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项羽崛起 > 第117章 艰难的谈判推进

重生之项羽崛起 第117章 艰难的谈判推进

作者:大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8:27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清晨,邯郸城王宫大殿内,气氛依旧凝重压抑,赵楚双方代表再次齐聚,继续这场关乎赵国命运走向的和谈。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众人身上,却未能驱散弥漫在殿内的紧张气息。

赵桓轻咳一声,率先打破沉默,言辞间带着几分恳切与坚持:“霸王,我赵国既诚心归附楚国,王族之人理应得到妥善安置。我等恳请赐爵,并给予封地,让王族血脉得以延续尊贵,也算是给赵国百姓一个交代。” 说罢,他微微躬身,目光期待地看向项羽。

项羽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直视赵桓,沉声道:“赵王,赐爵之事,本王可以应允。王族之人可依其身份地位,获相应爵位,享受封地带来的丰厚收入。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王族成员不得接触封地的管理事务,只能作为闲散贵族。如此安排,是为确保楚国政令统一,避免地方权力割据。”

话音刚落,赵国一位年长的王族成员,赵弘,满脸怒容地站了出来。他身形微胖,穿着华丽的锦袍,此刻却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这如何使得!我赵国王族,世代守护赵国土地,如今要我们放弃封地管理,与普通富家翁何异?这简直是对我赵国尊严的践踏!” 赵弘声如洪钟,言辞激烈,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懑。

项羽身旁,范增轻抚胡须,目光平静地看向赵弘,缓缓开口:“赵大人莫要动怒。楚国此举,并非针对赵国王族,实乃为天下长治久安考虑。分封管理之权若不统一,日后难免生出祸端。诸位王族虽不能理政封地,却能尽享荣华,安度余生,又有何不妥?” 范增的话语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却未能平息赵弘心中的怒火。

“哼!范大人所言轻巧!失去封地管理,我等王族在赵国百姓眼中,颜面何存?” 赵弘依旧不依不饶,转头看向赵桓,“王上,我等不能轻易应允这等屈辱条件!”

赵桓面露难色,微微皱眉,他既想保全赵国,又难以完全割舍王族的权益,一时陷入两难。此时,赵国一位年轻的贵族大臣,李牧之后李逸站了出来。李逸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与果敢。“霸王,范大人,我理解楚国的顾虑。然我赵国贵族大臣,在赵国经营多年,对地方事务了如指掌。若骤然剥夺权力,恐不利于赵国旧地平稳过渡。我提议,贵族大臣可保留部分地方事务的决策权,在楚国官员监督下施政,如此既能发挥我等专长,又能确保楚国政令推行。” 李逸的话语条理清晰,一时间,殿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韩信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向前一步,朗声道:“李大人所言,有可取之处。但我之前所提官员任用之法,亦不可废。赵国旧臣,无论贵族与否,皆需通过考察,方能在楚国体系内任职。至于地方事务决策权,可根据官员能力与表现,逐步下放。如此,既能保证权力集中,又能给予旧臣施展空间。”

这时,赵国朝堂中一直沉默的一位老臣,突然长叹一声,缓缓说道:“王上,诸位大人,楚国势大,赵国无力抗衡。为今之计,或许只能暂且妥协。若一味坚持,激怒楚国,恐赵国百姓将再遭生灵涂炭。” 老臣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中,一时间,殿内气氛更加压抑。

然而,并非所有赵国大臣都甘心接受。赵国的一位武将,赵猛,突然跨前一步,双手抱拳,大声道:“难道我赵国便要如此窝囊地投降?我等愿倾尽家财,作为此次楚国援助的费用,只求能保留赵国的一丝尊严,不被如此彻底地吞并!” 赵猛满脸通红,眼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他的话语,道出了部分赵国臣子的心声。

项羽听闻,神色一凛,目光如刀般扫向赵猛,沉声道:“将军此言差矣!楚国出兵相助,并非为了钱财。此番接纳赵国,是为天下苍生,结束战乱。若仅以钱财衡量,岂不是亵渎了楚国将士的牺牲?况且,赵国若真心归附,便应顺应大势,融入楚国,而非妄图保留所谓‘尊严’,行分裂之事。” 项羽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猛被说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却又无言以对。

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赵国方面,王族与贵族大臣们仍在为权力与尊严据理力争,言辞间时而恳切哀求,时而愤怒指责;楚国一方,项羽、范增、韩信等人则坚定立场,从天下大局、国家稳定等角度,耐心解释每一项条件的必要性。

“我赵国贵族,世世代代守护赵国,如今却要被这般限制,实在难以接受!” 赵弘再次大声抗议,额头上青筋暴起。

范增目光平静地看着赵弘,缓缓说道:“赵大人,时代在变,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赵国归入楚国,是顺应历史潮流。楚国定不会亏待赵国臣民,只要诸位真心归附,未来之路,定比独自抗衡更为光明。”

李逸也再次发声:“霸王,范大人,我等并非不愿归附,只是希望能有个缓冲过渡。贵族大臣权力的保留,并非为了谋私,而是为了更好地稳定赵国旧地局势。还望霸王三思。”

韩信沉思片刻,说道:“李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这样吧,在考察期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部分有能力、有威望的赵国旧臣一定的临时决策权,但必须在楚国官员的严格监督下行使,且决策权范围需明确划定。如此,既能让旧臣发挥作用,又能确保楚国掌控大局。”

赵桓坐在主位上,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纠结万分。他深知赵国已无力与楚国抗衡,投降或许是唯一出路,但又难以对臣子们的诉求置之不理。他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最终定格在项羽身上,犹豫片刻后说道:“霸王,诸位大人,容我等再商议一番,明日再给霸王答复,不知可否?”

项羽微微点头,沉声道:“也好,赵王,希望明日能听到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答案。楚国真心接纳赵国,也望赵国能诚心归附,共创太平盛世。”

随着和谈暂时休会,众人纷纷散去。但这场关乎赵国命运的争论,显然还远未结束,赵国未来的走向,依旧悬而未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