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朱元璋,却在一旁兴致勃勃地加油助威,还畅饮着美酒。
而在那棺椁中的女子,始终带着微笑,仿佛欣赏着这场闹剧般的画面。
pS:各位大佬,求支持呀!
第二天。
朝阳依然升起,洒在大明的辽阔土地上。
应天府内,这座千年古都依旧龙盘虎踞。
从高空望去,整座城市竟被一片白色海洋覆盖。
全城白衣白帽,悼念故人。
秦淮河边,那熟悉的小院子开了门,朱英默默走出。
此次,他没有再多言多语,而是安静地融入街道的人流之中,跟着众人一起流动。
……
奉天殿里,朱元璋、徐达与汤和三人东倒西歪地横卧在冷硬的地砖上。
一位红衣白发的太监悄无声息地走进来,缓步来到朱元璋身前蹲下轻声唤道:
“陛下。”
“嗯?”
听到呼唤,朱元璋睁开那双震慑天下的炯炯目光,看着眼前的太监淡淡问:
“有何事?”
“探子回报,公子已离家出门,往秦淮河放船祭奠而去。”
听闻此言,朱元璋立刻坐直身体。
这太监口中的“公子”
指的就是他的嫡长孙。
“什么时候的事?”
“刚发生不久,探子马上就把消息传回了。”
了解情况后,朱元璋点头示意明白,随后起身,瞧见地板上的徐达和汤和二人还在鼾声雷动地睡着,直接两脚踹上去。
“别装死了,都给我醒过来!”
“啊?怎么了陛下?”
汤和一脸疲倦地睁眼,眼圈青紫不堪。
“呃...汤和你站远点,你嘴里那气味真难闻!”
一旁嘴角乌青的徐达连连干呕不止。
这一举动气得汤和满脸抽搐,几乎要再与徐达争斗起来。
“够了够了!全都振作点,陪朕去见个人。”
朱元璋皱着眉头挥手制止道。
“见人?陛下我们要见谁啊?”
汤和疑惑询问。
可他这一张口,又是一股浓烈的气息冒出。
立时熏得朱元璋眼前一晕。
“呕!好大的一股酸气!汤老东西你的嘴是真臭,给朕滚远些!”
对此,汤和内心满是不服。
凭什么说我嘴臭,你们俩不也好不到哪去?
看到这个场景,徐达则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
秦淮河畔码头上,人群熙攘如织,望不到边的大明百姓,个个身穿白服。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岸边,蹲下身将手中的纸船放入河水里,并且双手合十默祷不已。
朱英正是其中一员,不同的是,别人只有一个纸船,而他有两只。
一只为孝慈高皇后马氏,一只则献给他含辛茹苦带大自己的马奶奶。
将这两只船轻轻放在水面之上,
朱英也合掌闭目低声祷告:
“祈望您来世福德无边,祈望您来生免遭苦难,祈愿您他日儿孙满堂...”
他此刻的所有举动,都落在了后方数十步之外的三个人眼中。
那三人,正是换上了寻常百姓服饰的朱元璋、徐达与汤和。
“皇上,您叫我们来是为了看哪位?”
汤和站在人群里,忍不住侧身向朱元璋问道。
“是啊陛下,若是有什么人值得看,何须亲自带我们两人一起前来?”
一旁的徐达也按捺不住开口询问。
朱元璋听了二人的话,微微点头朝前方示意:“就是那人。”
“嗯?在哪儿呢?”
汤和赶紧顺着目光望去。
“皇上,那位少年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徐达盯着前方那张稚嫩的脸庞问道。
“哼,这个嘛……咱们自己猜去吧,暂不告诉你们。”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听到这回答,徐达皱了皱眉,而汤和则是一愣:这沉默的气氛中,二人都有些无可奈何,只能仔细观察那位少年的模样。
片刻之后——
“咦,这少年为何看起来似曾相识?”
徐达突然轻声说道。
“对啊,别说,还真有点眼熟的感觉。”
汤和随即附和道。
但话音未落,朱元璋已忍不住训了一句:“你汤大嘴巴能不能别净学别人说话?”
“什么叫学?我说得完全发自内心!这位小兄弟的确像极了某些人!”
汤和反驳。
“那你纯粹是在挑刺!”
徐达哼了一声。
“哦?昨天挨揍的伤还没忘清吧?”
汤和毫不示弱。
“谁输谁赢可还不一定呢。”
徐达冷笑道。
“好了!全都是干什么吃的?立即住嘴!”
朱元璋额头隐隐泛起了怒意,声音低沉地喝止两人。
被这么一呵斥,徐达与汤和虽表面上安静下来,但仍彼此用眼神暗暗较劲。
就在此时,那位少年完成了祈祷动作,转身离开码头。
“跟上去!”
朱元璋低声下令。
“遵命。”
二人应道,迅速追了上去。
**———**
随后的一段路程中,那名叫朱英的少年买了些青菜、莲藕等食材,准备返回自己的庭院。
不多久到了小院门前,便见家门口站着三位不速之客。
朱元璋笑容满面地走上前:“小子,今天带了两位朋友,来试试你的厨艺如何?”
虽然之前确实有过怨气上头,说好如果再遇朱元璋就要立刻官报官府抓他——不过那只是一时之愤,并非真心之语。
因此,朱英还是将门推开,礼貌地让他们进入屋内坐定。
石凳之上,徐达与汤和死死盯紧正厨房忙碌料理的人影,心底的熟悉感愈发明显。
“你说,他长得像谁呢?”
徐达碰了碰身旁的汤和,悄声问道。
“问我有什么用?我还在琢磨呢!”
汤和翻了个白眼反问回去。
另一边,坐在一旁品茶的朱元璋则假装毫无察觉二人的举动。
“今日菜品皆为素食,几位能接受否?”
这时厨房里的朱英探出身来询问他们。
“唉?都是素食?”
汤和惊叫了一声,满脸写着抗拒之情。
毕竟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头,后来发迹后的每一顿饭对于他来说都不可能没有肉酒陪伴。
吃素简直难以想象。
闻声转过脸,朱元璋平淡无奇地看着汤和:“怎样?不喜欢素食么?”
“当、当然喜欢啦!非常爱吃素食。”
汤和连忙堆起笑脸,嘴上改口得飞快。
他自幼便与朱元璋相识,自然清楚什么状态下的朱元璋最为可怕。
愤怒的朱元璋,也许就像一头狂躁的巨龙。
然而,真正让人胆寒的,却是平静中的朱元璋,那般镇定之下往往藏匿着无尽的杀意。
“那位老爷子呢?”
朱英转而询问默不作声看戏的徐达。
“随主人便了。
而且这段时间,我理应吃斋。”
徐达应答道。
见此情景,朱英点点了头,然后继续回到厨房忙碌起来。
朱元璋听了徐达的回答,不经意瞥了他一眼。
徐达露出一口亮白的牙齿微笑,却让朱元璋感到胃部一阵翻腾。
方才受到震撼的汤和轻捅了下徐达腰际,压低嗓音问:“姓徐的黑小子,莫非你知道点什么?”
“呵呵,你没发觉这位少年同上位及少爷有几分形似吗?”
汤和猛然意识到些什么——“上位”
指的是此刻安坐在旁未登基时的朱元璋,“少爷”
则是指代皇太子朱标。
相似容貌让汤和心生一念。
他侧首望着一旁的朱元璋,欲语还休。
虽然朱元璋双目直视前方,但他敏锐察觉到四周动静。
眨眼间,他觉察出汤和情绪异常。
略动了动嘴角喝口茶,带着些许不耐烦道:
“想说什么快说!别在那里憋得像放不出屁似的,让咱看着都倒胃口。”
被训斥一顿的汤和不仅未觉羞愧,反而嬉皮笑脸:“那上位,我就直说了啊,要是我说错啥您可别怪罪于我呀。”
“说吧。”
“上位老当益壮,风采犹存呢!”
汤和面露怪笑拱手说道。
听完这话,朱元璋当场愣住,慢慢转过头凝视着汤和。
旁边的徐达猛地抬起手捂住自己的额头,心中暗叫:这该死的蠢材找死不成?
“你刚才是什么意思?没听清。”
朱元璋冷冷问道。
“臣是称赞上位您依旧宝刀未老啊!”
“啪!”
一声脆响传来,汤和“哎哟”
一声惨叫起来。
厨房里的朱英听见院子中突然响起的惊叫声赶紧探出身来查看情况。
只见朱元璋和徐达面色如常地在石凳上喝茶,而汤和已经摔在地上,脸上红肿的五指印格外醒目。
“发生了何事?”
朱英疑惑发问。
“没……没什么,我就是不小心跌倒了,嘿嘿,真的没事。”
地上的汤和连忙搪塞。
这谎言连三岁小孩都不信。
你自己照镜子去瞧瞧,这张脸上的掌印会是自己摔倒碰出来的?
朱英带着古怪的表情扫视汤和几眼后便没再追问下去,他认为对方年逾古稀已是长者,面子还是留给老人些好。
“你们稍待片刻,饭菜马上就弄好了。”
朱英提醒道。
“不急不急,慢慢来。”
徐达笑着回应。
“没错没错,咱们不着急,请您慢慢来。”
刚刚重新落座的汤和也赔笑附和。
朱元璋毫无表情变化,只是依然默默饮茶。
朱英看着他们仨人,不知怎的,总觉得他们并非简单的普通朋友关系。
不过也懒得细究,反正关自己啥事呢。
随即转身返回厨房继续忙剩下的活计去了。
看着厨房内忙碌的身影,汤和靠近一边的徐达咬牙切齿地说起悄悄话:
“好个徐达(外号徐黑子),不单脸色黑,连心都黑透了吧!多年兄弟了,竟还能坑老子?”
徐达听到这话,只觉得有些话不知该如何接续。
“这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没脑子,还怪你这张不中听的嘴!”
三位头发已花白的老人并没有等待太久,朱英很快就将菜端上了桌。
毕竟都是素菜,无需像荤菜那般耗费太多时间。
简简单单两盘清炒藕片,再配上一大盆白面青菜。
对于嗜肉如命的汤和来说,眼前的这两份菜看起来就像是一片灰暗,他的表情也随之暗沉下来。
倒是朱元璋和徐达面无波澜——他们早就习惯了大鱼大肉与素食交替的生活。
想当年前元乱世时,什么苦楚没经历过?现在的汤和不过是因为后来养成了顿顿离不开肉的习惯罢了,若是换回几年前,他同样是能靠着草根野菜果腹的硬汉。
朱英动作利落地给他们每人盛了一碗白面青菜。
看着汤和那张仿佛死了亲人一般的脸,忍不住调侃道:“尝尝吧,别看这面条普通得很,说不定吃到嘴里是不一样的感觉呢。”
哼!听到朱英的这话,汤和心里冷哼一声,差点没当场出口训斥。
不过就是一碗面而已,能有什么特殊的?不还是面粉做成、开水煮熟的寻常东西?
拿着筷子对着眼前的一碗白面青菜,汤和却迟迟下不了筷。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吃吧。”
汤和苦笑着摇了摇头,心想既然是皇帝开了口,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吃了。
“好,那就开动吧。”
一边说,一边像赴刑场一般端起碗来,闭上眼睛狠心搅动筷子,将面大把塞入口中。
见状,一旁的朱元璋这才满意地拿起自己的筷子,也夹了些面条送入口中。
而徐达则是低声笑了几声,默默跟着吃了起来。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阵短暂的静默后,接连三声惊呼骤然响起——
“嗯?”
“啊?”
“这是……?”
原本一副赴死般神情的汤和此时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手中的这一碗普通的白面青菜竟会有如此奇妙的味道。
同样的惊讶情绪也爬上了朱元璋和徐达的面容。
朱英在一旁微笑着,并未感到太过意外,因为他早已预料到了这样的场面。
性子急躁的汤和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立刻开口问道:“小兄弟,你的面条为何这般好吃?跟其他地方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
此言正合朱元璋和徐达的心思。
要知道,这三人可都是身处大明帝国权力巅峰之人——两位国公加一位当朝皇帝,什么奇珍异馐未曾尝过?可今日,就这么一碗貌不惊人的白面青菜竟让他们震撼不已。
这鲜美的口感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朱英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因为我在其中加了一份特殊的调味料。”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天下之大,我们什么稀奇的东西没见过,怎么会从来没尝过这种味道?”
汤和当场摇头否定。
徐达亦点头附和,同样难以置信。
堂堂两位国公及当朝皇帝,难道还会被一个未成年的少年比下去见识?连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心里也开始犯嘀咕起来,不是不信朱英在吹牛——实在是事情听起来太离谱。
昨天他也吃过朱英做的饭菜,当时却没有这种特殊味道,莫非朱英一夜之间就能做出这种神奇调味料?
朱英望着眼前这三人,并未表现得太过惊讶。
这一切其实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微微一笑,说道:“要不这样,等你们吃完饭,我再拿出那调味料给你们看看如何?”
汤和听后立即点头应允,并拍着胸脯许下一个承诺:“如果那调味料真的像你说的那么神奇,我可以帮你卖掉它,保证让你日后富可敌国!”
一旁的徐达瞧见这位兄长又开始不分主次,管不住自己的嘴,不禁叹息了一声。
而此时,朱元璋却冷眼盯着汤和那副自以为是的模样,淡淡开口:“怎么着?咱们还没表态呢,你就有这么大面子了?”
话音刚落,犹如一桶冷水泼向汤和,他猛地回过神来——该死!自己竟然忘了眼前的少年很可能与皇位有某种关联,在这位面前装腔作势,这不是找罪受吗?
汤和急忙收起得意神色,满脸讨好地转头对朱元璋笑道:“老大您说笑了,我的面子哪有您的大啊!当然得您来定夺,您来嘛,您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