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9章 木器换粮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9章 木器换粮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腊月初二,西北风卷着碎雪灌进西厢房的木格窗,沈默诚握着刨子的手冻得通红,新打的梨木锄头把在煤油灯下泛着温润的光。这是他用空间里的野松木刨的第三件农具,木纹里隐约可见麦穗状的金斑,比普通松木硬上三分,却又带着奇异的韧性。

“哥,这木头比公社仓库的椴木还好。”沈默轩蹲在地上,摸着刚打好的犁铧,铁刃上凝着层薄霜——这是用空间里的磁石矿砂淬的火,锋利得能划破冻土。

沈默诚擦了把额角的汗,刨花落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老陈说明晚在土地庙交易,让带两把锄头、三柄镰刀。”他压低声音,“可赵铁柱那小子最近总在村口晃悠,看见我进山就跟着,昨儿还把咱新打的木锹抢去‘检查’。”

沈秀兰端着灵泉煮的红薯粥进来,碗沿结着薄冰:“放心,我在木柄里塞了片槐叶——赵铁柱闻见就咳嗽,他娘的还以为咱后山有‘瘴气’。”她指着墙角的竹筐,里面码着五匹新纺的土布,“这匹青布给老陈当‘封口费’,他要是敢泄露,就断了他的‘野鸡蛋’供应。”

沈默轩点头,忽然听见东厢房传来三姑的咳嗽声。自从用灵泉水泡过桑树皮当茶饮,三姑的痨病好了大半,此刻正借着油灯给巧儿补棉袄,针脚细密得能穿针引线:“诚子,把松木屑收起来,明早我拌上麸子喂鸡,比集体的饲料还顶饿。”

夜深人静时,沈默诚背着竹篓出门,篓底垫着半筐玉米芯,农具藏在夹层里。后山的土地庙离村三里,庙前的老槐树在月光下投出诡异的影子,树洞里传来三声猫头鹰叫——这是老陈的暗号。

“沈大哥,来了?”老陈的独眼在阴影里发亮,手里的旱烟袋明灭不定,“县供销社的王主任放话了,只要你家的农具能砍动冻土层,一斤木材换三两粮票,比黑市高一倍。”

沈默诚掀开竹篓,露出油光水滑的锄头把:“老陈叔,这是后山岩缝里长的‘铁松木’,十年才长碗口粗,您看这纹路——”他故意用镰刀在木柄上划了道,露出下面的金斑,“砍石头都不带崩口的。”

老陈倒吸一口凉气,烟袋锅子差点掉地上:“我的娘嘞,这要是让公社知道,还不得当成‘资本主义奇珍’收走?”他迅速掏出布票和粮票,“五把锄头,十柄镰刀,换二十斤粮票、三尺工业票,还有——”他神秘兮兮地递过个小纸包,“县医院的退烧片,给你家小妹备着。”

交易刚结束,西北坡传来踩雪声。沈默诚心头一紧,立刻将农具塞进树洞,抓起把松针撒在路口——这是沈默轩教的,灵泉泡过的松针能让追踪者打喷嚏。果然,赵铁柱的咒骂声传来:“他娘的,谁撒的**药?”

回到家,沈默轩正在地窖里清点粮票,煤油灯映得他脸色发青:“哥,老陈说县木材厂在招临时工,要会使刨子的好手,你把这柄‘铁松木’斧子带上,就说在后山拾的。”他摸着斧柄上的天然纹路,“记住,只说能砍硬木,别提金斑。”

三日后,沈默诚揣着斧子走进县木材厂,木屑味扑面而来。厂长王建国正在训斥木工:“一群饭桶,冻土层刨不动,春播就要耽误!”看见沈默诚手里的斧子,眼睛登时亮了:“试试这根槐木!”

斧子落下,槐木应声而断,刃口竟毫无缺口。王建国抢过斧子,发现木纹里的金斑:“好小子,从哪儿弄的神斧?”

沈默诚按照弟弟教的,憨厚地笑:“后山崖缝里捡的,厂长要是看得上,我每周送两把来,换个临时工名额就行。”

王建国拍着他的肩膀大笑:“临时工?只要你能保证每月五把这样的斧子,我直接给你转正式工,还能住厂里的集体宿舍!”他压低声音,“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斧子的来路,你要是敢泄露半个字——”

沈默诚忙不迭点头,心里却松了口气。出了厂门,他摸了摸怀里的招工表,发现上面的“家庭成分”栏被划了红圈,想起弟弟连夜伪造的“三代贫农证明”,突然觉得手里的斧子比平时重了三分。

腊月廿三,沈家迎来第一次“丰收宴”。沈默诚用粮票换了半块腊肉,沈秀兰用空间面粉蒸了花卷,就连三个姑姑都喝上了灵泉炖的鸡汤。巧儿咬着花卷,突然指着窗台上的农具惊呼:“哥,锄头把上的金斑会动!”

众人望去,只见木柄上的麦穗状金斑在油灯下若隐若现,像是活过来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沈默轩心里明白,这是空间木材与玉佩的共鸣,却故意笑道:“傻丫头,那是树疤,明天带你去后山看真正的‘会动的麦穗’。”

深夜,沈默诚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后山的方向。新打的农具藏在空间入口的石缝里,那里新栽了三棵空间松树,树苗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比普通松苗粗上一倍。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自从弟弟说这是沈家的“活命根”,他便时刻揣在怀里,睡觉都不敢离身。

“诚子,想啥呢?”大姑沈刘氏披着棉袄过来,手里攥着双新纳的鞋底,“你爹临走前说,沈家的男人就得像后山的松树,经得起风雪。如今你带着弟妹们熬出了头,他在底下也能闭眼了。”

沈默诚接过鞋底,触到里面垫着的空间棉絮,柔软得像云彩:“娘,等开春,我打算用老陈换的化肥在后山开块地,就说种‘试验田’,收的粮食……”

“收的粮食先紧着孩子们。”大姑打断他,浑浊的眼睛望着东厢房,“你二姑的痨病虽好了,可巧儿还在长身体,明珠在公社小学教书,也得吃得体面些。”她忽然压低声音,“秀兰说,你换的粮票能给巧儿做件新棉裤?”

沈默诚点头,看着大姑蹒跚着回屋,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把自己的棉裤撕了给巧儿补棉袄,自己裹着草帘子过夜。他抹了把脸,起身走进地窖,空间里的灵泉正在静静流淌,新打的农具整齐地摆在石台上,木纹里的金斑愈发清晰,像是老祖宗在暗处看着他们,看着沈家在这饥荒年代,用双手和秘密,耕出一条活路。

赵铁柱的脚步声再次在村口响起,这次他没带狗,却抱着个陶罐,里面装着沈家送的“松针茶”——喝了能治咳嗽的“神药”。沈默诚冷笑,知道对方又来讨好处,却不打算揭穿。在这吃人的年代,利益交换比刀子更能堵住嘴。

雪越下越大,沈默轩正在空间里尝试用灵泉水浸泡棉籽,忽然发现黑土边缘又扩出半亩地,新土上竟自动长出了麻类植物。他想起《农正秘典》里的“五果篇”,知道空间在根据他的需求自我调整,心里既喜又忧——秘密越大,风险也越大,可看着家人逐渐红润的脸色,他知道,这条路,必须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