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 第7章 托臂梁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第7章 托臂梁

作者:爱的北回归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05:34:26 来源:小说旗

传统的中式房屋,大部分使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

抬梁式,顾名思义,用立柱抬起横梁,横梁抬起短柱,短柱再抬起短梁,层层叠放至屋脊,这种结构可以承受足够沉重的屋顶,还能衍生出华丽的屋顶结构。

穿斗式,立柱直接顶到屋顶下方,再用木纺链接立柱,成本低建造快,对木材要求不高,但是柱子数量更多了。有夏氏稍微大一些的建筑使用的都是穿斗式。

这两种建筑方式各有优劣,但都有同样一个问题,那便是屋内要有柱子,穿斗式尤其明显。

竖亥和禹会面的屋子并不小,但是因为屋内多了四根立柱用于支撑屋顶,则显得不够通透宽敞。

其实宫殿的横向跨度不过10米,使用抬梁式结构,只要木材质地足够强,再向外扩建一番,室内也可以没有一根柱子,上古时代,优质粗壮的巨木最不缺乏。

只是这样一来,立柱、横梁、短柱、短梁的加工和制作,竖亥的水平根本无法短时间完成。毕竟此时的榫卯工艺还十分原始,又没有钉子和胶水,连加工用的工具还是石头打制的。

......

竖亥被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后,自学了一些建筑知识,又在村中帮忙盖过木制结构的新房,自信民用版托臂梁结构还是可以掌握的,何况此时的屋顶可以使用竹子和稻草制作,更加减轻了屋顶的重量。

面对眼前年轻人的发问,竖亥也听出了他懂些门道,问道:“你也懂建筑营造的技术吗?”

那年轻人昂起头看着竖亥,回道:“我叫有方,上一任司空是我的父亲。”

竖亥心中泛起了疑惑:“有夏氏的司空去世了,现在的知识传承也是以家族为主,既然他的儿子懂得建筑,为什么不直接父死子继?何况我只是会制作地图,难不成那个钺芒真的得到了什么太一的启示?”

竖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着姒有方说道:“我知道你有很多问题,但是我无法回答你,你去问禹和钺芒大人,你要做的,就是相信我。”

姒有方一听这话,横过脸去,不再说话,只是走到一旁拿起了石铲,开始填柱坑。

竖亥心中直道可惜,如果姒有方直接去问,没准自己还能偷听一下。

接下来,竖亥安排了了剩下的人的工作,一组去山中砍伐树木,一组去搬运石块,一组去筛粘土,一组去搜集白色的石头(石灰石)、贝壳、骨头、碎陶片。

竖亥还特意留下一些会垒窑的人留下来,在这里堆一些炉子出来。

得到命令的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只能理解砍伐树木这个命令,难道造房子不用垒夯土,覆稻草吗。

竖亥只是微笑着安抚他们,毕竟这个年代的华夏还没有诞生出水泥这种利器。

“可惜啊,我昨天寻摸了半天才找到一块石灰石,几块赤铁矿石,铜矿石更是一块都没有发现,这也难怪未来的专家笃定青铜器外来的说法,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不过水泥我也用不了太多,用作粘合剂就行了。”

竖亥安排好众人的工作,立马开始准备垒窑。

“首先要把鼓风机制造起来,再制造一批木炭,这样提高了炉温才能更快的烧出瓦片。原本想烧制砖块,但是就怕工期来不及,只能用石头了。”

竖亥让他们去聚落中制作陶器的地方去取粘土,自己顺手抄起一根石铲,比划了几下。

“石头制作的工具好沉!而且石头质地很脆,不耐用,难怪金属冶炼的发展决定了生产效率,就算是我,用这样的工具干活也干不了多久。”

“对了,今天怎么没见女华,她有一柄青铜剑!我得问问她是从哪里弄来的。”

竖亥没什么架子,又亲自上手干活,很快便和众人打作一团。

窑很快堆好了,竖亥也制作了一个泥胚,烧制成型后,安装好兽皮和竹筒,一个简单的鼓风机就制作好了。

竖亥将鼓风机拿到炉口,吹了几下,里面的火光逐渐亮了起来,众人见状,惊呼连连。

竖亥正让他们去多做几个鼓风机时,一个黑袍人影缓缓出现在后方。

禹来了。

禹好奇的盯着竖亥制作出来的新奇玩意,也不顾形象的摆弄了几下,看着竖亥问道:“竖亥,这是个什么东西,竟能让火烧的更旺。”

竖亥原本想直接和禹说,但思索片刻后,反问道禹:“禹,你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

禹怔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可思议的表情,随后半跪在鼓风机旁开始思索起来。

竖亥也不等他,转头指导起别的人如何制作,不过竖亥这才发现,这些从小制作陶器的古人,上手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且制作的也比自己规范。

竖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这时,半跪在一边愣了半天的禹突然开口:“竖亥,我想明白了。”

竖亥走到禹的身边坐下,虽然禹的个头也很高,但是比起自己的还是矮了将近一个头,还是要给这位传奇人物一点尊敬。

禹缓缓开口:“我们生火时,对着火苗轻轻吹气,能让火苗燃的更快,巫觋们说,这是因为人有活气,能生火,可如今看来不是,难道让火焰更快燃起的不是我们的活气,而是天地之间的气,你做的这个鼓风机,就是将气吹入炉中,让火燃得更旺。”

竖亥对禹的回答十分惊奇,一个生活在原始宗教文化的上古领袖,能够轻易冲破传统思维,观察、联想、思考并得出新的结论。

“果然能在历史书上留名的都不是等闲之辈,禹看着也就十八岁左右,不但表现得成熟稳重,还如此聪明,我没跟错人!”竖亥心中连连称赞。

竖亥不动声色,一本正经的对禹说:“禹,我们体内的气从哪里来?”

禹答:“从天地之间吐纳而来。”

竖亥点点头:“正是,人吐纳天地之中的气来维持身体的运转,若是不得呼吸,一时半刻便会憋死。”

“只是我们能吸入的气和吐出的气并非同一种。”

“我们吹气能让火苗燃的更旺,并非是我们吐出的气的作用,而是将火苗周围的灰烬吹开,能更多的和天地之气接触,若是你吹的太猛,火苗便会熄灭......”

就这样,竖亥利用有限的词汇和禹描述了什么是空气,空气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等到二人回过神来,天色已经将晚,干活的人也遵循着日落而息的规律散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