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64章 战术演练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64章 战术演练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马服邑西北的虎牢谷,仿若一头蛰伏的太古凶兽,氤氲的晨雾是它呼出的寒气,于谷口缓缓缭绕。天刚破晓,赵括便率飞骑营抵达谷口。谷内怪石嶙峋,犬牙交错,两侧峭壁犹如被鬼神之斧削凿,直插云霄,陡峭得近乎垂直。谷中最窄处,仅容两骑勉强并行,稍有差池,便会碰壁。赵括翻身下马,将狼髀石稳稳系于马鞍之上,那狼髀石在熹微晨光中散发着古朴气息,似在悄然诉说往昔战事。他抬眼望去,目光落在胡人少年身上,只见少年正利落地将九节鞭一圈圈缠于手腕,动作娴熟流畅,与三个月前初入营时的生涩模样相比,已判若两人,俨然已成长为一名坚毅果敢的战士。

“今日演练山地突袭。” 赵括深吸一口气,雄浑有力的声音在谷中不断回荡,惊得一群岩鸽扑棱棱振翅高飞,瞬间打破清晨的寂静。他大步走到将士们中间,展开随身携带的羊皮地图,地图上详尽标注着虎牢谷的地势。他抽出匕首,用锋利的刀尖指着谷内三处凸起的山包,条理清晰地说道:“此处设伏,可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此处断后,确保我方退路安全;此处 ——” 话未说完,瘸腿老木匠的儿子猛地举手,声音急切却透着坚定:“大人,若敌军抢占东侧制高点,以咱们弩箭的射程,怕是难以企及,如此一来,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赵括闻言,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毫不犹豫,直接将地图递到少年手中,沉声道:“你来标注破解之法。” 少年接过地图,目光在谷内地势上快速扫过,略一思索,便拿起炭笔,在山谷东侧画了一条蜿蜒曲折的虚线,随后解释道:“可派一支精锐小队,沿这条隐蔽小道攀崖而上,凭借胡弓仰射的优势,压制敌军,为大部队开辟道路。” 赵括听后,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认可少年的策略。

演练在辰时准时开始。三十骑先锋骑兵身披伪装,佯装成一支普通商队,不紧不慢地朝谷口行进。他们神色自然,队伍看似松散却暗藏秩序,马蹄声在山谷间回响。当他们行至谷中最狭窄之处时,变故陡生,山谷两侧早已埋伏好的士兵猛地推动巨石,一时间,巨石如脱缰的野马,裹挟着滚滚烟尘,朝谷底倾泻而下。女扮男装的神射手反应极为敏捷,几乎在巨石滚落的瞬间,便果断翻身滚下马背,同时手中的汉弩飞速抬起,连射三箭。箭矢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射中一块即将砸中同伴的巨石,巨石瞬间被射得粉碎,碎石飞溅。赵括站在山顶,将这一幕看得真切,他不禁暗自惊叹,这三箭无论是角度的刁钻,还是力度的掌控,相较于三个月前,都有了质的飞跃,足见这段时间的训练卓有成效。

就在先锋军因巨石袭击陷入短暂混乱时,模拟敌军的骑兵从谷尾如潮水般汹涌杀出。他们呼喊着口号,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赵括目光敏锐,一眼便注意到胡人少年并未慌乱,他眼神坚定,带着五名骑兵迅速绕到西侧山壁。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陡峭险峻的崖壁之后,赵括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 那少年果然将他平日里教导的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牢记于心。没过多久,崖顶传来胡弓特有的低沉嗡鸣声,模拟敌军的骑兵听到这声音,顿时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仰头张望,神色慌张,队伍瞬间陷入混乱。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谷中,晒得岩石滚烫,仿佛要将整个山谷点燃。第二轮演练在这般酷热的天气下拉开帷幕。这次模拟的场景是飞骑营遭遇匈奴轻骑的追击。飞骑营的骑兵们在开阔无垠的荒原上策马狂奔,身后扬起漫天的黄土,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大地翻腾。赵括特意安排亲卫假扮匈奴骑兵,他们拉开强弓,射出响箭,尖锐刺耳的箭声在旷野中不断回荡,带着一种令人胆寒的压迫感,仿若真正的匈奴追兵已然近在咫尺。当追兵距离拉近到百步之内时,瘸腿老木匠的儿子反应迅速,他猛地勒住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与此同时,他手中的汉弩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前排的 “敌军” 战马瞬间被击中,轰然倒地,将后面的骑兵队伍冲得一阵混乱。

然而,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就在众人以为局势暂时得到控制时,一匹受惊的战马突然如脱缰之马,疯狂地冲入飞骑营的阵列。它横冲直撞,嘶鸣不断,瞬间打乱了原本整齐有序的阵型。胡人少年见此情景,立刻高声呼喊,用胡语下达指令。几个匈奴出身的骑兵迅速反应过来,他们默契地组成楔形阵,凭借精湛的骑术,一点点将受惊的战马逼向外侧,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赵括在一旁观察着,他注意到他们的配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全看不出汉胡兵种之间的差异,心中对飞骑营的融合与成长感到十分欣慰。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最后一轮演练在沼泽地带紧张展开。这里芦苇丛生,密密麻麻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地面看似平坦,实则暗藏杀机,稍有不慎,马蹄便会陷入泥沼之中。赵括特意挑选了这个复杂危险的地方,就是为了全方位考验将士们在复杂地形下的应变能力。飞骑营的骑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们目光警惕,时刻留意着脚下的动静,马蹄不时陷入泥沼,溅起一片片浑浊的泥水。突然,远处传来一阵低沉而急促的号角声,模拟敌军从三个方向呈包抄之势迅速逼近。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飞骑营的将士们没有丝毫慌乱。他们冷静地利用芦苇作天然掩护,迅速分成多个小组,各自为战,分散迎敌。女扮男装的神射手身形敏捷,在芦苇丛中穿梭自如,如同一只灵动的小鹿。她手中的汉弩精准地瞄准敌军的坐骑,每一箭射出,都能听到敌军战马的嘶鸣声,敌军的骑兵队伍因坐骑受伤而陷入混乱。胡人少年则带领一组骑兵,沿着沼泽边缘小心翼翼地迂回前行,他们目光敏锐,仔细寻找敌军的薄弱环节。当他们发现敌军左翼兵力空虚时,立刻抓住时机,发动突袭。他们手中的胡弓与汉弩交替使用,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打得敌军措手不及,纷纷丢盔弃甲。

演练结束后,夜幕已然悄然降临。赵括在营地中央召开总结会,他将白天记录演练情况的竹简一一摊在众人面前,竹简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个环节的优劣得失。他目光扫视着众人,先看向瘸腿老木匠的儿子,开口说道:“瘸腿的,你今日三次准确预判了敌军动向,这份洞察力值得称赞。” 说着,他扔给少年一块熟牛肉,接着话锋一转,“但你带领的小队在阵型被冲散时,反应慢了半刻,若在真正的战场上,这半刻之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随后,他又转向胡人少年,说道:“你的楔形阵用得不错,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可惜最后追击时太过冒进,若真有伏兵隐藏,必定会吃大亏。” 众人听着赵括的点评,纷纷低头反思,将经验教训铭记于心。

深夜,营地的篝火渐渐熄灭,只剩下点点火星在黑暗中闪烁。赵括独自一人坐在信碑下,月光如水,洒在他身上。他借着微弱的月光,仔细翻看白天的演练记录,碑面上 “飞骑营” 三个字在露水的浸润下,泛着清冷的微光。远处,更夫的梆子声有节奏地传来,与夜枭凄厉的啼叫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亲卫快马加鞭赶来,带来了最新的密报:邯郸的军队又向马服邑方向移动了十里,而匈奴王庭的使者,已在来的路上。

赵括接过密报,将其小心地揣入怀中,随后摸出狼髀石。石头上狼头的眼睛在月光下闪烁着幽光,仿佛在凝视着未知的未来,又似在默默警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他缓缓起身,朝着营地走去,那里,飞骑营的将士们正在认真擦拭兵器,他们眼神坚定,充满斗志,时刻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而在遥远的邯郸王宫中,赵王坐在昏暗的宫殿内,目光死死地盯着地图上不断逼近的红点,那是飞骑营的标记,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