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65章 精彩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65章 精彩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然汝对朝堂之事太过轻忽。”

“汝真信将所谓‘工农’推至高位,天下便会有所改观?”

“世人本性并无二致。”

“绝无可能改变。”

“吾主与殿下,断不容许天下发生如此巨变。”

“人心皆存私欲。”

“吾主尤甚。”

“呵。”

“不过,吾愿助汝一臂之力。”

“既然圣上欲筹措军资,意欲以吾之首级安抚民心,身为臣属,吾不得不遵从,但吾会让天下豪富、商贾共同参与,令圣上借此机会为你清理门户,使天下人皆惧于圣上威严,如神明临世,不敢妄为!”

“让他们畏惧在圣上手下为官,也让圣上知晓下属官员的丑态。”

“但汝莫要期望过高。”

“圣意难料。”

“即便文官有所忌惮,尚有武官,而武官较文官更为恶劣,行事也更加狠辣。”

“经数次北征,武力震慑之下,武将愈发骄横跋扈,目空一切,这些将领多出身寒微,文人轻蔑他们,不过不屑而已,武人鄙视他们,则可能动手争斗,这些人实则比文人更厌恶底层之人攀升高位。”

“吾只有一事相求。”

“若他日汝真能执掌大权,为吾及家人整理一番仪容,将吾等的衣冠送回山东兖州东平。”

“墓碑就不必立了。”

“污秽之人,无颜见乡里父老。”

郭桓叹息一声,眼眸中流露一丝惆怅。

落叶归根。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他曾也有此憧憬。

然而,如今已无法实现了。

夏白凝视着郭桓,幽幽说道:“好,我答应你。”

“多谢。”郭桓唇角泛起笑意,拱手道:“今日多谢夏状元为我释疑。”

“毕生唯唯诺诺,如履薄冰,直至临终,总算能享受片刻宁静,可惜明日无法亲往,看看你那盐铺的繁华景象,倒是稍感遗憾。”

“也好。”

“民间有民间的乐趣,朝廷有朝廷的热闹。”

“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夏白恭敬还礼。

郭桓转身离去,走向门外,神情已恢复平静,淡然问道:“状元郎,汝以为未来天下会是如何模样?”

夏白轻轻摇头,说不清楚。

“猜不到。”

“大概会很美吧。”

“美?或许是吧。”郭桓望着夜空,嘴角带着笑意,“盐我收了,天也不早了,夏状元,你该回去休息了,这几日务必多保重,若我出了什么事,怕你会彻夜难眠。”

“这世间,坏人总是一伙的。”

夏白欲言又止,对郭桓行礼后转身离去。

郭桓既非好人,也非恶人。

只是他错在不该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他别无选择。

夏白毫无愧意。

正如他起初所说,这一切与他无关。

他只是个过客。

唯一的变化,也许就是打破了郭桓的幻想,将残酷的*暴露无遗。

郭桓静静地站着。

他已放弃挣扎。

挣扎早已无意义。

当陛下催促军费时,他们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即便他未从中取利,尽职尽责,也毫无作用。

陛下需要的军费太多,根本筹不足,只能靠威胁索取,可陛下仁慈,怎会对百姓施此手段。

那便只能由户部自行决定。

身为户部的三号人物,他怎能置身事外?

比起皇上的功绩,臣子的生死算不了什么。

这是臣子的荣耀。

郭桓转身走向大厅,心中忽然想起夏白曾经的话。

当今圣上,把百官当作雇工,将万民视作奴隶。

他当时不以为然,此刻却觉得说得在理,自己确实像雇工,只因不够干净,注定受罚。

那文官如此,武官呢?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哈哈。”

郭桓苍凉的笑声在庭院中回响。

久久不散。

------------

应天府街巷间。

夏白心事重重地行走。

他仍在试图理清头绪。

他反复思量,最终认定一个事实:朱元璋已经年迈。

朱元璋从血腥战场中崛起,本非惧死之人,但他忧虑的是自己生前未能完成的事务。

于是朱元璋焦急万分。

北伐不仅是稳固自身政治成就的方式,也是清除继任者道路上潜在的障碍。他对所有臣子都不信任,更不愿将这些大事托付给朱标或其他继承人。

他担忧朱标无法压制满朝的猛将悍臣。

因此,在他离世之前,必须将一切可能威胁皇权的力量彻底清除,无论付出多大代价。

最初借胡惟庸一案清洗了浙东文官集团,如今又通过郭淮案重创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文官势力,几乎完全剥夺了李善长在朝廷的影响力,最终将这位有可能成为“司马懿”的人物彻底处置。

这是针对文官的行动。

武将也同样难逃厄运。

蓝玉、冯胜等人,即使后人认为若朱标健在蓝玉就不会丧命,但在朱元璋时代,这种说法本身站不住脚。

正如他偶然看到的一句话,用在蓝玉身上同样成立。

蓝玉虽无反叛之心,甚至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具备反叛的实力,拥有篡夺皇权的威望,这本身就是他的罪。

蓝玉与朱标有亲属关系,但与朱元璋毫无瓜葛。

朱元璋眼中只有朱家的千秋大业,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存在都将被清除。

只是当下残余的元军尚未消灭,蓝玉、冯胜等将领尚有价值,待残元势力削弱,不再对明朝构成威胁时,便是朱元璋挥动屠刀之时。

政治领域中不存在情感。

即便朱标健在,朱元璋也会采取行动。

朱元璋绝不能容忍明君在位而满朝皆是悍臣的局面。

夏白感慨一声。

从此大明将步入一段动荡时期。

君疑臣,臣惧君。

可惜朱元璋为后世精心布局,最终却走向了对立面。

他大肆*文武官员,企图防止“明君在位而悍臣满朝”,然而明朝两百多年的国运中,几乎每代都有悍臣专权。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试图限制大臣权力,确保皇权至高无上。

但后来出现的内阁比以往任何丞相都要更加专断。

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律令,禁止民众随意迁徙,然而到了明中后期,这种现象却愈演愈烈,朝廷的约束力几乎荡然无存。

他严令宦官不得干涉朝政,可明代的内廷权力膨胀,历史上也少有其匹。

那些被他视为治国根本的《大诰》和《皇明祖训》,不过百年便形同废纸。

朱元璋过于依赖强权。

他坚信只要掌握了绝对权力,就能如臂使指地操控天下。

夏白猛然惊醒。

他停下步伐,眺望大明皇宫,目光显得深沉而严肃。

在这个时代,无论何人,与朱元璋斗智斗勇或是在政治上较量,都无法超越他。要想真正动摇他的*观念,还得依靠世界的客观规律。

数学!

打蛇需击中要害。

数学这门学问,要么精通,要么不懂,绝无中间地带。

而朱元璋对此却一窍不通。

这是夏白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之道。如今的朱元璋已被强权的枷锁牢牢束缚,普通的言语难以奏效,唯有冷冰冰的数字才能唤醒他麻木的心灵。

“竹帛烟消帝业空,关河固锁祖龙宫。”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从来非学儒。”

“原以为此乃戏言,今日方知句句属实。”

“不过愚昧无知的不是当年的刘邦与项羽,而是如今日日埋首书卷的*呀。”

夏白摇头叹息。

他注视着前方昏暗的道路,毅然决然地向前走去。

京都盐铺。

方墨等人不敢稍作歇息,一直守在店内,满脸焦虑。

夏白此次前往,他们忧虑重重,郑袄明显心怀恶意,有意刁难。加之郭侍郎素来傲慢,夏白此行恐怕难逃一劫。更何况夏白一贯狂妄自大,不知收敛,此次竟敢将盐价抬至百两一斤,任谁都会为他捏一把汗。

若夏白遭遇不幸,后果不堪设想。

他是状元出身,盐业和煤矿数千名从业者如今都仰仗他的生计。

一旦夏白出事,这么多人的生存保障,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那些被逐出市场的商贾,又怎会轻易善罢甘休呢?

没有夏白这位官员在前方护持,他们就如同案板上的肥肉,谁都敢来割几刀。尤其在朝廷收回各项资源之后,他们更是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摆布。

众人在屋内走来走去,时不时有人探头望向街道。

终于。

过了大半个时辰,夏白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

他依旧背着那只背篓,步伐轻快自如,仿佛一切如常。

方墨急忙迎上前,接过背篓,关切地问:“长官,郭侍郎有没有为难您?这次您去,可把我吓得够呛,要是您出事了,京都盐业可就全完了。”

夏白放下背篓,微笑道:“你整天担什么心呢?郭侍郎身为三品*,怎会与我计较?”

“事情已经解决了。”

“盐已经送到了。”

“郭侍郎对这笔交易很满意。”

方墨愣住了,惊讶地张大嘴:“一百两银子一斤的盐,郭侍郎没意见吗?”

“这是特价。”夏白似笑非笑地说完,走向内堂,不想多谈此事,接着问:“明天的邀请函,都发了吗?”

方墨忙道:“都发出去了。”

“城里的百余家酒楼饭馆都发了请柬,按您的吩咐,连城里的盐商也都送了,请柬恐怕已经到了那些盐商手里,他们的表情肯定很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