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45章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差役闻言一惊,原来是自己的上级领导,立刻恭敬地再次行礼:“小人拜见侍郎大人,请大人随我入内。\"

“嗯,薛尚书在吗?”

李伟应了一声,又问。

“在的,大人请随我来。\"

李伟在差役引领下进入工部衙门,在大堂见到了直属上司。

“李侍郎,您总算来了,我都等得心焦啦!”薛祥瞧见李伟,眉开眼笑,“前阵子我跟皇上提过想让您过来,可惜没成,后来听说您升了工部侍郎,我还挺开心的,可左等右等都不见影儿,今儿个总算等到您了。\"

李伟有些窘迫地笑了笑:“抱歉,最近有点杂事缠身,耽误了些时日,还请尚书大人海涵。\"

实则是丞相处理那些琐碎事务去了。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薛祥并未深究,李伟近来行事总是神神秘秘,自从上次拟了个预算表后,几乎就没再参与朝廷大事,整日泡在兵仗局里,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在替陛下研制火器呢。

“尚书大人有啥吩咐,只管说便是。\"

“不必着急,先让我引荐几位同僚给你认识。\"

薛祥笑着说道,随后领着李伟走向旁边的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位官员正埋头批阅公文。

“赵侍郎,您忙吗?”

薛祥在外轻声问。

屋内赵俊听到呼唤,连忙搁下笔站起作揖:“尚书大人光临,下官不敢怠慢。\"

“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新上任的李伟李侍郎,刚从右侍郎升任,这位是赵大人。\"

薛祥介绍道。

李伟站在一旁,与赵俊彼此拱手行礼,算是初次见面。

“赵侍郎如今负责城防修筑以及一些营建、水利事务。\"

薛祥简单说明了分工,接着便带着他前往自己的办公地点。

“李侍郎,日后您就在此办公,稍后我会派人将您的属官叫来,他们自会向您禀报具体事宜。\"

“多谢尚书大人。\"

李伟初来乍到,对一切还不熟悉,好在薛祥为人随和。

片刻之后,属于李伟管辖的一群下属陆续前来拜见新上司。

“见过侍郎大人,卑职姜守清,隶属屯田清吏司,本司主管屯垦、抽税、薪炭、夫役、墓园等事务。\"

“见过侍郎大人,卑职关子明,隶属虞衡清吏司,本司掌管军械、窑冶、杂项、火药房等等……”

“见过侍郎大人,卑职……”

一群人挤满了李伟的小屋,七嘴八舌地开始汇报工作,听得他头都大了,这哪里是什么轻松差事?

听了一阵,李伟才大致明白这些人各自负责什么。

工部设有四个司,分别叫营缮、虞衡、都水和屯田,眼前这些人大多来自屯田与虞衡两司。

屯田司负责屯田开垦、收税、砍伐木材、征集劳力以及修筑陵寝等事务,而他们所收的税是针对匠户的,全部为实物缴纳。

虞衡司则负责猎取山林中的鸟兽皮毛、骨骼、羽毛等资源,并且承担制作军服、兵器、陶瓷及锻造工具的任务,军器局便是其下属单位之一。

每司有一位五品郎中,两名从五品员外郎,几位六品主事,其余属官多为较低级别的官员。

好不容易理清楚各部门职能后,李伟感到头疼不已,虽然薪俸没增加多少,但工作负担却重了许多。

过去在内阁时,他总是将任务推给别人,即便出错也有朱元璋兜底,自己几乎就是个旁观者。

如今不同了,作为侍郎,他肩上的责任重大,稍有不慎,连薛祥都难以应对。

“好了,我都明白了,你们就按以往那样继续工作吧,没事别来找我,有事也尽量别来找我。\"

李伟有些焦虑地抓了抓脑袋。

关子明等人听得一头雾水,“尽量别找你”是什么意思?你是管还是不管?

“都散了吧。\"李伟说道。

“哦,那我们这就告退了。\"

众人刚要离去,李伟忽然想起军器局的事情,急忙喊道:“等等,军器局归谁管理?”

“回禀侍郎大人,是我这边负责的。\"关子明停下脚步,随即喊住一个刚要离开的主事,此人正是专门负责军器局事务的孙建。

“你们把军器局的情况跟我说说。\"李伟道。

“是,大人。

军器局原为军需库改建而成,主要负责制造火铳、刀剑、弓箭、马具等军用物资,目前共有各类工匠九千余人……”

---

李伟惊叹一声:九千多人!这规模可真不小!

从前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他,总觉得只差一把椅子就能成为领导。

如今真正坐上位置,他心里竟有些发怵。

其实做个侍郎也不难,具体事务由下属完成,只需下达指令并监督即可,偶尔偷懒也不是不行。

李伟并非那种敷衍了事之人,即便心中不悦,对待工作却始终严谨认真。

他对军器局的状况逐一查问,随后便在关子明与孙建的带领下前往军器局。

路途遥远,二人陪同李伟步行一小时方才抵达,令他疲惫不堪。

军器局门前早有接应之人。

一名九品官员迎上前来,通报:“这位是军器局大使徐勇,副使鲁提。\"两位低阶官员见李伟身为正三品高官,立刻俯身行礼。

李伟略点下头,未多言辞。

众人入内,只见场内忙碌非凡,工匠络绎不绝,各作坊分布有序。

关子明与孙建领着他巡看各家作坊,并一一讲解。

有锻造刀剑的铁匠坊,炽热的空气扑面而来,铁匠们赤膊挥锤,将烧红的铁片反复锤打,冷却后再投入火炉复热。

制甲胄处同样繁杂,需敲击、熬煮等工序。

弓箭制造亦然,所需材料五花八门,从动物骨骼、筋腱到木材、麻绳皆有涉及。

李伟初时不解,为何工部涉足这些领域,后来得知,原来这些都是制作弓箭的关键材料。

此外,还有炼铁的高炉,李伟特意靠近观察。

“大人当心!”关子明惊呼一声,将他拦住。

这类器械危险性极高,若伤及新任侍郎,后果不堪设想。

李伟权衡利弊,决定保持一定距离,围绕高炉巡视一番。

此高炉构造与他所绘草图相近,遂唤徐勇召集相关工匠,详细询问结构细节。

工匠战战兢兢上前,生怕因言语或行为失误而受罚。

“无需畏惧,只管如实作答即可。\"

李伟宽慰道,巡视一圈后发现,军器局工匠的境况比兵仗局更糟,衣衫褴褛,面色蜡黄,明显营养不足,甚至有人形销骨立。

“是是,小人明白!”

工匠依旧忐忑不安。

李伟无奈,只得如此问询。

工匠简述了高炉构造,李伟听罢发现其结构与己知的相差无几。

“嗯,我明白了,你退下吧。\"

“谢大人,多谢大人!”

工匠首领松了口气,退了回去。

李伟摇摇头,转身离去。

关子明与孙建等人立刻跟上。

说实话,他们两个即使身居五六品的官职,也不常来这儿。

作为大官,他们平日里很少踏入这种匠人做工的脏乱之地。

正当众人准备离开时,一位背负篓子的老匠人跌跌撞撞地经过。

或许是看到这么多高官突然转向,他一时慌张,脚下打滑,整个人连同篓子一起摔在地上,横在了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这位老人脸色苍白,顾不上疼痛,赶紧跪下连连求饶。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老人摔倒的位置离他们还有一定距离,散落的废料也没溅到他们身上。

李伟微微皱眉,正欲上前扶起老人。

可他还没来得及行动,一旁早已不耐烦的孙建已经怒气冲冲地跨前几步,抬腿猛踢老人。

“老家伙,你眼瞎了吗?竟敢挡住侍郎大人的去路,不会绕远点吗?”

“混账,住手!”

李伟大吃一惊,厉声呵斥,快步上前,毫不客气地一脚将孙建踹开。

“混账,怎能这般对老人?你读的圣贤书都喂狗了吧!”

李伟一边扶起老人,一边愤怒地责骂。

孙建被踹得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好不容易站稳,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尽管李伟比他官阶高出好几级,但大家都只是官员,当众受此侮辱让他难以接受。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他正要上前理论,关子明皱眉拦住他。

他知道孙建有些背景,而李伟刚到任不久,但上官终究是上官,“官大一级压死人”,侍郎比他们大了不知多少级。

被拦住后,孙建很快冷静下来,板着脸不再言语。

“大人,不过是个匠人罢了,何必动怒。\"

关子明试图缓和气氛。

“胡言乱语,莫非在你们的圣贤书中匠人便不算人?尊老爱幼的道理都不懂吗?”

李伟丝毫不留情面,连带着也将关子明训斥了一番。

关子明脸色骤变,心中也有些不满。

李伟在朝中名声不佳,众人皆知他凭借皇帝的宠爱爬到高位,既无功名也无资历,这样的人确实很难让人信服。

尽管李伟不过是他们的直属上司,但他若要对他们动手,他们也绝不会好过。

关子明不敢招惹,只能强忍不满,堆起笑容说道:“是是是,大人说得极是。\"

话音未落,他还扯了扯孙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