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173章 太平道教众迁徙途中的第一场恶战

在刘昆和张牛角、张宁的积极推动下,太平道百万教众迁徙至雁门郡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早已聚集在瘿陶的众多教众,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

他们频繁活动,安排人手,筹备物资……

然而,这一系列的异动,终究还是瞒不过瘿陶地方官府的眼睛。

巨鹿郡太守郭典很快便察觉到了异样,通过安插在太平道内部的奸细,他迅速得知了这群庞大教众的动向。

原本,他以为这些人是要涌向广宗,去南下支援张角的。

那样的话,北中郎将卢植的两万多大军必定会受到威胁。

而作为巨鹿郡太守的他,也必然会因此受到牵连,日后定然麻烦不断。

但当得知这群教众迁徙的方向,竟然是遥远的雁门郡时,郭典长舒了一口气。

郭典出身颍川老牌世家郭家,面庞方正,气度不凡。

嘴唇厚实,鬓有白发却难掩儒雅之质。

他沉稳干练,处事果断,行事务实迅速。

在巨鹿郡任职多年,他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的威名广为流传。

麾下兵强马壮,又有几名猛将相助,在当地威望极高。

然而,他又有些不放心起来。

面对太平道百万教众如此庞大的势力,若任由其前往雁门,日后必成大患。

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果断下令调兵遣将,准备在半途伏击。

如今郭典正和朝廷召集来的部分兵马,将下曲阳的张宝所部十万黄巾军团团围困在城里。

他深知,此次分出的兵马不能太多,否则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后果。

刘昆深知夜长梦多,这次的百万教众迁徙,必定会遭遇诸多波折。

果不其然,几天之后。

在瘿陶西北广阔的平原上,太平道教众二十余万人的队伍绵延十数里。

先行出发的教众带着坚定的信念,扶老携幼,艰难前行。

在一处密林之中,郭典早已在此部署了数千精锐,只等太平道教众自投罗网。

这二十多万先走一步的太平道教众拖家带口,步履沉重,艰难地跋涉着。

突然,一阵号角声响起,紧接着,官军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

首先发起攻击的是郭典麾下的前锋,他们如猛虎下山,冲向太平道教众。

“杀啊!”官军们高喊着,气势汹汹。

他们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步伐整齐而有力。

普通教众们平日里多为普通百姓,哪里见过如此勇猛的官军,顿时惊慌失措。

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官军砍倒在地。

“大家不要怕,一切有我们!弟兄们,上!”刘昆没有慌乱,而是不住地大声出言稳定教众们的情绪。

无孔不入的校事府密探早已经将巨鹿郡太守郭典要分兵伏击他们的情报送了过来,也大致推测出了伏击地点,但未能准确提供其具体位置。

毕竟校事府的密探也不是万能的,能打探到这种机密的事,也是花费了无数的精力。

得到传讯的刘昆立即与张牛角、张宁商议了对策,制定了相应的对敌之策。

他虽重伤未愈,但仍能骑着战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毅然亲自带兵上阵杀敌。

刘昆身先士卒,带领着身边亲卫以及一群黄巾军战士冲向了突然杀出来的官军。

黄叙、张牛角和张宁见状,亦纷纷率领自己的人马,奋勇冲向官军。

然而,官军的攻击实在过于猛烈。

他们如同连绵不绝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让太平道教众们难以招架。

尽管刘昆和张牛角、张宁早有准备,手下也带着两千精锐黄巾军。

且在刘昆、黄叙这段时间的短暂紧急训练下,战斗力相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这些训练有素的官军面前仍然不够看,刘昆也是没有办法。

如果这两千人是种花部落六个战区中任何一支正规军,他都有信心击败一万官军。

但如果就是如果,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这两千刚刚经过短暂训练的黄巾军士卒,毕竟还是难以与官军抗衡,被三千官军打得节节败退。

“弓箭手,放箭压制住他们!”郭典在大军后面沉着冷静地指挥着。

顿时,隐蔽在官军阵中的弓弩手们一齐放箭。

箭雨如注,朝着太平道教众飞去。

许多教众躲避不及,纷纷中箭倒下。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刘昆、张牛角、张宁、黄叙等人各率领数百名黄巾军战士奋力拼杀着。

他们虽人数较少,但个个英勇无畏。

黄叙挥舞着手中的大号青龙偃月刀,勇猛地在冲锋在最前方。

尽管他重伤未愈,但刀法凌厉,招式威猛,那些普通官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在他的大开大合的夸张大刀下,官军纷纷如潮水般退却,避其锋芒。

在他的带领下,一些黄巾军战士也表现得异常勇猛。

他们与官军展开了殊死拼杀,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但刘昆与黄叙等人终究只是少数,面对大部分的黄巾军战士来说,官军的攻势还是太过勇猛。

这不利的战事,太平道教众们不禁感到深深的绝望,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战斗中受伤甚至死亡。

“兄弟们,为了亲人,为了太平道,我们不能放弃!”浑身浴血的张牛角大声喊道。

他的话语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黄巾军战士,让他们更加奋勇杀敌。

然而,官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太平道教众们渐渐陷入了困境。

他们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而官军却越战越勇。

郭典站在后方官军本阵中,指挥若定,眼神中透着冷峻的光芒。

刘昆与黄叙因重伤未愈,实力只能发挥出平时的二、三成。

但为了保护教众,他们顾不上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率领太平道教众奋起抵抗。

刘昆手持青龙偃月刀,冲入官军人群中,大开大合,带走了一片片官军士卒的生命。

他身体受伤的经脉还未完全恢复,但依靠纯**力量的每一刀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正是有他们的奋力拼杀,一时间竟然挡住了官军的前进的道路。

然而,敌人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太平道教众在官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了困境。

就在此时,颜良、文丑两大猛将的加入,让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黄叙同样奋力抵抗,他的身影在敌阵中穿梭,大砍大杀,毫不退缩。

他深知,此时若稍有退缩之意,这群太平道教众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太平道教众虽人数众多,但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伤亡惨重。

队伍中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张牛角看着眼前的惨状,心急如焚,他一边奋勇杀敌,一边大声呼喊着。

试图鼓舞士气,可教众们终究抵挡不住官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刘昆、张牛角、张宁等人深知,若不想让此次迁徙计划功亏一篑,就必须想办法击退这帮官军。

然而,此时的局势愈发艰难,每一次抵抗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颜良今年二十四岁,身材魁梧,浑身充满了爆炸般的力量。

他面容刚毅,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厚实。

浓眉之下,一双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天生巨力,手中的镔铁大刀沉重而锋利。

一身武道修为已经到了炼脏境中期,在官军之中也算是难得的高手了。

在这纷乱的战场上,他骑着一匹战马冲锋陷阵,勇不可挡。

每一次挥舞武器,都带着千钧之力,轻易地夺走了大片大片黄巾军士卒的生命。

那些普通士卒在他猛烈的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

文丑比颜良小一岁,身材修长,身姿矫健。

他有些丑陋的面容略显冷峻,双眼深邃而锐利。

他手中的一杆镔铁大枪招式凶猛,势大力沉,如虎狼般凶残地收割着黄巾军士卒的生命。

凭借着炼脏境后期的修为,他在敌阵中来去自如,大杀四方。

其实他们并不是郭典的部将,而是袁绍特意派过来帮助郭典的。

郭典是袁氏门生故吏,是袁绍坚定的支持者。

袁绍自然要多加照拂,将手下最强的两名勇将派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