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 第21章 皇上的烦恼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第21章 皇上的烦恼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4:40:56 来源:小说旗

夜幕降临。

京城的街巷,渐次被黑色的帘幕遮盖。

寿苑宫。

百锦园。

四周插满了大号火把,火把的光映照的每一个角落,都明亮温暖。

中央,摆设了一圈木制箭靶。

箭靶的左侧面。

高悠穿着一身宽大松散的居家服,悠然地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

旁边放着一张矮桌,上面摆着茶水、水果、点心。

谭德忠恭敬地站在他左手后方,身边簇拥着众多太监和宫女,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赵卓和一众护卫,则站在高悠的右后方。

他们的神情,同样充满了紧张与兴奋。

前面。

袁战已悄然换上了紧身的劲装,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感,正准备向高悠全面的展示一下他的本事。

一切准备妥当后,袁战神态从容地,从容不迫地抱拳,对着高悠行了一礼。

高悠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袁战深吸一口气,双手缓缓下垂,轻轻放在腰间,双脚慢慢向两侧分开。

站定之后,他摆出了一个标准的起手式,周身的气息在这一刻仿佛凝固,静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随后,他双拳并出,左右交错,宛如双龙出海,气势磅礴。

拳风时而呼啸如狂风骤雨,仿佛能劈山裂石,斩波断浪,每一击都蕴含着摧枯拉朽的力量,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震颤,低沉的音爆声不绝于耳。

时而又变得舒缓而优雅,双手轻柔如棉,随着呼吸的起伏而张弛有度,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静谧中演绎着无声的韵律。

他的步法灵活多变,轻盈如燕,每一步都踏出了舞蹈般的韵律与美感,一连串花俏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自然而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腿法更是迅疾如风,快若惊鸿,每一踢都如同电闪雷鸣,迅猛无比,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捉摸。

在这流畅而有力的动作中,他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无尽的劲力与和谐的韵律,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武学境界。

一套拳法打完,袁战双手指尖相对,由上而下,缓缓下沉至丹田处,轻吐了一口气。

然后抱拳向高悠行了一礼。

“好啊,好……”

高悠率先扬手,掌声清脆,满脸赞许之色。

接着,袁战又演练了一套凌厉的刀法。

但见刀光如虹,寒芒闪烁。

每一式都迅疾如风,刀光如闪电般划过空气,发出低沉的呼啸声。

劈式如同山崩地裂,刀锋势大力猛,仿佛要将前方一切阻碍斩为两截。

斩式则如秋风扫叶,刀光纤细却锐利,切割之际无声无息。

刺式快若闪电,直取对手要害,令人防不胜防。

拌式则灵活多变,刀尖轻点,借力卸劲,令敌人陷入困境。

刀光纵横交错,动作流畅如行云。

刀势连绵不断,令高悠等观者眼花缭乱。

就在大家为袁战刀法惊叹时。

他突然假意劈出一刀,跟着借机会侧身旋转,反手捅出一记倒刺,角度十分刁钻。

高悠是外行看热闹。

但赵卓等一众侍卫却是惊呼了出来。

“怎么了?”高悠问。

赵卓弯下腰,在他的耳边道:“袁教师刚才那一招出人意料,极其厉害,若是与敌交手,对手必死无疑。”

“原来如此。”

高悠点了点头。

正在此时,袁战的身影猛然间仿佛被电光火石所驱动,骤然跃动。

他手中的刀光流转,幻化出层层叠叠的刀影,虚实交错,让人难以分辨哪一道是真,哪一道又是幻影。

这一幕,引得高悠等人又是一连串的惊叹之声,回荡在四周。

众人尚未来得及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回过神来,袁战手中的刀影已骤然凝聚。

在空中,一道无形的轨迹如同闪电般掠过,转瞬即逝,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震撼。

袁战缓缓收刀,站定身形,那凌厉的气势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之中,久久不散。

“好,好啊……”

“袁教师的刀法太厉害了,看得我眼都花了。”

“是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刀法,简直绝了。”

袁战收刀后,又一次引来了众人的欢呼。

接下来,袁战将十八般兵器,全都逐一地展示了一遍。

剑如龙吟,枪似风雷,刀光霍霍,戟影重重,每一式每一划,无不透露出深厚的武学底蕴与超凡的意境。

令赵卓等人钦佩不已。

看袁战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展示完十八般兵器之后,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射箭表演。

袁战身姿挺拔,立于百步开外的箭靶之前。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持弓,左手执箭。

动作既显轻盈又不失力度,整个身躯宛如磐石,纹丝不动。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聚焦于远处的靶心。

箭矢轻轻倚在弓弦之上,袁战轻舒猿臂,缓慢地拉开弓,瞄准前方的靶心。

所有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发出的气息会影响到他。

袁战臂膀如铜铁般坚硬,手指稳定地扣住箭尾,呼吸均匀如一。

突然,他的眼神一变,捏住箭尾的手指松开,箭矢如闪电般射出。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箭矢正中靶心,激起了一阵低沉的振颤。

“好。”

高悠等人顿时爆发出一片喝彩声。

袁战神色自若,丝毫不为高悠他们的喝彩声影响。

面容平静如水,从容地取过第二支箭,轻轻搁置于紧绷的弓弦之上。

缓缓拉开弓身,动作流畅而充满力量,双眼凝聚成一束锐利的光芒,精准无误地锁定在靶心之上。

随着一声干脆利落的响动,袁战毫不犹豫地松开了握箭的手指,第二支箭矢如同离弦之电,划破空气,直指靶心。

箭矢命中靶心,再次响起一声清脆悦耳的回响,与第一支箭一样,分毫不差,正中红心。

接着,袁战又展示了连射技艺。

从取箭,到射出箭支,动作如行云流水。

每一箭皆在眨眼间脱手,犹如有灵之物,精准无误地穿透虚空,直击靶心,激起一圈圈令人赞叹的涟漪。

高悠与众人见状,喝彩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无不为袁战那超凡入圣的箭术所震撼,心中满是钦佩与折服。

这时,袁战突然往后又退了五十步,与箭靶的距离已经相隔到一百五十步。

这样的距离,不仅瞄准更难,而且箭的杀伤力,也大大降低。

袁战站定之后,深吸一口气,拉弓如满月,瞄准靶心,箭矢如流星般射出。

“啪!”

一声震响,箭矢再次命中靶心。

而且箭头与百步距离射的箭一样,深陷箭靶里。

“好……”

众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高悠也忍不住站起来,与大家一起鼓掌欢呼。

袁战微笑把弓箭放下,走到高悠跟前行了一礼,道:“王爷,小人献丑了。”

高悠伸出大拇指道:“老袁,好本事,让我大开了眼界。”

“谢王爷。”

高悠对赵卓道:“你明天去甲仗库,领一些弓箭回来。

从明天开始,你们除了要跟袁战学习武艺外,还要把射术给我练好。

一月之后,我要亲自检验你们的武艺与箭术成果。”

在这个枪炮未现,冷兵器主宰战场的时代。

弓箭就是最好的远距离杀伤利器。

一个神箭手,就能对十几人。

高悠要把手下这些侍卫,全都打造成神箭手。

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弓箭齐射,别说人了。

就是神仙也能把他射成刺猬。

高悠越看袁战越高兴。

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这次算是让他捡到宝了。

“袁教师,走到里面坐下聊。”

高悠跟袁战肩并肩回了大厅。

就在高悠为得到袁战这样的高手,高兴的时候。

御书房里。

烛光摇曳,映照在皇上那张沉稳而威严的脸庞上。

他坐在龙书案之后,手中面前放着江北巡御史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折,目光深邃地扫过字里行间。

“江北突遭水患肆虐,百姓生计艰难,知府罗腾松虽身心俱疲,仍力保一方安宁。”

皇上念到这一句,眉头皱了起来。

因为江北近日并无大灾,如何会有水患之说。

他继续往下看,发现奏折后面提及的赈灾粮草和救济银两,数额之大,超出了其他地方的总和,让他更加疑惑。

皇上放下奏折,皱眉思索。

江北乃富庶之地,即使真的遭遇水灾,也不至于需要这么粮草和银两救济。

“这里肯定有问题。”

皇上正要提笔作批示。

一名太监推门进来,道:“陛下,兵部尚书余大人在宫门外候见,有紧急军报要呈送。”

“宣。”

片刻之后。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兵部尚书余权急步而入,手中捧着一封战报,快速走到御书案前,双膝跪下道:“陛下,西北边境有紧急军情!”

李富过去把战报接过去,转呈给皇上。

皇上打开战报看了一下。

原来,大恒西北边陲的坚固壁垒——延凉府。

正遭受西狄十二万大军的猛烈围攻。

延凉府,位于西北边境的要塞,控制着通往大恒内地的重要交通线和商贸路径。

一旦延凉城失守。

大恒朝在西北的防御体系就会出现缺口,西狄军很容易就可以深入内地,威胁更多的城池和人口密集区。

看完战报,皇上眉头微皱,手指轻轻敲着书案,思索着应对之策。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仿佛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味道。

余权在一旁静候,眼中闪烁着担忧:“陛下,延凉城中兵力已经不足四万,粮草只能坚持十日。

如不能尽快救援,一旦城破,城中数万百姓将遭到屠杀。

情势万分紧急,请陛下速下决断。”

皇上放下战报,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夜色。

月光洒在外面庭院里,映照出他忧虑的神情。

他知道,这场战事不仅关系到延凉城的安危,更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

“现在朝廷还能抽出多少兵力?”

皇上语气低沉,心中如同被重石压住,喘不过气来。

余权道:“京城除禁军外,尚有八万京军,十二万厢军。”

“京城离延凉城相距离两千余里,从京城派兵过去,最快也得十天才能到达。

等援兵到的时候,延凉城早已经被攻破了。

朕问得是离延凉府近的军队。”

或许是因为心里太急,皇上的语气有点严厉。

余权想了一下,道:“平源府尚有五万守军,上宏郡也有七万守军。”

“它们与延凉城相距多远?”皇上问。

“平源府相距四百里,上宏郡相距六百里。”

皇上沉思了一下,转身回到书案前,提笔蘸墨,连写了两道诏书。

“八百里加急送往平源府和上宏郡,接到圣旨立刻派兵增援延凉府,不得有误。”

皇上把皇旨交给余权。

“遵旨。”

余权接旨后转身离开了。

皇上思虑了片刻,对李富道:“传卢齐江,周泰景。”

“是。”

李富出去,叫来了两个小太监,吩咐他们去宣旨。”

半个小时后。

卢齐江,周泰景到了。

皇上看着他们道:“延凉城情况危急,工部需即刻着手筹备五万件军需物资,户部亦要迅速调拨十万石粮食,务必火速送往延凉府,以解燃眉之急。”

卢齐江与周泰景对视了一下,对皇上道:“陛下,近五年来,原北、河东等产粮重地,连遇天灾,秋收大减,仓廊之粟已所剩无几。”

皇上眉头紧皱,显然对他的这番解释并不满意:“天灾虽重,但延凉城守军和百姓急需粮食,户部务必筹措足够的粮食送去!”

卢齐江也知道延凉城情况紧急,他也很想把粮食送去,但他现在手里真的没有那么多粮食,道:“陛下,前年冬季大雪,去年春季又遇暴雨,田亩受灾严重,农户收成减少了四成。

现在户部所存粮食,仅够南疆,北疆的军粮所用。

如果拨给了延凉城,那就只能消减南疆,北疆的军粮了。”

“不行,南疆,北疆的军粮无论如何不能减少。”

卢齐江的话才刚说完,皇上便很坚决地否定道:“南疆,北疆的将士用性命守卫边境,绝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御敌。”

卢齐江无可奈何道:“那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没有办法,你也得想办法,要不然你这个户部尚书就别做了。”

皇上把桌子上的奏折“哗”的一下,全划到了地上,冷脸瞅着卢齐江。

看到皇上发火了,户齐江吓到了,赶紧把地上的奏折捡起,道:“陛下息怒,臣回去再想想办法,看看能否从其他地方凑些粮食。”

皇上听罢,脸色缓和了点,道:“朕也明白这几年很艰难,你这个户部尚书做得很辛苦。

但延凉府战事紧急,支援刻不容缓。

你可先从其他州府调度应急,待今年秋粮征收之后,朕加倍拨还给他们就是?”

户齐江心里苦笑道:“陛下,您真的是身在深宫,不知下面的情况啊。

今年的春耕面积比去年减少近三成。

收上的秋粮,都不知道能撑过今年冬天。

还加倍拨还,您拿什么拨还?

唉,到时候估计还是我倒霉。”

就在他心里叫苦的时候,站在他旁边的周景泰也说话了。

“陛下,工部近日已紧急调配二十万件军需物资至西北边疆各城。

工部库存的制造原料已是空空如也,尤其是铁料,更是捉襟见肘。

故而,短期内要再集齐五万套军备物资,真的很困难。”

从西狄军开始侵扰西北边境。

工部就一直在不停地再输送物资,的确是已经达到极限。

皇上对此亦心知肚明,并未加以责备,轻声询问:“工部眼下,还能拼凑起多少军需物资?”

“刀枪尚可凑齐五千之数,弓弩两千余张,箭矢四千支。”

“就这么点,也太少了。”

皇上不禁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后,决断道,“罢了,先遣人将这些送往前线,聊胜于无。”

“是。”

周景泰,卢齐江行礼后,退出了御书房。

到了外面。

二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闪过一抹无奈与叹息,垂头丧气地走了。

皇上的心情很沉重,坐在书案后面久久不语。

李富看到皇上一直在愣神,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夜深了,该安歇了。”

“安歇!”

皇上苦笑道:“延凉城战事紧迫,而物资粮食却毫无着落,朕怎么睡得着。”

李富闻言,心中一动,忽地想起了高悠,忙进言:“陛下,永安王爷智计无双,或有良策,何不召其入宫,问问他?”

“悠儿!”

提起高悠,皇上烦闷的心,漾起了一丝难得的慰藉。

他不仅聪明大胆,而且思路开阔,分析问题与别人不一样。

或许真的有办法也不一定。

不过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道:“悠儿虽然头脑聪明,但他毕竟刚刚入朝参与朝务,朝廷的情况都还没搞清楚,能有什么办法?

算了,还是明天早朝,问问众臣吧。”

皇上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眼神中闪烁着无奈和沮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