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2章 濒死之家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2章 濒死之家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鸡叫第二遍时,沈明珠醒了。她摸着炕席上的红薯渣,想起昨夜的甜粥,舌尖还残留着暖意。往常这个时候,她总觉得胸口像压着块石头,喘不过气,今天却觉得轻快许多,浮肿的眼皮也能完全睁开了。

“明珠,喝口水。”二姐沈秀兰端着陶碗过来,碗里是清澈的灵泉水。自打昨夜分了红薯,她便留了个心眼,趁弟弟进空间时偷偷观察,见他从井里舀水,便知道这水定有古怪。

沈明珠咕嘟喝了两口,突然指着碗惊呼:“二姐,水里有光!”碗底泛着细碎的金芒,随水波晃动,转瞬即逝。沈秀兰忙捂住她的嘴, glanced toward东厢房——三个姑姑还在熟睡,只有巧儿翻了个身,吧唧着嘴呓语:“红薯,甜……”

“别声张。”沈秀兰低声道,“这是你哥在后山泉眼接的水,能治病。”她摸着妹妹的手,从前像老树皮般粗糙的指节,此刻竟柔软了些,心里又惊又喜。

正说着,沈默诚推门进来,肩上落着雪粒。他刚从生产队回来,怀里揣着半块冻硬的菜饼——这是给小妹和巧儿的“加餐”,用他上午帮赵铁柱家挑水换的。

“爹临死前说,玉佩是老沈家的根。”沈默诚坐在炕沿,看着弟弟脖子上的玉佩,声音低沉,“咱爹娘走得急,没来得及说清楚,如今这东西到了小轩手里,是咱沈家的福气,也是担子。”

沈默轩点点头,从空间里取出三双草鞋:“哥,二姐,这是用空间里的麻编的,比稻草结实。明天上工穿这个,别再穿露脚趾的鞋了。”他顿了顿,又拿出一小袋棉籽:“二姐,这些棉花种咱们开春种在后山阴坡,就说从镇上换的改良品种。”

沈秀兰接过棉籽,指尖摩挲着饱满的种粒,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她亲眼看见公社干部把好棉花全收走,剩下的秕子种下去根本不结桃。“要是咱自己种的棉花能纺线,”她眼睛发亮,“换的布票够给明珠做件新棉袄了。”

三人正说着,东厢房传来响动。大姑沈刘氏扶着墙坐起来,剧烈的咳嗽震得炕席发颤:“秀兰,锅里还有糊糊吗?你二姑咳了半宿,怕是撑不住了。”

沈默轩心里一紧,原主记忆里,二姑就是在这个冬天咳血而亡。他忙从空间里舀了碗灵泉水,掺了些捣碎的红薯,端给二姑:“二姑,喝这个,后山的野草根泡的,治咳嗽管用。”

二姑沈李氏接过碗,浑浊的眼睛盯着水面:“小轩,你说实话,这水是不是……”她没说完,大姑已经凑过来,盯着碗里的红薯块:“哪来的甜薯?莫不是偷了生产队的?”

沈默诚忙摆手:“娘,是小轩在后山发现的野地瓜,没动集体的。”他看向三个姑姑,“咱家人多嘴杂,这事千万别往外说,不然被赵铁柱那小子知道,又要去公社告黑状。”

三姑沈张氏揉着太阳穴坐起来,她虽年轻,却因长期饥饿得了眩晕症:“放心,咱老沈家什么时候出过卖主的人?只是这荒年腊月的,野地瓜哪能长这么大?”她盯着沈默轩的玉佩,“你爹娘留下的东西,怕是有灵性吧?”

沈默轩和大哥二姐交换眼色,决定对姑姑们坦白部分真相。他举起玉佩:“三位姑姑,这玉佩里有个小空间,能种些东西,养些牲口,就是地方不大,得省着用。”他没提灵泉的治病功效,只说空间里的作物生长快,“以后咱们夜里种地,白天照常上工,吃的就从空间里拿,千万别让人看出门道。”

大姑沈刘氏颤抖着摸了摸玉佩,老泪纵横:“他叔(指沈默轩父亲)临走前说,沈家祖上是宫里的农正,说不定这玉佩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她抹了把泪,“咱们就当不知道,你们兄妹仨看着办,该藏的藏,该瞒的瞒,别学村里那些长舌妇,嘴上没把门的。”

早饭是红薯糊糊掺野菜,因加了灵泉水,格外香甜。沈默轩看着二姑喝了粥后,咳嗽竟轻了许多,心里暗喜。饭后,他带着大哥二姐进了空间,第一次正式教他们使用方法。

“黑土虽只有一亩,却能轮作。”沈默轩蹲在田边,用木铲翻土,“红薯收完种土豆,开春再种玉米和棉花,旁边这块地可以种桑树,以后养蚕抽丝。”他指着畜圈,“里面有五只母鸡,一头小猪,都是空间自带的,鸡蛋和猪肉以后能换盐巴和煤油。”

沈默诚摸着小猪的背,触感光滑温热,不像村里那些瘦骨嶙峋的牲口:“这猪崽子满月就能杀?”他算了算,“要是能养上十头八头,过年就能给公社送头‘贡献猪’,堵住那些人的嘴。”

沈秀兰则盯着井边的桑树幼苗:“我听镇上供销社的人说,一斤蚕丝能换二十尺布票,咱要是能养蚕,以后全家都有新衣服穿。”她忽然想起什么,“小轩,这空间外人进得来吗?”

“只有戴着玉佩的人能进来。”沈默轩解释道,“我试过,把玉佩摘下来,空间就进不去了。所以以后玉佩必须时刻戴在身上,洗澡睡觉都不能离身。”

三人在空间里忙到晌午,沈默诚突然一拍脑门:“坏了,赵铁柱上午说要来借锄头!”他抓起草帽扣在头上,“我得赶紧回去,别让那小子看出家里没人。”

回到家时,赵铁柱正蹲在院角扒拉鸡窝,听见动静立刻站起来,三角眼里闪过一丝探究:“老诚,听说你家后山捡着野地瓜了?咋不叫上弟兄们一起挖?独食难肥啊。”

沈默诚挤出笑,从墙角递过生锈的锄头:“铁柱兄弟说笑了,就后山那点野地瓜,还不够塞牙缝的。再说了,你爹不是早把后山刨了三遍吗?”他故意提起赵铁柱的父亲,当年在大食堂当伙夫,没少偷粮,村里没人看得起。

赵铁柱脸色一沉,接过锄头转身就走,却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差点摔进灶膛。沈秀兰眼尖,看见他弯腰时往灶灰里瞄了一眼——那里藏着半块没吃完的红薯。

“二姐,把红薯换个地方藏。”沈默轩低声道,“藏到西厢房的米缸里,垫上三层槐叶,赵铁柱不敢去翻姑姑们的东西。”

夜幕降临,村里传来梆子声,催促社员们去开“忆苦思甜会”。沈默诚和沈秀兰不得不去应付,留下沈默轩照看妹妹和姑姑们。他趁机进入空间,发现棉花种子已经发芽,嫩绿的幼苗在黑土中格外喜人,灵泉水浇过的桑树苗,竟比白天长高了半尺。

“小轩,小轩!”巧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带着哭腔,“二姑吐黑血了!”

沈默轩心里一紧,慌忙从空间出来,只见二姑趴在炕边,手帕上染着暗红的血渍,大姑和三姑正慌得团团转。他立刻舀了半碗灵泉水,兑了些捣碎的止血草——这是他在空间里发现的药草,叶子敷在伤口上能快速结痂。

“二姑,喝了这个。”他扶起二姑,喂她喝下水。奇迹再次发生,血沫渐渐止住,二姑的呼吸也平稳下来:“怪了,喝了这水,胸口像被凉风吹过,舒坦多了。”

沈秀兰回来时,正看见这一幕,悄悄拉过沈默轩:“小轩,这水治百病?”她想起去年村里爆发痢疾,死了十几个孩子,要是当时有这水……

“别想那么多。”沈默轩低声道,“能救家人就行,外面的人,能帮就帮,但千万别露了底。”他看着二姐疲惫的脸,“明天你别去上工了,在家教明珠纺线,空间里的棉花够纺两匹布,换的布票能给姑姑们做件棉背心。”

深夜,沈默轩再次进入空间,发现畜圈里多了两枚鸡蛋,粉白色的蛋壳上泛着光泽。他小心翼翼地收进竹筐,忽然听见井边传来潺潺水声,走近一看,泉水竟比白天多了三分之一——原来灵泉会自动补充,取之不尽。

他蹲在黑土旁,借着空间里朦胧的光,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这是原主上学时用的,早已残破不堪,他却视若珍宝,用现代农学知识记录空间作物的生长周期。“红薯从种植到收获只需十五天,土豆二十天,棉花从播种到结桃五十天……”他喃喃自语,“这样算下来,一年能种三季,足够养活全家,还能有余粮换物资。”

窗外,传来赵铁柱的脚步声,他又来后山转悠了。沈默轩冷笑一声,从空间里摘了片带刺的野藤,绕在山洞入口——这是他和大哥设的陷阱,专门对付窥探的人。果然,不一会儿就听见咒骂声:“他娘的,谁在这儿撒蒺藜?”

第二天清晨,沈默轩带着巧儿去后山采药,故意让她在村口晃悠,手里攥着几株带露的艾草——这是从空间里摘的,比普通艾草大两倍,香气浓郁。

“沈家丫头,哪来的好艾草?”村口的张婶凑过来,盯着巧儿手里的草,“给我两根,给你叔熏熏腿疼。”

巧儿想起二哥的叮嘱,脆生生地说:“在后山深处采的,我二哥说那地方有老神仙护着,草都比别处灵。”她分出两根艾草,“张婶别告诉别人啊,不然老神仙该生气了。”

张婶笑着接过,嘴里念叨着:“沈家小子出息了,会找偏方了。”这话很快传遍全村,都说沈家有“山神庇佑”,挖到野地瓜,采到灵草药,就连赵铁柱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找茬——他爹前年摔断腿,就是沈默轩送了把艾草治好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家的地窖里渐渐攒了半筐红薯,三只陶罐装满灵泉水,墙角的竹筐里,空间产出的棉花堆成小山。沈默诚和沈秀兰轮流夜里进空间劳作,沈默轩则负责观察村里动向,顺便用灵泉水泡过的种子,在集体田里“做实验”——他故意在公社划定的“试验田”里埋了几颗空间土豆,等着看秋后收成。

腊月廿八,村里突然来了辆牛车,公社干部来收“过头粮”。生产队长赵铁柱领着人冲进沈家,翻箱倒柜,却只找到半缸野菜和一筐槐叶。

“赵铁柱,你啥意思?”沈默诚撸起袖子,露出嶙峋的胳膊,“怀疑我偷粮?去年大食堂你爹偷了三升小米,还是我帮他瞒过去的,你忘了?”

赵铁柱脸色铁青,他当然没忘,父亲偷粮的事若被公社知道,全家都得去蹲牛棚。他瞪了沈默诚一眼,挥手让民兵退出去:“别在这儿瞎折腾,沈家穷得叮当响,哪有粮可偷。”

等人走后,沈秀兰从炕席下摸出用油纸包着的红薯,递给沈默轩:“给隔壁王大爷送两个,他儿子在公社当文书,关键时候能说上话。”

沈默轩点点头,揣着红薯出门,路过村口时,看见赵铁柱蹲在墙根抽烟,眼神阴鸷。他知道,这场无声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只要沈家还活着,就有人眼红,有人怀疑,但他不怕,因为他有空间,有家人,有比饥荒更坚韧的意志。

回到家,他看见小妹明珠正在用灵泉水浇空间里带出的棉花苗——这是他故意让她做的,让村里人以为沈家有“育苗秘方”。明珠抬头看见他,笑着说:“哥,这棉花苗比公社的高半个头,秋天肯定能结大棉桃。”

沈默轩摸摸她的头,看着院子里的薄雪,心里盘算着开春的计划:开垦更多空间土地,引进更多作物,让家人穿上新衣裳,吃上白米饭,让二姑的咳嗽彻底痊愈,让三姑的眩晕症不再发作……

夜幕降临,他再次进入空间,看着黑土里新冒出的玉米苗,忽然发现玉佩上的麦穗纹路亮了几分——这是空间升级的征兆?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沈家定能在这濒死的年代,闯出一条活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