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印度玩红警 > 第18章 怀璧其罪

我在印度玩红警 第18章 怀璧其罪

作者:桃林吃烧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7:27 来源:小说旗

库马尔带着鲍里斯、拉吉和五名苏联士兵从车里雅宾斯克的地下停车库返回火车时,天色已暗。寒风卷着雪花扑打在脸上,像针扎似的刺痛。

火车停靠在破旧的站台上,车厢外壳锈迹斑斑,车顶积了厚厚一层雪。远处工厂的烟囱冒着微弱的黑烟,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车厢里,伊万和伊戈尔还在角落讨论枪械设计,声音低沉而专注。

别利亚科夫和其他专家裹着数层毯子蜷缩在座椅上,但还是冻得瑟瑟发抖。谢尔盖带着四名士兵守在车厢门口,手按枪柄,警惕地扫视着窗外。见到库马尔回来,他松了口气,沙哑道:“长官,黑帮的人没跟上来。”

鲍里斯甩了甩拳头上的雪,咧嘴笑道:“指挥官,我们人多他们不会妄动的。”

车厢里冷得像冰窟,空气中混杂着铁锈和汗水的味道。库马尔刚坐下,一个瘦弱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她是别利亚科夫的妻子,穿着破旧的大衣,脸颊冻得通红,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土豆汤。她怯生生地站定,声音颤抖:“瓦德瓦先生,火车头已经换好了,站长说随时可以出发去黑海港口。”

库马尔抬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好,通知所有人,准备上路。”

鲍里斯拍了拍手,转头看向库马尔:“指挥官,咱们这就走?”

库马尔挥了挥手,沉声道:“出发吧,谢尔盖,你带人检查物资,别出岔子。”

谢尔盖应了一声,带着士兵开始清点装备,枪械碰撞的金属声在车厢里回荡。

火车轰鸣着启动,车轮碾过积雪的铁轨,发出刺耳的吱吱声。窗外的荒原在夜色中渐渐模糊,车厢里的人裹紧衣物,沉默地等待漫长旅程。

几天后,火车终于抵达黑海港口。港口的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海浪拍打着码头,发出低沉的轰鸣。

码头上停着一艘万吨巨型货轮,船身漆黑,锈迹斑驳,甲板上堆满了集装箱,船员们忙碌地搬运货物,喊声和机械声混杂在一起。

库马尔带着众人下车,谢尔盖指挥士兵将装甲车、直升机和枪械装入集装箱,箱子被吊机吊起,稳稳落入货舱,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库马尔眯眼打量货轮,点了点头:“上船,别磨蹭。”

所有物资装载完毕,众人登上货轮。船长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男人,穿着油腻的夹克,叼着根烟走过来,声音沙哑:“货物齐了,除了你的私人物品,其他都收下了。准备拔锚起航。”

库马尔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走吧,船费已经银行转账过去了。”

船长接过支票,咧嘴一笑,挥手喊道:“起锚!终点目标印度孟买!”

货轮缓缓驶离港口,螺旋桨搅动海水,掀起阵阵白浪,黑海的海岸线在雾气中渐行渐远。岸上的谢尔盖带着几名苏联士兵挥手向库马尔告别,神情很是羡慕,他们的任务到此结束,只能目送货轮消失在海平线上。

船经过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时,天空放晴,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建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圆顶清真寺和尖塔若隐若现。

拉吉趴在栏杆上,瞪大眼睛:“少爷,这地方真漂亮!我不得不承认有的穆民还是有点艺术细胞的。”

鲍里斯靠在甲板上,点燃一根烟,吐出一口白雾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货轮进入地中海,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穿过苏伊士运河时,船身挤在狭窄的航道中,两岸是无尽的黄沙,热浪扑面而来,船员们汗流浃背地在甲板上忙碌。

进入红海和印度洋后,海风变得湿热,远处偶尔飘来几只海鸟的叫声,打破了单调的航程。

几天后,货轮终于在阿拉伯海的孟买湾停靠,海水碧绿,远处岸边的椰树随风摇曳。

库马尔站在船头上,迎着海风眯起眼,目光锁定岸边那座拔地而起的建筑轮廓。

那是他的矿石精炼厂,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完工,高大的烟囱直插云霄,钢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周围是忙碌的印度工人,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锤击声和机械轰鸣声交织成一片。

原本用主基地资金建造需要九个月,如今在众多工人加班加点的努力下,大概还能提前两个月完成,效率之高让库马尔嘴角微微上扬。

船靠岸后,众人下船,拉吉扛着行李,转头看向库马尔:“少爷,这厂子看着不赖啊,也是瓦德瓦家族的吗?”

库马尔看着鲍里斯钻入装甲车,将装甲车轰隆隆的拆下了船,岸边聚集了大量的印度工人,他们看着港口上停泊着的巨轮不由自主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跑来看热闹。

库马尔招呼拉吉让那些工人将港口上的其他人隔离一下,毕竟那些苏联的军事装备明目张胆的出现还是太招人眼目了。

谁知道拉吉却毫不在乎,伸手指了指岸边看热闹的人,库马尔顺着拉吉的手指看过去,竟是几个穿着制服的海关官员,他们也站在人群中饶有兴致的看着那些装甲车坦克在港口上轰隆隆的驶过,却没有任何一丝表示。

“少爷你看那些家伙的样子,一看就知道老爷已经用卢比喂饱了他们,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瞎子聋子哑巴,钱到位了他们绝对不会阻碍我们。”

库马尔目瞪口呆,印度这个地方还是太魔幻了。

缓过了神库马尔不再管这些,带着众人走向精炼厂,一辆苏军武装采矿车停在厂房旁,车身漆着迷彩,履带压得地面微微下陷,车顶的机枪已经被工程师拆卸下来。

一个身材瘦高的白人工程师迎了上来,他是盟军工程师威廉,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金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

他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瓦德瓦先生,厂子主体建好了,这辆采矿车是苏联货,结实耐用。我还联系了印度国内两个铁矿石富集地,准备采购原料。”

库马尔停下脚步,点了点头:“说说看,哪儿的矿?”

威廉掏出一张地图,铺在采矿车的引擎盖上,指着上面标记的区域:“第一个是果阿地区,铁矿分布广,矿床规模小但含铁品位高,平均tfe在65%左右,当地有不少正在开采的矿山,出口量占印度三分之一。从果阿到孟买海运距离短,成本低,船一两天就能到。”

他顿了顿,指着另一处:“第二个是卡纳塔克邦,库德雷美克铁矿探明储量7亿吨,可产含tfe66.5%-67%的铁精矿,多里玛兰铁矿储量1.55亿吨,平均品位tfe64.5%。这地方离孟买也不远,运输方便,矿石质量顶尖,能满足咱们的需求。”

库马尔眯眼盯着地图,缓缓点了点头:“你做的很好,果阿和卡纳塔克都采购,先跑几批试试,算好成本。”

威廉咧嘴一笑:“没问题,我已经联系了矿主,明天就能签合同。”

精炼厂内,矿石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熔炉,火光映红了厂房,铁水在高温下翻滚,发出低沉的嗡鸣。

绝大部分矿石被转化为基地资金,基地的资金已经来到5500,剩下的一部分被冶炼成特种合金,成品堆在厂房一角,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威廉拿起一块合金,递给库马尔,语气兴奋:“这玩意儿质量高得离谱,强度和韧性兼备,甚至能用来造航母,成本却低得吓人,物美价廉到极致!”

库马尔接过合金,掂了掂分量,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嘴角忍不住上扬:“造航母?威廉,这话可别乱说。”

威廉拍了拍胸脯,笑道:“我敢打包票,这种合金在国际市场上绝对抢手!”

而库马尔此时却沉默了,他又掂了掂手中的特种合金,转手丢进采矿车内。

众人不解的看着他,库马尔摇了摇头,谓然叹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呀,在我们还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这种东西就不要拿出来了。”

众人不禁一齐沉默,威廉摇了摇头转身爬上了采矿车,不一会儿仓库中的特种合金全部都被采矿车车头的刀头搅碎装入了车斗中。

最终这些特种合金全部都变成了基地资金。

想了想,库马尔花费2000基地资金开始招募谭雅,剩下的资金全部用来招募海豹突击队和镇暴部队。

“希望矿石精炼厂建造好之后能解锁一些新的建筑。”

库马尔看着矿石精炼厂的主体结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急迫感。

“嗡嗡嗡。”

口袋中的卫星电话响个不停,库马尔接起电话发现是父亲阿伦打过来的。

“嗯嗯,好的父亲,我明白了,我当然有时间,我等会儿就派人去接妹妹。”

挂断电话,库马尔的眉头罕见的舒展开了起来。

“拉吉,你等会儿去接一下普丽蒂。”

“鲍里斯,你和威廉照顾一下这些苏联来的人员,给他们安排住处和生活用品。”

“还有告诫他们,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自己跑出去吃印度的食物,女性不得单独外出。”

拉吉和鲍里斯点头领命。

“好的,少爷。”

“收到,指挥官。”

“还有,等到时候你遇到谭雅,还有那些新招募出来的士兵,给他们也安排住处。”

“军营中是有宿舍的。”

鲍里斯语气轻松。

“好。”

库马尔扬了扬手中的卫星电话,脸上浮现笑容。

刚刚父亲阿伦打电话告诉他,中国文化代表团要来印度进行访问,他们会在孟买进行一场文化演出,阿伦看库马尔整天忙东忙西的也希望他能稍微放缓脚步休息一下,所以也希望趁中国文化代表团来孟买的表演的时候进行一场家族聚会。

(1988年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1988年12月中旬,中国文化代表团回访印度,与印度草签了文化协定的1988、1989和1990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为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做了铺垫。)

库马尔自无不可,甚至很是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