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2章 陶声絮语

梧桐街记事 第2章 陶声絮语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 釉惑

梅雨暂歇的午后,陆青禾盯着窑炉测温曲线发怔。上次烧制的虹彩孩儿枕被市博物馆收走,可烟囱检测出的重金属数值却持续超标。小林举着采样管爬上屋顶,在三花猫常蹲的烟囱口刮下片钴蓝色结晶体。

\"这是硼酸挥发物,\"检测仪红灯狂闪,\"长期接触会损伤神经系统。\"消息传开时,马大姐正直播修复好的青花尿壶,弹幕瞬间被\"毒陶瓷\"刷屏。周晓梅默默把非洲菊从陶艺工作室窗台移走,刘建军给包子铺换上了不锈钢蒸笼。

陆青禾蹲在废料堆前筛土,腕间的银镯突然被拽住。琪琪举着摔碎的陶笛,缺口处黏着嚼过的泡泡糖:\"姐姐能用这个补吗?\"孩子指尖的蓝色彩泥,让她想起老厂长实验笔记里的\"低温釉\"配方。

第二幕 泥痕

少年宫的陶艺课上,陆青禾捏着孩子们淘来的各色泥土。当混入洗衣店收集的牛仔布纤维时,陶泥竟在阴干时绽开冰裂纹。\"这是现代绞胎瓷!\"钟伯的放大镜对准纹理,书页间飘落张1978年的《红星厂实验记录》,记载着用的确良布料增强陶胚的失败案例。

程璐的全息投影仪对准拉胚机,虚拟釉色在旋转的陶罐上流淌。三花猫突然跃上工作台,爪子拍在混入野蔷薇汁的泥坯上,电子屏瞬间模拟出千年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叶棠剪下一段发光菌丝掺进釉料,烧制时整条街的电压都跟着窑温起伏波动。

深夜,陆青禾被窑炉异响惊醒。三花猫蹲在第17个陶土麻袋上,爪痕撕开的破口里露出荧蓝土壤——正是老陶瓷厂掩埋的钴矿渣,经三十年菌丝分解竟成了天然釉料。

第三幕 窑语

环保听证会当天,陆青禾抬出半人高的陶瓮。菌丝釉在瓮身蔓出生殖纹路,叶棠的野蔷薇根须钻进气孔,在陶壁内测织成过滤网。\"这是**净化系统,\"小林将检测仪塞进瓮口,pm2.5数值从120骤降到35。

刘建军突然端出屉包子,老面混着陶土粉蒸出青灰色团子。\"菌丝馒头!\"他掰开面团,拉丝的菌网清晰可见,\"配青禾的陶罐腌泡菜,亚硝酸盐降了七成。\"马大姐的直播间瞬间被泡菜订单挤爆,镜头扫过程璐的全息窑炉时,虚拟火焰正将网友留言烧制成电子陶片。

暴雨突袭让听证会中断。陆青禾冲回工作室抢救露天陶胚,却见三花猫蹲在窑顶,雨水顺着它打湿的毛发滴进烟囱。钴蓝结晶遇水汽蒸腾,竟在雨幕中凝成朵陶瓷质感的积雨云。

第四幕 陶鸣

社区举办\"再生陶艺展\",破损电器与陶器结合成新装置。琪琪把摔坏的蓝牙音箱嵌进陶瓮,直播声波震出釉色涟漪;刘建军用包子蒸笼改造成陶笛,发酵菌在不同温度下吹奏出《茉莉花》。

程璐调试声光装置时,全息投影突然失控。野蔷薇根系钻进电缆沟,将电子脉冲转化为陶埙般的低鸣。整条街的陶器随之共振,周晓梅窗台的非洲菊陶盆奏响《彩云追月》,花枝在音波中抖落荧光花粉。

陆青禾在异响中冲向老窑,发现三花猫正在撕咬第17袋陶土。扒开碎渣,底下埋着个生锈的保险箱,箱面用釉料写着\"1978年紧急封存\"。

第五幕 新生

开箱当日,全社区屏息围观。铰链转动的刹那,野蔷薇突然暴长缠住箱体,菌丝渗入锁孔形成生物密钥。箱里没有预想的危险品,只有本泛黄的工作日志,和二十八个袖珍陶俑——每个都塑着当年陶瓷厂工人的面孔。

陆青禾将陶俑放进新烧的菌丝净化塔,塔身裂纹恰好组成当年事故失踪者的工号。程璐把全息投影对准塔顶,光影中浮现出老工人们制陶的虚拟影像。三花猫蹲在塔尖发出绵长叫声,晨雾里,陶瓷厂旧址的野草丛突然绽出朵朵钴蓝色琉璃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