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三章 开发之梦

马伏山纪事 第三章 开发之梦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3 20:5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提起老王队长,我不得不说一说几年前,我跟他谈开发的事情。那也是一个周末,我与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妻子商量好,请求她班上一位杨姓女生的家长杨老板帮忙的事情,说简单点就是请到老家调研一下适合种植哪种中药材,为确定种植项目打基础,以带动群众致富,发展地方经济,为脱贫攻坚做贡献。杨老板在本县是有名的中药材专业户,有三个种植基地上千亩土地都中上了木瓜天麻等名贵药材。

杨老板一提起马伏山,还有一点印象。他是市政协委员,在附近乡镇参加过市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并且在相邻的乡村还有一个100亩木瓜基地,他也去指导过业务。妻子向老师在电话一提起到我们老家指导项目工作,杨老板爽快地答应了,让我们很开心。这至少为我们实现一个为家乡发展做点有益的事情提供了方便。

一早,我们带着杨老板直奔上马伏山,他车上的副驾驶还坐着一位中年专家。我们来到通往老王队长门前一条入院水泥路上,两个小车停下后,老王队长很好奇地来到我们面前。我向老王队长和杨老板作了介绍后,并说明了今天的来意。杨老板还为我们介绍了同时站在旁边的中药材种植专家董老师。

这老学校的下方原本就是一片上百亩的梯田,可谓老四队的米粮川,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水源方便。多年来,这被称为红庙子的一片梯田,在我记忆里曾是棉花种植基地,每到秋天,我们放学后都要协助大人们采摘爆开的白花花的棉花,特别是将要下雨前的时刻,我们要配合大人抢收棉花,不然等雨淋湿了成熟棉花,就会带来不小的损失。要知道那时发出抢收棉花的号令的就是当时的近不惑之年的王队长。当时,我看起来他是那么雷厉风行,办事干练,还很有激情的中年基层干部,说话声音洪亮,在群众中威信极高。虽说他是一位退伍军人,但做起事情来俨然就是军人作风,说一不二,果断正派,连我正值少年的小社员都很服他,其实心里暗暗地怕他,比看见老师还怕,这不知是怎么回事,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我读了大学参加工作后回去就没有什么怕不怕了,只是一种敬畏而已。

当时种棉花时,离不开杀棉花虫必用的农药,还有剧毒的,比如铭刻于心的二二三、一六0五,六六粉,还有乐果什么的。当然最厉害的要数1605水剂,我们队上专门的农药杀虫员王能术就是中毒后死亡的,记得那是一个暑假的上午,社员们把他从街上卫生院抬回来放进王家祖坟林的两个长条木板凳上时,身上还光光的,肚子凹陷,一看就是肚子空空的,没有吃早饭就上坡打农药后中剧毒的,他大人说就是打的1605。我当时很小,大不了七八岁,他说队里死了人很好奇,便追着抬遗体的队伍去看闹热,这个记忆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现在想起,那是一个时代的伤痛。每当我想起那一幕,那时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都让我假设一番:要是有新时代这样重视安全生产,那许许多多的事故都可能避免。也许是那个时期法制不健全,为安全事故付出的成本较低,让干部们侥幸。

后来红庙子这片土地不种棉花了,便种了几年的水稻和小麦,再到后来小麦也不种了,只分大小春分别种植水稻和油菜。特别是当阳春三月时,看见一大片的金黄色油菜花时,真陶醉了。

可今天看见这一片长满茅草和一些小杂树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甚而隐隐作痛。听老王队长说;这片茅草几乎每一年都要被村民烧荒,留下草灰化作肥料,来年茅草更加疯长。我问老王队长为什么不种庄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