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14章 书童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14章 书童

作者:身无分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9:15 来源:小说旗

面前摆着一个封包,拆开来看,是二十贯开元通宝铜钱。

“唉!”

李佑一声叹息,伸手把玩着铜钱。

活了两辈子,他如今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古代的铜钱实物。

不似电视剧里那么规整精致,眼前的铜钱有些粗糙,上面的字迹也并非个个清晰。

李萱已经能下地走路了,来到哥哥身边:“二哥,这些是钱吗?好多钱啊。”

“是啊,好多钱。”李佑说道。

李萱疑惑道:“有了钱,二哥怎么还不高兴?”

李佑自嘲一笑:“期望过高而已。”

崔知县既然送来铜钱,而且封装整齐、礼数周到,却又不将李佑召去见面,显然不愿再多有瓜葛。

将一个有献策之功的孩童,如此煞费苦心的疏远,肯定是苏皓在捣鬼啊!

这又何尝不是苏皓在表达诚意?

用尽心思,只为招一家仆,自不是为了招回去打骂虐待。

至少到了苏家,李佑与妹妹不会过得很辛苦。

李佑手心托着几枚铜钱掂量,二十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勉强也能混下去。

可兄妹俩真正需要的,是安稳的成长环境,而非朝不保夕的生活。

罢了。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天气渐渐转凉。

李佑推开房门,披戴着月光,去隔壁找苏皓掰扯。

“小兄弟请进。”开门的是周武,似乎早已等待多时。

苏皓正在点灯看书,听到外头的动静,笑问道:“汝兄妹二人,已经商量好了?”

李佑回答:“商量好了。”

“如何?”苏皓又问。

李佑说道:“小子愿与苏家签订十年长契。”

本来有些得意的苏皓,听到此言顿时皱眉:“你要做雇工?”李佑说道:“正是。”

朝廷为了扼制投献风气,虽举措效果不佳,但也使得如今的雇工,多半都是投献田产之人。这种主仆关系,缺乏牢固的约束力!

苏皓问道:“为何?”

李佑解释说:“小子不愿改名换姓。”

“这个好办,”苏皓指向周武,“老周跟我十四年,至今也没有改姓。”

周武立即捧哏:“没改。”

苏皓继续诱惑道:“你可以参加科举,十五岁以前,若能考中秀才,便真正收你为义子!”

“家奴也能科举?”李佑疑惑道。苏皓反问道:“既是收义男,便入苏氏正户。若单论户籍,与苏氏子弟一般无二。为何不能科举?”

李佑恍然大悟,原来这玩意儿可以操作。

但大唐就快完了啊,我考上秀才又有毛用?

去长安迎接黄巢起义。然后被义军抓住拷饷吗?

不论如何,苏皓已经表达出足够善意。

条件丰厚到让人怀疑,李佑问道:“苏相公为何如此抬爱?”

苏皓笑道:“见猎心喜,如此而已。”

苏皓也是没办法了,苏氏已有两代不出进士,而他属于家族的独苗举人,偏偏儿子还是个扶不起来的蠢货!

乍逢一个神童,自然要加以投资,今后无非二种结果。

第一,李佑今后是个良才,可以给苏皓的废物儿子当家。

第二,李佑是个栋梁之才,那就送去考科举,真正纳入苏氏宗祠。

古代望族经常这么干,特别是豪商大贾,每年都会挑选孩童进行培养。家奴做到极致,直接独当一面,成为整个地区商号的总负责人。

这比去外面招人更有保障,因为家奴的户口,捏在主人的手里!而且,真正的大家族,不怕家奴反客为主。

颖州苏氏有很多分支,大部分都离得非常近,苏皓所在的颖上苏氏只是其中一支。

如果哪天李佑跳反,欺负颖上苏氏的孤儿寡母,其他苏氏宗支简直要笑破肚皮。他们可以化身正义使者,打着清理恶奴的旗号,勾结官府将李佑下狱,然后一起瓜分苏皓留下的产业。

苏皓死后,李佑与颖上苏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必须全心全意辅佐小主人!

除非,以李佑的实力,能把整个颖上苏氏吃掉。

李佑想了想,问道:“河南的秀才,恐怕不怎么好考吧?”

苏皓笑言:“确实。十五岁以前,能在河南考中秀才的,不说凤毛麟角,但也绝对不多。所以你要万分努力啊,成了可入苏氏宗祠,不成就只能做苏氏家奴。”

我考个鬼的秀才,有那功夫读四书五经,不如多看几本兵法,多结交几个豪杰……

李佑又问:“不知小妹有何安排?”

苏皓说道:“我有两女,次女今年七岁,令妹可做小女的玩伴。”

李佑问道:“我该如何称呼苏相公?”

“便叫爹爹吧。”苏皓笑道。

“还是称公子好些。”李佑还在坚持,那称呼总让他感觉自己被包养。

苏皓指着李佑,对旁边的周武说:“这小子跟你当初一样。”周武昂首挺胸:“有本事的人,脾气自然要硬些。”

……

翌日,众人南下。

新郑城政务繁忙,崔洋分身乏术,并未前来相送。

小妹大病初愈,由周武背着走,书箱暂让衙役携带,至城外码头搭乘商船。

苏皓还是那副骚包模样,浑身收拾得雍容贵气,只凭那风仪就能唬住不少人。

至于李佑……

在没有回到颖上以前,都临时客串苏皓的仆僮,也就是传说中的“童子”。

头上疏两个犄角,打扮得比较中性。

仆僮是一种风雅的存在,游山玩水、会客访友都要带着,经常出现在诗歌散文当中。有侍酒童子,专门奉盏倒酒;有侍琴童子,专门捧琴调音;甚至有侍渔童子,专门伺候主人钓鱼。

当然,还有侍寝童子,某些家伙喜欢走旱道。

此时此刻,李佑客串的是侍剑童子,专门跟在身边给苏皓捧剑。

登船之后,安置妥当。

苏皓把李佑叫来问话:“几岁开蒙?”

李佑随口胡诌:“七岁。”

苏皓又问:“你已十岁,可曾考过童生?”

李佑摇头:“未曾。”

苏皓再问:“不说四书五经,启蒙读物总该读完了吧?”李佑说道:“小子家贫,启蒙书并未通读,都是家父教到哪学到哪。不过,家父借来的杂书,倒是胡乱看过不少。”

苏皓无奈,从书箱里取来笔墨纸砚,说道:“研墨!”

李佑慢吞吞拿出墨条,凭借这幅身体的记忆,倒了些清水把墨研开。

“写字,随便写。”苏皓说。

李佑害怕简繁体出错,捉笔写下一首《静夜思》,自认为书法还过得去,他小学的时候在培训班练了几年。

苏皓看得头疼不已:“令尊是怎么教你练字的?我那傻儿子都比你写得好!”

李佑只能说:“家贫,爱惜纸墨,练字的机会不多。”

“罢了,以后勤加练……”苏皓突然盯着那首诗,惊问道,“这字体是跟谁学的?”

李佑回答道:“家父所创。”

苏皓不禁拍手赞叹:“令尊乃书法大家也!如此字体,似馆阁又非馆阁,简洁稳重,不媚不俗,字形结构更是精妙。”

呃,启功体而已,书法培训班都练这个。

苏皓连忙又说:“快多写几首诗,我要好生研究此体!”

就算不将李佑重点培养,只当成一个童子栽培,苏皓也是要亲自进行教导的。

好的随身童子,可以作为主人的门面。

可以想象这幅画面,几个士子结伴出游,身边各带童子跟随。突然,某人诗兴大发,唤童子研墨记录,自己的诗词绝佳,童子的书法又精彩,相得益彰多有逼格啊。

因此,被主人看重的童子,往往不做任何粗活,由主人亲自辅导,闲暇时候专门读书练字。

苏皓此刻就在亲自辅导,谁知被启功体吸引,一路上都在研究书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