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听雨 > 第6章 缘来酒坊

汉末听雨 第6章 缘来酒坊

作者:青竹小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1:50:59 来源:小说旗

彭城东南,一条幽深的巷子,一座僻静的宅院。有一天,院子门前,突然插上一面杏黄色酒旗。一个大大的酒字,迎风招展。依然是‘醉里乾坤短,壶中日月长’的门联,依旧是‘缘来’的名字。似乎一切都没变,只是换了个地方。周晨躺在干草堆里,嘴里叼着干草,悠闲惬意。生活的节奏,难得慢下来,连呼吸都变得自由些。看着蔚蓝的天空,白云挂着笑脸,不断变换形状。周晨呲着牙,还给天空一个笑脸。徜徉在旭日和风中,心情无比舒畅。不由让人记起往日时光。那时洛阳城南的缘来酒肆前,周晨也躺在干草堆上,看着蔚蓝的天空,只是心境与现在有所不同。那时缘来酒肆刚接手,要账的堵门,马上要经营不下去,心中压着大石头。而现在酒坊虽偏僻,但有财阀出资,又没经营压力,自然轻松。不由得又想起小二与老刘,当时一起艰苦创业,如今天各一方。如今洛阳大乱,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安好。想到洛阳大乱,不由又想起那个倚门望君的女子,她苗条的身姿,总是魂牵梦萦,挥之不去。那眉间的一缕忧愁,总让人心疼。洛阳的动乱,有没有影响到她?王德仁会照看她吧?如今天各一方,再看不到她的身影,照看不了她的周全,心中总不放心。要是能有她的消息就好了。那么痴情的女子,理应被上天眷顾。抛开这些浮思,周晨在干草堆中,安然入眠。

叫醒周晨的,是陶应的巴掌。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酒坊,只知道他也躺在干草堆上,拍了自己一巴掌,将自己惊醒。

“仲明何时来的?”

“那可有好一会了。看你睡得正香,不忍心吵你,便觉等你醒来。没想到你这一睡,那是真香。我看着天空,眼睛都花了,实在等不了,才把你拍醒。”

“让仲明久等,实在抱歉。难得这么悠闲惬意,岁月静好,忍不住便睡着了。”

“无尘也是心宽,这酒坊新开,你这东家兼掌柜不去忙事,竟躲在干草堆中睡觉,佩服。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买卖是别人家的。”

“买卖本来也不是我一家的,你不也有份。何况什么事都要我这东家亲力亲为,那我还不如当伙计呢。作为东家,我的任务是确定好方向,具体的事,自然由伙计完成。”

说到份额,陶应有些疑问,正好求解。

“你为何要分我两成股份?难道就为压低糜家的份额?我可拿不出五万钱给你的。”

周晨一拍脑袋,看向陶应,根本没眼看。谁也没想到,他堂堂一个刺史公子,如此穷。竟然还要自己贴钱,送股份给他。

“你是我见过最穷的刺史公子没有之一。原本拉你入局,是因我这买卖,稳赚不赔,想着分你些好处。怎奈你如此穷,送你好处都接不住,还要我贴钱送你股份,说出去都难以启齿。这波我亏大发了。”

边说边摇头,一副无力吐槽的样子。陶应看得直翻白眼。我有那么差么?五万钱难道是个小数目?这天下,多少家庭,一百钱都难以拿出。你让我拿五万,我上哪找钱去?刺史府的钱,又不是我的。

“你别这么看我,你这人就是富贵惯了,没受过生活的苦。哪天你去那些穷乡僻壤,叫人拿出五百钱看看。就算你酿的是琼浆玉液,喝了长生不老,他们也拿不出钱来买。你酒坊酿的酒水,想要在徐州铺开,如果和洛阳一样定价,怕很难有销量。毕竟彭城能消费得起的也不多。”

这点周晨倒是没考虑。当初洛阳定价千钱,都是抢着买。还以为彭城也一样。没考虑过彭城的消费能力,做好市场调研,这是一大败笔。现在酒坊都已经开起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干。不过有洛阳的成功经验,周晨心中还是不慌的。稍后吩咐周忠等人,再去调研一番,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有了调研结果,接下来怎么走,心中就更明确,也更好调整。想到这周晨便不再担心。

“酿制烈酒的成本在那,我的酒要和其他淡酒一般价钱,那是不可能的。至于定价,倒是还要找糜威商量一番。他们商行天下,应该知道怎么定价。所以这行都不用担心。”

陶应耸耸肩,你觉得不用担心,那自己自然也不用着急,反正钱是你出的。

“那为何要将酒坊开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找都找不到,谁会跑过来买酒?而周边又都是些平民,想喝也买不起。”

“我这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做的是酒坊,不靠零售,只要糜威的渠道没问题,酒坊再偏僻也没关系。反而偏僻有偏僻的优势,保密性好,酒方不容易泄露也不容易被窃取。若不是城外不安全,搬到城外我还更乐意。”

“不靠零售,为何产量又只给糜威七成五。留下两成五有何用?”

“自然是防备糜家。我这酒坊,上游原料靠糜家提供,下游销售也走糜家渠道,我在中间,就只是个作坊,按他的方案,离开糜家,我的作坊就开不下去。糜家对我,那是想要就要,不想要一脚踢开,所以我的留些后手。留下两成五的产量,降低他们的份额,都是为防备他们。虽然被他们卡住脖子,但还是要努力给自己留下些喘息的空间。万一哪天被踢开了,还能维持。这两成五就是要培养自己的渠道。不求销量多大,但求稳定可靠,这叫未雨绸缪。当然我们两家合则两利这是肯定的,万一哪天分了,这样我的酒坊还能好好的存活。”

陶应久久无语。还没合作,就在双方算计,不知道这样的合作,有什么意思。难怪父亲说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你们这样算计来算计去,双方连点信任都没有,还合作什么?”

周晨摇头,并不赞成他的说法。

“这并不叫算计,也不叫不信任。若是不信任,双方就不会合作。这样的操作只是在给合作双方留些空间。像这样的深度绑定,若双方实力对等,合作自然不需要这么多防备。但那时合作的方案,也不会是现在这般。因为实力不对等,所以双方合作,弱势方才会这么多防备。一旦没有防备,深度绑定,就不叫合作,而叫吞并。”

不懂他说的这些弯弯绕,反正钱是他出的,股份是他给的。他怎么做,自己也就不操心。解开心中疑问,心中豁然开朗,看向天空,似乎更蔚蓝了。

送走陶应,作坊的事也要安排起来。酿酒的师傅,干活的伙计,酒坊的护卫,这些都要安排招聘。酿酒的原料,也要安排采购。从头开始酿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酒坊不能等自酿酒水酿好,才开始供应烈酒。这样几个月的时间,都不会有进项,前期的投入太大。所以还要采购大量市面上的淡酒,回来蒸馏勾兑,这样在自酿的酒水上市前,也能有成品供应。缩短成品上市的时间,让酒坊短时间内有产出。提前产生收益的同时,还能丰富酒坊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供应不同的产品,做不同定价。更灵活的产品配置,能更快适应本地市场。

快速的产出,可以降低糜威、陶应对酒坊的担忧。给投资者信心,才会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便如糜威答应的十万钱,也不是一次全部投入。先期投入五万钱,见到成品产出再投三万,实现量产,在市场铺开再投两万。而自己快速产出,立马就可以拿到糜威的投入,缓解资金压力。反正快速实现产出,优点一箩筐,不足以一个一个的说道。

考虑完这些,伙计们的训练又得重新抓起来。一路东来徐州,路上再没训练,这些人又开始懒散,原形毕露。训练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所以必须重新捡起来。自己前路渺茫,想要赴任,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许就要诉诸武力。而他们是自己身边最可靠的,自然要好好训练。日后招进新的护卫,也要他们带着。一队训练有素的护卫,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实在没有办法,便只能领着他们去赴任。有这么一队人在身边,至少比还有点希望。对付一个什么开阳猛虎,或许就够了。至于四寇那边,万一有转机呢?一切尽人事,听天命,看机缘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