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 第127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第127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

作者:爱的北回归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05:34:26 来源:小说旗

“住嘴!”熟悉的华夏语打断商均的叫喊。

一个脸上几乎被眼睛图案占满的男人从后方走出。

不同于他同伴们极为原始的打扮,这人身上的长袍做工精细,其上一圈圈挂着各类骨头磨成的饰品。

耳朵和别的“野人”一样打了耳洞,只是没那么大。

这让眼男看上去不是过分的“原始”。

眼男迈步上前,用石矛拨出篝火中的股骨,看到其上裂纹不显,皱了下眉头。

股骨烧制后裂纹很少,是竖亥有意为之,

他和商均都不懂如何解读甲骨占卜,贸然钻孔烧制,只怕会影响尧的“计划”。

不如就这样直接扔入火中,交给尧自行解读。

眼男盯着股骨,摇头道:“错字连篇,格式不对,写的地方也不对。”

竖亥白了一眼商均,心里暗暗道:“原来你也是个半吊子。”

随后他看着商均,轻蔑道:“你唱的跳的都是什么玩意,这样怕是鬼神会降罪于你!”

早就起疑的竖亥终于辨认出声音的主人,大声喊道:“藜!你还活着!”

“桀桀桀桀桀。”眼男,应该是姬藜放声大笑。

“竖亥,你总算落到我手上了。”

“我被你害的好苦啊。”姬藜委屈的说着,眼里竟然泛出泪花。

竖亥环顾四周,四周的“野人”打扮简陋,穿着原始,身材瘦弱矮小,明显是过的较为艰难的族群。

他们的武器也十分简陋,弓箭由树枝和细麻绳制作,石矛的杆都是歪的,十来个人只有三人挂着石斧。

不过他们的弓弦只是虚拉,石矛也没有贴在竖亥身上。

竖亥见状歪嘴一笑,对着姬藜说:“你想干嘛?”

姬藜摇头叹道:“自然是把我受的苦让你也......”

竖亥一拳轰出,又蹲下身体一个扫堂腿,身边三人顷刻倒地。

随后他弹跳起身,两拳击倒商均身后的“野人”,并趁机拔出自己的青铜矛,横在姬藜脖颈边。

姬藜很光棍的直接跪地,眼泪扑扑的流下。

竖亥望着倒在地上呻吟的五人,又看看不远处惊叫的其余“野人”,对姬藜笑道:

“别哭,你刚才笑的很经典,再来一遍。”

不久前,因为过于沉迷唱跳,竖亥并未察觉有人靠近,直到他听见兽皮靴踩在草地上的声音。

不过这些人似乎并无恶意,他们只是将武器对着竖亥,没有展示出很强的攻击性,

甚至还被商均精妙的歌舞吸引,为其喝彩。

竖亥腰间挂着铁剑,胸中暗藏青铜小刀,方才完全可以杀死他们,

但冤家宜解不宜结。

竖亥只是让他们暂时倒地,顺手调教一下有些飘了的姬藜,毕竟他开的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看着姬藜抽动的嘴角,竖亥耍了一个枪花,将青铜矛插入地面,随后半蹲扶起姬藜:

“藜,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这段时间一定苦了你吧。”

姬藜听到这话,伏在地上呜呜的哭出声来。

见竖亥的语气和态度友善起来,周围的“野人”也放下武器前来,将倒在地上还没缓过来的同伴扶起。

众人扎好营地,借着璀璨星空,说起自己的经历。

姬藜脸上的眼睛图案已经被冲掉一些,露出三道自额头横贯至嘴角的恐怖伤痕。

“这是狼挠的?”竖亥仔细观察过伤口,问道。

姬藜点头:“我没想到你还能活下来。”

“那日我迎着风雪跑出很远,在山里遇到两头狼,被他们抓伤脸,好在两头畜生并不饿,只是在戏耍我。”

“我懂些草药,采了些伤药敷在伤口上,可惜最后还是长歪了。”

竖亥细细看去,果然,姬藜的左脸伤口没长好,不但有些扭曲,似乎还失去了做表情的能力。

“之后我不慎闯入莽莽群山,在里面转悠了大半个月,直到被他们救下。”

“对了,介绍一下,他们是来自大巴山以南、巫咸山以西的巴人。”姬藜站起身,指着那些巴人说道。

附近篝火边的巴人也友善的向竖亥打招呼,其语言和中原华夏语言极为相似。

竖亥分辨了一会姬藜话中的“大巴山”与“巫咸山”的方位,才在心中大呼:“四川盆地!他们会是古蜀人的前身之一吗?”

竖亥知道,三星堆遗址大致分为四期,虽人种大致相同,但来源和文化风格各有差异。

三星堆遗址一期时间很早,公元前2800-2000年,人群主要是来自西北的华夏人和羌人。

一期很原始,连城墙都没有。

还有公元前2500-1700年的宝墩文化,距离三星堆一期不远,人群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和竖亥是老乡,也有一些羌人和西南土着在里面。

宝墩文化种植水稻较多,陶器也更为精致,还有完善的城墙和城市划分。

随后古蜀地的王朝在商灭夏,周灭商事件后,两次受到中原和三苗来的流民影响,呈现出不同风格。

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器大多也是这两个时期。

直到东周定王,三星堆文化所属地区逐渐被摧毁和废弃,人群迁徙,巴蜀地区进入金沙文化时期。

竖亥看着这些较为原始的人群,

却无法推测他们到底是属于三星堆一期文化所属的“蚕丛氏”,

还是来自刚刚起步的宝墩文化所属的“柏灌氏”。

不懂就问,竖亥随后向姬藜询问了这些巴人的城市,农业,陶器特点。

“种黍和粟,没有城墙,陶器粗糙,大概率是蚕丛氏,他们生活在巫山一带,和成都平原的蚕丛氏主要聚居区有距离,但联系紧密。”

竖亥望着姬藜不同凡响的打扮,笑着说道:“看来你混的不错。”

姬藜点头:“我草药,祭祀,占卜无一不通。”

说到这里,姬藜不由得对商均来了个鄙夷的眼神,好似在责问他对鬼神的不敬。

商均只是羞赧的低下头,摆弄着地上的草。

随后姬藜继续讲述他的经历,

凭借在群山中独自求生的奇迹,被狼抓伤后古怪的面容,以及拥有的草药祭祀天象的知识,姬藜一跃成为巴人部落中的觋,地位尊崇。

竖亥脑海中浮现地图,推演着姬藜的行进的方向,有些敬佩他的好运,竟直接从甘肃青海交界处越过秦岭直达巫山。

商均好奇的问道:“那你为何不在那里生活下去,要跑到昆仑海这里呢?”

姬藜立刻站起身,双手叉腰自豪道:“哈,我以为竖亥死了,他没能完成的任务我要是成了,尧定会对我刮目相看。”

“正好这些巴人知道昆仑海的方位,还有一条路直通这里,我便带着他们前来此处。”

竖亥点头,随后问道:“那你为何渡过昆仑海,到这边来?”

姬藜看着商均说:“我只是想看看商均他们会不会来,没想到就只剩你俩。”

三人一阵唏嘘。

姬藜指着东边解释:

“往东行三日,昆仑海有一处较窄,自那里行舟半日便可达对岸,不过......”

竖亥没有在意这处极窄的地方,而是问道:“那巴人可有方法能快速回到中原?”

姬藜点头。

竖亥激动的抱住姬藜:“太好了!”

原本晦暗的行程,如今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1:秦岭古称大巴山,在本文中大巴山就是秦岭,如今的巴山在当时称呼未知。

注2:巫咸山就是巫山,名称可能成型于商朝,也有其余说法,本文采用尧分封的说法。

注3:纵目崇拜和打耳洞主要发生于商-周时期,但为了凸显特征,同时鉴于其可能源于本土文化,故此引入。

注4:三星堆文化二期至四期的笄发族群与辫发族群,该习俗可能由中原传入,且主要体现神权与王权之争,不符合本文原始部落的设定,不予引入。

注5: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对应期数不同,三星堆遗址二期对应三星堆文化一期,以此类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