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82章 救出他们应当不成问题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第82章 救出他们应当不成问题

作者:兰兰66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3:46:03 来源:小说旗

对许多官员而言,这样的惩处已属严厉。

“那就彻查清楚,确认罪不至死,就让他回归原职吧。”朱慈烺说道。

“遵命,不过太子殿下,还有一事需禀报。”

“何事?”

“赵掌司在延安府以五百兵力击溃七百五十五名叛匪,收复矿场,且全军无损。”

听闻此言,朱慈烺不禁笑出声来。

自己这边正缺可用之人,如今有此捷报,自然欣喜。

“立刻传令,火速调派赵掌司前来,任其新职。”朱慈烺下令。

接到调令时,赵掌司内心一片茫然。

不论如何,这次算是实打实的升迁。

就在此时,来自北方的战报再度传来。

皇太极亲自领兵南下,最令朱慈烺忧心的是,洪承畴为与祖大寿形成掎角之势,深入布阵,结果陷入十万清军的重围,被困于松山的一处山谷之中,难以脱身。

无人知晓他们能坚持多久,期间多次有探子欲劝祖大寿开城救援,但祖大寿始终紧闭城门,只求自保。

洪承畴所部近五万人被困,曹变蛟屡次尝试突破增援,均未果。

最终,这一消息被上报至朝廷。

----------

乾清宫中,亡国闭目养神,似在强忍某种情绪。

待朱慈烺到来,方缓缓睁眼。

“父皇。”朱慈烺向亡国施了一礼。

此刻,乾清宫内齐聚了内阁大臣与六部、九卿的首脑,几乎所有的显贵官员都到齐了。

“慈烺,朕召你前来,所为何事?”亡国问道。

朱慈烺未作迟疑,直言道:“北疆之事。”

亡国长叹一声,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或许已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

然而,朱慈烺坦诚相告,反倒让亡国心中稍安。

“你有何打算?”亡国继续问道。

“洪承畴必须救援。”这是朱慈烺的坚定信念。

“为何?”亡国追问。

“若不救他,他必降。”朱慈烺简短的回答让满殿之人皆惊。

“殿下,此言无凭无据,岂可妄断?”一位官员出言质疑。

朱慈烺轻抚额头,这种话确实难以辩解。

如何说明?告诉他来自未来,知晓洪承畴和祖大寿将叛变?但这二人虽非良善,也曾为大明浴血奋战,守城有功。

更重要的是,他们皆有才略。若其降清,大明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毕竟,洪承畴麾下十万大军,祖大寿亦有十万,合计近二十万。一旦归顺,恐成大患。

可眼前的大臣们却不信洪承畴会降。

“殿下,何以见得洪大人会降?”大理寺卿径直发问。

此人对朱慈烺积怨已久,而朱慈烺亦对他厌恶至深,只因他未曾受贿,朱慈烺无可奈何。

于是朱慈烺反问:“卿又凭什么认为洪承畴不会降?”

“我国之臣,自当忠诚报国,岂会叛变!”大理寺卿脱口而出。

“哦?那敢问卿,我曾处决过多少官员?他们为何获罪?卿是否认为他们也是忠心耿耿?”

又是一次反问,但这次反问直接让大理寺卿愣在当场。

朱慈烺对亡国说道:“父皇,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洪承畴投降,而应全力以赴防止他被清军收服!”

亡国一直在旁看着朱慈烺与几位大臣争辩,并未插话。

直到这时,亡国才开口问:“那么你有何打算?”

“去救他!”

洪承畴为大明而被困,自当前去相救。

“谁去?”

“我去!”朱慈烺语气坚定。

此话一出,再次令亡国陷入无奈。

“我大明难道没有武将了吗?你身边不是还有张琦朝、孙传庭、许褚戚大等人吗?为何定要亲自前往?”

显然,亡国的情报网络同样高效,不仅知晓朱慈烺身边的将领是谁,连他们的名字也一清二楚。

“父皇,此情况或许有些特别,这些人只听命于我,若让他们自行决策,谁又能担任统帅?他们之间互相不服。”

“那也不一定非要你去,谁去都行!”亡国答道。

朱慈烺绝不能出事。

一旦朱慈烺遭遇不测,整个大明便岌岌可危。

“父皇,我知道您担忧我的安危,但若我不去,如今的大明恐怕就难以为继。”朱慈烺言辞恳切。

此刻,亡国也拿不定主意。

他知道朱慈烺所言属实。

若建虏真攻来,朱慈烺即便活着,意义也不大,毕竟大明已毁,他的生死又有何重要?

最终,亡国深吸一口气道:“你确定要走吗?”

“确定。”

“好,先去告知你母亲,若她同意,你就去吧。”

至此,亡国给出了这样一个答复。

乾清宫中所有人都觉得此事处理得有些草率,然而他们是父子,这般交谈并无不妥。

朱慈烺选择妥协,离开乾清宫,走向坤宁宫。

自从朱慈烺与白露成婚以来,他很少踏入坤宁宫,周皇后似乎也很少召唤他。

这对母子间明显的隔阂,众人皆看得分明。

但这矛盾并非轻易可解。

他们之间的裂痕修复需要时日,眼下显然时间不足。

因此,当朱慈烺踏入坤宁宫时,周皇后亦满心疑惑。

“你究竟为何而来?”周皇后仍余怒未消,连自称都用了“我”。

朱慈烺直截了当地说道:“母后,孩儿此来是向您辞行的。”

周皇后并未开口,但她眉宇间的愁绪已然加深。

她在揣测朱慈烺此言背后的深意。

“孩儿即将北上,这次将与建奴决一死战。临行前,特来告知母后。”朱慈烺继续说道。

说完这些话后,朱慈烺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自始至终,周皇后都没有回望。

唯有她微微颤动的肩膀透露出些许情绪。

朱慈烺离开坤宁宫后,开始思索是否该跟白露道个别。

然而稍作思量,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论白露是否挽留,他都决心前往。

可若是告知白露,她必定会忧心忡忡。

她本就爱操心,尤其自从成为他的妻子以来,这种性格愈发显着。

或许她日后也会得知此事,但只要能推迟一天知晓,对她而言便是好事。

“只能回去向你赔罪了。”朱慈烺望着钟粹宫的方向。

至于亡国,从一开始就已默许了朱慈烺北上的决定。

这一战关乎大明生死存亡,朱慈烺势在必行。

胜,则大明永续。

败,则命运难改,朱慈烺或许会选择接受现实。

——

三万五千人是个什么样的规模?无人比朱慈烺更清楚。

他曾目睹过一万人、两万人,甚至十万大军。

但亡国,确实未曾统率过如此庞大的队伍。

面对眼前的这支军队,朱慈烺神色平静。

古语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然而,当真正面对这般人数时,他竟感到一丝僵硬。

“训练得如何?”朱慈烺转向身旁的戚大问道。

戚大正是这支队伍的总教练。

只要是有关训练的事宜,找戚大准没错。

戚大微微颔首,说道:“各支队伍均已熟练掌握阵型、队列移动及多种战法。”

朱慈烺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张琦朝。

“火器分发如何?”

这个问题一直是张琦朝负责跟进的,他与太原府和京中的火器局保持密切联系。

每日必须确保一定数量的供应,同时还要保证质量。

这不仅是对火器局工匠们的挑战,也是对张琦朝本人的一大考验。

最终,他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殿下,已有约一万五千人完成装备。”

“很好,戚大、张琦朝、孙传庭,你们三位随我北上!”朱慈烺说道。

“什么?那我呢?”许褚在一旁未听到自己的名字,顿时有些焦急。

朱慈烺踹了他一脚,“你也去,京城就那么好守?指望那个神机营指挥使?”

“可是……”

“有何不可?我要你围困京城,护佑圣上,你觉得这位置不够关键还是地位不高?抑或认为此事无关紧要?”

许褚留在京城,对朱慈烺和朝廷而言最为妥当。

他八面玲珑且忠诚无二,经过战火洗礼后,性情愈发稳重。

朱慈烺走近,拍拍许褚肩膀,“记住,继续磨砺自己的沉稳,下次我会带你见识未曾见过的对手,把京城守得固若金汤,等我归来时,我希望看到这里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宫墙无损,你的职责,比我们此次北上更为重要,懂了吗?”

面对朱慈烺语重心长的话语,许褚热血沸腾,挺身应道:“是!”

“孙大人,调遣两万兵力,所有持有火器者悉数携带,另备五千人为后勤。”朱慈烺下令。

虽然天雄军由三人统领,但朱慈烺不能尽数带走。

首先火器尚未完全配齐,带着这么多人去跟皇太极交战岂不是开玩笑?

要知道,皇太极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每名士兵都有火器,他们还配备专业的亡国营。

只是朱慈烺始终未单独组建亡国部队。

一门火炮需要三人操作。

无论是发射还是维护,火炮的操作相对简单。

日常训练中,这些技能早已传授给全体天雄军将士。

随意挑出一名天雄军士兵,他们便能熟练操控火炮。

天雄军无需另设专门的火炮营,这也让他们获得了一项优势——不必分心组建火炮营,剩下的便是后勤保障。

后勤对于战事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前线作战。

粮草、武器、亡国等物资,难道你能指望前线战士自行去取?

此时,后勤部队的重要性便凸显无疑。

古代战争中,一名士兵需要两名后勤人员来供给所需。

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就需要十万人的后勤支持。

这或许有些夸张,但也表明了后勤的关键作用。

过去,朝廷常利用百姓作为后勤力量,对他们“用完即弃”。

但朱慈烺并非如此,他并无高远志向,只是想体验另一种人生。

若能守住现有的财富与权势,平静度过一生也未尝不可。

然而,他不幸重生于明末,这是汉室即将倾覆的时代。

身为汉人,朱慈烺不可能袖手旁观。

于是,他的行为变得高尚起来。

实际上,这种高尚掩盖不了他的私心。

他也想体会一下做皇帝的感觉。

否则,出生入死又有何意义?

如果清军突破锦州并进入山海关,他还能称帝吗?

“所有人,列阵!骑兵先行!”

假如清军攻陷锦州,跨过山海关,大明将彻底亡国。

朱慈烺无法登基为帝,失去权势,甚至历史走向也可能改变,南明是否存续尚不可知。

而且,那段南明历史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到了那一步,朱慈烺能否带领大家保住大明,还很难说。

所以,此时此刻,他必须阻止清军入侵,将他们驱逐出山海关,并彻底消灭或同化,唯有如此,大明才能真正安定。

一万五千名将士开始北上,目标直指松山,救援洪承畴。

朱慈烺派出三百名探子,一方面查明洪承畴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将援军抵达的消息告知他。

只要洪承畴撑得住,别轻易归降,待朱慈烺率军抵达时,救出他们应当不成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