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85章 青萍之末风乍起,沧海尽头浪自平(观自然)

开皇八年孟夏,扬子江畔青萍洲。洲上生满浮萍,叶如绿钱,随波浮动。蔡佳轩闭目立于洲头,青竹杖斜倚肩头,目光凝视着江心一叶扁舟。舟中老渔翁撒网三次皆空,正坐在船头叹息,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青萍叶轻轻晃动,水面涟漪扩散,竟有银光闪烁——无数小鱼逆着波纹游来,纷纷跃入渔网。

王嘉馨踏波而来,广袖轻盈似蝶,笑道:\"夫君又在观风?这青萍洲的浮萍果然灵验,风未起时叶背朝上,风将起则叶面翻转,当真是'青萍之末,风所从来'。\"

蔡佳轩转身,见她鬓边插着一朵野蔷薇,映得肌肤胜雪,眸中似有波光流转,便伸手拂去她肩头草屑,说道:\"天地间最玄妙者莫过于风。看似无形无相,却能摧枯拉朽,亦能润物无声。方才那阵微风,怕是东海有龙在试拨云旗呢。\"

正说间,忽闻远处帆影绰绰,数十艘楼船沿江而下,船头皆插\"隋\"字大旗,甲胄鲜明。王嘉馨秀眉微蹙:\"隋文帝果然要渡江伐陈了。去年荧惑守心之兆,竟应在此事。\"

蔡佳轩望着船队激起的浪花,竹杖轻点水面,涟漪中映出星象:\"紫微星芒愈盛,陈朝太微星却暗淡无光。然观这江风走势,主水德的辰星隐现毕宿,怕是伐陈之路必有波折。\"

二人正论间,老渔翁已收网上岸,见是仙风道骨的贵客,忙捧来鲜鱼相赠。蔡佳轩却道:\"鱼鳖虽小,亦是生灵。老丈可听过'数罟不入洿池'之理?今岁江潮有异,鱼虾产卵期推迟,若此时过度捕捞,来年恐无鱼可捕。\"

老渔翁恍然大悟,跪地叩首:\"小人愚钝,竟不知天时。敢问仙长,今岁为何潮信不准?\"

王嘉馨扶起老丈,取出玉瓶滴下一滴甘露在他掌心:\"多年前漠北有二日争辉之异,虽被后羿残魂射落其一,然天地灵气紊乱,江海潮汐亦受其影响。老丈可告知乡邻,今后三月勿下密网,待秋风起时,自有大获。\"

次日,二人乘舟至东海之滨。但见浪高数丈,吞天沃日,却有一群海鸟盘旋不去,鸣声凄厉。蔡佳轩以竹杖划水,海水竟如镜面般分开,露出深处游弋的巨鲸——其背鳍上插着数支青铜箭,鲜血染红大片海域。

王嘉馨指尖凝出剑诀,一道青光射向箭簇,鲸骨应声而断。巨鲸摆尾激起巨浪,却在跃出水面时,目中竟有泪珠滚落,向二人点头三次,方潜入深海。

\"此鲸已开灵识,却遭猎人暗算。\"蔡佳轩望着海天相接处,忽然皱眉,\"嘉馨可觉灵气有异?似有上古禁制正在松动。\"

王嘉馨闭目凝神,素手掐诀,忽然睁眼指向东南:\"蓬莱方向有紫气虚浮,莫非当年徐福东渡所布的'瀛洲锁灵阵'......\"

话音未落,忽见东南方乌云骤起,狂风卷着暴雨劈头盖脸砸下。蔡佳轩挥杖画出太极图,将二人护在其中,却见浪涛中浮出无数青铜巨龟,龟背上刻着蝌蚪文咒符,正是秦朝方士所炼的\"定海玄龟\"。

\"果然是锁灵阵破损。\"蔡佳轩竹杖重重顿地,海面应声裂开缝隙,露出深处的海底宫殿。但见殿门半开,珊瑚柱上缠绕着千年海藻,门楣上\"东瀛仙岛\"四字已被海虫蛀得残缺不全。

王嘉馨取出九龙剑穗抛入水中,剑穗化作金龙盘旋,那些青铜龟竟纷纷俯首,沉入海底。她叹道:\"徐福当年为求长生,以万民生魂为引布下此阵,锁住东海灵气。如今阵破,灵气外泄,难怪人间灾异频生。\"

蔡佳轩望着翻涌的海浪道:\"天地如巨室,灵气如烛火,一味锁闭终将熄灭,唯有循环往复方能长久。这阵法破损,未必不是天道自有安排。\"

二人在海边寻得一座渔村,借宿于老渔夫张翁家中。张翁年逾七旬,双目失明,却能仅凭潮声判断鱼群动向。是夜月明风清,老人坐在门槛上,敲着船桨唱道:

\"潮涨潮落自有时,莫问龙王问风师。

青萍卷叶知天雨,白鹭梳翎报客迟。

一网一舟一斗笠,生涯尽在浪花里。

昨宵钓得星斗归,今晨卖与酒家子。\"

蔡佳轩听着渔歌,忽觉心有灵犀,取出竹杖在沙地上画起潮汐图。王嘉馨见状,亦以指尖为笔,在旁勾勒出云气流转之形。二人笔下线条竟渐渐交融,化作一幅\"风雨潮汛关联图\",沙地上隐隐有灵气游走,凝成无数细小水龙。

张翁虽盲,却感应到灵气波动,摸索着上前:\"仙长可是在画'海天秘图'?老汉年轻时曾听祖辈说,大禹治水时绘有《水经图》,能知天下水脉灵气走向,莫非就是这般气象?\"

蔡佳轩扶老人坐下,说道:\"老伯虽目不能视,却能以心听潮,比常人更懂自然之道。所谓'海天秘图',不过是天地规律的显化。就像这海风,看似无形,却受日月星辰牵引;这潮水,看似狂暴,却遵循月相盈亏。\"

王嘉馨接口道:\"世人常言'人定胜天',却不知天本无常,人亦有常。若能顺应自然之道,又何须与天相争?就像老伯的渔歌,'生涯尽在浪花里',看似随波逐流,实则暗合天道。\"

张翁点头笑道:\"老汉打了一辈子鱼,别的不懂,只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海,什么时候该收网。有一回台风将至,邻村人不信老汉的潮声,硬要出海,结果船毁人亡......\"

正说着,忽闻窗外风声骤紧,海水轰鸣如雷。蔡佳轩推窗望去,只见东南方乌云如墨,狂风卷起屋瓦,远处海面上竟有龙吸水之景。他抓起竹杖就要出门,却被王嘉馨拉住:\"且慢,这风中有妖气!\"

王嘉馨指尖凝出莲花状灵光,向风中掷去。但见灵光所过之处,狂风竟化作无数黑色鳞片,簌簌落地,露出躲在风后的巨蟒——其身粗如梁柱,鳞片泛着幽蓝光泽,头顶竟生着鹿角。

\"原来是东海鲛蟒,竟敢借台风为祸!\"蔡佳轩竹杖横扫,青芒过处,鲛蟒鳞片纷纷剥落,露出底下缠绕的锁链——正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用来锁蛟的\"九环金锁链\"。

鲛蟒甩尾击浪,嘶吼道:\"吾被大禹锁在海底三千年,今锁灵阵破,灵气外泄,吾方能脱困!尔等凡人,安敢阻我!\"

王嘉馨见状,取出女娲补天石碎片凌空一照,鲛蟒顿时蜷伏在地,锁链上泛起金光:\"上古禁制岂会无故破损?你被私欲蒙蔽,竟不知这锁链松动,正是天道给你的机缘。若你就此悔改,守护海域生灵,尚可修得正果。\"

鲛蟒闻言,眼中凶光渐退,忽然开口叹道:\"罢了,吾原以为天道不公,却不知三千年后,竟有仙人点化。当年大禹锁我时曾言:'若要脱难,需等无心人。'想来便是二位了。\"

蔡佳轩挥杖斩断残链,却留了一环在鲛蟒颈间:\"非是无心,而是有心。天地有仁心,故能长养万物;生灵有慈心,方能与道相合。你且记住,今后若再为祸人间,这竹杖必取你性命。\"

鲛蟒点头称是,化作一道蓝光潜入深海。此时风停雨住,海面归于平静,一轮明月从云隙中透出,洒下银辉万点。

次日清晨,蔡佳轩与王嘉馨登上山顶,俯瞰沧海。但见潮水退去,沙滩上遗留无数贝壳、海星,在阳光下闪烁。王嘉馨弯腰拾起一枚海螺,放在耳边倾听,里面竟传来隐约潮声。

\"你听,这海螺中藏着整个沧海的声音。\"她将海螺递给蔡佳轩,\"就像人心,虽小却能容纳天地万象。\"

蔡佳轩接过海螺,闭目细听,忽然露出微笑:\"我听见了,是风的轨迹,是潮的呼吸,是万物生灭的韵律。嘉馨,你可还记得在广寒门初见时,众人笑我攀龙附凤?那时我只道命运不公,却不知一切皆是天道伏笔。\"

王嘉馨望着远处扬帆的渔船,轻声道:\"就像这青萍之末的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世家大族的压迫,北地妖氛的肆虐,乃至今日的沧海观涛,都是我们悟道的必经之路。\"

正说间,忽见张翁拄着拐杖上山,身后跟着一群村民。老丈虽盲,却走得稳健,他抬手向海天交界处一指:\"仙长快看,潮信来了!\"

但见海平面上,一条白线由远及近,如万马奔腾,却又整齐有序。潮水漫过沙滩,将昨日的足迹尽数抹去,却留下无数活蹦乱跳的鱼虾。村民们欢呼着下海捡拾,脸上洋溢着喜悦。

蔡佳轩以竹杖画地,潮水竟在他脚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阴阳鱼眼处分别是青萍和贝壳。他望向王嘉馨,眼中尽是通明之意:\"所谓'沧海尽头浪自平',非是浪涛止息,而是懂得顺势而为。风也好,潮也罢,皆为天道之表象。若能看透表象,直指本心,方知自然之道,本就蕴含在一呼一吸之间。\"

王嘉馨点头笑道:\"正是如此。你看那潮起潮落,看似循环往复,实则每一朵浪花都不曾重复。就像人间朝代更迭,隋文帝伐陈是统一大业,却也免不了生灵涂炭。但天道自有平衡,就像这潮水退去,总会留下生机。\"

此时,海风轻拂,青萍洲的浮萍又开始翻转叶面,预示着新一轮的风起。蔡佳轩与王嘉馨相视而笑,携手踏浪而行,青竹杖与九龙剑穗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宛如两道流光融入海天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