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103章 邯郸城内开仓放粮

坐定之后,刘秀说:“四位都是邯郸的名门望族,我听耿都尉说,你们这些年为百姓出过不少力,为邯郸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请你们来呢,是想我们彼此熟络熟络。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秀,字文叔,大汉破虏将军、太常、武信侯,行大司马之事,节钺河北。”

四人起身行礼后,心中皆是发笑,前段时间来了个什么韩鸿,到了邯郸第一件事就是对他们吃拿卡要,结果没折腾几天就被铜马杀了,到现在尸骨都没找回来。今天又来了个什么刘秀,我倒是要看看你这次又想捞多少好处。

刘秀说:“要说这邯郸也是千年古城,河北也是沃野千里,可我这一路走来,看到的却是饿殍遍野,对此心中大为不解,还请四位老哥解惑。”

李育说:“回大司马话,那还不是因为这些年情况特殊嘛,不是闹虫灾,就是闹旱灾,再不然就是过大军。天灾**加在一起,再加上王莽赋税繁重,可不就成如今这样了嘛。”

刘秀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如此。我说王莽为什么被推翻、被消灭了,原来是谁得罪了老百姓,老百姓就要砸他的锅,杀他的头。可如今邯郸附近灾民遍地,天暖和的时候,大家饥一顿,饱一顿还行,可如今已进寒冬,这邯郸城附近的老百姓要是没法活命了,又该杀谁的头,砸谁的锅呢?”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却不曾有一人回话。

于是刘秀又说:“我听耿纯说了,四位老哥都是邯郸城出了名的大善人,每每有灾民出现,你们都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如今我来了河北,明年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个冬天难熬啊,虽然我所到之处已广施仁政,可老百姓若是今年都熬不过去,哪里会管明年死活呢?咱们既然做了那么多好事,正所谓九十九个头都磕了,还差这最后一哆嗦吗?我想让各位都拿些粮食出来,赈济一下灾民,让老百姓熬过这个冬天,明年就万事大吉了。”

四人心说,这刘老黑可比前些日子那个韩老黑高明多了,韩老黑上来就强征我们的军粮,临走还以军费的名义拿了我们许多金银,只可惜金银也没能带走,全送给铜马了。这刘老黑对着我们是一顿吹捧,帽子给我们戴的高高的,大善人?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大善人。这高帽也带上了,再加上这刘老黑是官,我们是民,民不与官争那是自然,只是这刘老黑这次要黑我们多少粮食呢?

刘秀看四人面露难色,又说:“其实啊,本大司马也是为了各位好啊,你们现在还能吃香的喝辣的,是因为农民军大多都在北边,还没有闹到邯郸。可我看这形势,如果这个冬天过不去,那邯郸周边的百姓也是会揭竿而起的。到时候你觉得你们还有机会开仓放粮吗?怕是一夜之间你们就会变得和他们一样穷了。其实那样也好,你也不用担心本大司马让你们出多少粮食了,你们可以跟着农民军一起抢别的大户家中的粮吃。”

李育心说,果然这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刘老黑虽然看起来比韩老黑有水平,但归根结底不还是要从我们兜里掏东西嘛。可这刘老黑是汉朝大司马,既然他开口了,不出点血肯定是过不去了,不如先试探试探,看看这刘老黑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于是李育说:“既然大司马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要是再不同意那就显得太不懂事了,我替他们三个做主了,我们四家每家出粮一千斤。”

刘秀笑了笑说:“一千斤怕是不够啊,这样吧,我也不给你们定指标了,什么三万斤,五万斤。我只求各位在各自宅子外支上几口大锅,熬些稠粥,凡是要饭要到你们门前的,都给盛一碗粥吃。我想这人一天吃上一碗稠粥,也就不会饿死了,其实老百姓们心里还是善良的,只要饿不死,别管日子过的有多难,都不会造反的。”

四人互看一眼,心想这刘老黑还不算太心黑,至少这些粮食没有装进他自己兜里,而且每天熬粥又能用多少粮食,一家每天出个百八十斤的也够三两千灾民吃了。

于是四人暗暗点了下头。

李育说:“这个好说,只是大司马,我们四家就算施粥,也就够三两千灾民吃的,如果附近郡县百姓听说我们这里施粥,势必都聚集在邯郸城,到那时怕是灾民多了就不够吃了。邯郸城虽然数我们四家最富,可其他还有好多也都差的不多,大司马是不是动员他们也施粥?这样才能让灾民们都吃上一口啊。”

刘秀说:“那是自然,你们四家带个头,我也好做其他家工作不是?而且我这个人吧,最讲究知恩图报,你们这次帮了我,我明年自然有好的政策给你们。你们可都是邯郸纳税的大户,只要我政策上稍微松动松动,你们这施粥亏的粮食不消两年就能回本。这样你们既得了民心,也不亏钱袋子,岂不一举两得?”

四人听到这里,紧锁的眉头方才舒展开。是啊,他们可都是交税大户,若是日后能稍微放宽一些,少交点税,那这施粥的损失不说能全部找补回来,那至少也不会亏的太多。

于是众人连声称谢。

面对刘秀众人,四人也没什么心思吃饭,随便吃了几口,便告辞离开。

刘秀说:“这一桌好菜他们不吃,可便宜了我们了,来,兄弟们,现在都是自己人了,就别假模假式了,大家放开了吃。”

数日后,各路人马于邯郸集合后,刘秀安排下一步工作。

就在众人动身的前一天,关亭来报,刘氏宗族刘林府外求见,刘秀让关亭将刘林请入府中。

刘林进入府衙见到刘秀后自我介绍说:“大司马,草民刘林,是景帝七世孙,河间王刘元之子,特来拜见大司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