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49章 降卒之变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49章 降卒之变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马服邑的梆子声悠悠然在死寂的夜里回荡,还没等第三声传远,城西草料场就像被点燃的火雷,“轰隆” 一声,爆响震得人耳鼓生疼。那股冲击力好似能把夜幕直接扯裂,眨眼间,滚滚浓烟裹着刺鼻的焦糊味,跟张牙舞爪的怪兽似的,在空气中横冲直撞,迅速弥漫开来。

彼时,赵括正坐在案几前,全神贯注地审阅军报。手中狼毫刚饱蘸墨汁,悬在竹简上方,眼看就要落下批注。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惊得他猛地抬眼,手腕一抖,狼毫不受控制,在竹简上划出一道歪扭且墨渍厚重的长线,活像一条蜿蜒扭曲的黑蛇。远处,爆炸声一阵接一阵,好似闷雷在天边滚动,又和着周围被惊扰的狗吠,声声凄厉,恰似滚烫的铁水兜头浇下,把夜的安宁砸得粉碎。他不假思索,伸手一把抓起佩剑,青铜剑鞘在匆忙间磕到桌角,发出沉闷的 “当啷” 一响,这动静在慌乱的氛围里,显得格外清晰刺耳。墙角缩着的文书,被吓得浑身打了个哆嗦,原本紧紧抱在怀里的户籍简策,瞬间跟断了线的珠子般散落一地,竹简在地上骨碌碌翻滚、相互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杂乱声响。

“备马!” 赵括的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出来,压得极低,却好似淬了冰的利刃,透着冰冷寒意与不容置疑的决然。话刚落音,营帐门就被亲卫们用力撞开,他们手中的火把晃得厉害,光影在脸上跳动闪烁,映出铠甲缝隙里那些还没洗净的血痂,那是之前战场上留下的斑驳印记,记录着往昔的厮杀与残酷。赵括大步跨出营帐,夜色里,马蹄声急促又杂乱,像急促敲响的战鼓,催人心弦。他飞身上马,疾驰而去,月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老长,重重地甩在青石板路上,看着就像一道正在缓缓渗血、触目惊心的伤口。

等赶到暴动的中心区,眼前的景象惨烈得让人揪心。茅草屋顶被熊熊火舌死死咬住,噼里啪啦地响着,火星子四处飞溅,仿佛要把这片天地点燃。秦国降卒们此刻就像发了狂的猛兽,完全没了理智。他们手里握着从武库里抢来的戈矛,戈矛刃口在火光映照下,寒光一闪一闪的,透着致命危险。好多人脸上涂满锅底灰,黑黢黢一片,只露出一双双布满血丝、满是疯狂的眼睛,看着就让人脊背发凉。更有甚者,穿着抢来的赵国官吏服饰,宽大袍袖在奔跑时被风鼓起,变成各种诡异形状,活脱脱像暗夜中飘荡的鬼魅。他们在街巷里横冲直撞,见人就砍,遇房便烧,嘴里叫嚷着夹杂浓重秦地口音的咒骂,每一句都饱含着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底的愤怒与怨恨,那股恨意仿佛能把空气都点燃。

不远处,一个赵军百夫长被几个降卒死死按在墙上,动弹不得。其中一人手里的利刃寒光一闪,“唰” 地划过百夫长的喉管。就在喉管被割开的瞬间,鲜血喷溅而出,在摇曳火把的映照下,泛着暗沉的红色,顺着墙缝蜿蜒往下流,在墙根慢慢积成一洼小小的血泊,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钻进每个人的鼻腔,让人忍不住作呕。

“狗娘养的隶臣妾!今儿个老子要做人!” 一名降卒,挥舞着一把带缺口、满是豁口的青铜剑,剑刃上还挂着些肉末和血丝,看着就让人胆寒。剑尖挑着半块烧焦的羊皮文书,凑近一瞧,上面 “隶臣妾” 三个字已经被火燎得残缺不全,只剩模糊不清的残片。他脚下踩着一个赵国小吏的尸体,小吏的手还死死攥着半截断齿,那是刚才反抗时被打掉的。小吏脸上凝固着惊恐至极的表情,双眼瞪得滚圆,仿佛到死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周围的人群见状,爆发出一阵疯狂又尖锐的笑声,那笑声里满是扭曲的快意,就好像要借着这笑声,把积压在心底许久的怨气一股脑儿全倒出来。

赵括带着亲卫,迅速冲进一条狭窄巷道。刚一进去,就撞见三个降卒正围着一名老妪。老妪身形佝偻,满头白发乱糟糟地散落着,上面沾满血污,看着十分凄惨。她双手紧紧护着一个陶罐,那陶罐破旧得厉害,罐身上还有几处缺口。赵括定睛一看,发现罐子里装着半块窝头,想来是老妪给孙子留的珍贵食物。“放开她!” 赵括双眼圆睁,怒吼声跟洪钟似的,瞬间盖过了火场的噼啪声。亲卫们听到命令,手中长戈齐刷刷刺出,动作整齐划一,像训练有素的机器。一名降卒躲闪不及,被戈尖精准地刺穿肩膀,他惨叫一声,整个人向后倒去,挣扎时手臂一挥,“哐当” 一声,把老妪手中的陶罐打翻在地。陶罐落地摔得粉碎,那半块窝头也跟着滚落,直接掉进一旁的血泊里,眨眼间就被血水浸透,看着让人心疼。

火舌舔舐着巷口的墙壁,把墙上的字迹映照得格外清楚。那是用木炭歪歪扭扭写下的:“秦法杀人,赵法吃人!” 字迹还没干透,在火光的跳跃映照下,那些字仿佛有了生命,在墙上扭曲扭动,就像是降卒们心中愤懑的具象化呈现,正无声地控诉着他们遭受的不公。赵括瞧见,弯腰拾起半块带血的陶片,陶片上隐隐约约能看到 “军功抵罪” 几个字。看到这几个字,他心里猛地一紧,想起昨天在书房里,曾有降卒代表递上写着类似诉求的文书,当时因为事务太忙,他只是匆匆扫了一眼,没想到现在竟以这么惨烈的方式,再次出现在眼前。

就在这时,暴动人群突然一阵骚乱。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声:“赵括来了!宰了这伪君子!” 刹那间,数十名降卒就像被点燃的干柴,举着兵器,如潮水般朝着赵括涌过来。亲卫们反应迅速,立刻结成圆阵,盾牌相互撞击,发出 “砰砰” 的闷响。透过盾牌的缝隙,赵括清楚地看到对方眼里燃烧着的浓烈仇恨,那仇恨像熊熊烈火,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人群里,一个少年降卒冲在最前头,他身形瘦弱,手中的青铜剑甚至还没他手臂长,可舞起来却虎虎生风,剑刃划破空气,发出 “呼呼” 的声响。就在剑尖快要刺到赵括咽喉的千钧一发之际,少年像是突然被施了定身咒,猛地停住了。他的目光,落在赵括胸前那枚武安君的玉珏上,那玉珏温润洁白,在火光下散发着柔和却庄重的光泽。这玉珏,可是赵国将士人人敬仰的象征,代表着无上的荣耀与威望。

“为啥?” 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脸上的锅底灰被泪水冲出两道深深的痕迹,显得格外狼狈可怜,“我们在长平放下兵器的时候,你们说会给条活路!” 他的话里,满是被欺骗后的绝望与愤怒。他身后的降卒们,听到这话,也渐渐安静下来。一时间,火场的噼啪声、伤者痛苦的呻吟声,清晰地传进每个人耳朵里,在这死寂的氛围里,显得格外刺耳揪心。赵括目光缓缓扫过这些满脸污垢的降卒,他们有的还穿着秦军破旧不堪的麻衣,麻衣衣角处补丁摞补丁,针线歪歪扭扭,一看就是修补得很仓促;有的脚上的草鞋早就磨穿了,鞋底破了好几个洞,脚掌露在外面,上面布满血泡和擦伤,渗着丝丝鲜血,每走一步,就在地上留下淡淡的血印。

赵括沉默了一会儿,伸手解下自己身上的披风。披风质地精良,绣着繁复花纹,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他轻轻走到一旁瑟瑟发抖的老妪身边,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了什么,把披风披在老妪身上。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像在人群里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我在泾水违抗王命,” 赵括的声音很平静,可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像重锤一下下敲击在人心上,“不是为了让你们当隶臣妾。” 说着,他微微俯身,指了指地上那具百夫长的尸体,神色凝重,“可你们杀了自己人,这是死罪。” 这话一出口,人群里响起一阵不安的骚动,有人下意识地握紧手中兵器,关节都因为用力泛白了;有人则羞愧地低下头,不敢直视赵括的目光。

一名满脸伤疤的降卒,突然从人群里走出来。他左腿一瘸一拐,每走一步,都伴着微微的颤抖,那是长平之战留下的旧伤,跟了他一辈子,成了甩不掉的痛苦印记。“武安君,”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我们不想当畜生。在秦国,隶臣妾连狗都不如,活着还不如死了痛快!” 说着,他猛地扯开衣领,露出胸口那狰狞可怖的烙印。那烙印形状扭曲,是秦军为了区分隶臣妾残忍烙下的标记,在火光映照下,看着格外触目惊心。周围的降卒们见了,也纷纷效仿,有的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的烙印;有的撩起头发,展示额头上的印记。这些烙印,就像一道道永远没法愈合的伤口,诉说着他们曾经悲惨的遭遇,以及在秦国旧法下遭受的非人折磨。

赵括沉默了好一会儿,目光在这些降卒身上挨个扫过,心里五味杂陈。他慢慢弯腰,捡起地上那半块沾满血水的窝头,在自己衣襟上仔细擦了擦,想把上面的血污擦掉。然后,他走到身旁的少年降卒面前,把窝头递过去。少年看着递到眼前的窝头,眼里闪过一丝犹豫,又透着深深的渴望。最后,他还是伸出颤抖的手,接过窝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来,混着食物一起咽进肚里,他喉咙里发出 “呜呜” 的哽咽声,分不清是因为饿,还是因为心里复杂的情绪。“从今天起,隶臣妾这个称呼没了。” 赵括的声音不高,却沉稳有力,像一阵风,传遍在场的每个角落,让所有人都听得真真切切,“但你们得帮我守住马服邑。” 他慢慢环视着周围的降卒,目光坚定又充满期许,“要是做得好,我让你们在赵国的土地上堂堂正正做人。”

人群里响起一阵低语,那声音就像微风拂过草丛,有怀疑,有期待,也带着一丝犹豫。那名瘸腿的降卒,像是被赵括的话点燃了心里的希望,突然单膝跪地,手中的剑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武安君,我这条命,归你了!” 他的声音坚定决绝,仿佛在这一刻,把自己的生死和未来,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赵括。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降卒被感染,纷纷跪下来,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庄严神圣的仪式。一时间,跪地的降卒们连成一片,场面十分震撼。

当第一缕晨光,悄无声息地爬上城头,柔和的光线洒在这片焦黑的土地上。赵括静静地站在焦黑的城墙下,看着亲卫们有条不紊地清理尸体。那些降卒的尸体,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他们脸上,有的带着平静,像是在生命最后一刻,终于得到了解脱;有的则带着不甘,双眼微微睁着,似乎还有没了却的心愿。一名文书捧着竹简,神色凝重,仔细记录着死者的姓名。“大人,被杀的官吏有七个,降卒死了四十三人。” 文书的声音有点颤抖,显然还没从昨夜的惨烈场景里缓过神来,“还有二十多个重伤的,怕是撑不过今天了。”

赵括没吭声,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城墙上那道长长的裂痕上。那裂痕看着触目惊心,是昨夜暴动时,降卒们用撞木撞城门留下的。裂痕深处,还嵌着几块破碎的陶片,陶片上模糊的字迹,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好像在无声地诉说这场暴动的缘由。他慢慢弯腰,捡起一块陶片,放在掌心反复摩挲,感受着上面粗糙不平的纹路,思绪也跟着飘远。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名斥候快马加鞭,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跑到赵括面前,递上一卷竹简:“大人,赵王的使者快到了,说是要彻查暴动这事。” 赵括伸手展开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嘴角微微往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把竹简递给身旁的亲卫,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准备迎接王使。”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顺便,让人把那些受伤的降卒都安置好。”

亲卫领命离开,赵括再次望向那片狼藉的废墟。这会儿,火堆已经灭了,只剩下袅袅青烟,在晨光里缓缓飘散。空气中,血腥味和焦糊味混在一起,浓烈得让人直想呕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明白,这场暴动不过才是个开头,往后,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可此刻,在这满目疮痍之中,他心里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一个关乎降卒命运、关乎马服邑未来,关于改变、关于生存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