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172章 劝说成功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第172章 劝说成功

作者:我是昆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0:21:59 来源:小说旗

第二日清晨,阳光轻柔地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刘昆等人临时休憩的村庄之中。

刘昆悠悠地睁开了双眼,怀中的佳人已经不见了影踪。

体内曾经那痛彻心扉的剧痛,此刻竟已消散了大半。

他试着运转体内气息察看伤势,惊喜地发现断裂的经脉已基本愈合,运行无阻了。

虽然尚未完全恢复如初,但已不妨碍他轻松自在地起身活动。

更让人称奇的是黄叙这小子,昨日受了那么重的内伤,简直有些惨不忍睹。

同样经过一夜运功疗伤,伤势竟有了极大的改善。

黄叙运功调息了一番,只觉气血顺畅了许多。

虽然不能做到活蹦乱跳,但起码也能走动了。

这时,黄叙忽然想起昨日师父刘昆严重伤势,心中不由得担忧起来。

他挣扎着爬了起来,在一名亲卫的引领下,就去找刘昆了。

刚出房门,黄叙就看到迎面走来的圣女张宁。

“张姑娘,我师父他没事吧?”黄叙急切地问道。

张宁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黄将军,恢复得不错嘛!放心吧,你师父如今伤势已无大碍。”

黄叙和众亲卫听到这个好消息,都欣喜不已。

张宁微微一笑,带着他们见到了正在与张牛角喝茶聊天的刘昆。

“师父,您没事就好!真的没事就好!”黄叙原本忐忑的心也放了下来。

他步履蹒跚地一头扑进刘昆怀里,这么大的人了,却像个小孩子一样,满含热泪地哽咽着。

刘昆心中也满是感动,伸出大手,摩挲着黄叙的脑袋。

昨日一战,是他这些年来最凶险的一次。

南华老道不愧是汉末最牛逼的世外异人,一身武道修为根本不是他所能抵挡的。

他和黄叙师徒联手,才堪堪挡住了此人的强势镇压。

尤其是他最后那个大招,体内内力尽去,而南华老道却还有余力。

若不是黄叙拼死一搏,惊走了南华老道,他恐怕早已命丧其手了。

虽说这次身受重伤,但刘昆却因祸得福。

张宁从道家典籍中找到一种借助阴阳之力重塑经脉的疗伤方法,甚是神妙。

经过阴阳之力的治疗,他体内的经脉竟然得到了再一次拓宽。

而且,拓宽的经脉借助炼体秘术中的双修,已经成功稳固了下来。

相信只要再给他足够的时间休养,伤势必定能完全痊愈。

哼哼,南华老道如果敢再来,他刘昆一个人都能将他轻松打出屎来。

然而,此刻的刘昆并不知道,昨日南华老道已经在山门悄然坐化了。

黄叙一直对刘昆十分依赖,这不仅仅是因为救命之恩。

数年的师徒情谊在黄叙心中,刘昆就如同父亲黄忠那般让他敬重。

更何况,刘昆可还是他老姐的男人,自己的姐夫呢!

这次黄叙像个孩子般的真情流露,至于是不是担心日后老姐黄蝶舞怪他守护刘昆不力而找他算账,这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刘昆和黄叙的伤势大有好转,但还不适合长途跋涉,于是他们决定继续在这个废弃村庄休整。

三天后,刘昆在张宁的悉心帮助下,炼体秘术的双修之术大放异彩,让他成功稳住了伤势。

然而,局势紧迫,容不得刘昆和黄叙等到完全康复的那一天,还是启程赶往了瘿陶。

数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瘿陶太平道教众的聚居地。

张牛角和张宁马上召集了教中的各个头领,准备坐下来一起商议将百万教众迁徙到雁门的大事。

一开始,事情并不顺利。

汉人有着很深的故土情结,谁都不想背井离乡。

所以,很多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也是在情理之中。

“我们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生活安稳,为什么要放弃一切,去那不知情况的雁门?”一位年长的太平道头领皱着眉头,大声说道。

“就是啊,雁门山高路远,还得翻越那高高的太行山。咱们这么多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的,怎么走得了这么远的路?”另一个头领也附和道。

“而且,这一路上要吃要喝的,这些用度可不是个小数目,谁能解决得了?”又有一个头领担忧地说道。

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不少头领都面露难色。

眼见局势愈发混乱,刘昆、张宁与张牛角三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张牛角深知,若不尽快统一教众思想,等朝廷大军一到,就一切都迟了。

那这次的救援计划就要失败了,上百万的太平道教众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张牛角神色凝重地站了起来,目光深沉地扫视着众人。

他无奈地说:“诸位头领,想必各位都知道,如今虽然朝廷**,但仍然比我们强大许多倍。朝廷对我们太平道早有打压之心,如今更是不断调集军队,疯狂围剿我们。天公将军与朝廷大军在广宗激战,形势对我方极为不利。如今朝廷一心想要将我们太平道斩尽杀绝,不留后患。如果朝廷大军压境瘿陶,我们这百万教众将毫无抵抗之力,必定会遭受惨重的灾难。到时候,家园被毁,无数教众惨遭屠戮,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会中众人听闻,都不禁面露惊恐之色,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张牛角环视一周,接着说道:“雁门郡的刘昆大人,是一位心怀大义之人。天公将军已经向他求助,刘大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收容我们百万教众。要知道,光接纳我们百万教众脱离虎口,前往雁门,就需要花费巨量的粮食、人力和物力。可即便如此,刘大人依然义无反顾地全力接济我们,这份恩情我们无以为报啊。”

说到此处,张牛角微微躬身,以表对刘昆的敬重:“所以啊,诸位兄弟,我们迁移到雁门,就能得到刘大人的妥善安置。不仅能暂时躲避朝廷的围剿,还能在那里继续弘扬我太平道的教义。”

“这不仅是救助我们自己,更是对大贤良师张角及黄巾军将士们最大的支持啊!他们在为天下苍生而战,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不能让太平道的火种就此熄灭。”

众头领都一片默然,显然很多人都在思考张牛角的这番话。

张宁也走上前,激昂地说道:“没错!我们太平道秉持着救助苍生的宗旨,一直都在为百姓谋福祉。迁移到雁门后,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践行教义,为天下苍生做更多的事。如果现在我们就此放弃,坐以待毙,那我们就违背了太平道的初心啊!”

一位年轻的头领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张渠帅,圣女,某愿意带领我部教众跟随前往雁门!我相信天公将军,也相信刘大人,更相信太平道在雁门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他的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越来越多的头领开始点头,表示愿意支持迁徙。

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百万教众中的头领们纷纷被打动了。

他们明白,此时跟随张牛角、张宁的提议,带领教众迁徙到雁门郡,或许真的能有一线生机。

刘昆适时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诸位头领,前往雁门的路途遥远,确实充满艰辛。某已经做好了布局,所需粮食也已经齐备,沿途还有我一万精锐大军在接应。某相信,只要我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开启新的希望!”

刘昆的这番热血沸腾的一番话,顿时就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

就这样,百万教众迁徙至雁门的计划,终于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然而,大家都清楚,这一路前往雁门,困难重重,数不胜数。

想要将这百万教众完好无缺地迁徙过去,这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