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63章 飞骑初成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63章 飞骑初成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马服邑的深秋,寒意砭骨,霜气似一层薄冰,悄然覆在校场夯土之上,将其凝为铁灰色,尽显冷峻与坚毅。三百匹膘肥体壮的青骢马,身姿矫健,整齐地踏着碎冰列队。马蹄铁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金石之音,富有节奏,仿若奏响激昂战歌的前奏。赵括负手而立,手指轻轻摩挲狼髀石粗糙的纹路,目光缓缓扫过队列。在众多骑兵中,他的视线落在一个熟悉身影上 —— 正是那个曾被他慧眼识中的胡人少年。此刻,少年腰间原本的九节鞭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把崭新汉弩,挂在身侧,散发着金属光泽。他皮甲上的狼头纹饰,在微光中闪烁幽光,与远处信碑上的图腾遥相呼应,似在诉说着某种神秘而紧密的联系。

“三列变阵!” 一声高亢嘹亮的牛角号声骤然响起,仿若一道惊雷,瞬间撕裂弥漫的晨雾。前排骑兵反应迅速,立刻用力勒紧缰绳,战马受此驱使,前蹄高高扬起,人立而起,发出阵阵嘶鸣。在战马扬起的雪沫中,后排骑兵如汹涌的黑色洪流,从两侧迅猛包抄而来。赵括眼神锐利,紧紧盯着队列中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瘸腿老木匠的儿子在这场变阵中表现尤为突出。马匹疾驰时,他精准地伸出手中弩机,稳稳勾住邻马缰绳。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流畅自然,仿佛历经无数次打磨与实战演练,毫无生涩与迟疑。当骑兵们最终组成环形箭阵,汉弩的青铜机括与胡弓的牛皮弦仿佛心有灵犀,同时发出低沉有力的嗡鸣。紧接着,箭雨如离弦之箭,迅猛破空而出,那声响恰似无数利刃同时出鞘,带着凛冽杀气与震撼人心的力量,划破长空。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阳光洒在校场。校场中央,三堆狼烟冲天而起,滚滚浓烟如盘旋升腾的巨龙,宣告飞骑营实战演练正式开始。三十名骑兵迅速分成五组,每组六人,各自策马奔腾,朝不同方向疾驰而去,模拟突袭敌军粮草辎重的场景。那个女扮男装的神射手一马当先,犹如一道黑色闪电,率先冲入演练区域。她手中的汉弩在阳光下闪烁寒光,动作娴熟,瞬间连珠三发,箭矢如流星划过天际,精准无误地射向百步外的绳索。随着几声 “啪” 的脆响,绳索应声而断,装满稻草的麻袋失去束缚,轰然落地,扬起一片尘土。与此同时,胡人少年带领另一组骑兵展开行动。他们舍弃汉弩,改用胡弓,在奔驰的马背上身姿矫健地仰射。少年眼神坚定专注,手中胡弓拉满如满月,箭矢如利箭呼啸而出,瞬间划破低空盘旋的雁阵。一时间,雁群受惊,发出阵阵哀鸣,漫天白羽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场白色雪花,为这场激烈演练增添了几分别样景致。

演练结束时,夕阳余晖如一层金色纱幔,洒在校场,将整个校场染成血色,透着悲壮与豪迈。赵括缓缓踱步至校场,俯身拾起地上一支箭镞,仔细端详。他发现胡人少年射出的箭尾,绑着独特的匈奴风格雕羽,与汉军常用翎羽截然不同。“为何不用汉军翎羽?” 赵括抬头,目光看向胡人少年,轻声问道。少年停下手中擦拭青铜短剑的动作,剑身上的狼凤图腾在暮色笼罩下若隐若现,散发着神秘气息。他抬起头,眼神清澈坚定,用带着些许口音的汉语回答:“雕羽飞得稳,左贤王部的游骑都用这个。他们在草原上驰骋多年,对箭羽的选择有独特经验,我跟着他们学的。” 赵括听后,微微点头,若有所思,他将狼髀石轻轻抛向空中,然后稳稳接住,恰好握住狼头雕刻部位,仿佛在与这古老图腾进行一场无声对话。

深夜,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光线昏暗。一张巨大羊皮地图平铺在案几上,地图上插满代表各方势力的小旗。邯郸方向的黑旗与匈奴王庭的蓝旗,犹如两只对峙的猛兽,在马服邑外围虎视眈眈,彼此间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而代表飞骑营的红旗,却如一位倔强勇士,坚定地插在两者之间,散发着不屈光芒。亲卫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地走进大帐,呈上一封密报。密报绢布上,字迹还带着水渍,显然历经奔波刚刚送达。赵括展开绢布,只见上面写着:“赵王命廉颇部向西北移动十里。” 赵括眼神瞬间一凛,将密报凑近油灯,火焰贪婪地舔舐着字句,仿佛要将这来自邯郸的消息一并吞噬。在跳动的火光映照下,密报上的字迹在墙上投下扭曲阴影,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与危机。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薄雾尚未散尽。飞骑营迎来一场真正考验。一队自称 “商队” 的人马,浩浩荡荡朝关卡而来。队伍看似杂乱无章,却隐隐透着训练有素的气息。为首的汉子身形魁梧,腰间佩剑形制独特,赵括站在关隘城楼上,目光如炬,一眼便认出那与邯郸禁卫军佩剑如出一辙。他心中暗自警惕,眼神示意胡人少年带领二十名骑兵迎上前去。胡人少年心领神会,立刻带领骑兵们呈扇形散开,将 “商队” 缓缓包围。当 “商队” 中一人突然抽出兵器,露出狰狞面目时,战斗瞬间爆发。汉弩的弦声与胡弓的嗡鸣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激昂战歌。冲在最前的马匹不幸被箭矢射中前蹄,吃痛之下,轰然栽倒在地,扬起一片雪雾。在这混乱局势中,飞骑营骑兵们配合默契,凭借精湛骑术和高超箭术,迅速压制住 “商队” 的反抗。

战斗结束得比预想更快。亲卫押着俘虏,步伐整齐地经过赵括面前。赵括目光扫过俘虏,突然,眼神定格在一人身上,他认出此人曾在招募新兵时查验过那块 “长平” 军功木牌。“赵王给了你们多少赏赐?” 赵括缓缓蹲下身,手中匕首轻轻挑起俘虏下巴,目光中透着威严与审视。那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吐了口带血的唾沫,恶狠狠地说:“你这逆臣,早晚……” 然而,话还未说完,胡人少年的九节鞭如一道黑色闪电,瞬间缠住他的脖颈。皮革与金属碰撞的声响在寒风中格外刺耳,仿佛为这场冲突画上一个残酷句号。

消息如插上翅膀,迅速传到邯郸。此时,赵王正坐在书房中,专注地擦拭手中青铜剑。剑身寒光闪烁,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庞。当听到 “飞骑营全歼二十名密探” 的密报时,赵王的手猛地一顿,剑锋突然在剑鞘上划出一道刺耳声响,打破室内寂静。丞相蔺相如恰好站在一旁,他俯身捡起掉落的剑穗,看着手中剑穗,思绪不禁飘回到多年前,想起赵括父亲赵奢当年在阏与之战中的英勇风采。那一战,赵奢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为赵国赢得无上荣耀。而如今,赵括所率领的飞骑营,似乎也在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实力与潜力。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马服邑,飞骑营的训练并未停止。他们开始尝试更为高难度的训练 —— 在马背上同时使用汉弩与胡弓。骑兵们在疾驰的马背上,左手持汉弩,右手拉胡弓,箭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那场面犹如一张死亡之网,令人望而生畏。

冬至那日,寒风凛冽,天空飘着零星雪花。匈奴王庭的使者身着华丽服饰,带着一面巨大的狼皮战鼓,踏入马服邑。当那面狼皮战鼓被敲响,沉闷有力的鼓声响彻整个校场。飞骑营的骑兵们听到鼓声,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召唤,突然策马狂奔起来。他们在鼓点节奏中,灵活变换着阵型,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体。赵括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地观察着。他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动作不再仅仅局限于汉家传统阵法,而是巧妙融入了匈奴骑兵的灵动与矫健。在这场演练中,飞骑营展现出独特魅力与强大实力。战鼓停顿时,仿佛接到统一指令,三百张弓弩同时指向天空。箭矢离弦瞬间,整个马服邑的天空都被密密麻麻的箭矢遮蔽,宛如一片黑色乌云,压向大地,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威慑力。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飞骑营的篝火在城外熊熊燃烧,连成一条蜿蜒红线,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赵括独自一人,缓缓登上信碑所在的高台。他站在高台上,俯瞰整个马服邑,目光落在碑面上新刻的 “飞骑营” 字样上。那三个字在月光映照下,泛着冷光,仿佛在诉说着飞骑营的成长与荣耀。远处,传来悠扬的胡笳声,那声音带着几分凄凉与神秘,与更夫的梆子声交织在一起,渐渐融入马服邑的夜色之中,为这座古老城邑增添了一抹别样韵味。而此时,在邯郸的王宫之中,赵王坐在昏暗宫殿内,将一封密诏递给贴身太监,低声说道:“派人去边境,告诉廉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