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102章 邯郸城邓禹论成败

刘秀说:“仲华莫要小看这河北农民军,除了铜马军,还有大大小小十余路人马,这些加起来恐有百万之众,要是都能统一起来,那还不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邓禹说:“我听说你现在成了我们新野的女婿?阴丽华可是漂亮的很啊,莫说我们新野,就是放在南阳也是数一数二的。”

刘秀哈哈大笑说:“我是谁?不漂亮的女人我能要?你们这些小子在长安之时还笑话我莫不是喜欢男人,那只是我命中注定要娶丽华。想来老天对我刘秀不薄啊,如今我封侯拜将,美妻在怀,夫复何求啊。”

邓禹说:“可别逗了,你刘文叔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

刘秀说:“不然呢,人生都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邓禹说:“王莽篡汉以后,做了一系列改革,其实初期的这些改革也不是全无道理,至少有一些政策的初衷还是不错的。只是落实到下面的时候,就成了官员们敛财的工具。而到了中后期,百姓已经积贫积弱,可王莽却还是多次大行兵戈,最后老百姓都活不起了,只能揭竿而起。天下都说人心思汉,按理说这恢复了大汉朝老百姓的日子就应该变好,可是真的变好了吗?我这一路从关中到河北沿途都是饿死的饥民。当权者哪里知道,所谓人心思汉,思的哪里是汉,思的只不过是汉朝时期宽仁的政策。至于刘皇帝、王皇帝,在百姓心中,其实根本无所谓。可刘玄哪里懂得这些,从大汉复国到现在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推翻王莽也有将近半年,可刘玄推出什么宽仁政策了吗?他只顾着自己享乐,迁都洛阳后,第一件事竟然是纳了个赵夫人,随后又开始广罗天下美女,听说如今又在准备迁都长安。满朝文武又都是蠢材,没有一个懂治国之道的,要说那曹竟,虽算不上大才,可也勉强算个能臣,可就因为他反对刘玄纳赵姬,却被贬为庶人。文叔你说说,这样的朝廷必然短命,值得我去效命吗?”

刘秀没有回答,而是问:“那既然你不是为了做官,千里迢迢从长安跑到河北干什么?”

邓禹说:“你小子还在跟我装,咱俩同窗四年,朝夕相处,你想什么我能不知道?这个世上比我更了解你的人不多了。你若是想安心做个富家翁,何必犯险躺河北这趟浑水?这一路我也听说了,你手下这帮兄弟们也都是精兵强将,现在跟着你连个官职都没有,不也是来到这九死一生之地了吗?他们图什么,我就图什么。”

刘秀喝了杯酒说:“知我者,仲华也。”

随后刘秀又叹了口气说:“唉,只怕我是志大才疏,误了兄弟们的前程啊。”

邓禹说:“文叔你还别说,我看这河北的人口完全不比三秦之地少,是大有可为之地。只是你若想在河北成大事,这三点缺一不可。”

刘秀说:“愿闻其详。”

邓禹说:“第一,北方与南方不同,南方粮食一年收两到三季,北方粮食一年只能收一季到两季,所以稍遇些自然灾害,北方灾民就要比南方的多。王莽的税收政策是五税一,再加上中后期强征暴敛,所有赋税算下来基本上已经到了三税一。我这一路走来,看到大片大片的良田荒芜,所以说老百姓不是没地可种,而是越种越穷。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还是吃不起饭,那我还种什么地?倒不如抢的划算。所以河北各路农民军加起来足有百万之众。可这些义军真的是暴民吗?不然,他们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最实在的庄稼人,他们奢求的不过是一顿饱饭而已。如果你能将税收恢复到汉朝战时的十税一,老百姓就有盼头了,能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生活,谁又想过这种亡命天涯的日子?到时候就算各路农民军的首领不想投降,可下面的兄弟们都跑回家种地了,他们手上的兵越来越少,就不得不降。”

刘秀听的是越来越兴奋,于是说:“仲华果然大才,听君一席话,尤胜十年书。”

邓禹说:“第二,众多农民军虽然都各自为战,但铜马最大,其他势力或多或少都要看铜马的眼色。招降农民军当以铜马为首要目标,铜马坐拥数十万大军,却不称帝,不称王,不攻打郡县,可见其政治上也是短见,这种人不会有太大的野心。以怀柔政策,再配合高官厚禄,此事定成。铜马一降,其他农民军就不值一提,到时候是招降,是剿灭可视情况而定。”

刘秀点了点头说:“不错,仲华之言与我心所想不谋而合。”

邓禹说:“第三,河北精锐在哪里,文叔可知?”

刘秀说:“在哪里?”

邓禹说:“上谷、渔阳。这两地自从先秦时期便是我国北大门,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之后,上谷、渔阳两郡骑兵就已无敌于天下,之后数百年间,无论是赵、是秦亦或是我大汉,北击匈奴都少不了从这两郡出兵。如今两郡各有精锐骑兵两万,我听说除了轻骑兵,这两郡还配有少量重骑兵,重骑兵那可是士卒、马匹全身披甲。王莽败亡之后,这两地均据城自保,且两郡太守之间关系也甚好,若你能得到这两支起兵,管他面前千军万马,两支重骑兵队伍冲进敌阵,必是摧枯拉朽。”

刘秀是越听越精神,原先的困意早已抛之九霄云外,二人促膝长谈直至天亮。

中午时分,耿纯叫醒二人说:“大司马,该起床了,中午我们约了四大家族到府中吃饭,如今离饭时还有半个时辰,你起来收拾收拾吧。”

刘秀和邓禹起床,梳洗整齐,穿好衣衫,来到府衙大堂等候四大家族。

不多时,李育、杜威、张参、李立四人在耿纯的带领下来到府衙,刘秀、邓禹、苗萌、傅俊四人起身相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