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3章 黑土试种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3章 黑土试种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立春后的第五天,后山的积雪化了一半,露出褐色的土地。沈默轩蹲在空间里的黑土旁,手里攥着从县城偷偷带回来的棉籽——这是他用三枚空间鸡蛋,从镇上黑市商人老陈那里换的“改良品种”,其实不过是普通棉种,但经过灵泉水浸泡,芽胚饱满得像要炸开。

“哥,该撒种了吧?”沈秀兰掀开竹帘进来,怀里抱着一捆新收的红薯藤——空间里的头茬红薯已经丰收,藤蔓却依然鲜嫩,比普通红薯藤多出三倍叶片。她盯着黑土,见弟弟正在用木铲划垄,每条垄距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二姐,你记着,棉花喜旱不喜涝,灵泉水每次浇半瓢就行。”沈默轩将棉籽均匀撒进垄沟,覆土时特意留出指节宽的缝隙,“等苗长到五寸高,把最弱的芽掐掉,每穴留两株,这样棉桃才够大。”

沈秀兰点头,忽然听见畜圈传来“咯咯”声,五只母鸡正围着食盆啄食——盆里是磨碎的空间玉米,金黄的粉末散发着淡淡甜香。她走过去,捡起一枚带温热的鸡蛋,蛋壳上还沾着细碎的草屑:“昨儿才五只鸡,今儿就下了三个蛋,比生产队的老母鸡强十倍。”

正说着,空间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哥沈默诚的声音带着焦虑:“小轩,秀兰!赵铁柱带着公社的人来了,说要‘清查山林资源’!”

两人对视一眼,沈秀兰迅速将鸡蛋塞进衣襟,沈默轩抓起竹筐盖住未播种的棉籽,默念口诀退出空间。回到现实,只见院子里站着五个民兵,赵铁柱叉着腰站在中间,皮靴碾着地上的槐叶:“老诚,听说你家后山有野地瓜藤?公社现在要统一种植,把种子交出来。”

沈默诚擦了把额角的汗,故意露出磨破的袖口:“铁柱兄弟说笑了,就那点野地瓜,全家吃了半冬,早没种了。不信你搜,搜到一粒种子,我去公社蹲牛棚。”

赵铁柱眼神一闪,挥手让民兵搜查。沈默轩悄悄将玉佩塞进领口,心跳如鼓——空间入口就在西厢房的地窖里,此刻三姑正在炕上缝补,用咳嗽声掩盖下面的动静。果然,民兵掀开地窖木板时,三姑突然剧烈咳嗽,吐在陶盆里的血沫让民兵们退了半步。

“晦气!”赵铁柱啐了一口,“老沈家穷得尿血,能藏啥好东西?走,去后山!”他临走前盯着沈默轩的脖子,“小子,你脖子上的玉佩挺眼熟,莫不是地主老财留下的?”

沈默轩按住玉佩,笑道:“赵铁柱叔说笑了,这是俺娘的陪嫁,玻璃片子做的,您要喜欢,明儿给您家闺女磨个发卡?”

人群哄笑,赵铁柱脸色铁青,踹了脚门槛离去。等脚步声消失,沈默诚瘫坐在磨盘上:“狗日的,差点摸到地窖门口。小轩,咱得给地窖换个入口,改到后山的山洞里,从今往后,进出都走那边。”

当天夜里,三人带着铁锹摸进后山。沈默轩早已在空间里观察过,山洞深处有处天然裂缝,正好与空间入口相连。他让大哥二姐在外望风,自己钻进裂缝,用灵泉水浸泡过的黏土加固石壁,又搬来三块巨石堵住入口,只留碗口大的缝隙——只有戴着玉佩的人能感应到空间的召唤。

“以后从这儿进出,白天用枯枝堵住,夜里挪开。”沈默轩擦着汗,看着月光下的后山,突然发现西北坡的野枣林里闪过一道黑影,“是赵铁柱的狗!”

沈秀兰脸色一白:“他果然没死心,派狗盯着咱们。”

沈默诚握紧铁锹:“明儿我去镇上买包老鼠药,拌在红薯里,省得这畜生坏了大事。”

第二天晌午,沈默轩带着巧儿去镇上换盐,特意绕到黑市交易点——老陈的杂货铺后巷。青砖铺的地面结着薄冰,他跺了跺脚,敲了三下门。门开条缝,老陈的独眼闪过精光:“沈小哥,带啥好东西了?”

“四个鸡蛋,两捧棉籽。”沈默轩掀开篮子,露出用油纸包着的宝贝,“换半袋盐,三尺布票,再给我弄本《农业手册》。”

老陈瞅了眼鸡蛋,瞳孔骤缩——这蛋比普通鸡蛋大两圈,蛋壳泛着珍珠光泽,敲开后蛋黄竟呈金红色:“你这是……”

“别问来路。”沈默轩压低声音,“老陈叔,您只管当是后山野鸡下的,咱这买卖,您赚九成,我只要一成,行不?”

老陈舔了舔嘴唇,点头应下,从柜底掏出布票和盐袋,又塞给他一本破旧的手册:“最近风声紧,县供销社的王主任在查黑市,下次交易改到十五里开外的土地庙,戌时三刻,别带生人。”

回程路上,巧儿抱着盐袋,突然指着远处的牛车惊呼:“二哥,那是公社的粮车!”

沈默轩望去,见五辆牛车装满玉米秸秆,车把式正是赵铁柱。他心念一动,悄悄摸出两枚空间鸡蛋,追上牛车:“铁柱叔,给您带了后山的野鸡蛋,给小侄子补补身子。”

赵铁柱猝不及防,差点摔下车:“你……你小子黄鼠狼给鸡拜年?”但看见鸡蛋的瞬间,他咽了口唾沫,低声道:“算你识相,公社最近要评‘粮食标兵户’,你家要是能交两斗‘野地瓜干’,我保你家工分往上提。”

沈默轩装作犹豫:“可家里就剩半筐了……”

“少废话!”赵铁柱抢过鸡蛋,“三日后送到生产队仓库,记着,别让人看见。”

回到家,沈默诚听完气得拍桌子:“这狗东西,分明是讹诈!”

沈秀兰却摇头:“讹诈也是机会,咱正好借‘标兵户’的名头,把空间作物说成‘后山特产’,以后交公粮也能少交些。”她摸着新换的布票,“我打算用空间棉花纺两匹布,一匹送给生产队长家,一匹卖给老陈,换些煤油和火柴。”

三日后,沈家交了两斗晒干的红薯干——自然是从空间里拿的,比普通红薯干多出三倍重量,糖分高得粘手。赵铁柱验货时眼睛发亮,当场在工分簿上给沈家每人加了两分:“老诚,你家这野地瓜干,比公社大田里的强百倍,回头带些去镇上供销社,说不定能换工业票。”

沈默轩趁机道:“铁柱叔,后山还有片背阴坡,我想种些棉花,您看……”

“种!”赵铁柱大手一挥,“只要不上报,公社不管。”他凑近压低声音,“不过收成后,得给我家两斤棉籽,我婆娘的棉袄补丁摞补丁,没法见人。”

就这样,沈家在后山划出半亩地,名义上种普通棉花,实则用空间黑土培育——当然,种子提前在灵泉里泡过,又拌了空间的腐叶土。沈默轩每天夜里偷偷浇水,看着棉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半个月后竟抽出第一朵棉桃,比正常生长期快了一倍。

四月初八,村里传来噩耗:隔壁李大爷饿死了。沈默轩带着灵泉水煮的红薯粥去吊唁,看见李家人正在分观音土——白色的黏土块堆在破碗里,散发着呛人的土腥味。

“大爷,喝口粥吧。”他扶起李大爷的儿子,将粥碗塞进他手里,“后山还有野地瓜,明儿我带你们去挖。”

对方喝了口粥,突然痛哭流涕:“沈家兄弟,你家是不是有神仙护着?这粥比大食堂的红烧肉还香。”

沈默轩叹气,知道纸包不住火,但此刻只能继续撒谎:“是我爹娘在天之灵,托梦给我,指了后山的宝地。”他环顾四周,见众人围过来,故意提高声音,“大家别怕,只要跟着我挖‘神仙地瓜’,保管饿不死!”

这话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十里八乡。第二天清晨,后山挤满了挖地瓜的村民,沈默轩早让大哥二姐在空间里准备了些小个的红薯,埋在显眼处,自己则带着人往相反方向走:“这边的地瓜甜,不过得爬陡坡,老弱病残别跟来。”

等人群散开,沈秀兰蹲在空间入口旁,将灵泉水掺进山涧,让水流过的地方长出嫩绿的野菜——这是沈默轩想的主意,用灵泉改造小范围环境,既帮助村民,又坐实“山神庇佑”的传言。

“小轩,你看!”巧儿突然指着空间里的畜圈,尖叫起来。沈默轩望去,只见小猪崽身边多了两只粉嘟嘟的幼崽,正在拱母猪的奶头——空间里的牲口竟然开始繁殖了!

他蹲下身,摸着小猪光滑的皮毛,发现它们比普通猪崽大一圈,鼻子粉红湿润,眼睛亮晶晶的。沈秀兰凑过来,惊喜道:“这样下去,年底能杀三头猪,一头交公社,一头腌腊肉,一头留着过年。”

沈默轩点头,心里盘算着:空间里的时间流速似乎比外界快,作物生长周期短,牲口繁殖也快,或许以后可以尝试养鱼、养羊,甚至种药材。他翻开老陈换的《农业手册》,看见里面记载的嫁接技术,突然想起空间里的桑树,或许可以试着和本地野桑嫁接,提高产叶量。

深夜,他独自进入空间,用灵泉水浸泡野桑枝,小心翼翼地嫁接到空间桑树上。月光透过雾气洒在黑土上,他忽然发现玉佩上的谷穗纹路又亮了几分,井水也比之前清澈,隐约能看见井底沉着一枚古旧的玉简,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可惜他看不懂甲骨文,只能先记在心里。

第二天上工,沈默诚在生产队听见赵铁柱和队长嘀咕,说镇上供销社要收“特殊农产品”,给的布票比普通货高一倍。他不动声色地插话:“俺兄弟在后山发现的野地瓜干,甜得粘牙,要不送些去试试?”

队长眼睛一亮:“真的?那你让他准备十斤,我亲自送去镇上。”

沈默轩得知消息,立刻在空间里烘干二十斤红薯干,故意留些烤焦的边角料,装在破麻袋里:“队长,后山就这么些了,您看着办吧。”

供销社王主任验货时,当场拍板:“这红薯干,给你们按粮票折算,一斤换三两粮票,比红薯高一倍。”他盯着沈默轩,“小子,你说实话,这是不是用了啥秘方?”

沈默轩挠挠头:“就是后山的野地瓜,晒的时候用槐叶垫底,可能带了点香气。”

王主任半信半疑,但抵不住优质产品的诱惑,当场签了收购单。沈默轩拿着粮票和布票回家,路上遇见赵铁柱,后者正往公社方向跑,裤脚沾着后山的红土——他果然去探过“神仙地瓜”的产地。

“二哥,赵铁柱去后山了!”巧儿气喘吁吁地跑来报信。

沈默轩冷笑,早就在山洞入口设了陷阱——用灵泉水泡过的藤蔓,会释放让人流泪的刺激性气味,普通人靠近就会咳嗽不止。果然,半个时辰后,赵铁柱捂着眼睛回来,见人就骂:“后山有脏东西!老子眼睛差点瞎了!”

村里人听了,更信“山神庇佑”的说法,再也没人敢私自进山。沈家的秘密,暂时又多了层保护罩。

随着天气转暖,空间里的作物进入丰收期。沈默轩开始教小妹明珠辨认药材,灵泉旁的药田里,党参、黄芪、当归长势喜人,叶片上的绒毛在光线下泛着微光。他知道,这些药材以后能换西药,救更多人的命,也能巴结镇上的医生和干部。

四月底,二姐沈秀兰纺出第一匹布——用空间棉花织的,雪白细腻,比供销社的机织布还密实。她特意染了些槐叶汁,做成淡绿色的头巾,送给生产队长家的闺女,换得对方在公社大会上替沈家美言:“沈家那丫头,手比织女还巧,织的布能当嫁妆!”

日子就在这样的紧张与希望中流淌,沈默轩渐渐摸清空间的规律:黑土能自动净化,灵泉包治百病,牲口繁殖快,作物抗虫害。他开始制定长远计划:夏天种玉米和大豆,秋天育桑苗,冬天尝试养猪和酿酒——当然,酒只能偷偷酿,用来贿赂干部。

一个月圆之夜,他进入空间,发现井底的玉简竟浮了上来,文字清晰可见。他凑近一看,上面刻着“农正秘典”四个大字,下面是密密麻麻的种植养殖口诀,还有一句警示:“秘不示人,惠及桑梓,违令者,天罚之。”

沈默轩跪在井边,对着玉简磕头——他终于明白,这玉佩是古代农官的信物,承载着老祖宗的农耕智慧。他抚摸着玉佩,喃喃自语:“放心,我定不让秘密泄露,定让沈家,让这十里八乡,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