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8章 后记:世尊开示生活禅 迦叶演扬日用道

【定场诗】

经声佛号岂为牢?搬柴运水亦坐曹。

单衣破衲心常净,粗饭黄齑德自高。

语带春风消戾气,行如秋月映江皋。

试看灵山传法后,万类庄严是道场!

第一折 法筵深论修行路 不在蒲团在履端

却说如来与迦叶尊者答疑已毕,见弟子们眼露明悟之光,知机缘成熟,遂开示「生活禅」要旨。如来轻拂金缕袈裟,指殿中扫地沙弥道:「汝等看,此子扫尘,若心在帚端,念念分明,便是『动中禅』;若心在明日斋饭,尘虽扫,心已乱。」

迦叶尊者接过话头,展开僧袍补丁 —— 每一块补丁竟化作不同场景:有沙弥在厨房揉面,面团中显「心包太虚」四字;有比丘在田间插秧,倒影里现「即心是佛」之象;更有菩萨行者在市井中算卦,卦摊上写「因果如秤」。

第二折 搬柴运水皆妙道 吃饭穿衣尽福田

「修行何须远求?」迦叶尊者指殿外挑水僧,「肩担万桶水,心无半点波,此乃『平常心是道』。昔年赵州从谂禅师,有人问『如何是道』,答曰『平常心是道』;问『可趣向否』,答曰『拟议即乖』。」

如来以「拈花指」点地,地面浮现「日用修行十二则」:

晨盥:洗面时观水涤尘,愿洗尽众生心垢;

晨课:诵经时声如洪钟,令法音远播十方;

早餐:食粥时念「粥有十利」,知粒粒皆辛苦;

洒扫:扫地时作「扫心」想,尘去心清两无碍;

讲经:说法时观听众根器,因病与药巧施为;

劳作:劈柴时思「截断无明」,搬石时念「累土成山」;

用餐:过堂时持「食存五观」,不挑精粗不贪多;

散步:经行时觉「步步莲花」,心与足履两相随;

待客:奉茶时怀「恭敬心」,茶盏中现「如来境」;

盥手:洗手时悟「身非我有」,水过无痕性本空;

熄灯:灭烛时观「生灭如露」,照破无明暗夜中;

入眠:临睡时省「一日三问」,善恶功过自裁量。

第三折 语默动静皆法性 行住坐卧尽真如

有沙弥挠头问:「弟子劈柴常伤手,如何修心?」迦叶尊者笑指其手:「伤手是果,心浮是因。当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言毕,袖中飞出「解牛图」,图中庖丁刀行若舞,牛骨自动分离,竟无一丝血腥。

又有比丘问:「与同门争水瓢,起了嗔心,如何对治?」如来道:「争瓢时,观此瓢是『假名有』,嗔心是『因缘生』。当念『同参是佛子,供水为众生』,自然心平气和。」

第四折 慈悲喜舍从心起 细行微言作筏航

迦叶尊者取出「六波罗蜜」手环,分予弟子:「此环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字,每字对应一种日用修行:

见乞儿施钱,是『布施波罗蜜』;

遇恶语不还,是『忍辱波罗蜜』;

洗碗时无厌,是『精进波罗蜜』;

被误解不辩,是『禅定波罗蜜』;

知诸法无常,是『般若波罗蜜』。」

如来补充道:「昔我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令目犍连尊者在人间行『盂兰盆供』。此供非为求福,乃教世人于孝亲中修慈悲,于饮食中观无常。」

第五折 法会圆融垂后范 千门万户透禅机

讲课终了,如来与迦叶尊者率弟子行「普贤行愿」:绕殿三匝,每步诵「众生无边誓愿度」,以扫帚轻点殿角蛛网,谓「不伤小虫命,方见大悲心」。行愿沙弥(阿难陀)忽悟,从怀中取出长安乞儿所赠半块饼乾,分成百份,分给空中飞鸟。

是夜,佛界弟子皆依「日用修行十二则」行事。有沙弥洗碗时,见碗底映月,忽然开悟;有比丘喂马时,见马汗如雨,念「众生皆苦」,竟泪湿衣襟;更有菩萨行者在 market 中,以「八正道」为商贾算帐,劝其「童叟无欺」。

尾折 从来大道无多子 不在深山在市朝

百年后,此「生活禅」传遍东土,衍生出「农禅并重」的百丈清规、「禅茶一味」的径山茶礼。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曾见山民背柴过溪,忽忆佛界「搬柴运水」之说,遂悟「事上磨炼」之理。至现代,更有「人间佛教」提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与佛界「生活禅」遥相呼应。

行愿沙弥(阿难陀)后来成为「扫心宗」祖师,其《行愿日记》中写道:「初入佛界,求**于经卷;后走红尘,觅真机于市井。方知慈悲是饭里盐,智慧是衣中棉,修行是脚下路,步步皆莲。」

正是:

不向灵山求法华,且于厨房种莲花。

禅机尽在寻常事,悟得时人胜出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