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34章 我教你造反怎样?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34章 我教你造反怎样?

作者:身无分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9:15 来源:小说旗

颍水河畔,寒风卷着枯叶打旋。张守义拄着枣木拐杖,望着数里外的清风山,喟然长叹:“想不到苏氏门风,竟堕落到如此地步。”

在李佑的搀扶下,二人先至苏氏宗祠,拜祭先祖。而后又前往苏氏祖宅,张守义郑重取出那本泡水的《四书集注》,以清风书院先生的身份,要求面见族长。换作往日,这般关乎族规教化的大事,族长定会亲自过问,可今日,他们连管家都未能见到。只被家仆引至小厅,草草询问经过后,便被告知等候消息。

族中子弟损毁圣贤书,欺凌同窗致其疯癫,家长还敢大闹书院——搁在从前,早该召集族老共议惩处。可如今,张守义喝干一杯凉茶,便被客气地请了出来,苏氏根本无意理会此事。

张守义转头望向颍水与支流交汇处,那里矗立着一座“双忠坊”,乃是苏氏先祖官至宰辅时所立。他冷笑道:“颍上苏氏,文运凋敝,仕途黯淡,果非偶然。”

李佑见先生伫立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先生已有计策了吧?”

“你怎知?”张守义反问。李佑分析道:“若先生尚无对策,此刻早该心急如焚地返回书院,哪会在此处静观?况且,特意留下学生,想必这计策需要我们去施行。”

“聪慧过人。”张守义赞许地点头,又面露犹豫,“只是我还在斟酌,是否要行此险招。”

“既是险招,想必是下策?”

“上策当是说服苏氏族老,依家规处置此事,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张守义摇头叹息,“谁能料到,他们竟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做!”

李佑思索道:“宗族支脉庞大,各有田产营生,人心难齐。族长令不出户,久而久之,自然懒于管事。”

张守义席地而坐,将拐杖横放膝前,忽然问道:“李佑,你可知为师是哪里人?”

“听口音,像是山东?”

“辽东。”张守义望着缓缓流淌的颍水,目光深邃。

李佑惊讶道:“那先生的老家……”

“早被胡虏侵占,家人也都没了。”张守义陷入回忆,“辽东士人,多出自将门,我也算将门之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介书生,沦为流民。咸通年间,郑公畋署理户部、工部、兵部事务……”

“郑公畋?”李佑忍不住打断,“可是那位以诗名动长安,又平定庞勋之乱的郑相?”

张守义点头:“正是。彼时他身兼三部侍郎,总揽军政钱粮。广明之乱后,郑公受命经略河东,我便投奔其帐下。我一介书生,不过略通地理,有幸做了郑公的幕僚。可惜啊,能做事的人,终究敌不过朝堂倾轧。”

李佑心中震撼,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学究,竟曾是朝廷重臣的幕僚。

“我追随郑公不足半载,他便被夺了经略之职。无过无罪,只因有人进谗言,说他‘畏敌如虎’。召回长安后,又被卷入党争,贬去东都养老。”张守义苦笑,“郑公主张收缩防线,积蓄力量。我乃辽东人,何尝愿弃故土?可那时的辽东,百姓十不存一,土地荒芜,收复又有何用?防线拉得过长,反倒处处受敌,徒耗国力!朝堂那些人,怎会不懂‘守如缩拳,攻如击掌’的道理?不过是怕担‘弃土’的罪名罢了。”

李佑叹道:“懂了便是罪过,不懂才能明哲保身。”

“你小小年纪,竟能看透这些。”张守义目光灼灼,“郑公蒙冤辞官时,还不忘为我谋出路,修书举荐我来颍水苏氏任教。否则,我这把老骨头,早饿死在东都街头了。”

李佑心中疑惑,不知先生绕了这么大圈子,究竟所为何事。

“今日那恶妇闯山长室,唯有你挺身而出。”张守义突然道,“男儿在世,可无钱无权,可无才学,但不可无担当。你既有担当,又存仁义,难得,难得!”

李佑谦逊道:“苏少爷(苏如鹤)也站出来相助了。”

“他是出于江湖义气,见你挡在前面,才跟着护你。若无人阻拦,那恶妇定会记恨于你。”张守义话锋一转,“你可知兵法首要是何?”

“孙子云:‘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错!”张守义抚掌而笑,“今日我们便要‘攻敌之必救’!”

李佑神色一凛:“先生是说,将苏氏视为敌手?”

“正是。欲救林渊一家,要对抗的不只是苏元德父母,而是整个颖州苏氏。对外时,他们定会抱团。但这苏氏宗族,内部早已矛盾重重。”张守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要让他们自乱阵脚,逼得苏元德一家为族人所不容。”

李佑沉思片刻:“如此,便要直击苏氏最在意之处……他们既不缺钱,也不顾名声,所剩的,唯有家族颜面。”

“所谓颜面,不过是遮羞布罢了。”张守义冷笑,“我们就把这块布扯下来!”

李佑直视先生:“先生不怕我去告密?”

“若你是告密小人,今日便不会挡在前面。”张守义自嘲道,“况且,我已无牵无挂。林渊这孩子,我早视如己出,岂容苏氏如此欺凌?”

李佑心中了然,原来先生不只是护犊子,更是要为“亲子”讨回公道。

“我写些风月故事,你去张贴。苏氏祖宅、管仲镇市集、清风书院,都要贴上。尤其是书院,往来学子众多,消息一旦传开,不出月余便能传遍半河南道。”张守义压低声音,“苏松年老来得子,坊间早有流言。只需稍加渲染……”

李佑心头一震,我操,好狠毒的计谋,好卑劣的手段!

不管苏松年是否真的戴了绿帽子,只要消息散播出去,那顶绿帽子不戴也得戴!

“可这样一来,林渊家人恐遭更狠的报复。”

张守义神秘一笑:“放心,苏元禄会帮我们。”

“为何?他不是书院山长吗?”

“这清风书院,看似苏元禄执掌,实则被各房势力架空。学田被瓜分,经费要靠各宗分摊,连书院杂役都是各房安插的眼线。”张守义解释道,“苏元禄早想整顿书院、重立家规,只是缺个契机。此番丑闻闹得越大,他越能借此收回大权,重整苏氏。”

我尼玛!

李佑彻底服了,一个校园霸凌事件,竟玩出政斗和兵法,用得着这么惊心动魄吗?

“先生,此事与我无关,我为何要冒险相助?”

张守义目光如炬,突然反问:“你天资聪颖,又有苏皓资助,却对科举不上心,每日勤练武艺,还总关注邸报政事。小小年纪,如此心机,究竟有何图谋?”

李佑笑道:“学生不过贪玩罢了。”

“苏如鹤贪玩我信,你贪玩?我不信。”张守义逼近一步,“说吧,你到底想做什么?便是今后想造反,我也全力相助!”

李佑连忙否认:“先生说笑了,造反之事,学生从不敢想。”

“有何不敢?”张守义语气激昂,“若我年轻二十岁,定要举旗而起!你看如今这世道,藩镇割据,赋税沉重,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之上,宦官弄权,党争不断。当今圣上看似精明,实则优柔寡断,即位以来,宰相换了四任,国事愈发糜烂!”

“可陛下平宦官、肃朝纲,天下称赞其英明。”

“哼!铲除个宦官,本是易如反掌,却被他弄得拖泥带水。治国无方,权术有余,连宪宗皇帝的皮毛都学不来!”张守义越说越激动,“江南尚且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西北苦寒之地又如何承受?不出十年,必有人振臂一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之变再现!”

他忽然握住李佑的手,目光灼热:“孩子,我教你造反的本事如何?”

李佑心想,没想到你猜的还挺准,不过不用十年,就今年和明年左右。

不过造反这还用你教?高中政治教材就是屠龙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