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21章 头筹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21章 头筹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人群中有人探头探脑地向前张望,但前方密密麻麻的人群遮挡了视线,看不到布告的具体内容。

站在前面的人则大声念出了布告上的三甲人员名单。

“榜首:花纶。”

“次席:练子宁。”

“末位:黄子澄。”

第一甲的名字迅速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传遍整个贡院,而花纶为会元的消息也随之广为人知。

榜单前。

花纶凝视着布榜上的名字,首先感到的并非兴奋与喜悦,而是如释重负,心头的焦虑终于消散。他是会元,这次会试的第一名,而不是夏白。

一阵清风拂过,花纶回过神来,眼中掩饰不住激动与兴奋,他看着练子宁和黄子澄,满含笑意地说:“两位兄台,这次我可是拔得头筹了。”

“这夏白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我还以为多厉害呢,还以为三个名额里会有他的名字。”

“可惜还是高估了。”

“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在实力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这个第一名只能是我的。”

此刻的花纶意气风发。

长久以来积压的情感在这刻完全释放,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涌上心头,令他感到无比舒畅。

真痛快!

不仅击败了与自己齐名的练子宁和黄子澄,更是一扫之前被夏白压制的屈辱,扬眉吐气。

黄子澄目光阴冷,拳头紧握,不甘心地盯着布榜,心中怒火中烧。他未能登顶,甚至连第二名都没拿到。

仅仅第三名!

这让一向骄傲的黄子澄难以接受。

他拜过那么多名师。

第三名。

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练子宁的脸色同样不好看,私下里他们三人为了争夺第一已经明争暗斗许久,背后也不知给多少人使了绊子。

他们的目标就是夺取头名。

这次科举的第一名意义重大,不仅是停考十年后的首次考试,更是要从上万名举人中脱颖而出,其价值无可估量。

这份荣耀更是难以企及。

正因如此,

他们早就开始为自己造势,希望成为南方士人的领军人物,文坛的领袖,进而平步青云。

黄子澄冷笑一声:“不过是个会元罢了,真正的状元还得看殿试。”

“我未必没有机会。”

花纶微微一笑,并未反驳。

自从恢复科举以来,会试的第一名并不总是状元,虽然这种情况不多见,但通常也会顺延,他不相信黄子澄和练子宁能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超过自己。

练子宁阴沉着脸,冷声道:“既然前三名都是我们的人,那夏白只能排在二甲了。我很想知道,这个一直吹嘘的夏白最终会在二甲排第几,具体是第几名。”

练子宁对花纶无可发作,只能将怒火转到夏白身上。

花纶点头附和。

此时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他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看待夏白了。

他其实也很想知道,

夏白最终的排名会是多少。

三人再次看向榜单,二甲的名单已经贴出。

只看了一眼。

却没有发现夏白的名字。

榜首是马京,其次是齐麟、吴文等人。

花纶不禁笑了起来,神情轻松地说:“看来夏白并没有他吹得那么厉害,连二甲的前列都没进,这样的人我还曾把他当作对手,真是可笑。”

“也可能是太担心了。”

听着他那得意且炫耀的语气,黄子澄和练子宁直接忽略了。

他们继续往下看。

这次二甲上榜的人数不少。

共有百余人。

当花纶三人还在二甲名单中寻找夏白时,一甲三人的名单也传到了解敏耳中,当他得知一甲没有夏白时,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与不安。

连一甲都没进。

他不敢想象。

夏白日后会遭受怎样的嘲笑与讽刺。

这真的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吗?

解敏心中已有了决断,近期内他决定不再与夏白有任何交集。这压力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一旦此事公开,将会成为众士人嘲讽的对象。

与此同时,二甲榜单的消息逐渐传播开来。

原本喜形于色的花纶,此刻脸色骤变,目光转向练子宁和黄子澄,沉声问道:“练兄、黄兄,你们是否在二甲名单里找到了夏白的名字?”

他的眼神透着严肃,内心隐隐感到不安。

练子宁与黄子澄互望一眼,神情黯淡地摇头表示否定。

确实没有发现夏白的名字。

“难道说,夏白连二甲都考不上?”花纶气得脸色铁青,怒火在胸中燃烧,一种被戏弄的羞辱感油然而生。

二甲都没有上榜?

那么夏白是否只能位列三甲?

这个结果对他们三人来说冲击太大,先前他们视夏白为劲敌,如今看来,不过是自己多虑罢了。

若此事外泄,他们的颜面将荡然无存。

三人更加忧虑,甚至怀疑夏白可能连三甲都未入围。

若果真如此,那将是莫大的耻辱。

三人沉默无言,视线转向三甲榜单。

三甲这次录取人数多达三百六十二人。

他们迅速浏览榜单,但越往下看,表情愈发沉重,待看完全部名单后,三人脸色苍白,内心的恐惧与愤怒达到了顶点。

花纶忍不住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

“夏白,你竟敢戏弄我!”

“夏白,这笔账我们没完!”

“夏白,你算什么东西!”

三人凄厉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这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屈辱。

他们竟然被一个连三甲都进不去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误以为夏白具备争夺状元的实力,而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对方的伪装。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居然真的被蒙蔽了。

一甲的三人,被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人牵着走,这种侮辱实在太过深重。

这种耻辱让他们彻底崩溃,无论如何都无法释怀。

花纶原本因高中会元而满怀欢喜,但如今眼中只剩下对夏白的怨恨与惧意。夏白摧毁了他的梦想,使他成为众人的笑柄。他害怕自己的遭遇一旦曝光,将会遭受无穷的羞辱,这种耻辱可能伴随终生,且每次晋升都会加剧这份痛苦。他已经完全被夏白所毁。

仅此一章的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早有规划的,虽然会快速略过,但今天必定完成。之前的章节也是按照这个设定展开的。现在大致了解了读者的喜好,后面减少此类描写,希望大家给予调整时间。接下来将加速剧情发展,希望得到谅解,作为作者反应迟缓,深表歉意,感谢支持。

黄子澄三人突然不见,就像从世间蒸发一样,在殿试前二十天毫无踪迹。然而知情者都明白,他们如此低调是因为夏白事件让他们颜面尽失,即便名列榜首也无法挽回。

在此之前,黄子澄等人曾通过解敏找到夏白的住址,可等他们赶到时,夏白早已离去,未留下任何线索。这令他们怒不可遏。

各种迹象显示,夏白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了他们,让他们颜面扫地。他们一直以才学自傲,却被狠狠打脸,这种羞辱难以言表。

徒劳的搜寻后,三人选择隐匿起来,躲避舆论。

然而,他们被夏白戏弄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城,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

一甲三人成了笑柄。

就在此时。

朱标来到奉天殿,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见朱标步履匆匆,便知晓其来意。朱元璋保持平静,未率先发话。

朱标行礼后,严肃问道:“父皇,夏白落榜可是您的决定?”

朱元璋点头默认。

朱标急切追问:“父皇为何这样做?”

“夏白虽然言辞激烈了些,但确实是为了大明着想。然而父皇您这么一决定,夏白不仅未能取得名次,还让许多参加科举的士人成了笑柄。”

“这做得太过分了!”

朱标难以平静,因为朱元璋的行为实在过分。

夏白的实际成绩,即便不能跻身一甲,也至少应在二甲之首。若朝廷公平处理,黄子澄等人也不至于受此羞辱,更不会沦为笑谈。

这是大明会试的前三名。

怎能如此羞辱他们?

这不是授人口实,打击自家官员的锐气吗?

如果黄子澄等人因此意志消沉,那对大明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朱元璋微微闭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语气淡漠:“你以为我们错了?但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相反,我们认为自己做得很对。”

“我们看过夏白会试的另外两份试卷。”

“完全够得上二甲。”

“如果我们保持冷静,甚至有可能将他选入一甲。但我们也说了,这需要冷静的心态。不过他在第三场考试中的表现,那些内容,我们没有灭他九族就已经很宽容了。”

“还想金榜题名?”

“我们没有那么宽宏大量。”

“凭什么要对我们要求这么多?”

朱元璋冷笑一声,冷冷地盯着朱标说道:“我们知道夏白与黄子澄等人的赌约。”

“我们故意为之。”

“我们知道你心存仁慈,总抱有美好的期望,但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哪些可以相信,哪些不能信任。这次我告诉你,别把这些士人看得太重,他们没有一个是值得信赖的,也没有一个值得尊敬。”

“而且这也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声誉。”

“如果夏白真的进入二甲,甚至更高,你觉得他还能回来吗?他还会回来吗?”

朱标沉默不语。

夏白还会回来吗?

朱标在心里摇头,不可能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夏白不会回来,但他的名字会在二甲的名单上,到时候殿试自然不会参加,日后也不会有任何机会。到那时受损的可是我们的面子。”

“我们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并且经过这次*,天下只会记住这些士人的狼狈与不堪,而不知其中的具体情况。”

“这也保全了你的颜面。”

\"这一次,也让你见识一下,我大明士人的真面目,他们看似道貌岸然,实则表里不一。你以为我这么做,黄子澄之流便会痛心疾首,然后义无反顾地离去?\"

\"我告诉你。\"

\"绝不会!\"

\"二十天之后,这些人依旧会若无其事地出现在你面前,甚至还能谈笑风生。这些士人的品行,我早已洞悉。\"

\"所谓的气节、骨气、清高,不过虚妄之词。\"

\"他们所求的唯有官职与权势。\"

\"为了权势,别说这些羞辱,便是更为不堪之事,他们亦能承受。\"

\"我就是要打破他们的清高幻想。\"

\"令文人永无抬头之日。\"

\"我要让他们清楚明白,既已投身我朱家,便要心甘情愿为我朱家效力。我不是赵宋,从无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念头,且永远不会有。\"

\"我只要他们规规矩矩,俯首听命。\"

\"若有人妄图压我一头,分我天下,我会让他知晓,我为何能稳坐江山。\"

朱元璋目光如刃。

自始至终,他对士人都怀有深深的厌恶,尤其反感他们对我的指指点点,更憎恶他们对我*。

他就是要将士人贬得一文不值。

他出身寒微,但多年来勤学不辍,遍览群书。在他眼中,天下诸多祸患,往往源于这些文人。

虽则他们多遭败绩,然而对国家的危害却极为深远。

究其根本。

在于这些士人不仅以臣自居,更自诩为'君',以为应与*共治天下,从而挑起事端,制造纷争,逼迫*妥协,实现自身政治理想。

此乃朱元璋绝对无法容忍之事。

臣子当守本分。

不该有喧宾夺主之心,更不可妄图凌驾于*之上,因此他多年来一直压制士人,目的便是彻底摧毁他们的尊严。

让他们服服帖帖,断绝一切非分之想,认清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从此老老实实地做臣子。

听闻朱元璋的话语,朱标惊恐万分。

他深知父亲对文人并无好感,却不曾料到,父皇竟如此仇视士大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