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8章 棉纺起步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8章 棉纺起步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镇供销社的雕花木门刚推开条缝,沈秀兰就听见张女士的尖嗓门:“秀兰妹子,省轻工业厅的专家来了,专门看你的野蚕茧!”她慌忙将最后两匹金茧绣的手帕塞进柜底,指尖掠过绣着麦穗纹的边角——这是用空间蚕丝混着普通棉线绣的,金纹在青布上若隐若现,像极了玉佩的纹路。

“张姐,野蚕茧都在这儿了。”她捧出竹匾,十二枚雪白的茧子整齐排列,故意露出两枚带虫咬痕迹的,“后山的野蚕娇气,一场秋雨就死了半窝,这个月只能供这些。”

戴圆框眼镜的专家接过茧子,放大镜下,蚕丝的横截面竟呈六边形,比普通茧多出两层纤维:“怪事,这样的茧子只有古籍里有记载,说是什么‘六足蚕’,产丝能织‘天衣’。”他忽然盯着沈秀兰的袖口,那里沾着半片金茧的碎屑,“小姑娘,你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茧子?”

沈秀兰心里一紧,面上却笑道:“专家说笑了,后山穷得连鸟都不拉屎,哪来的‘天衣’?”她从柜台下摸出灵泉泡的枣茶,“您尝尝,野枣子泡的,喝了眼睛亮堂。”

专家喝了口茶,浑浊的视线突然清晰,惊觉自己竟能看清竹匾上的虫纹:“好个野枣茶!”他掏出笔记本,“这样吧,你每月给省厅送半斤茧丝,我给你开‘科研特供’证明,换的布票比普通茧高一倍,还能免税。”

与此同时,县木材厂的蒸汽锯正在切割空间松木,金黄的树脂飞溅在沈默诚的工装上。厂长王建国捏着新出的木板,纹路竟呈现出麦穗状的金斑:“老诚,省厅说这木材能做‘领袖像底座’,你必须说清楚,到底是后山哪块林地出的材!”

沈默诚擦着汗,想起弟弟的叮嘱:“厂长,那片林子在悬崖背后,得攀着藤条才能进去,要不您派几个人,我带他们去?”他故意指向西北坡的乱石林,“不过去年冬天,赵铁柱他爹就在那儿摔断了腿,说有‘山鬼’守着。”

王建国打了个寒颤,摆摆手:“算了,你每月送两根松木就行,记住,直径必须超过一尺,省厅要拿去北京展览。”他压低声音,“听说你家还有种‘神药’,能治风湿?给我婆娘捎两包,我让财务给你算‘特殊贡献奖’。”

后山深处,沈默轩正在新扩出的棉田里除草。空间黑土已达五亩,新种的“鲁桑”与本地野桑嫁接成功,叶片大如蒲扇,叶脉间流淌着淡淡的金纹。他忽然听见地窖方向传来狗吠,是赵铁柱的大黄狗——这畜生最近总在深夜扒土,差点刨出空间入口。

“巧儿,把灵泉泡的辣椒水泼在洞口。”他将最后一垄棉花扶正,叶片上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再撒些驴粪,赵铁柱闻见就躲。”

傍晚,小妹沈明珠从公社回来,怀里抱着两本《蚕桑辑要》,封面上盖着“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的红章:“哥,文教干事说,我的豆芽法要在全县推广,让我当‘农业辅导员’,每月多给三斤粮票!”

沈默轩翻开书,看见“浴蚕篇”里的记载竟与空间蚕宝宝的习性完全吻合,甚至提到“甘泉浴蚕,茧生七彩”。他忽然想起《农正秘典》的残页,悄悄将金茧的存在从笔记本里划去,只留白茧的记录。

深夜,沈家三兄妹再次在地窖密议。沈默诚带回的“特殊贡献奖”是半袋面粉,沈秀兰的“科研特供”证明能换工业票,沈默轩则展示了空间新产的“六棱麦穗”——麦粒比普通小麦大两倍,磨出的面粉雪白如霜。

“哥,你下次送松木时,把这袋面粉带给王厂长,就说后山的野麦。”沈默轩指着麦穗上的金斑,“记住,只说产量低,每亩只能收五十斤,免得公社眼红。”

沈秀兰忽然按住他的手,眼里闪过担忧:“小轩,省轻工业厅的专家盯着金茧不放,张女士又总往咱地窖跑,要不咱把金茧藏到林场的山洞里?”

沈默诚点头:“我在林场后山发现个裂缝,比咱家地窖还隐蔽,明天就把金茧和多余的粮食转移过去。”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赵铁柱最近总在镇上晃悠,看见他跟县商业局的人打听咱沈家。”

沈默轩冷笑,从空间里取出用灵泉泡过的泻药,包在红纸里:“明天让巧儿去赵铁柱家借盐,把这‘喜糖’送给他婆娘,就说二哥要定亲了。”

十月初十,沈家的“副业”终于引起公社注意。生产队长带着会计来查账,却看见地窖里只有半筐棉花、三坛药酒,还有张盖着县供销社公章的收购单:“看到没?咱秀兰给国家做贡献呢,这叫‘社会主义家庭副业’!”

会计盯着收购单上的红章,无话可说。沈默轩趁机塞给队长两斤灵泉腌的芥菜,笑道:“叔,这菜配玉米糊糊最下饭,您带回去给大兄弟尝尝。”

当晚,空间里的首茬金桃成熟了。拳头大的桃子泛着胭脂红,咬开后汁水直流,竟有蜂蜜的香甜。沈默轩让三姑把桃核收集起来,埋进后山的试验田:“就说野桃核发的芽,等结了果,分给村里的孩子,也算咱沈家的‘**萌芽’。”

更深露重时,沈默轩再次进入空间,发现灵泉井的水位又上涨了,井底的玉简完全浮现,上面的“农正秘典”四个字在雾光中流转。他忽然听见玉简发出轻响,一段新的文字浮现:“土生金,金生水,水木火土金,五行循环,生生不息。”

“原来空间在按五行生长。”他摸着新出现的金属栅栏,畜圈里不知何时多了两只山羊,毛色如锻,角尖泛着金芒,“看来随着作物和牲口的增多,空间会自动扩展,只是不能操之过急,免得遭天谴。”

十一月初七,二姐沈秀兰迎来人生第一个重要时刻。她织的“麦穗纹土布”被选作县妇联的“三八红旗手”奖品,县上的领导亲自来镇供销社颁奖,随行的摄影师要给她拍工作照。

“秀兰同志,听说你这布用的是后山的野棉?”领导握着她的手,胸前的像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就是‘自力更生’的典范,我们要在全县推广‘沈家纺织法’!”

沈秀兰按照弟弟教的,指着墙上挂的普通棉桃:“领导过奖了,就是比别人多洗了两遍棉籽,用野泉水泡过,布就结实些。”她忽然咳嗽一声,“对了,这是咱后山的野菊花茶,您带些回去,败火最好。”

摄影师的镜头对准她的手,却没拍到她袖口露出的金茧丝线——那是空间的馈赠,也是沈家在时代浪潮中小心翼翼露出的一角,像灵泉在雪地里化开的细流,虽小,却带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赵铁柱的咳嗽声在后山响起,这次他没带狗,却抱着个瓦罐,里面装着沈家送的“喜糖”。沈默轩从树后走出,看着对方发绿的脸色,知道泻药起了作用:“铁柱叔,身体不舒服?要不我给您抓把野草药?”

赵铁柱摆手,眼里闪过惧意:“大侄子,叔以后再也不打听你家的事了,你就当我是个屁,放了吧!”他踉跄着离去,瓦罐里的“喜糖”撒了一路,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

沈默轩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农正秘典》的警示:“秘不示人,惠及乡邻。”沈家的秘密,从来不是为了囤积财富,而是在这饥荒年代,为家人、为乡亲,在黑土里耕出一片生机,让每一粒种子、每一滴灵泉,都成为对抗命运的武器。

雪开始飘落,空间里的灵泉却愈发温热,新栽的茶树冒出了越冬的嫩芽。沈默轩捧起泉水,看见自己的倒影里,玉佩的麦穗与谷穗纹路完全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农耕图腾——这是沈家的徽章,也是他们在这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