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20章 自大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20章 自大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作为读书人,遭受这样的羞辱实在难以接受,于是忍不住出声辩驳道:“你们笑夏白狂妄自大。”

“而夏白却只会笑你们不懂政治!”

解敏此时豁出去了,与其一直做缩头乌龟,不如大胆一回。他打算把夏白告诉他的那些话,连同自己的一些心得,都当众说出来。

解敏冷哼一声道:“我朝曾经废止科举十年,这次重新开启,意义重大。据我所知,在参与科举的举人里,对本朝科举制度理解最透彻的非夏白莫属。”

“这就是他为何如此笃定自己能夺魁的原因。”

“你们嘲笑夏白是井底之蛙,却不知道在他眼里,我们才是真正无知的井底之蛙。”

“既不懂科举之道,也不通晓政事。”

“更无为官之心。”

话一出口,解敏胆子更大了,直视黄子澄等人,冷声说道:“夏白本不必出席今日的小宴,因为他早已看清了这场科举的本质。”

“唯有我们,还陶醉于参加科举的荣耀之中,沾沾自喜,殊不知科举不过是选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它绝非全部!”

“朝廷举办科举是为了挑选官员。”

“不是为了培养书生!”

“更不是所谓的文人雅士。”

------------

“政治!”

解敏说的这两个字,在众人心里久久回响。

花纶目光微微一变。

他认真打量着解敏,反复琢磨这两个字,内心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不知为何。

他觉得夏白似乎真的看穿了科举的本质。

只是“政治”这个词过于宽泛,仅凭这些零星的话语,他还无法深入体会,只是默默记住了这两个字。

他对政治的认知有限。

更让他心头震撼的是解敏后面的话——“科举选的是官员,而非文人”。

什么是官员?

经朝廷考核任命的人才称为官员。

他们肩负治理天下的重任。

至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花纶之前从未仔细思考过,只想着考取功名、扬名立万,然后入朝供职,听候差遣。可当听到“政治”二字时,他突然有所领悟,仿佛对为官之道有了新的认识。

花纶环顾四周,见其他人一脸懵懂,毫无反应,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随后退后一步,保持沉默。

他已经意识到,夏白绝非常人。

或许未必真能摘得桂冠,但凭借他的悟性,若能潜心修炼,那进步的速度怕是不会慢。

然而,纵使夏白能言善辩,科举终究是以考试为中心,仅靠几句政治话术就想夺得状元,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最终还是要看考试的结果!

对于自己的三次会试经历,花纶充满自信。

在人群之中,处在末尾的齐德(泰),目光紧紧锁定解敏,陷入深思。

他去年在应天府乡试中拔得头筹。

只是他性格低调,不愿张扬,声名虽不及黄子澄等人,但才华绝不逊色,否则也不会受邀参加今天的聚会。

他对夏白与黄子澄的赌约毫无兴趣,也从未涉足南北之争,但在听到解敏的话后,心中触动,也颇感认同。

当下的社会风气,实则颇为腐朽。

谁官职高谁就有理,谁权力大谁就风光,无论朝臣还是百姓,都弥漫着一股蛮横之气,地方上的读书人更是结党营私严重,全然缺乏为天下谋福祉的胸怀。

再看如今,正是缺少了政治性的考量!

齐德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他忽然很想见见夏白。

人群中还有一些人也在沉思,但政治话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太过高深,不是人人都能领会其中奥妙。

丁显冷哼一声:“考试就是考试,哪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归根结底还是成绩说了算。若真如你所言,凡事都要讲‘政治性’,那科举制度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能力不足就是不足。”

“空口白话再多也无用,这个夏白除了嘴皮子利落,还有什么能让人信服的地方?论才情不如花兄,论家世输给练兄,论师承更是比不上黄兄。”

“除了出身北方这一点外。”

“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丁显满是鄙夷。

他对夏白毫无好感。

对北方士人也同样没有好印象。

特别是夏白先前那种狂妄的态度,更是让他心生不满,在他看来,北方学子低人一等,怎敢在他面前嚣张?

而且他故意站出来,就是为了出风头。

他的才能只能算中上之资,若无人扶持,在朝*人头地并非易事,而不少南方出身的官员,其实对北方出身的同僚存在一定的轻视和蔑视。

尤其是夏白之前的傲慢姿态,更是让丁显极为不满,在他眼中,北方学子根本无法与他相提并论,又怎敢在他面前放肆?

他同样迎合着那些大臣的喜好。

若能得到某些大臣的认可,在朝堂上行事便会顺风顺水。

所谓的士大夫气节。

丁显对此毫不在意,他认为升官才是正道,只要官职足够高,谁还能对他指手画脚?

他有自己的打算。

解敏皱眉思索。

他疑惑地看着丁显,不明白为何丁显执意纠缠夏白。

南北士人间确实存在隔阂和对立,但这并非全部原因。

不过他不想多说什么。

夏白能传达的话,他已经传递到位。

继续争论只会害了夏白,也可能让自己陷入麻烦,他不愿这样做。

若是让吏部官员知道,恐怕会牵连到他。

见此情形,黄子澄冷笑一声:“既然你如此信任夏白,那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他所推崇的‘政治性’能否助他成为状元。”

“会试榜单即将揭晓,仅剩两天时间!”

“留给夏白解释的时间不多了。”

黄子澄轻蔑一笑,步入别苑,其余考生也纷纷跟随进入。

解敏脸色阴晴不定。

他确实相信夏白,但科举终究要看成绩。即便夏白对科举见解独到且精准,朝廷也将策问试卷视为点缀,真正重要的策问是在殿试时进行。

要获得状元,仍需凭实力说话。

这些不由他们决定。

他不敢想象,如果夏白未能夺魁,将会遭受怎样的嘲笑和羞辱,只怕很长时间都无法抬起头来,而他们北方学子也会因此受牵连,毫无反击之力。

“夏贤弟啊。”

“我能说的、能做的都已经做到。”

“只是科举结果由朝廷裁定,你这段时间表现得有些过于张扬,若让皇帝得知,即便你才华横溢,恐怕也难以摘得桂冠。”

“你……此举欠妥。”

解敏叹息一声,满脸忧虑。

他在别苑外等候片刻,仍未见到夏白的身影,最后还是进了别苑。

他不像夏白那般自信。

还需打探更多关于及第的消息。

一个时辰后。

解敏从雨花别苑走出,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兴奋。

如同夏白所料。

皇帝更倾向于实际能力,在深思熟虑之后,将真正的策问设在了殿试,到时候要考察官员的即时应对能力。

解敏暗暗攥紧拳头。

如果确实如此,那他在此次科举中的胜算极大。

他对夏白更加敬佩。

记得科举刚结束时,夏白就已经提到过类似的话。

只是当时无人在意,现在朝廷的行动不断验证了夏白的判断准确无误。

与此同时,黄子澄、花纶等人面露忧虑,因吏部给事中传递的信息与夏白先前所说几乎吻合,难道夏白真的早已预见这一切?

为何他竟敢如此自信地夸下海口?

在黄子澄等人对夏白愈发戒备之时,夏白早已整理好行装,手持路引,带着花雀儿、黑娃等少年,从容不迫地离开了应天府。

---

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会试发榜之日。

临近正午,天朗气清,整个应天府沉浸在温暖的阳光里。

街道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贡院外聚集了众多身着文士长袍的考生,还有不少围观群众,都围聚于此。

会试试卷的最终榜单尚未张贴,周围的小巷已经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然而在贡院张贴榜文的前方,却空旷得很,很少有人敢靠得太近,只有稀稀拉拉十几个人站在前面,悠然等待着官方公布结果。

为首的分别是黄子澄、花纶、练子宁。

随后是马京、齐麟、齐德、丁显等人,至于像解敏这样的,则只能站在稍远的地方。

这站位顺序是以声望为依据,南方学子靠前,北方学子靠后,但解敏因夏白的关系,得以沾了些光,站得略近了一些。

黄子澄志得意满地站在最前排,目光紧紧盯着还未贴上的空白处,眼中闪烁着强烈的野心。

他这次必定会拔得头筹,成为状元!

花纶和练子宁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对状元的位置觊觎已久,早已将其视为囊中之物。

等了一会儿,花纶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

他看向黄子澄和练子宁,皱眉道:“黄兄、练兄,你们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

黄子澄皱眉环顾四周,冷冷地说:“夏白没来!”

练子宁环顾四周,确实没发现夏白的身影,也不禁浮现出一丝疑惑与惊讶,沉声说道:“这夏白到底又在耍什么花样?莫非连张榜都毫不在意,还是真的太过自负,认定自己必定会夺魁?”

黄子澄脸上也显现出不解之色。

若不是那场雨花别苑的小宴,他或许还会讥笑夏白胆怯,不敢前来,害怕考得不好被众人嘲弄。然而在那之后,他对夏白再无半分轻视之心,甚至将其视为自己争夺状元的最大障碍。

因为夏白的许多推断都非常准确。

这让人十分不安。

夏白如此精准且犀利的分析,无疑让他在这次科举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夏白本身的才学本就不弱,所以在黄子澄等人的推测中,他的会试排名绝不会太低。

最差也会位列二甲。

如果真是揣摩透了圣意,甚至有可能进入一甲!

甚至直接成为状元。

夏白预测会试变动的事情,在短短两三天内便广为人知,也让不少士子知晓,以他现在的名声,只要到场,必然会被大家恭敬地安排在前排。

可现在夏白还没有现身。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

他没有来。

黄子澄与花纶、练子宁相视一眼,眼中也流露出一丝不满。

夏白未免太过狂傲。

虽然承认他有能力,但也未免太过目中无人了吧?

竟真以为揣摩到了朝廷的心思,就能一步登天成为状元?揣摩到圣意,只能确保及格,想要成为状元,还得靠真实的才华和会试的成绩。

黄子澄扫了一眼人群,人已经挤得密不透风,冷笑一声:“照这情形,夏白应该是不会来了,真是够自大,难道真觉得状元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吗?”

“等张榜之后,我倒要看看。”

“看他夏白究竟能排第几,才能狂妄至此。”

黄子澄心中既生气又懊恼。

还有一丝不甘。

他们绞尽脑汁,明争暗斗,相互诋毁,只为争夺状元之名,却没想到被夏白这样随随便便就视为自己的东西。更糟糕的是,夏白还表现得无比自信,一副被钦定的模样,对科举的一切都毫不关心。

这种从容的态度,也让三人咬牙切齿。

在众人或较劲或热切的表现中,夏白却表现得异常平静,这份从容几乎到了令人厌恶的地步。他的冷静使得周围人的努力看起来毫无意义,徒增笑料。

甚至。

当别人目光投向黄子澄时,他总觉其中藏着几分嘲弄。

黄子澄内心既愤懑又忐忑。

若夏白真的拔得头筹,摘得会元桂冠,他简直不敢想象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这结果于他而言无法承受,因为自己的付出将化作笑柄,被世人耻笑。这对素来高傲的黄子澄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他的呼吸稍显急促,心绪难安。花纶与练子宁的脸色亦十分难看,对夏白又气又惧,不知不觉间默默祈愿:愿此次会试榜首不是夏白。

站在后面的齐德等人无奈地笑了。

夏白实在是太过洒脱。即便他们平日里也淡然处世,但关乎功名前程,怎敢掉以轻心?然而夏白不同,他仿佛早已认定自己将是状元,行事间已如状元般自若,全然不顾及旁人。

这种强烈的自信与镇定令众人只能艳羡。

随着张榜时间渐近,人群开始动。

“这次参加科考的人数太多,虽然朝廷扩大了录取名额,但想要脱颖而出依然不易。”

“没错,各地才子齐聚于此,这些年地方考试从未中断,积累下来的压力可想而知,竞争激烈到可怕。”

“当初信心满满,以为必中前三甲,如今只盼能跻身三甲。”

“不知道谁能夺得会试第一呢?”

“肯定出自黄、练、花三人之一。”

“他们的学识确实深厚,非同一般,无人能敌。”

“那北方来的夏白呢?”

“夏白?不可能的,他虽然聪明,能揣摩圣意,但科举终究考的是学问,北方在这方面本就不及南方,他或许能在一些方面占优,但南方的文化根基和素养岂是他投机取巧可以弥补的?”

“他或许有希望进入二甲,但绝无可能成为会元。”

“……”

众人窃窃私语,提及会元时,有人提到了夏白,但多数人都摇头表示怀疑,也不看好他。夏白的名字迅速淹没在喧嚣中。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正午已至,朝廷派来的榜单官准时出现于贡院,逐一公布了此次科举考试的三甲名单。

首张榜单为第一甲。

共计三人!

-------------------

“谁是第一甲的三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