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07章 打卡陶渊明纪念馆(3)

【关于祭酒这份职业的工作内容,《宋书·百官志》记载得一清二楚:

州祭酒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扬州无祭酒,主簿治事。】

【意思就是,州祭酒需要帮助州刺史掌管兵事,治安,田租,民政,水利,军需兵器等一系列要务。】

【可想而知,这份职务的复杂繁琐程度。】

【更何况,陶渊明的顶头上司还是王羲之的儿子,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

谢道韫眼底划过一抹不耐,她最不爱听人将她与王凝之一同提及。

从小到大,她见过的惊才绝艳之人太多,相比之下,王凝之属实是过于普通。

没有人知道,她当年多么希望新安公主看上的是王凝之,这样她就能顺势摆脱这段痛苦的婚姻。

那么,献之与道茂这对有情人也不必被逼分开。

谢道韫神情既悲切又无奈。

可惜,那只是她的妄想,真是王凝之,想必新安公主也不敢强逼。

他们只能欺因郗嘉宾早逝,郗家无人能为其撑腰的道茂。

【提起王凝之,主播就只能用三个字形容:不靠谱。】

【是的,不靠谱。】

【因为王羲之迷信五斗米教,连带着他们一大家子,都迷信五斗米教,其中又数王凝之最不可救药。】

【隆安三年,孙恩聚众造反要攻打会稽,当时的王凝之是会稽内史,肩负守城之责。】

【没成想,死难临头,王凝之还不设武备防御,反倒是胸有成竹的叩拜天师请鬼兵相助。】

谢玄又气又怒,打仗岂能如此儿戏,拜天师请鬼兵若有用,战场上哪里还会牺牲这么多士兵。

叔父肯定万万没想到,左挑右选,还是看走了眼。

这么一看,选王凝之还不如选王徽之,散漫随性总比蠢出升天了强。

【更绝的是,孙恩分分钟钟攻破会稽城之后,王凝之愣是不跑,因为他觉得孙恩不会杀他。】

【不是哥们,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

【虽说王家声名显赫,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在叛军面前,王家的声名一文不值。】

【王凝之这波操作,无疑是脖子送到铡刀下——自己找死。】

【关键是他自己找死就算了,他死了还拉一堆儿女垫背。】

【与之相反的便是王凝之妻子谢道韫,灾难来临时谢道韫持刀奋勇杀敌,凭借胆魄与才气,赢得了孙恩的敬重,顺利保住了自己与年仅三岁的外孙刘涛的性命。】

郁郁寡欢,卧病在床的王献之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是二嫂的话,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对方确实有这样的魅力。

王献之不由想起了昔日与人谈玄,落于下风,谢道韫给他解围的事。

【工作又忙又累,顶头上司不仅离谱,家族先辈王敦与自己曾祖父陶侃还存在仇恨,并且这种仇恨一直延续了下来没解开。】

【陶渊明一看,辞职buff叠满,赶紧跑路了。】

【幸亏他跑了,要是多待上六七年,指不定他就得陪着王凝之一起死在孙恩乱军刀下。】

【辞职归家后,没过多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陶渊明选择闲居在家,没有应召。】

【一直到隆安二年,陶渊明才再次出仕,到州府赴任,入桓玄幕府,当了一名参军。】

十六岁的桓玄兴奋得快要跳起来,未来他能当上一州刺史,看来朝廷没有因他爹意图篡位一事戒备他。

想到此,桓玄心里生出一丝感激之情。

【至于,陶渊明为什么会投靠桓玄,主播个人认为有一公一私两方面原因。】

【自隆安元年,“愚笨,不爱说话”的晋安帝司马德宗登基以来,朝中大权旁落,司马道子父子把持朝政,官场乌烟瘴气,朝野乱象横生。】

【桓玄举兵讨伐,还被众人推举为了盟主,一看就是潜力股。】

【何况,桓玄父亲是曾三次北伐的大将军桓温,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曾在他手下做事。】

【并且,桓温与陶渊明曾祖父陶侃也有私交。主播前面不是说过陶侃收集竹头变废为宝,作战船竹钉使用吗?那个战船就是桓温伐蜀用的。】

【既有能力把朝堂拨乱反正,又有背景,还有先辈交情,工作buff叠满,陶渊明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待了一阵之后,陶渊明发现自己一挑挑了个大的。】

【桓玄不仅滥杀无辜,排除异己,他还野心勃勃,意图夺取皇位。】

桓玄脸上的笑瞬间僵硬,赶紧冲进屋收拾行李,准备跑路。

他爹意图篡位,未来的他也意图篡位,他还杀了司马道子,司马家是绝不会放过他的。

【公元四零一年,也就是隆安五年,陶渊明母亲孟氏不幸去世,陶渊明便解职回乡守孝。】

【虽然,陶渊明只在桓玄麾下呆了两年多,但这已经是他仕途生涯中时间最长的一次。】

【公元四零二年,桓玄举兵东下,攻入了建康,自封太尉,总揽朝政。】

【公元四零三年,桓玄便代晋自立,建立楚国。】

【曹大猪蹄子: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司马家篡了曹家,终究还是自食其果。】

在外狼狈逃窜的司马干咬牙握紧拳头,司马家满门被杀还不够还吗?

忠仆叹息一声,赶紧拉着司马干窜入密林。

三公子还是因为淡泊名利,不喜争权夺势,又患有间歇精神病,不常显露在外才能被主人送出来。

大公子与二公子可是被盯得死死的,根本没有寻不到一点生机。

他得帮主人保住司马家这最后一点血脉。

【公元四零四年,三年守孝期满,陶渊明准备再一次出仕啦。】

【这一次,他选择投奔上一届上司桓玄的敌人刘裕,站在桓玄的对立面。】

【可是,陶渊明又又发现自己选错了,刘裕不仅不重视他,而且也和桓玄一样野心勃勃。】

【总之,陶渊明回回都能挑中潜力股,偏偏回回潜力股又都会翻车,这应该也算一种另类的好眼光。】

好眼光的陶渊明:……

这,想挣点养老费这么难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