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44章 新任工部侍郎

李伟察觉到了他的念头,便开口道:“如果陛下有意,我可以将这十万贯转交于您,作为换取我一成股份的条件。\"

朱元璋心中有些动摇,但看到李伟那副似乎别有用心的模样,又有些迟疑。

这小子做起生意来倒是有一套,说不定这个商会真能赚不少钱呢。

经过一番思索,朱元璋终究没能忍住,答应将自己的七成股份转让一成给李伟,并让他将这笔十万贯交付给自己。

毕竟这七成股份原本就是意外之财,日后若觉得不合适,他还能把这一成重新夺回,谅这小子也不敢违抗。

虽然目前看来,一成股份卖到十万贯相当划算,但李伟对明黄商会充满信心。

有了沈家的支持,再加上皇室的背书,未来的这一成股份绝不会止步于现在的价值。

——

经过朱元璋的调整,如今明黄商会由会长、副会长以及监事三人共同管理,均由朱元璋亲自指定。

此外,下属职位的名称也做了改动,改为大明朝更为熟悉的账房、大掌柜、少掌柜之类的称谓,李伟思量过后也认为这样更妥当,毕竟那些现代的称呼现在的人难以理解,到时候还得向众人解释一番,实在麻烦。

另外,关于皇家作坊、兵仗局和军器局所造物品的定价问题,当前全国最顶尖的工匠仍掌控在皇家与朝廷手里,他们对李伟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日后各类新产品的开发或许还得依赖这两处机构。

李伟与朱元璋商议后,最终决定以成本加上三成利润的价格供应给明黄商会,再由商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定售价。

朱元璋觉得三成利润已经很高了,况且明黄商会的主要收益也归他所有,便没有过多纠结,只是强调哪些商品能够上市或下架需经他同意。

此事至关重要,李伟对此表示认同。

随后,李伟将所有细则详细记录在奏书中,一并呈递给朱元璋,请他御笔批红,以便日后若有争议,自己也能有所依据。

处理完这些事务,李伟终于可以安心地投身于事业了!

离开皇宫后,他立刻找到沈经,将与朱元璋商定的商会章程向他阐述了一遍,接着便着手制定商业规划。

李伟计划将一些较为简易的民用商品,例如肥皂之类的,安排在商会旗下的作坊自行生产,而那些复杂且需耗费大量时间研究的技术,则必须交由兵仗局与军器局负责。

其实除了肥皂,还有很多其他利润丰厚且易于制造的产品可以尝试,比如蜂窝煤和香水。

蜂窝煤的做法很简单,只需将煤、黄土与水混合后,利用煤球机压制成形即可;香水也是如此,只需将各种花瓣与香料捣碎,加入酒精一同煮沸,再过滤掉残渣,便是最基础的香水了。

这类产品的制法简单,收益可观,完全可以设立作坊自行生产。

不过像玻璃这样的东西就比较棘手了,它需要高温烧制,等到军器局建立起各类高炉后,便可与炼钢一起进行。

自从来到大明,李伟首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忙碌,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为了赚钱而奋斗,完全不同于以往被迫听从朱元璋指挥的日子,那时的工作效率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沈经十分慷慨,在得知李伟需要一处地方作为商会总部时,主动提供了一座宅院。

李伟一看,这座宅院至少价值数千两银子(一贯等于一两)。

李伟让人挂上明黄商会的牌匾,整理了一番,并划分好了各部门的办公区域,至此,商会总部算是正式成立了。

在正房内,李伟、沈经,以及原先管理皇店的吴奇三人围坐一起,召开了商会的首次会议。

当吴奇见到李伟时,立刻明白了过来,原来此人就是在皇帝面前备受宠爱的大红人。

李伟的身份在不同人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在太监和亲军这些接近皇帝的人眼里,他就是皇帝跟前的得力助手,因为他每天都能出入乾清宫,即便做出常人看来会惹祸的行为,朱元璋也未曾深究,最多只是狠狠教训一番罢了。

而在众大臣眼中,他自然被视为受皇帝宠信的小人。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薛祥认为他确实有才能,还有吴伯宗,经过长时间接触,他也意识到这位李大人虽然行事怪异,但为人尚可,也具备一定才华,只是性格懒散,常常不见踪影。

至于勋贵阶层,他们对文官普遍轻视,而李伟更被视为其中的笑柄。

吴奇在肥皂竞争中惨败于李伟之手,当时都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得知对方是皇帝眼前的宠臣,更是不敢冒犯,因此这次商会的首次会议进行得相当融洽。

沈经见到吴奇这个太监后,更加相信李伟的话属实,明黄商会未来可期,心中庆幸自己决策及时。

\"沈先生,我想扩大肥皂工坊的规模,并且还有一些新产品需要新建几个工坊。

其一是一种煤球以及配套的炉子,另一个是制作香水的工坊,就是那种能让香味持久留在身上的东西,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李伟吩咐道。

沈经态度谦卑地回答:\"李大人,在京城我还有几家类似的工坊,稍作改动应该就可以生产您提到的这些产品了。\"

李伟闻言惊讶地问:\"你还有工坊?有多少?\"

\"嗯,大约十几间吧。\"

李伟:\"……\"

他感到有些难以置信,看来这位沈老板的资产恐怕远不止十亿。

\"行,等会儿我跟你详细说怎么操作。\"

说完,李伟又对吴奇说道:\"吴公公,如果你那边有肥皂库存的话,也放到明黄商会售卖吧。

至于定价,我和陛下已经商议好了,成本价加三成利润,而且以后我们是一家,明黄商会赚的钱,你们皇店也会分到大头。\"

吴奇笑着答应:\"没问题,李大人请放心,我这就让人去办理。\"

朱元璋持有六成股份,到时候赚到的钱自然少不了他的份额。

李伟交代完这些后,又召集了来福和其他货郎,给他们安排在商会总部的位置,特别是来福,李伟任命他为外柜总管,负责所有的对外销售和市场管理。

来福激动得连连叩头,他从未想过自己这样一个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奴仆会有今天,现在他可以说是真正的富奴了,不仅收入丰厚,手下还有一批人听他指挥。

不过李伟特别叮嘱他要守规矩,绝不能仗势欺人,否则定会严惩!

来福自然不敢违抗,赶紧发誓保证。

接下来的几天,沈经很快就把工坊改造完毕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添置了些锅灶之类的东西。

酒精、碱液等关键材料还是由李伟亲自掌控,其余部分则交由沈经的工坊生产,至于煤球和炉子,全权交给沈经处理。

尽管李伟一再强调保密并签订了协议,但他自己也知道,这些东西实际上并非什么高科技,即使全力保密也无法长久,终究会被他人破解。

但只要前期进展顺利,等到后期明黄商会占据市场,就不怕别人也能仿制这些产品了,实在不行可以适当降低利润,销量依然能得到保障。

李伟亲自掌舵产品研发与核心技术,让沈负责生产管理,来福操持分销业务,吴奇在一旁观战,一切部署完毕后,李伟的商业帝国迅速扩张,商会正式启航。

------------

短短数日内,明黄商会的配送员便遍布街巷,身着统一服装,向各家店铺运送货物。

一些未加入商会的商家也对这一模式充满好奇,询问起来。

得知分销带来的诸多益处后,纷纷主动联系配送员。

此外,商会推出的新品同样引人注目,肥皂已广为人知,而新推出的蜂窝煤和煤炉迅速成为日常必需品,虽售价低廉,但因用量大、消耗快,利润同样可观。

至于香水与高度白酒这类商品,则定位为高端消费品,普通人难以承受,但京城权贵云集,加之朱元璋多次下令将各地富户迁往京城,使京城富人众多,这类商品销路无忧,且利润极高,可达数十乃至百倍。

随着业务扩展,配送任务日益繁重,李伟迅速调整策略,将人员分成两组:表现优异者专注于市场拓展与销售,成绩一般的配送员及新招募的壮年则专司送货,由阿布统管。

三轮车虽由兵仗局制造完成,但李伟试用后发现,满载货物时仍显沉重,且成本过高。

手工制作的精密部件耗时过长,无法实现量产,最终只能暂时放弃,改用普通手推车和驴车送货。

商会事务大致安排妥当后,李伟才领取正三品官服,前往工部报到。

工部位于皇城南侧承天门外,大道两旁文武机构分列左右,左侧为六部,右侧为五军都督府。

李伟刚到工部门口欲入内,守门的差役见到他身着正三品官服,赶忙上前行礼。

“下官参见大人,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那个……我是新任工部侍郎。\"

李伟摸了摸鼻子,略显尴尬。

他已被任命一周有余,今日才来报到,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