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83章 口干舌燥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第83章 口干舌燥

作者:兰兰66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3:46:03 来源:小说旗

启程前,他再次核查了火铳、火炮及佛郎机等装备的状态,还有其他相关事宜。

确认一切妥当后,这支一万五千人的队伍中,有一万名老兵混杂着新兵。

而那五千名后勤人员,则全是新兵。

他们将驻扎在相对安全的位置负责后勤事务,但同时也必须直面战场的残酷。

如此一来,日后这些后勤人员便有机会成长为老兵。

通过这种老带新的方式,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朱慈烺端坐于马车之中,静静思索着即将与清军交锋的情势。

己方只有一万人,而对方的兵力加起来竟达三十万。

这仗真能打赢吗?

“这仗真能打赢吗?”孙传庭在外头忽然幽幽地问了一句。

“能!”朱慈烺语气坚定。

------------

“必输无疑!”

“必输无疑啊,陛下,您应当将殿下召回!”

朝堂之上,文武官员群情激愤,吵闹声震得皇帝头痛欲裂。

尤其是礼部尚书林玉吉高声疾呼,更令皇帝心神不宁。

然而,眼前这群臣工个个不可小觑。

他们皆是在朱慈烺登基后新提拔上来的。

这些人原先受制于上级,饱受压榨。

他们是真正的正直之士,敢于直言亡国。

所以,当他们直言此战难以取胜时,皇帝也只能附和称是。

不仅是礼部尚书,新任兵部尚书林新甲亦表示异议:“太子此举实属不当。”

吏部尚书李日宣与刑部尚书林遵宪同样持相同观点。

皇帝望着眼前的三位林姓尚书——礼部、兵部、吏部的掌门人。

总觉得他们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关联。

若果真如此,这三个尚书同属一家,将来是否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可惜,这些人皆为皇帝亲手任命,贸然撤职未免不妥。

毕竟,这些尚书据理力争,是基于实际考量。

殊不知,此刻皇帝心中已盘算着如何罢免他们。

林新甲说道:“传闻建虏已倾巢而出,那爱新觉罗氏更领十余万精锐与多尔衮汇合,合军共三十万,建虏决意与我等决一死战。此时太子赴前线,实为险境。”他们深知朱慈烺对大明的重要性,都盼着他平安无事。

然而,此刻再劝已无济于事,林玉吉叹息道:“太子行事鲁莽,非明主所为,恳请陛下另立储君!”话音未落,吏部李日宣、户部李世文、兵部林新甲、刑部林遵宪以及林玉吉本人,五人同时跪下,齐声请求:“恳请陛下改立储君!”

周围陷入一片寂静。

朱慈烺注视着这五人,默然不语。

周延儒自是不满,听闻有人竟要换储,岂能容忍?“你们五人,未免太过放肆!太子有何重大过错?有何依据要换储?”

换储乃极重之事,毫无理由便因太子亲征而换储,这荒唐至极,周延儒断难接受。

但五位尚书义正辞严,认为太子贸然涉险,缺乏稳健。

若将来继承皇位,是否也会将大明置于危局?这岂不是不顾天下百姓安危?

站在道德高地,他们便没了道德约束。

朱慈烺过于仁慈,仅处决了一些奸佞,却忽略了这几个腐儒。

都御史王道直始终未发一言,因其由朱慈烺提拔。

某权臣曾给予朱慈烺权限,任其举荐一位言官,朱慈烺推荐了王道直。

无论如何,他对王道直有知遇之恩,此时绝不能落井下石,何况五人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就在此时,一人挺身而出,拔刀走向五人。

看到这一幕,朱慈烺更加焦虑。

“狂徒,去死!”

许诸提刀跃起,欲击杀带头的林玉吉。

林玉吉惊慌失措,急忙躲避。

司马图和齐兵赶忙上前阻止许诸。

“你不过区区亲兵统领,竟敢对我动手!”林玉吉怒不可遏。

“你不该杀?如今的大明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一旦建奴攻陷锦州,大明便难逃覆灭的命运。太子亲自领兵出征,是为了亲自抵御外敌,若太子能够存活,大明便可延续千秋万代;即便战死,也不负‘天子守国门’的誓言。

可是,太子在外浴血奋战,换来的不是权臣的支持,而是所谓的废立之事。这消息传入太子耳中,该是多么刺骨的寒意?你们到底安的什么心?”

朝堂上的大臣们皆沉默不语,发言的是五位尚书。

他们的话确有道理,一旦太子陨落,大明将无法一日无储。

但他们的行为,却令人齿冷。朱慈烺才离开几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讨论废立之事。

“许统领,你可别忘了,无论是陛下,还是我们,起初都反对太子亲征。这样的冒险不仅巨大,更对太子的身份不负责任。但他执意前往,不听从圣旨,不顾百姓安危,他这样做,难道不会让陛下寒心吗?我们又岂能不寒心?打仗何必要太子亲自上阵,为什么就不能另派人去?”

林玉吉自有他的借口,自然要反驳许褚。

然而,许褚听了这话,更加怒不可遏。

“太子亲征已有三次,从未有过败绩!每一次出征,军心必定高昂。试问这世间,还有谁能胜过太子?你指望谁能接替太子的位置?直言告诉你,此次锦州之战,便是最后的决战,要么胜利,要么失败!这场关乎国运的战役,太子不去,又有谁能承担得起?我们在后方,理应与太子同舟共济,而不是在这里谈什么废立之事!”

两人各自据理力争,争执不下。

直到亡国抓起一个茶杯,重重摔在地上,怒喝道:“能不能安静一点?”

此时,两人才暂时停下争论。

他们几乎忘记了,眼前还有一个皇帝。

“太子、太子、太子,你们口中总是提到太子,可曾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顷刻间,所有人都伏倒在地。

林玉吉说道:“恳请陛下恕罪。”

其实亡国并未真正动怒,只是心中略有不满,他已经调整好心态。

不久,亡国的目光转向了周延儒和王道直。

于是,亡国开口问道:“对于废立之事,周爱卿与王爱卿有何见解?”

周延儒态度坚决:“此储断不可换!”

“为何?”

“太子天生聪明,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双全,实属难得之才,更是大明日后百年的明主,行事干脆果断,颇有洪武帝遗风,将来大明必会迎来太平盛世,这储位,绝不可改!”

------------

“王爱卿,你有何高见?”

亡国抬眼看向王道直。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王道直,这一下直接把他给弄懵了。

这是什么状况?

你们谈你们的,干嘛都盯着我看?

可是亡国已经开口问话,总不能不答。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道直摇了摇头道:“不换!”

“为何?”

“因太子尚在。”

午门瞬时陷入短暂的寂静。

接着,所有人脸上皆露出古怪神色。

当然,也包括亡国。

显然,他们对王道直竟敢这样说感到十分意外。

“依臣之见,当今天子潜力无限,若贸然换储,恐有不妥。只要太子健在,这储位便不该轻易更替。”

王道直此言无法驳倒,朱慈烺虽手段狠辣,杀了不少人,但他推行的许多政策却切实利国利民。

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能看出这一点。

若日后朱慈烺登基,大明百姓的生活必定会优于当前。

经王道直这么一说,这些争执不休的大臣们忽然意识到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朱慈烺还活着,而且手中掌控着三万天雄军。

天雄军极为强悍,即便面对十万神机营也不一定落于下风。

假如真换了储君,惹得朱慈烺心生不满,他若率军将他们这些官员一网打尽,那结果恐怕连亡国也不会过多干涉。

想到这里,五位尚书陷入沉默。

此类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

自古以来,握有兵权即握有权力。

最近朱慈烺鲜少出现在朝堂之上,这也让他们忽略了太子并非善类的事实。

若朱慈烺真的对他们下手,恐怕亡国也不会多说什么。

亡国随即说道:“罢了,此事暂且作罢。太子正在前方征战,绝不会做这般令人心寒之事。若真要换储,等太子为国捐躯再说。若无其他要事,今日便散朝吧。”

即使退朝,亡国内心依旧难以平静。

今日早朝,百官无人提及琐事。因为此时,有更为紧要的事占据着众人的心绪。

北方局势愈发扑朔亡国,亡国内心忧虑重重。朱慈烺仅率一万五千天雄军北上,能否扭转乾坤实在令人揪心。

最令亡国挂念的,还是朱慈烺自身的安危。

抛开身份不论,他们之间不过是一名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牵挂。

“这混账小子,给我活着回来。”亡国望着天际的烈日,心中默念。

……

“还有多远?赶得上吗?”赵掌司高声质问。

“能!我们快到京师了!”下属回答。

“快到了?可太子已经启程……不行,不能再往京师去了。走,直奔太子而去!”赵掌司断然下令。

朱慈烺将赵掌司调离原职,绝非让他回京接管火器局。像这样具备军事头脑的人若不用来打仗,无疑是暴殄天物。

起初,赵掌司以为朱慈烺派他带五百人去抢夺煤矿,不过是戏弄于他。

但如今看来,或许并非戏谑,而是一场试炼。

眼下,这场试炼似乎已告一段落,这才命令他立即进京。

谁料朱慈烺行事如此迅速,说走便走。

眼看即将抵达京师,赵掌司却得知朱慈烺早已离去。

他是个干脆利落之人,没有返回京师,而是循着朱慈烺的行踪追赶而去。

这一路,赵掌司可谓历尽艰辛。

他所率人数不多,常有马匪以为他们携带财物,遂设伏拦截。

赵掌司为人仗义,每次都会亮明身份,表明自己是为抗击建虏而来的官兵。

通常情况下,匪徒听闻此言便放行。

但也有些顽固分子,全然不顾大局,执意抢劫。

面对这些不知死活之辈,赵掌司毫不迟疑,举起火铳对准对方脑门,从不留情。

久而久之,这般强硬的态度让山贼们闻风丧胆,渐渐销声匿迹。

终于,在赵掌司胯下战马累至濒死之际,他们追上了朱慈烺。

遗憾的是,还未接近,便已被天雄军捕获。

“自家兄弟,自家兄弟!”赵掌司掏出天雄军的旗帜。

见到这面旗,天雄军的态度稍显缓和。

但也没太和缓,毕竟伪造这面旗也并非难事。

“我是奉太子之命来找他的。”赵掌司急切地说道。

眼前的天雄军逐级上报,又逐级回复。

幸好他们人数不过万余,行军速度也不快,没多久,赵掌司便得到答复。

当他站在太子面前时,早已口干舌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