既然我敢去,就有十分的把握。

这次我不仅要让高擘的计划落空,还要让他给我作嫁衣。”

皇上见他说得这么有信心,也就没有再阻拦。

高悠拿着皇上给他写的字准备离开。

就在他把门打开,准备出去的时候,突然转身对皇上道:“父皇,你真的不想听听我的诗?”

皇上很果断地道:“不听,朕怕听了从此以后对诗产生恐惧。”

“哎,那您可错过了一首好诗。”

说完,高悠摇摇头出去了。

皇上哼了一声,自语道:“臭小子还想让朕上当,没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他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高悠的声音从御书房外传来。

皇上骤然一惊,急忙起身走到门口,想把高悠叫回来。

但等他到门口的时候,高悠已经没了人影。

“臭小子。”

看着高悠消失的方向,皇上露出了笑容。

随后回去把高悠刚才念的这首诗写了下来,然后让人拿去裱好了,挂在墙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