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听雨 > 第102章 卢庄劝离

汉末听雨 第102章 卢庄劝离

作者:青竹小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1:50:59 来源:小说旗

近日洛阳城的气氛十分不对,大将军与十常侍双方,剑拔弩张,只差一个导火索,火药桶便全面爆发。而此时,坊间突然冒出诸多传言,皆指向大将军与十常侍。传言蹇硕入住西园,掌控兵权,欲在洛阳发动兵变。一时间洛阳人心惶惶,气氛压抑。街上行人锐减,白日戒严。比之刘宏死时,气氛严峻之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切都如其而至,历史的洪流,在这个月进入爆发期。暴风雨来临之际,风声鹤唳,已不平静。

听着这些消息,周晨内心焦急,只求神佛保佑,双方再克制几天,让自己顺顺利利,离开洛阳。同时也忧心忡忡,兵祸一起,蔡邕卢植他们,能否在混乱中存身。虽然历史上他们都未受到波及,但自己这只小蝴蝶来临,会不会引起意外?最保险就是劝他们一起离开洛阳,不管他们朝堂打生打死。于是周晨再次来到卢庄,想再努力一把,看能不能将蔡邕等人带离洛阳。毕竟师徒一场,对自己有恩,若能一起离开洛阳,避开这场祸乱,也算自己回报一二。

今日周晨来得正好,卢植蔡邕皆在庄上,蔡琰与卫仲道,也在庄中。自己在洛阳,几个能交心的长辈与好友,都在一起,省事,不用自己再单独找。至于袁绍曹操几人,那是时代的弄潮儿,不用自己操心。于是周晨又下厨,整了几个硬菜,大家围桌而论,周晨起头。

“近日洛阳气氛甚是不对,如火药桶一般,时刻有爆发的风险。师父、师伯,何不随学生一起,离开洛阳,也好避开这场灾祸。”

卢植蔡邕皆久在官场,如何不知此时洛阳危险,气氛不对。但官场中人,想要脱身离去,哪里有说起来这么简单。蔡邕还好,此时白身,随时可以离去。但卢植身为尚书,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告假归乡,都需上官同意,陛下首肯。何况辞官离去,更需陛下谕旨首肯。可如今天子年幼,何进掌政,如何容得下他人此时跳船,想都别想。一旦不告而辞,必然惹怒何进,定会发下海捕文书,天下大索。到时离开洛阳这个火药桶,又变成一只四处逃窜的耗子,见不得天日,又何必离开?

“你师父倒是可以随你一起离开,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免得招惹无妄之灾。我是走不了咯,你多劝劝你师父。”

听卢植有劝自己离开的意思,蔡邕连忙回绝道:

“唉,子干这可不对。当初是你邀我来洛阳,如今又想赶我走?门都没有。我留在洛阳陪你。”

“非是我欲撵你走,而是形势不留人。你又不是来谋官身前程的,何不带着子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蔡邕转头,看向蔡琰,有些为难。此女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花容月貌,留在洛阳,确实危险。自己一介白身,还真没什么能力庇护她,只能靠自己的几个门生与故交。所以她离开洛阳,还是比较好的。只是自己不走,她也不走,脾气死犟,又劝不动。留下担心女儿被自己拖累,离开担心老友安危,一时间蔡邕有些两难,但还是试探性的开口。

“洛阳危险,我也知道。仲道还是尽快离开洛阳回中山较好,到时琰儿随你一起去中山。”

卫仲道听他这么安排,自然喜不自胜,顺口便要应下,却被蔡琰打断。虽在大快朵颐,忙不过来,但听到关于自己的安排,还是停下表达自己的小脾气。

“阿父不走,我也不走。”

嘴边的油水都没擦干净,却高昂这头颅,瞪着蔡邕。模样滑稽,周晨忍俊不禁。蔡琰平日,那是知书达理的奇女子,却唯一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看着他们父女大眼瞪小眼,几个人都停下筷子,气氛尴尬。周晨开口劝道:

“师父留在洛阳,其实作用不大。师伯乃天下名士,海内大儒,士人之望。无论哪一方斗赢,都需要师伯这等人物,引领士人风气。所以师伯在这场危机中,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即便有什么危险,到时必然传遍天下,师父也能第一时间知道。所以师父若是担心师伯安危,欲留在洛阳,其实没必要。何况师父一介白身,留在洛阳,帮不上忙,反而容易成为拖累。”

周晨这话不好听,蔡邕‘哼’的一声,难以接受,开口训斥道:“小子,注意你的语气,我是你师父。你再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小心我把你逐出师门。”

大家都听得出来,这是蔡邕被戳到痛处,为找回面子,装腔作势的训斥。而一边的蔡琰却不管这些,一把夺过他桌上的酒杯,为周晨撑腰。

“师弟继续说,他若再敢威胁你,以后一滴酒也别想尝到。”

原本严肃复杂的问题,变得有些搞笑。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蔡邕看着被拿走的酒杯,砸吧砸吧嘴,沦为小鱼,一脸苦相,转头看向卫仲道,有些求助的意思。卫仲道只好将头转向一边,假装没看见。而周晨沦为虾米,在这条食物链中,处于最低端,所以也不管他们怎么竞争,继续劝解道:

“洛阳城的这场危机,受到影响最大的,只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大将军与十常侍这些权利争斗的顶端人物,任何一方斗败,均是身死族灭的下场。第二种便是像我这种白身富商。兵祸一起,纵兵劫掠,首先抢的便是像我这样的富商豪绅,因为抢这些人,油水足,风险小,不怕找后账。第三种是平民百姓,因为这些人最好抢。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兵祸之下,最受伤的,就是平民。师父乃是白身,无官职在身,也是劫掠对象。而有个一官半职的,反而安全些。毕竟大头兵也怕当官的秋后算账。何况师伯久在军中,在军中有些威望与影响,不会有哪个瞎眼的丘八,敢太岁头上动土。只有极少数当官的,平日不修德行,被人记恨,才会被劫掠。所以师父不用担心师伯安危,随我离开洛阳,我去庐江,师父回吴会,正好顺路。”

周晨说得不无道理,蔡邕也不是一根筋,沉吟些许,已有些动心。自己留在洛阳,除了担忧老友安危,其他确实也做不了。这个乱世,保全家人子女,实乃第一要务。但离开洛阳,又怕留下个弃友避祸的名声,无颜面对世人。一旁的卢植看出他的顾虑,劝道:“无尘说的有道理,伯喈当慎重考虑才是。你留在洛阳,兵祸一起,我无力看顾,有危险的倒是你。而我久在军中,还有些威望,不会有哪个丘八来动我。所以伯喈只管离开洛阳,走为上策。这样我也能安心应对。”

“当真如此?”

所有人都点头,给了他肯定的答复。蔡邕这才下定决心,点头同意。

“既然如此,那便离开洛阳,不留在这,给子干添麻烦。”

所有的人都为这一决定感到高兴,周晨也松了口气。虽没劝动卢植,能带离蔡邕,也是功德圆满的一件事。没白费自己这一桌子好菜。而蔡邕此时却问道:“不过我还有个问题,你两年前便决定当下这个时段要离开洛阳,难道你两年前便已预料到如今祸事?”

这个问题很敏感,所有的人都看向周晨。周晨确实早知道如今祸事,却不能说,只能遮掩。

“师父说笑了,巧合罢了。我哪有这能掐会算的本事,算到两年后的今天。我若真有这等本事,还用得着逃离洛阳?随便找一方,化解这场危机,岂不是更便宜。”

这话也没毛病。毕竟预知未来这等事,听起来何其荒诞,说出去也无人敢信。但真有这么巧合的事么?蔡琰也不禁怀疑。结合之前他吹过的牛,蔡琰竟真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真的预先便知道些什么。又狐疑的打量他一番,始终没瞧出什么端倪,不免又否定自己的怀疑。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预知未来?定是不可能的。

一切说定,蔡邕终于肯离开洛阳,自己也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至少度过眼下这一劫,不会再有什么问题。后续如何发展,唯有尽人事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