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61章 黄河阵锁淮河水 水患频仍乱坤乾

第一百六十一回黄河阵锁淮河水 水患频仍乱坤乾

【定场诗】

黄河浊浪卷云关,淮水妖氛漫九寰。 截教重操翻海术,修罗再演覆舟般。 阐宗难挽金堤裂,释子空嗟玉烛寒。 且看人间多劫处,谁将砥柱镇狂澜?

第一折 金鳌重布黄河阵 血蟒初搅淮渎波

却说自永乐护世之战后,截教金鳌魔主虽被封印于《大典》妖邪录,其徒众却潜踪于黄河九曲弯道。为首者乃随侍七仙之金箍仙,携通天教主所遗「控水鞭」,在龙门峡口设下「黄河九曲连环阵」:阵中七十二根水煞桩分按天罡,每桩系黑鳞网,网中锁着千年玄冰、百代泥沙;阵眼以「翻江令牌」镇之,牌上刻「四海归墟」古篆,专引地脉水精为己用。

与此同时,修罗族血河圣母座下血蟒君,于淮水源头支起「血浪吞天幡」。此幡以十万水族精元祭炼,幡面绘着修罗族「九狱控水图」,每到子时便有血水渗出,混入淮水化作「蚀骨毒浪」。二阵暗合「北水克南火」之数,竟将中原地脉的「护世纹脉」冲得支离破碎,首当其冲的便是开封城 —— 那城墙上的「永乐护世砖」竟生出水锈,城河中浮起万千骷髅,皆口吐黑雾,遮了日月星辰。

应天府内,道衍和尚的贝叶经再次崩裂,现出血浪拍城、黄河倒悬之象;郑和宝船上的「万邦水纹图」也泛起裂纹,满剌加的潮汐线、古里的星象图皆模糊不清。此时永乐帝已晏驾,继位的洪熙帝急召群臣议事,却见午门九龙壁上渗出水珠,阶前铜龟铜鹤口中喷出白雾,竟在殿内结成「水厄」二字。「此乃截教与修罗族再犯人间!」道衍抚须长叹,「黄河、淮水乃护世纹脉的『双足』,二水若断,天下护世体系便如人折足,危矣!」

第二折 阐教徒力战金堤 佛教众难收毒浪

且说开封府尹急报:黄河金堤决口三十里,洪水裹着黑浪冲毁七十二村,浪中竟有金甲水怪舞刀弄枪,凡被浪沾者,周身生血泡而亡。武当山张宇清真人(张三丰徒孙)率徒赶往,布下「坎水戊土阵」欲堵决口,岂料控水鞭一挥,黄河水竟逆流而上,将戊土阵冲得七零八落。张宇清抽出「真武七星剑」,剑身却被水煞桩的玄冰之气冻裂,惊道:「此阵竟能逆天地水势,端的厉害!」

淮水之患更甚。血蟒君驱使「血浪吞天幡」,将淮安府泡成泽国,百姓避于城楼,却见浪中浮着无数血莲,每朵莲花中皆有修罗鬼面狰狞。普陀山慧明禅师率弟子持「净水瓶」作法,欲化毒浪为甘露,岂知血莲遇佛光竟炸裂开来,喷出的黑血腐蚀袈裟,连禅杖都生了锈。慧明忙取出舍利子镇之,却见舍利子在血雾中黯淡无光,叹道:「此幡与幽冥血海之气相连,我佛慈悲,竟难渡此劫!」

此时朝堂之上,洪熙帝望着奏报上「漂没田庐十万顷,溺毙百姓数十万」的朱批,急得汗透龙袍。忽有解缙后人捧《大典》「护世水经篇」上殿,书页中竟渗出黄水,显露出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绘制的「四海控水图」。「陛下!」解缙后人叩首道,「需集天下护世纹脉之精,方能破此二阵!」

第三折 三教共寻阵元窍 万民再聚护世心

道衍和尚夜观星象,见北方玄武七宿黯淡,南方朱雀七宿隐晦,知是黄河阵锁北方水脉,淮水阵困南方火精。遂修书分遣:着武当山再请张三丰(虽已神游太虚,犹有一缕真灵驻世);遣郑和旧部驾宝船至西洋,取古里国「定海神珠」;令开封百姓收集「永乐护世砖」碎屑,以民心之火熔炼。

三日后,张三丰真灵附于武当金殿神像,遥指黄河阵道:「此阵以『逆水为阳,死水为阴』,破阵需寻其『阴阳逆位』处。」众人细观,果见阵中黑鳞网所锁玄冰为「阳极之阴」,泥沙为「阴极之阳」,若以「正阳之火」融冰,「正阴之水」洗沙,必能乱其阵脚。与此同时,慧明禅师在淮水之畔得修罗族圣女密报(自永乐战后,修罗族渐悟护世之道):「血浪幡以『仇恨为水,怨念为波』,需以『无恨之水,无怨之光』化之。」

恰在此时,开封百姓送来十万块「永乐护世砖」碎屑,每块碎屑上皆有当年百姓刻下的「安」「宁」等字。道衍取碎屑混入三昧真火,竟炼成「民心护世砂」;郑和旧部亦捧定海神珠至,珠中映着西洋诸国的护世纹脉。张三丰以真灵驱动神珠,照向黄河阵玄冰,冰中竟映出百姓耕作之景,玄冰遂化;慧明将护世砂撒入淮水,砂上「安」「宁」二字化作金莲,托起落水百姓,血莲竟纷纷凋谢。

第四折 太极金光再临世 河清海晏复乾坤

当黄河阵的玄冰化尽,泥沙被护世砂凝成「定河神桩」,金箍仙见势不妙,欲祭控水鞭反击。却见北京天坛方向飞来一道金光,正是当年永乐帝插入天心石的玉笏虚影,笏上「护国安民」四字与百姓念力共鸣,化作「永乐金钟」悬于阵上。钟声过处,七十二水煞桩尽皆断裂,控水鞭也碎成齑粉。金箍仙惨叫一声,被金光卷入《大典》「妖邪录」,录中新增:「逆水者亡,顺流者昌。」

淮水之战更奇。血蟒君见血浪幡被金莲克制,欲遁入幽冥血海,却见岸边百姓齐唱永乐年间的护世童谣,歌声化作锁链,将其缚住。慧明禅师趁机以舍利子点化血蟒君,使其化作清泉,灌溉两岸农田。经此一役,黄河复归故道,淮水澄清见底,百姓于堤上立「护世双河碑」,正面刻太极金光图,背面刻参与破阵的三教弟子姓名。

尾折 水患方知民心固 护世原在众生中战后论功,洪熙帝欲封张三丰徒孙为「护国天师」,张宇清却推辞道:「护世之功,不在仙术,而在民心。昔年成祖以百姓器物为阵,今日又以护世砖碎屑破敌,可见最坚之阵,乃百姓同心所筑。」慧明禅师亦合十道:「修罗族以血为水,我佛以善为水,今得百姓心念之水,方克凶顽。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百年后,有渔人在黄河捞得一截控水鞭残片,其上「翻江倒海」四字已被磨蚀,竟显露出「民水为天」的真意。淮河畔的老人们则常对孩童说:「莫看水患凶,只要人心齐,扫帚能扫千重浪,犁头可耕万里波。」正是:

黄河九曲锁凶顽,淮水千重起恶澜。三教同寻真护世,万民共筑太平关。须知天道非他术,只在苍生一念间。试看金光常映处,河清海晏万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