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3章 陶音织忆

梧桐街记事 第3章 陶音织忆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 声纹陶片

暑气蒸腾的傍晚,陆青禾蹲在老窑旁筛捡陶土。三花猫忽然叼着半片碎瓷蹭她裤脚,釉面划痕在斜阳下泛着奇异的声波纹路。\"这是当年厂里的声控试验品,\"钟伯的放大镜映出瓷片边缘编码,\"用留声机针头刻录釉下声纹。\"

社区活动中心霎时热闹起来。程璐将碎瓷片放进3d扫描仪,声纹还原出三十年前的车间喧哗:\"装窑小心——\"突然插入的刺耳噪音让所有人捂耳,刘建军的老面缸竟跟着共振,菌丝在面团表面颤出细密涟漪。

\"要完整声纹得找原模。\"陆青禾翻着泛黄的工作日志,第17页被撕去的残角粘着星点钴蓝釉料。琪琪举起儿童手表:\"我捡到过会唱歌的陶鸟!\"孩子奔向少年宫沙坑的背影,惊飞了正在刨食的麻雀。

第二幕 记忆窑变

暴雨夜,陆青禾在旧配电室发现落灰的木箱。二十八个陶制齿轮沾着野蔷薇花粉,嵌进老窑传动装置时,程璐突然惊呼——全息投影自动生成当年陶瓷厂立体模型,AI正根据齿轮磨损度推算生产记录。

\"缺第17号齿轮。\"叶棠的剪刀尖挑起菌丝网,\"用这个做生物齿轮试试?\"荧光菌丝裹着陶土填补缺口,整条街的电路突然波动。老窑烟囱腾起青烟,在空中凝成模糊的人影,依稀可见女工梳着七十年代的麻花辫。

刘建军送来夜宵时,菌丝包子在窑温辐射下膨成透明气囊。周晓梅的非洲菊突然转向东北方,花瓣上的荧光纹路拼出\"档案室\"三个字。众人打着手电摸到废弃仓库,三花猫正蹲在布满蛛网的铁柜顶上,柜门贴着\"1978声像资料\"。

第三幕 陶语解封

修复老式放映机的过程堪比考古。少年宫孩子们用3d打印复刻破损齿轮,程璐将AI修复的胶片投影在陶瓮内壁。黑白影像里,老厂长举着声纹陶片示范:\"这是新型工艺,把祝福语烧进嫁妆瓷...\"

突然插入的爆炸画面让所有人惊退。陆青禾稳住颤抖的投影仪,发现胶片边缘有灼烧痕迹——当年事故瞬间,老厂长用身体护住了实验数据箱。三花猫发出凄厉叫声,尾尖扫过程璐的激光笔,光束竟在陶瓮上映出隐藏的声波图谱。

\"需要同期声源解码!\"小林搬来社区卡拉oK设备。当马大姐的《甜蜜蜜》撞上老窑余韵,陶瓮突然共振碎裂,藏在夹层的胶卷盒滚落在地。琪琪捡起对着阳光看,胶卷齿孔拼出\"用爱发电\"的褪色字样。

第四幕 回响新生

社区举办\"声音陶艺展\",陆青禾捧出复原的声纹陶瓮。观众对着器身说话,野蔷薇根系将声波转化为釉色变化——争吵声泛铁锈红,笑声晕染海棠粉。刘建军摆出\"情绪包子\",菌丝面皮随顾客语调变换褶皱深浅。

深夜突发雷暴,老窑顶棚被掀翻。陆青禾抢救陶胚时,三花猫突然跃入窑火。众人惊呼中,它叼出个熔融的陶球滚进雨水坑,冷却后竟是个完美传声器——野蔷薇刺作拾音孔,菌丝织成振动膜,将雨滴声转为陶埙低鸣。

程璐将传声器接入全息装置,暴雨声在光影中化作奔腾陶土流。钟伯发现每粒虚拟陶土都刻着陶瓷厂工号,指尖触碰时,AI合成出当年工人的问候语:\"小陆同志,釉料配比要记牢...\"

第五幕 陶火永续

白露清晨,穿粗布衫的老妇人驻足老窑前。她颤巍巍掏出枚钴蓝袖扣,严丝合缝嵌入声纹陶片缺口。\"爸总说陶瓷是凝固的歌声,\"她轻抚三花猫,\"没想到能在野蔷薇里听见回响。\"

社区颁发\"活态工艺认证\"当天,陆青禾将老窑改为开放工作室。琪琪捏的歪扭陶碗被烧成镇馆之宝——碗底菌丝自动修补裂痕,盛热水便响起童谣《泥娃娃》。程璐把AI数据包刻进陶埙,叶棠的野蔷薇顺着声波爬满展览墙。

快递员送来贴着\"国际陶艺展\"标签的木箱时,三花猫正蜷在箱顶打盹。阳光穿过天井野蔷薇,在箱面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极了老厂长胶片里未完成的虹彩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