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指尖一颤,那份来自钜鹿的木椟差点脱手。
他定了定神,借着重新亮起的火光再次细读:“...地公将军张宝率十万众北上...人公将军张梁已至清河...”
“张宝正率十万黄巾北上!”
“十万?”许攸的尖嗓子划破凝重的空气,“斥候可曾核实?黄巾贼惯会虚张声势!”
在地上的探马额头抵着地:“回先生,小人亲眼所见。张宝军中确有大纛二十余面,按黄巾编制,每纛五千人...”
逢纪手中的算筹啪地折断:“即便打个对折,也有五万之众。”他转向袁绍,“主公,我南皮现有兵力不足八千,需立即向刺史请求援军。”
“王芬?”许攸冷笑,“那个缩头乌龟怕是在鄗城都备好降书了!”
唯有关羽静立如松,左手按着长矛——那矛头上未净的血迹正隐隐泛着青光。张飞耐不住沉默,猛地捶案:“怕个鸟!来多少杀多少!俺这就带枪兵去半路截杀!”
“三弟!”袁绍一声轻喝,张飞梗着脖子坐了回去。
环视众将后,袁绍缓缓起身,剑鞘在地图上划过一道弧线:“云长,你怎么看?”
这一问出乎所有人意料。按照常理,此等军机大事应先询谋士。关羽微微一怔,随即抱拳:“若问关某,当直取钜鹿。”
帐中哗然。许攸跳起来:“荒谬!此刻分兵远征,南皮岂不成空城?”
“张宝倾巢而出,钜鹿必然空虚。若遣轻骑星夜奔袭...”
“断其根本!”袁绍眼中精光暴涨,却又迅速收敛。他负手踱至沙盘前,“只是千里奔袭,需多少兵马?”
“精骑八百,三日口粮。“关羽答得干脆,“不要辎重,只带兵器与火油。”
逢纪急得跺脚:“主公!此去钜鹿山高水险,万一...”
“没有万一。”袁绍抬手止住他,眼中却闪烁不定。
“张角可能不在巨鹿,而是在...广宗!
“主公如何得知?”
袁绍没有回答,他的心沉了下去。
作为重生之人当然知道黄巾的部署,卢植刚到河北时连败张角,张角被迫退到了广宗。二弟关羽率军奇袭巨鹿只怕会扑个空,等到关羽抵达巨鹿,张角已经转移到了广宗。
袁绍忽然起身,山河剑“锵地出鞘半寸,满堂肃静。
“诸君所言皆有道理。”他剑尖点向地图,
“但不可全赌在一路!”剑尖划过沙盘,将黄巾军行进路线一分为三,“我亲率主力沿清河布防,步步为营拖住张梁。云长带八百轻骑走界桥奇袭广宗。”剑尖一顿,点在沙盘某处,“至于翼德...”
张飞正摩拳擦掌,闻言急道:“大哥尽管吩咐!”
“你领两千枪兵埋伏在此。”袁绍剑指界桥,“张梁闻知广宗被袭必回师,此乃必经之路。你...”话未说完,张飞已大笑抢答:
“俺就在这给他来个透心凉!妙啊大哥,这叫...叫什么来着?”
“围点打援。”关羽接话,眼中罕见地露出赞许,“大哥此计,已将太平道生机尽断。”
袁绍面上不显,心头却一阵温热。多少谋士赞他“英明神武”都不及二弟这一句认可。
次日黎明,三支队伍分头行动。
清河两岸芦苇丛生。袁绍命士兵将盾牌覆上芦席藏在河滩,刀盾手潜伏在堤坝背面。
“来了。”亲兵突然低呼。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片黄色的浪潮正缓缓涌来。那不是普通的军队,而是数以万计头裹黄巾的农民,他们手持简陋的农具、木棍,甚至赤手空拳,却个个眼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
阵前飘扬着一面巨大的黄色旗帜,上面用朱砂写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八个大字。
袁绍立于高坡之上,身披赤色战袍,腰间悬着山河宝剑,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前方逐渐逼近的黄巾军阵。
“列圆阵!”袁绍拔剑高呼。
训练有素的袁军迅速变阵,刀盾手在外结成铁壁,弓弩手居中待命。只见黄巾军中奔出一骑,马上之人身披粗布道袍,头戴黄巾,面容阴鸷却目光如电。
“袁本初!”那人长笑如夜枭,“尔等世家大族鱼肉百姓,今日我太平道替天行道!”说罢手中令旗一挥,数百黄巾力士如潮水般涌来。这些力士**上身,皮肤上涂满诡异符文,竟似不知疼痛般迎着箭雨冲锋。
蒋义渠在阵中看得真切,低声道:“主公当心,此乃太平道'刀枪不入'邪术!”
袁绍冷笑:“装神弄鬼!”令旗变换,弓弩手改射火箭。那些黄巾力士身上的符文遇火即燃,顿时惨嚎连连。黄巾将领见状大怒,亲率精锐直扑袁绍中军。
战鼓擂动,两军正式交锋。黄巾军虽装备简陋,却士气如虹。
黄巾将领坐镇中军,不断调遣部队。他忽令一支死士从侧翼突袭,这些死士口含毒药,抱着必死之心冲锋,竟一度突破袁军右翼。
危急关头,袁绍亲自执剑,连斩三名黄巾勇士。鲜血溅在他冷峻的面容上,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蒋义渠!”他大喝一声。
“末将在!”蒋义渠策马而至。
“看见那面旗了吗?斩将夺旗!”
蒋义渠领命而去。他身高八尺,使一杆丈八长戟,所向披靡。一员黄巾头目见蒋义渠杀来,狞笑着挥刀相迎。
两员虎将在乱军中捉对厮杀。黄巾头目使一口九环大刀,力沉势猛;蒋义渠枪法精妙,如银蛇吐信。
三十合不分胜负。忽然黄巾头目卖个破绽,蒋义渠故意中计,待黄巾头目大刀劈下时,身形诡异地一转,长枪如毒龙出洞,直透黄巾头目咽喉!
黄巾军见主将阵亡,顿时大乱。
黄巾将领见势不妙,急令鸣金收兵。袁绍正要追击,忽见黄巾将领回头望来,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袁绍心下一凛,急令全军止步。
果然,前方山谷中烟尘大作,竟有伏兵杀出。幸得袁绍洞察先机,未中埋伏。蒋义渠回马复命,袁绍赞许地点头:“义渠勇武,今日当记首功。”
暮色渐浓,袁绍望着黄巾军退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他知道,与黄巾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