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35章 不是传遍河南道的事儿

颍水河畔,寒风卷着枯叶打旋。张守义就住在清风山下,那里有几间破茅屋,听说是自己花钱请人搭建的。

吃饭在私塾搞定,其他事情自己做,连个仆人都没请。想来是不怎么洗澡的,因为懒得烧水啊,乡下连卖柴的都没有,烧水柴禾还得自己捡拾。

回到茅屋之中,李佑帮忙研墨,张守义开始编写花边故事。李佑见他无论远近都看不清,又似老花眼,又似近视眼,不由问道:“先生这眼疾是何时患上的?”

张守义的眼睛,都快贴到了纸上,以一种奇怪的姿势写字,自嘲道:“咸通年间,我随军去抗击胡虏。一个胡虏没杀着,还险被掳去当奴才,奔逃之时坠下山崖,眼睛被树枝刮伤。左眼近乎失明,右眼只能视近物。”

李佑顿时默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张守义突然抬头,笑问道:“你猜为师年庚几何?”

“六十岁?”李佑猜测道。

张守义哈哈一笑:“四十五岁了。”

这是四十五岁?

你说自己七十岁都没人怀疑。

苏皓也是四十出头,看起来刚过而立之年,谁知竟与张夫子是同龄人!

张守义如今满头花白,头发是白的多、黑的少。全家死得只剩他一个,仅有右眼能视物,也不知还遭过什么罪,难怪会唆使诱导小孩子造反。

他自己没有造反的本钱,又无法忽悠成年人,只能慢慢培养小孩子,怕是林渊也在反贼培训计划当中。

这货既恨胡虏,也恨大唐朝廷!

不多时,张守义就写出一篇文章,文笔类似通俗话本,力求让读过几年书的就能看懂。

李佑埋头一读,再看向张守义,心想:生不逢时啊!你若生在千年后,肯定是一个自媒体大博主。

人家说,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张夫子是连图都没有。

上来就是伦理哏!

暗指张氏四十岁不生子,于是勾搭自己的侄孙,提前为丈夫准备古稀寿礼。

至于那侄孙是哪个?

反正张氏辈分大,苏氏又人丁兴旺,侄孙一抓一大把,读者就可劲儿猜去吧。

婶奶奶跟侄孙苟且生子,情节太过劲爆刺激,远比勾搭家奴更具话题性,保证几天时间就迅速传播开来。

张守义说:“用左手帮我抄几份。”

右手写毛笔字还算可以,可让李佑用左手写字,纯属赶鸭子上架。

只写了几个字,张守义就皱眉说:“别写了,去把苏如鹤叫来。”

李佑如蒙大赦,放下毛笔,麻溜跑去私塾找苏如鹤。

苏如鹤摸不着头脑,带着书童苏爽前来。他站在旁边,下意识朝纸面看去,桃色文章顿时令其表情古怪。张守义已经抄写了六七份,对苏如鹤说:“你主仆二人,把这东西贴于清风书院、私塾各显眼处。”

苏如鹤可不傻,嘿嘿笑道:“夫子,你还是找别人吧,要是被我爹知道,他非揍死我不可。”

“你爹不会打你,”张守义说,“你家虽是主宗旁支,却远远分到别处,在颍上这边没得到多少产业,在清风山也没塞几个人进来。此事若成,有得你家好处。正好你爹在山上,又是这一代仅有的举人,山长必定最先寻他商议,联手整顿一番清风书院的学风。”

“我不干。”苏如鹤还是摇头。

张守义又开始引诱小孩子:“你每日勤练武艺,可是长大了想做将军?”

苏如鹤昂首挺胸说:“我要当大豪侠,替天行道,劫富济贫!”

“什么?”张守义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要当大豪侠,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苏如鹤说出自己的远大志向。

张守义忍不住吐槽:“那你得先把苏家给劫了,颍上就属苏家最富。也不用劫,等你以后当家,将家中的田产店铺,全都分与乡中穷苦百姓,那才是真正的大豪侠!只劫别人,不劫自己,虚伪之辈也,算得上什么大豪侠?”

说得好有道理,苏如鹤无法反驳,嘀咕道:“做不成大豪侠,便做大将军也成。”

张守义循序善诱:“做大将军,可不能只练武艺。一味的冲锋陷阵,匹夫之辈也!”

苏如鹤问道:“那还要练什么?”

“兵法!”张守义说道。

苏如鹤顿时头大如斗:“《孙子兵法》我也看了,一篇看不完就得睡着。还有那什么阵图,看得人眼皮子直打架。”

张守义讥讽道:“兵法何止这些?如何扎营你知道吗?统筹粮草你知道吗?练兵整军你知道吗?”

“不知道。”苏如鹤摇头说。

张守义捋着胡子,贼兮兮笑道:“我都会,为师教你。”

苏如鹤不信:“别哄我了,你一个老夫子会这些?”

张守义拍桌子说:“我乃辽东将门子弟,跟胡虏不知打了多少仗,我会不知道那些东西?”

苏如鹤常听四叔说起辽东战事,不屑道:“你们辽东将门要是厉害,也就不会被胡虏打成那样了。”

“关老子屁事,老子出的谋略再好,也得那些混蛋愿意听啊!就算他们听了,也得照着做啊,全他娘的出卖友军、临阵脱逃!”张守义是真的生气了,“我胸有兵法韬略,就问你学不学?”

苏如鹤歪着脑袋想了想,试探道:“能学着试试吗?若学不会,我还是去练武当豪侠。”

“可以,”张守义拍出自媒体文章,“拿去贴到书院各处,夜里悄悄散布,莫要被人抓了现行。”

苏如鹤、苏爽拿起就跑,心中多少有点小激动,悄悄干坏事总是这般令人上头。

张守义继续誊抄,又抄了十多份,扔给李佑说:“你拿去贴到汝阴与管仲镇。”

汝阴的苏氏祖宅,距离管仲镇好几十里,李佑来回奔跑至少得一晚上。因此要把苏如鹤主仆找来,让他们负责清风书院,人手少了根本忙不开。

李佑先去汝阴苏氏祖宅,哪怕是坐船也要小跑五里地,累得直吐舌头。

黑灯瞎火的,也见不着人,倒是不时传来几声狗叫。

苏氏祖宅大门口点着灯笼,李佑先躲在暗处,用米饭糊纸抹匀,然后冲过去贴在大门上。贴完就跑,转身奔去侧门,每道侧门都贴一张,接着再去贴苏氏宗祠。

一番动作,已是半夜。

寒风吹过颍江水面,冷得李佑直打哆嗦,他顺着颍江一路奔跑,终于赶到了管仲镇。

这里街市繁荣,即便到了夜里,也有货船在装货、卸货。过桥来到镇口,李佑不敢再迟疑,害怕被人记住面孔。他走至“双忠坊”,将剩下的大字报,全都贴到牌坊柱上。

可怜苏氏先祖一世英名,作为大唐名臣,死后却遭人这般侮辱。专门纪念他的牌坊,被人密密麻麻贴满桃色文章,内容还是他家侄媳妇勾搭后辈族人……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太阳渐渐升起,河面水汽氤氲,牌坊柱上的大字报,都被夜里的露水浸湿。

这牌坊孤零零立在颍上,属于河南道人流量最大的所在,南来北往的商旅云集,包括许多来自江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的客商。

不是什么传遍半河南道的事儿,而是传遍整个大唐江南!

半上午,终于有一位外地客商,趁着伙计装船的间隙到处溜达。他前来瞻仰“双忠坊”,却发现牌坊柱上贴了许多纸,凑过去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好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