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06章 打卡陶渊明纪念馆(2)

整个祠堂内布局分为正堂和前室两个殿宇,中央有一个天井,两侧配有耳室和厢房,中部各开耳门通向菊葡、柳巷。?

祠门两旁悬挂着由陶渊明后裔陶博吾撰写的一副对联: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靖节是陶渊明去世后,由朋友刘宋着名诗人颜延之和其他友人给他议定的私谥。】

【靖,有平静,安定之意;节,有气节、节操之意。】

【靖节就是指陶渊明保持了自己的气节,这无疑是对陶渊明最贴切,最高尚的评价。】

【想必,这也就是世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而不是他的别号五柳先生的缘由。】

走进祠堂正殿,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陶渊明气宇轩昂的塑像。

正殿檐首悬挂着的“羲皇上人”匾额,两侧立柱上刻了一对楹联:

无丝竹之乱耳;

乐琴书以消忧。

【哈哈,这对集句联绝了,上联和下联我们都很熟悉,前者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后者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搭配在一起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让主播不由联想到了以前看过的视频。】

【标题就是——上学时背串了,但拼接在一起却天衣无缝的诗词。】

【主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还有那个“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

【嘿嘿!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贼有意思,一个个搭配得比原作还像原作。】

【家人们要是看过的话,可以把记得的内容打在公屏上,给其他小伙伴来亿点点震撼。】

叶非雪话音刚落下,一瞬间,弹幕刷起了一堆堆拼接诗词。

【账号已到诈: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狗头.jpg】

【李十二郎: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倚杖自叹息。】

【拽姐不爱红妆: 男儿当自强,对镜帖花黄。】

【高薪诚聘东坡当饲养员: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个真的很合理。】

【曹大猪蹄子:想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

【孙郎曲有误: 东风不与周郎便,偏插茱萸少一人,大哭.jpg】

【…………】

天幕下,写诗的和读诗的人纷纷目瞪口呆。

朱厚熜瞥了一眼毛伯温,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苏轼听得津津有味,他觉得找到了欣赏陶渊明诗词的新方法。

他可以拿他人的诗去拼接陶渊明的诗,触发新意境。

【陶靖节祠最早修建在唐代,是为了纪念陶渊明而建立的,地址选在在柴桑区马回岭镇。】

【元末时期,陶渊明墓被窃,陶靖节祠也遭到破坏,直到嘉靖年间才被重建。】

【现在我们面前这座陶靖节祠是在一九八二年将原祠原样搬迁到这里的。】

叶非雪围绕着整个祠堂转了一圈,便反身而出,沿着石径往下一个景点。

很快,她便到达了陶渊明纪念馆的展厅。

大门两侧也有门联:

浩歌传三径;

傲菊自千秋。

这副门联是由康有为的弟子着名女书法家萧娴题写。

【这个展厅分了四个板块来介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依次是故居柴桑里,投耒仕江洲,弃官辞彭泽,归葬面阳山。】

瞬间,一幅陶渊明生平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展示在天幕上。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也就是公元三六五年,一个孩子在浔阳柴桑陶逸家里出生。】

【陶逸给这个孩子起名为陶渊明。】

【陶渊明曾祖父,也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陶侃,白手起家,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东晋军事巨头,以一己之力将陶家拔高到官圈上层。】

【无奈的是,虎父未必有虎子。】

【陶侃去世后,十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家产,手足相残,争斗不休,再加上外界士族集团的虎视眈眈,陶家很快败落。】

破案了!!!

倏地,陶侃手中利剑被用力掷在树干上,入木七分。

外敌当前,只顾兄弟相争,逞凶斗狠,何其蠢笨无用。

匆忙赶来的二儿子陶瞻瞧见了,不禁心惊胆战,他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搅进去这场残酷的兄弟之争。

陶侃利剑归鞘,瞥了他一眼,神情若有所思。

与陶瞻相反,陶侃反而觉得没他什么事,毕竟陶瞻是周访女婿,他要是参与进去,陶家争斗怕是不伤筋不动骨,很快就会结束。

除非,周访比他先死,后代也无用。

这般想着,陶侃盯着陶瞻的眼神渐渐不善起来。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是陶侃第七个儿子,性格相较于其他兄弟更为温和,官至武昌太守,见势不对便辞官带着一家老小跑路乡野。】

【陶渊明父亲陶逸,人如其名,为人恬淡而无心世事,不看重得失,曾任安城太守。】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陶渊明出生时,浔阳陶氏虽然已经没落,远不及东晋顶流望族“王谢”两族。】

【但是,一家人也衣食无忧,陶渊明接受了来自父亲的良好教育。】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年时,陶渊明喜欢读儒家经典,有着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渴望能像标杆曾祖父般建功立业。】

【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就是:

猛志固常在,骞翮思远翥。】

【不幸的是,陶渊明八岁那年,陶逸去世,陶家的生活质量一下跌落谷底——“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母亲孟氏只能带着他回娘家,投奔她父亲,陶渊明外祖父,陶侃第十个女婿孟嘉。】

【孟嘉是魏晋有名的名士,为人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追求自然,受他影响,陶渊明形成了“性本爱丘山”的性格。】

【二十岁左右,渴望建功立业的陶渊明开启了游宦生涯,可惜一直没遇见钟意的伯乐,便回家了。】

【二十九岁那年,为了“亲老家贫”,赚钱给年迈的父母养老,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出任江州祭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